■ 輪回的故事
瞿 毅
佛教相信輪回,生命無限,人死之後必轉到另一世界,變人、變鬼、變畜生,就看這一世的業力如何?據說,緬甸的人多知道生前的事,能找到原來的老家,回憶從前喜歡的事物。
禪宗五祖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人,他仰慕四祖道信,乞求拜師門下。道信認為他年邁不堪造就,叫他來生再來吧!老人就下定決心,投胎轉世。恰好看到溪邊有一位浣紗姑娘,即上前請求說:「姑娘,我能借你家一住嗎?」
姑娘回答:「我不能作主,你去請求我的父兄。」
老人進一步說:「你必須先答應我,我才去請求他們。」
這位姑娘見天色已晚,就答應他留宿。說來奇怪,這位姑娘回到家裡,竟然懷孕了。十個月後,生下白白胖胖的男嬰。這位未婚媽媽認為是不祥,就把他丟在河中,被人撈起收養。長大後不知其父母,鄰里叫他「無姓兒」。
他自幼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到六、七歲時,他前世見過的道信經過他家,無姓兒像見到離別多年的親人,熱情地上前拉住禪師的法衣,要求收他為徒。禪師摸摸稚齡幼兒的頭說:「你年紀太小了。」
小兒竟說:「師父,前世你嫌我年紀大,現在又說我太小,究竟何時才能出家?」
禪師忽有所悟,趕忙問:「你姓什麼?」
小兒回答:「我以佛為姓。」
道信見這樣小的年紀,就有如此大的口氣,必是三寶龍相,就收之為徒,後來成了他的傳人
理學家王陽明倡「知行合一」論,為蔣介石先生所景仰。他有一次到金山寺朝拜,看到一切景物似曾相識,走到一間緊閉的關房,要求知客師打開一看,竟然發現坐化在蒲團上的老和尚和自己模樣完全一樣,再抬頭看到牆上題的詩還閃著墨光,入神地念著:
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王陽明讀完後,又在金山寺留詩為證: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
閒依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文學名家黃山谷先生,前生是女性,為虔誠的佛教徒。他二十六歲出任江西蕪湖知州,認識前世的母親找到舊日的家。走進前閨房,竟見桌上擺滿自己讀過的經書。在牆角發現緊鎖的大櫃子,憶起母親不曾找到的鑰匙,打開櫃子,竟是自己每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文章。他前世喜歡吃芹菜麵,今生亦視之為珍饈。為了表示孝心,還將前世母親接回家裡奉養。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前世為五祖戒禪師。《居士分燈錄》中記載:當母親懷孕時,夢見一身材瘠瘦、眼睛眇細的出家人,後來生下了蘇東坡。數十年後坡弟蘇轍在高安為官,常和真淨、文聖、壽聰三法師論道參禪。有一天,這三位出家人同時夢見迎接五祖戒禪師,三人正在交談時,東坡剛巧來訪。他們把夢境告訴東坡;東坡回答,他七八歲時夢見自己為僧侶,往來於於陝右一帶。真淨法師趕緊接口:「戒禪師也是陝右人,晚年來遊高安。五十年前圓寂於大愚。」算起年歲來,那年東坡四十九歲。
蘇東坡的《僧圓澤傳》也記載一則動人輪迴故事。圓澤為唐代名僧,與李源相約遊峨嵋山,途中遇見一大腹便便的王姓婦女在河邊取水。圓澤預知將做她的兒子,就對李源說:我們今生緣已盡,三天後到王家來看我,我以微笑回答。
當天晚上圓澤無疾而終。三天後李源依約前往,見到襁褓中嬰兒,果然對他微笑。十三年後,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然鳴笛而歌: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聽了,高聲叫道:「圓澤禪師還好嗎?」
牧童揮手回答:「李公果然是個守信人。」又高歌一曲: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化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這就是「緣定三生」成語的來源,夠動人了嗎?
在美國亦有輪迴之實例。布萊恩.魏斯(BrianL.Wwiss)是美國的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用催眠術為凱瑟琳女士治好心理醫師無法治癒的焦慮症。他將治療過程寫成《前世今生》(Many Lives,Many Masters)一書。 他在書中說,凱瑟琳至少有八十六次轉世。她的第一次生命是西元前一八六三年,那時他是十八歲的金髮女孩,名叫阿朗達。西元一七五六年,她是西班牙女露意沙。十九世紀她是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奴隸艾比。二次大戰時她是飛行員,名叫艾力克。她曾是荷蘭的男子,被人割喉謀殺了。她曾是威爾斯的水手,在船上作業受傷。她曾是小孩,參加大姐的婚禮。她曾是男孩,目睹父親被執刑。
魏斯在書中說:他曾為一個五歲大的男孩催眠後,男孩說前世曾在歐州一個城市住十年,他可以詳細說出街道的名稱、家中私密、周遭人民的職業。他打電話去查,所言果然不虛。
書中又提到一個四歲的女孩,母親給她看幾枚古代的銅板,女孩居然說:「我當時是女人,你是男人,我們有好多同樣的東西。」
魏斯說,通常孩子不需要催眠也可記得前世,因為孩子的左腦尚未發展成熟,理性控制能力不夠,所以他們的記憶會摻一些前世的東西。通常父母會制止孩子不要胡說八道,整個社會也會制止他高談闊論。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蔣介石的生命奇跡
瞿 毅
一九七二年初,蔣老先生已壽高八十有五,身體還很健康,耳聰目明。但自一九六九年發現的心臟問題,一直保密至今。新的小毛病如假牙愈來愈不舒服、關節酸痛、腿庝,身高萎縮,所表現出的都是一副溫和、慈祥的面孔,情緒平靜,說話時露笑容,但國家遭遇拂逆時仍大發脾氣,這在六零年代是少有的現象。他仍然嚴以律己,每天洗冷水澡,不論坐在餐桌或是在庭院錦鯉池畔的椅子上,一定挺直腰桿。(1)尼克森曾在一篇文章中說,蔣介石的身體像鋼架一樣,毛澤東卻像什麼東西攤在那裡。
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日,他和夫人坐車下陽明山,突然覺得「心緒煩悶」,但在日記中卻寫著:「大丈夫能屈能伸。」次日,他寫下歷時五十六年日記的最後一段:「今日體力疲倦蓋甚,心神時覺不支。」第二天他在主治醫熊丸陪著在庭院散步時,突然心臟病發,熊醫師立刻為他注射一針,雖然保住性命,但卻昏迷過去。(2)
總統府對外發布新聞是得了肺病。自一九四九年以來一直由他主持的雙十國慶閱兵大典,也第一次停止舉行。政府政發言人在外籍記者緊追之下否認總統得了重病,但謠言仍舊不止。外國人和多數國人都認為他無論得了什麼病,將是一病不起,甚至有人猜測他已不在人間了(3)。
可是奇跡出現了,在一九七三年的一月,昏迷了六個月的蔣老先生,不可思議地竟然恢復了意識。不久便可以坐輪椅,能清淅但極其羼弱地和家人對話,蔣經國向他報告的都是好消息。美國尼克森當選連任,也被認為是佳音。他雖出賣中華民國,被老蔣罵為「尼丑」,但總比自由派的民主黨人當政好。後來尼氏因水門案下臺,和早期被刺身亡的甘乃迪,他們認為是天譴。這回,反輪到毛澤東擔心了,怕繼任者改變尼克森曾答應連任後美中建交的承諾。不過,毛的顧慮是多餘的。(4)
老先生從榮總回到士林官邸後,夫人每天探望兩次,蔣經國每天早晨去請安,晚上共進晚餐。有一次,熊丸醫師看到蔣經國讀《孟子》給父親聽,這與多年前父親讀給兒子聽的剛好相反,甚為感人(5)。
這年夏天,老先生已能坐著和孫子孝勇與其新婚妻子方智怡合照,神態怡然。
十月初,宋美齡去美國探望重病的大姐宋靄齡,經醫師檢查,卻發現患了乳癌,旋即返國。四天後,宋靄齡去世,姐妹之情,從此人天永隔。夫人先在榮總作化療,她只對丈夫說得了感冒,一陣子不能去看他。次年接受手術,她又善意的撒謊,要去美國辦事。十一月,八十六歲的老先生,看來非常羼弱,還和國民黨九位領導幹部合照,這是他十八個月來,首次正式露面,也是他這一生的最後一次露面。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是清明節,官方稱民族掃墓節。當天晚上,熊丸在官邸庭院散步,才擡頭可見滿天星斗,回到室內就寢不久。值班醫生即緊急叫他,總統心跳停止了。熊丸披衣衝到樓下蔣的寢室,打了強性針,心臟恢復跳動。夫人趕到病榻之側,心跳又停了。熊醫師再打一針,趕緊送到榮總,經國先生聞訊趕到,心臟又沒跳動了,熊丸準備打第三針,夫人輕輕碰他的手,嘆了一口氣「停了吧!」一代強人就樣駕鶴西去。或許是天人感應吧!不僅國人民悲痛萬分,全島的夜空也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即使從美國哈佛學成回國的政府官員都不認為這純然是巧合。(6)
令人意外的,他的宿敵毛澤東,不但沒踹他幾腳,反而在他出殯那天,在他的房間裡舉行一場個人追悼會。毛澤東把宋人張元幹送別忠臣胡銓的《賀新郎》演唱錄音放了整天,反覆播放,形成一種葬禮的氣氛。毛時而靜靜躺著聽,時而拍打床沿,擊節詠嘆,精神悲愴。詞裡寫到:「目盡青天懷古今,肯兒曹恩怨相爾汝」。這是說:你我都是胸懷古往今來和國家大事的人物,不是那些卿卿我我談論兒女恩怨私情的人。詞的最後兩句是:『舉大白,聽《金縷》』,表示滿腔悲憤,無可奈何,只能借飲酒寫詞聽唱來消愁。為蔣介石送葬後的幾天,毛仍念念不能釋懷,下令把這兩句改為「君且去,不須顧」,重新演唱錄音。這一改,把送別的意味達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變成了生離死別,毛向蔣介石做了最後的告別。(7)
注 釋
(1)《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陶涵(J ay Taylo)著,林添貴譯,時報文化公出版,頁七一八。
(2)同上,頁七一九。
(3)同(2)
(4)同(1)頁七二○。
(5)同(4)
(6)同(1)頁七二三。
(7)《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張戎(Jung Chang)&喬.哈利戴(JonHalliday)著 香港開放出版社出版
一九七二年初,蔣老先生已壽高八十有五,身體還很健康,耳聰目明。但自一九六九年發現的心臟問題,一直保密至今。新的小毛病如假牙愈來愈不舒服、關節酸痛、腿庝,身高萎縮,所表現出的都是一副溫和、慈祥的面孔,情緒平靜,說話時露笑容,但國家遭遇拂逆時仍大發脾氣,這在六零年代是少有的現象。他仍然嚴以律己,每天洗冷水澡,不論坐在餐桌或是在庭院錦鯉池畔的椅子上,一定挺直腰桿。(1)尼克森曾在一篇文章中說,蔣介石的身體像鋼架一樣,毛澤東卻像什麼東西攤在那裡。
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日,他和夫人坐車下陽明山,突然覺得「心緒煩悶」,但在日記中卻寫著:「大丈夫能屈能伸。」次日,他寫下歷時五十六年日記的最後一段:「今日體力疲倦蓋甚,心神時覺不支。」第二天他在主治醫熊丸陪著在庭院散步時,突然心臟病發,熊醫師立刻為他注射一針,雖然保住性命,但卻昏迷過去。(2)
總統府對外發布新聞是得了肺病。自一九四九年以來一直由他主持的雙十國慶閱兵大典,也第一次停止舉行。政府政發言人在外籍記者緊追之下否認總統得了重病,但謠言仍舊不止。外國人和多數國人都認為他無論得了什麼病,將是一病不起,甚至有人猜測他已不在人間了(3)。
可是奇跡出現了,在一九七三年的一月,昏迷了六個月的蔣老先生,不可思議地竟然恢復了意識。不久便可以坐輪椅,能清淅但極其羼弱地和家人對話,蔣經國向他報告的都是好消息。美國尼克森當選連任,也被認為是佳音。他雖出賣中華民國,被老蔣罵為「尼丑」,但總比自由派的民主黨人當政好。後來尼氏因水門案下臺,和早期被刺身亡的甘乃迪,他們認為是天譴。這回,反輪到毛澤東擔心了,怕繼任者改變尼克森曾答應連任後美中建交的承諾。不過,毛的顧慮是多餘的。(4)
老先生從榮總回到士林官邸後,夫人每天探望兩次,蔣經國每天早晨去請安,晚上共進晚餐。有一次,熊丸醫師看到蔣經國讀《孟子》給父親聽,這與多年前父親讀給兒子聽的剛好相反,甚為感人(5)。
這年夏天,老先生已能坐著和孫子孝勇與其新婚妻子方智怡合照,神態怡然。
十月初,宋美齡去美國探望重病的大姐宋靄齡,經醫師檢查,卻發現患了乳癌,旋即返國。四天後,宋靄齡去世,姐妹之情,從此人天永隔。夫人先在榮總作化療,她只對丈夫說得了感冒,一陣子不能去看他。次年接受手術,她又善意的撒謊,要去美國辦事。十一月,八十六歲的老先生,看來非常羼弱,還和國民黨九位領導幹部合照,這是他十八個月來,首次正式露面,也是他這一生的最後一次露面。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是清明節,官方稱民族掃墓節。當天晚上,熊丸在官邸庭院散步,才擡頭可見滿天星斗,回到室內就寢不久。值班醫生即緊急叫他,總統心跳停止了。熊丸披衣衝到樓下蔣的寢室,打了強性針,心臟恢復跳動。夫人趕到病榻之側,心跳又停了。熊醫師再打一針,趕緊送到榮總,經國先生聞訊趕到,心臟又沒跳動了,熊丸準備打第三針,夫人輕輕碰他的手,嘆了一口氣「停了吧!」一代強人就樣駕鶴西去。或許是天人感應吧!不僅國人民悲痛萬分,全島的夜空也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即使從美國哈佛學成回國的政府官員都不認為這純然是巧合。(6)
令人意外的,他的宿敵毛澤東,不但沒踹他幾腳,反而在他出殯那天,在他的房間裡舉行一場個人追悼會。毛澤東把宋人張元幹送別忠臣胡銓的《賀新郎》演唱錄音放了整天,反覆播放,形成一種葬禮的氣氛。毛時而靜靜躺著聽,時而拍打床沿,擊節詠嘆,精神悲愴。詞裡寫到:「目盡青天懷古今,肯兒曹恩怨相爾汝」。這是說:你我都是胸懷古往今來和國家大事的人物,不是那些卿卿我我談論兒女恩怨私情的人。詞的最後兩句是:『舉大白,聽《金縷》』,表示滿腔悲憤,無可奈何,只能借飲酒寫詞聽唱來消愁。為蔣介石送葬後的幾天,毛仍念念不能釋懷,下令把這兩句改為「君且去,不須顧」,重新演唱錄音。這一改,把送別的意味達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變成了生離死別,毛向蔣介石做了最後的告別。(7)
注 釋
(1)《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陶涵(J ay Taylo)著,林添貴譯,時報文化公出版,頁七一八。
(2)同上,頁七一九。
(3)同(2)
(4)同(1)頁七二○。
(5)同(4)
(6)同(1)頁七二三。
(7)《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張戎(Jung Chang)&喬.哈利戴(JonHalliday)著 香港開放出版社出版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丹青高手宋美齡
蜀 客
蔣老總統夫人宋美齡女士,自幼喜歡繪畫,在學生時代也常握畫筆,但那不過是即興之作而已。真正潛心於畫境,應是來臺以後的事。
早在一九三七年,她就有意拜師學畫,曾透過友人探詢政大藝術系名畫家黃君璧教授願不願收她為徒。不料突然爆抗日戰爭,政府播遷而止。待時局稍定,經四川老鄉張 群介紹張大千為她的國畫導師,這才正式進入畫門,受益良多,師生共同創作的一幅《山水圖》,一直被蔣家珍藏著。
來臺之後,宋美齡原想拜滿清遺族溥心畬為師,但溥氏以滿清被中華民國推翻,這樣做會愧對祖宗,因而婉拒。
一九五一年,黃君璧應吳國禎夫人黃卓群之約,到宋美齡寓所作客時,重提十餘年前拜師學畫之事,黃君璧當即承諾。先一周一次,後增二或三次。地點在士林官邸,每次上課宋美齡都派專車接送。黃君璧專教山水,宋猶嫌不足,再拜花鳥大師鄭曼青為師。起初,宋美齡的畫作還不甚圓熟,一幅畫之完成,常經老師的畫龍點睛,因此民間盛傳宋美齡的花鳥都是鄭曼青捉刀。宋美齡當然不服,鄭曼青也覺尷尬,於是出個點子:由宋美齡邀請知名家到官邸,以畫會友。在餐桌上,談古論今,品評畫藝。鄭曼青突然提議,今日名家濟濟,良辰不再,何不來個當眾揮毫,各抒胸懷?響起熱烈掌聲,並推夫人以主人身分行開筆。宋美齡也不推辭,且成竹在胸,自信滿滿,攤開紙,選好筆,蘸起墨,在眾睽睽之下,三筆兩畫,構好藍圖,再繪細工,很快就完一幅可堪傳世的佳作,令人括目,再也沒有人敢小覷她了,並譽之為「丹青高手」。
黃君璧評論高足的畫為:「豪邁而具個性,不似一般閨秀柔膩。」特稱許她的松針和湍流畫得最好。宋畫的特點是:「以均勻的筆觸描繪優雅的花卉,她的淡墨山水細緻得像布魯塞爾的花邊。」
宋美齡初學畫時,老先生以為玩玩票而已。有一天,他輕腳輕手走進她散落滿地畫稿的畫室,宋美齡正凝神在紙上著墨,似覺有人站在身後,回頭一望,竟然是她的夫君,向她露出似有輕蔑的微笑。宋美齡嬌媚的「哼」了一聲:「笑什麼?」老先生點點頭:「畫得好!畫得好!」宋美齡理解到他的絃外之音,這也許更堅定她想學好畫的決心,總一天會讓你好看。
宋美齡曾說:「我晚上未能入眠,即起床作畫。」她不只是時時刻刻埋頭勤練,還擴大觀賞的領域。故宮是中國歷代名畫的寶藏,那時故宮遠在臺中霧峰,她不惜百餘公里之遙去尋寶。一去就是整天,仔細瞧,慢慢看。以她的身分,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甚至要帶回當範本,也沒有人敢說「NO」。經這樣長期不懈的努力,自然會焠煉出意境高遠的作品。她還常同黃君璧、鄭曼青、張大千在臺北舉行聯展,轟動藝壇,更提升她的藝術地位。
老總統對她的畫也越看越有趣,自認為滿意的,還題詞鼓勵。宋美齡也曾認真學過夫君的書法,幾可亂真,非行家辨不出真偽。老先生曾為她的一幅畫題曰:
風雨重陽日,同舟共濟時;
青松開霽色,龍馬縱雲旗。
老先生的住室內,常年掛著兩幅肖像,一是國父孫中山,一為真主耶穌,而室外的客廳裡,都掛著宋美齡的畫幅。蔣先生接見賓客時,必不忘介紹那是他夫人的藝術創作。
宋美齡專攻國畫,但在官邸所懸的眾多作品中,卻有一幅象徵畢克阿索抽象畫的「豬」,不禁令人好奇。這是有來歷的:有一次宋美齡又在沈思創作,老先生就取笑說:「妳天天畫那些花花草草的,能不能改變一下風格?」這就觸發她新的思維,那時正是農曆豬年,她神來之筆一揮,一陣勾勒、塗抹,不一會兒,一頭活靈活現的「猪」就躍然紙上,老先生看了,不能不佩服「達令」的藝術天分。(他們夫妻常在輕鬆的場合互稱「達令」。)
宋美齡畫的蘭花頗為知名,一九七一年,中央銀行發行過一枚一角鎳幣,其中一面的「蘭花」就出自宋美齡之手。
上世紀七十年代,郵政總局三次將夫人的國畫選為郵票圖案,分別是七五、七七、七八年,每組四枚,氣勢恢弘,鮮豔耀目,極為壯觀。其中《雙松圖》在臺灣《郵票選美》會上獲選為最佳郵票,成為集郵人士的最愛。
零三年,夫人在美國去世,享年一百零六歲,香江文化交流中心舉辦《世紀之愛──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生平回顧展》盛況空前。而出版的《宋美齡畫傳》,甚具價值,頗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
九十年代,在藝術市場上,幾乎見不到美齡的畫作。到了二十一世紀,大陸經濟崛起,社會富足,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熱愛藝術人口驟增,藝術市場熱絡。美齡的作品偶而出現。○四年北京「翰海」推出兩件《山水》立軸,尺幅小,畫質一般,不太引人矚目,成交價分別為六.六萬元和一.九八萬元人民幣。○五年廣東「保利」拍賣她一九三四年的《紅梅圖》鏡心,尺幅不到二平方尺,獲價五.七二萬元人民幣。同年,《枇杷》鏡心在上海「保利」拍賣,獲價四.四元人民幣。○八年香港「富利」拍賣會上,出現一幅宋美齡贈黃君璧的《花籃》鏡片,儘管估價只有二.六~四.四萬港幣,但各路藏家踴躍競標,竟高到二○.四七萬元港幣成交,到目前為止,這可能是宋畫的最高價值。
藝術收藏家認為,宋美齡的畫很有收藏和投資價值。一、宋為二十世紀中國乃至國際極具影響力的人物,畫家名望往往取決於她的身價。二、宋美齡是一位功力深厚,造詣不凡的國畫家。她的山水清雅細膩,詩情畫意,讓人百看不厭,在二十世紀女畫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三.物以稀為貴,目前市場上流傳甚少,精品更少。隨著時代的演進,宋美齡的作品價值會深植人心,市場價格必隨之而節節攀升,吾人將拭目以待之。(見於網路)
作者:瞿 毅 地址:彰化市西安里28鄰曉陽路300巷16之3號。
E-maill:a7260116@ms45.hinet.net ab.td@msa.hinet.net PS:宋美齡繪畫的相片另寄
蔣老總統夫人宋美齡女士,自幼喜歡繪畫,在學生時代也常握畫筆,但那不過是即興之作而已。真正潛心於畫境,應是來臺以後的事。
早在一九三七年,她就有意拜師學畫,曾透過友人探詢政大藝術系名畫家黃君璧教授願不願收她為徒。不料突然爆抗日戰爭,政府播遷而止。待時局稍定,經四川老鄉張 群介紹張大千為她的國畫導師,這才正式進入畫門,受益良多,師生共同創作的一幅《山水圖》,一直被蔣家珍藏著。
來臺之後,宋美齡原想拜滿清遺族溥心畬為師,但溥氏以滿清被中華民國推翻,這樣做會愧對祖宗,因而婉拒。
一九五一年,黃君璧應吳國禎夫人黃卓群之約,到宋美齡寓所作客時,重提十餘年前拜師學畫之事,黃君璧當即承諾。先一周一次,後增二或三次。地點在士林官邸,每次上課宋美齡都派專車接送。黃君璧專教山水,宋猶嫌不足,再拜花鳥大師鄭曼青為師。起初,宋美齡的畫作還不甚圓熟,一幅畫之完成,常經老師的畫龍點睛,因此民間盛傳宋美齡的花鳥都是鄭曼青捉刀。宋美齡當然不服,鄭曼青也覺尷尬,於是出個點子:由宋美齡邀請知名家到官邸,以畫會友。在餐桌上,談古論今,品評畫藝。鄭曼青突然提議,今日名家濟濟,良辰不再,何不來個當眾揮毫,各抒胸懷?響起熱烈掌聲,並推夫人以主人身分行開筆。宋美齡也不推辭,且成竹在胸,自信滿滿,攤開紙,選好筆,蘸起墨,在眾睽睽之下,三筆兩畫,構好藍圖,再繪細工,很快就完一幅可堪傳世的佳作,令人括目,再也沒有人敢小覷她了,並譽之為「丹青高手」。
黃君璧評論高足的畫為:「豪邁而具個性,不似一般閨秀柔膩。」特稱許她的松針和湍流畫得最好。宋畫的特點是:「以均勻的筆觸描繪優雅的花卉,她的淡墨山水細緻得像布魯塞爾的花邊。」
宋美齡初學畫時,老先生以為玩玩票而已。有一天,他輕腳輕手走進她散落滿地畫稿的畫室,宋美齡正凝神在紙上著墨,似覺有人站在身後,回頭一望,竟然是她的夫君,向她露出似有輕蔑的微笑。宋美齡嬌媚的「哼」了一聲:「笑什麼?」老先生點點頭:「畫得好!畫得好!」宋美齡理解到他的絃外之音,這也許更堅定她想學好畫的決心,總一天會讓你好看。
宋美齡曾說:「我晚上未能入眠,即起床作畫。」她不只是時時刻刻埋頭勤練,還擴大觀賞的領域。故宮是中國歷代名畫的寶藏,那時故宮遠在臺中霧峰,她不惜百餘公里之遙去尋寶。一去就是整天,仔細瞧,慢慢看。以她的身分,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甚至要帶回當範本,也沒有人敢說「NO」。經這樣長期不懈的努力,自然會焠煉出意境高遠的作品。她還常同黃君璧、鄭曼青、張大千在臺北舉行聯展,轟動藝壇,更提升她的藝術地位。
老總統對她的畫也越看越有趣,自認為滿意的,還題詞鼓勵。宋美齡也曾認真學過夫君的書法,幾可亂真,非行家辨不出真偽。老先生曾為她的一幅畫題曰:
風雨重陽日,同舟共濟時;
青松開霽色,龍馬縱雲旗。
老先生的住室內,常年掛著兩幅肖像,一是國父孫中山,一為真主耶穌,而室外的客廳裡,都掛著宋美齡的畫幅。蔣先生接見賓客時,必不忘介紹那是他夫人的藝術創作。
宋美齡專攻國畫,但在官邸所懸的眾多作品中,卻有一幅象徵畢克阿索抽象畫的「豬」,不禁令人好奇。這是有來歷的:有一次宋美齡又在沈思創作,老先生就取笑說:「妳天天畫那些花花草草的,能不能改變一下風格?」這就觸發她新的思維,那時正是農曆豬年,她神來之筆一揮,一陣勾勒、塗抹,不一會兒,一頭活靈活現的「猪」就躍然紙上,老先生看了,不能不佩服「達令」的藝術天分。(他們夫妻常在輕鬆的場合互稱「達令」。)
宋美齡畫的蘭花頗為知名,一九七一年,中央銀行發行過一枚一角鎳幣,其中一面的「蘭花」就出自宋美齡之手。
上世紀七十年代,郵政總局三次將夫人的國畫選為郵票圖案,分別是七五、七七、七八年,每組四枚,氣勢恢弘,鮮豔耀目,極為壯觀。其中《雙松圖》在臺灣《郵票選美》會上獲選為最佳郵票,成為集郵人士的最愛。
零三年,夫人在美國去世,享年一百零六歲,香江文化交流中心舉辦《世紀之愛──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生平回顧展》盛況空前。而出版的《宋美齡畫傳》,甚具價值,頗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
九十年代,在藝術市場上,幾乎見不到美齡的畫作。到了二十一世紀,大陸經濟崛起,社會富足,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熱愛藝術人口驟增,藝術市場熱絡。美齡的作品偶而出現。○四年北京「翰海」推出兩件《山水》立軸,尺幅小,畫質一般,不太引人矚目,成交價分別為六.六萬元和一.九八萬元人民幣。○五年廣東「保利」拍賣她一九三四年的《紅梅圖》鏡心,尺幅不到二平方尺,獲價五.七二萬元人民幣。同年,《枇杷》鏡心在上海「保利」拍賣,獲價四.四元人民幣。○八年香港「富利」拍賣會上,出現一幅宋美齡贈黃君璧的《花籃》鏡片,儘管估價只有二.六~四.四萬港幣,但各路藏家踴躍競標,竟高到二○.四七萬元港幣成交,到目前為止,這可能是宋畫的最高價值。
藝術收藏家認為,宋美齡的畫很有收藏和投資價值。一、宋為二十世紀中國乃至國際極具影響力的人物,畫家名望往往取決於她的身價。二、宋美齡是一位功力深厚,造詣不凡的國畫家。她的山水清雅細膩,詩情畫意,讓人百看不厭,在二十世紀女畫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三.物以稀為貴,目前市場上流傳甚少,精品更少。隨著時代的演進,宋美齡的作品價值會深植人心,市場價格必隨之而節節攀升,吾人將拭目以待之。(見於網路)
作者:瞿 毅 地址:彰化市西安里28鄰曉陽路300巷16之3號。
E-maill:a7260116@ms45.hinet.net ab.td@msa.hinet.net PS:宋美齡繪畫的相片另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