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幽默-生活中的滋養劑
孔子與耶穌的走事
王永慶談讀書態度
愛書人語
愛書人語
墓誌銘趣譚
中國人共同的母親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閒話清明時節
閒話清明時節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的日子,由來已久,遠在唐代就很盛行。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年即下令准許士人、庶人,在寒食這天,上墓祭掃。他在詔文中說:「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寖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於塋。」古代何以會選在這一天去掃墓?因為時序到了暮春三月,大地呈現一片氣清景明的景象,一切的生物也顯得生氣蓬勃勃,清潔明朗,因此叫清明節。此時氣候最適宜到郊外掃墓,人們經過長期的寒冬蟄伏,很想到野外走走,散散心,所以掃完墓之後,再去踏青。宋朝畫家張擇端,以寫實的手法繪了一幅千古不朽的「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當時北宋首都汴梁(今開封)城內外汴河兩岸風士人情,人民生活繁盛情況。
唐朝有許多詩人的筆就指向這一天,寫出許多不朽的詩篇,如杜牧的「清明詩」,更是傳誦千古: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如韓翊的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青煙散入五侯家。
另有北宋詩人黃魯直的一首七言詩: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塚祇生愁。
雷篤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封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邱。」
魯直詩中用道介之推焚死不封侯的典故,介之推是晉文公的賢臣。晉文公重耳,因父親晉献公寵愛驪姬,殺害太子申生,而逃亡國外,以求保全生命。晉文公在流亡途中,全靠臣屬採摘野果充飢。後來重耳病了,嚥不下野菜。介之推就割下腿肉,熬成肉湯,獻給重耳。重耳吃了之後,病就好了。
後來重耳得秦穆公之助,回到晉國即位為王,大封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忘了封介之推,介之推也不去強求。後來被晉文公知道了,非常慚愧,就帶著一群人去找介之推出來做官。介之推即背著他的母親,逃到附近的一座大山上去迴避。文公心想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果燒山,他一定會背著母親逃出來。但是,山是燒了,並沒有見介之推的影子。待火熄之後,上山察看,發現他抱著母親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非常難過,為了紀念這位老朋友的慘死,便將那棵大樹砍下來做成鞋子。據說過去我們穿的木屐就是這樣來的。人們為了對介之推的尊敬與懷念,便在他被燒死的這一天,即清明節的前一天,寧吃冷食而不舉火,故稱這天為「寒食節」。
政府於民國六十一年,訂這天為民族掃墓節,放假一日。先總統 蔣公於民國六十四年清明節崩逝,所以每年的清明節,也就是 蔣公逝世紀念日。清明節是在春分後的十五天,因今年陽曆二月是閏月,有二十九天,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是四月四日,比往年提前一天。(《彰中人》77.4.15)
龍年龍話
龍年龍話
龍的傳人
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的老祖宗「黃帝開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而去。」唐堯是母親慶都受赤龍感應,懷胎十四個月而生下的第一龍子。「堯為仁君,一日十瑞,神龍見於宮。」「帝舜有虞氏,蟠龍奮迅於其藏。」「禹治水既畢,青龍止於郊。」漢高祖劉邦是母親在大澤邊休息,夢與神遇,蛟龍附身而生,故長得隆準而龍顏。光武帝,亦謂夢赤龍升天,而有了帝業。凡有高貴的事,中國人都喜歡加一個龍字,傑出的人,稱人中之龍,辛棄疾的詞寫得好,稱詞中之龍。諸葛亮隱居南陽,人稱臥龍。蔡邕嗜酒,世稱醉龍。皇帝的衣服稱龍袍;皇帝高興,稱龍心大悅。譽交情之深,亦謂之龍。三國時,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相善,形影不離,故言歆為龍頭,原為龍身,寧為龍尾。一般人也喜歡取個龍名字,如大龍、小龍、智龍、成龍、狄龍等等,真是龍子龍孫,緜延不絕。
龍的形象
龍,到底像什麼樣子?今人沒有見過,古人也沒有見過,現在來看古書是怎麼說的:《莊子天運》篇云:「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南宋羅願的《爾雅翼》謂龍有三停九似。三停者,謂龍身有三等分,及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九似者,謂龍似九種動物之像:角似鹿,頭似馬,眼似蝦,頂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可見龍是集禽獸鱗甲於一身的動物。《說文解字》謂龍為:「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由是亦知龍是變化多端,天上地下,無所不在。
從歷代傳下來的器物看,龍也是隨中華文化的累積而踵飾增華的。在商代,龍頭為方形,角成柱狀,背鰭為方菱形,鱗似百步蛇紋,四肢粗短,有三集爪,但不明顯。春秋戰國,龍身拉長了,頭由方而扁,角與四肢也伸長了,龍爪亦較清晰。漢至南北朝,龍頭有了髮、髭,肢上有了肘毛,腹甲也出現了,鱗紋變成魚鱗,體態也華麗多了。隋唐時代,龍角分了叉,背鰭、腹甲、鱗更見完整。五代出現了尾鰭。宋代,角已分叉成鹿角形,頸上長了髦,身長而彎曲,爪增為四。明清時代,更為壯麗、華美,與今日所見之龍不相上下。
長角者為虯龍,無角者叫蠄龍,喜水者為蜻龍,有甲者為蛟龍,有翅膀者為應龍,好鳴者為鳴龍,好鬥為蜥龍。這些分類,都是人們根據想像而描繪的,是不是真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龍的成語
龍的成語很多,如畫龍點睛:梁武帝崇飾金陵安樂寺,命張僧繇畫壁畫,有四條白龍不點眼睛,常對人說:點了眼睛會飛走。人以為荒誕,故請點之。霎時間,雷電破壁,二龍乘雲而升天,未點睛者仍在,這似乎是神話。後人用此成語來形容文學作品一字之增飾,便全句生動傳神。乘龍快婿,是言選得好女婿。蛟龍得水,喻英雄得志。龍行虎步,喻儀態不凡。龍吟虎嘯,形容聲音響亮。龍肝鳳髓、龍肝鳳胆,皆指珍貴之佳餚。龍飛鳳舞、龍化虎變,皆言書法之美妙。龍飛虎臥,喻筆勢雄勁縱逸。龍馭上賓,謂帝王升天。龍鍾老態,形容年老神衰。龍馬精神,謂老人精神健壯。龍潭虎穴,指危險之地。龍鳳之姿,謂富貴之相。龍多不治水,言人多無用。龍爭虎鬥,喻兩雄相爭。龍蛇混雜、魚龍混雜、龍蛇雜處,均謂賢與不肖雜處一起。龍蛇起陸,喻非凡之才任天下事。龍章鳳姿,形容風儀絕俗。龍蟠虎踞,謂地勢險要。龍驤虎視,言志氣高遠。龍驤虎步,形容大將威武。龍江虎浪,謂精明強悍。龍肝豹胎,指難得之食品。龍含鳳吐,言珍貴之物。龍門扶風,稱譽良史。龍門開宴,謂邀宴知己。龍門點額,喻應試落第。龍疲虎困,喻兩雄相鬥之疲憊。龍拿虎擲,喻英雄豪傑相爭。龍章鳳篆,謂古文字,或文字難以辨識。龍腦鉢孟,指僧人持律嚴謹。龍鳳呈祥,言吉祥之兆。龍鳳花牋,謂天子所用之牋紙。龍駒鳳雛,謂年幼而聰慧之人。龍樓鳳閣,指華麗宮闕。龍頭鳳尾,喻事物始盛而終衰。龍翰鳳翼,比喻君子、賢人。龍躍鳳鳴,喻才氣橫逸。龍驤麟振,謂壯志高遠,氣勢威武。龍生龍鳳生鳳,比喻本質不變。潛龍勿用,謂人不得志。飛龍在天,指人飛黃騰達。亢龍有悔,謂位高遭人嫉妒、陷害。群龍無首,是謂缺乏領袖人才。攀龍附鳳,謂仰附權貴。魚質龍文,喻徒有外表,而無實質。魚龍曼衍,指變幻的戲法。魚龍將化,謂人才將被重用,如魚之化為龍。龍光瑞像,指佛像而言。龍蟠鳳逸,喻才能卓越,未為世用。魚躍龍門,謂身價徒增。龍駒駿馬,喻男子英氣勃發。龍頭劈浪,喻乘長風破萬里浪。
龍年龍子
今年的歲次為戊辰,依十二生肖,應屬龍年。十二年前的龍年,掀起一股生龍子的歪風,使那年的人口出生率驟然冒升,使得六年後,台灣各地的國小不得不增班來容納這些龍子。今年又逢龍年,生龍子的歪風似乎還要颳一會兒。不過,今年是土龍,生下的龍子少有富貴的,所以想得龍子者要特別注意,不要生龍子不成,反為聾子。在一輪甲子六十年中,凡地支屬辰者有五次,及甲辰、乙辰、丙辰、戊辰、庚辰,凡逢辰者生肖即為龍。按相命家言,甲辰為木龍,乙辰為水龍,丙辰為火龍,戊辰為土龍,庚辰為金龍。當然,金龍最好,如果真要生龍子的話,應該再等十二年,生一條大金龍,必能大富大貴。
動輒得咎
◆ 動輒得咎
──《理想夫人》徵文
自沉鈴先生的「理想夫人」,與章大牙先生的「駁理想夫人」,兩篇大作在新副發表以後,我們眷區裡掀起了沉派夫人,與章派夫人的浪潮。如王太太像王先生發幾句牢騷,立即就有人冠以「章派夫人」的綽號;如趙太太和趙先生在桂圓樹下,卿卿我我,情話綿綿,也會有人稱以「沉派夫人」。日子久了,在閒談裡,就部稱什麼王太太、趙太太,而直接稱某派夫人。
別人的太太容易區分,惟有我的太太最難分辨,因為她有「章派夫人」的外型;又有「沉派夫人」的靈魂。如列入「章派夫人」,似覺冤枉好人;列入「沉派夫人」嗎?又不夠條件。別的是可以馬虎點,獨有此事不可草率。為了慎重計,我特地把沉章兩位先生的大作剪下來,供請太座核閱。她看完後,抿著嘴笑而不語,我就兩腿一併,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
「報告太座,妳屬於哪一派?」
「死鬼,你的肉皮子發癢?」她把報紙一扔,兩手一叉,煞是嚇人。我趕緊豎起白旗。
憑她這個動作,是十足的「章派」。但這僅僅是她的外表,她還真有別人所無的內在美。現在就略舉一二吧!
三年前,我們結婚於枋寮,那時我的部隊駐屏東,我每一個週末必返家一次,時間多在晚上九點左右。只要跳下火車,一定能看見她推著單車,笑盈盈的迎來。就是刮風下雨,也照去不誤。要是車站無人,天上又無星月的話,她準會送來一個香吻。我若問:
「這麼晚;又下雨,還不在家睡覺?」
她則嬌滴滴的說:「老爺不回來,叫小奴如何睡得著?」
要不然,就似嗔似嬌的說:「你管不著!」
萬一週末不能回家!翌晨八點鐘,她準會在會客室找我。因此,如果禮拜六有事不能回家,一定得打電話給派出所老王,請他捎個信,免得她光臨。
禮拜天早晨,我還在留戀溫柔鄉的時候,洗臉水就端來了;剛下床,兩個荷包蛋也來了。接著就宣佈當天的節目:中午吃餃子,(我是北方人,愛吃餃子,她就依我的愛好,每兩個禮拜一次餃子。)下午到四重溪,回來後殺鷄,吃過晚飯到屏東去看電影。然後送你回營房。她的決定,比聖旨還有效,如果我敢說半個「不」字,她會擺出嚴肅的面孔,學著軍人的口氣說:
「你不服從!」
她對我的要求,雖嚴不苛,都是合情合理,也可以說完全為我個人的幸福著想。我之所以反對,是要她也該為自己的幸福打算,然而,我總是失敗。
結婚後的第一個月,部隊剛加了餉,我這個起碼官,也能拿到三百二十元。為了對太座的忠誠,除留必用之外,就全部交給她。我以為她會高興的,那知她竟板著面孔說:
「誰稀罕你的錢?」
我呆住了,也許嫌少了,變委婉的解釋:
「我每月三百二給你三百還少?」
她的柳眉一豎,小嘴一噘,鼻子一聳,把鈔票往桌上一扔。我的火也來了:
「這是什麼意思。當初媒人議婚時,我就有言在先:我是一個窮小子,不怕吃苦就嫁給我,否則,咱們就免談。為什麼到如今又來鬧彆扭?」
她捂著嘴笑了:「不要生氣!」
「不生氣!妳們女人都不憑良心。」
她忙把桌上的鈔票拾起來,往我懷裡一放,陪著小心說:「我的老爺,小奴不敢接受你的厚贈!」
我糊塗了,不知她是什麼鬼板眼?
她見我沒有吭氣,又嬌嗔的說:「我不要你負擔生活費!」
「難道妳要餓死不成?」
「媽給我兩萬塊,我自己有一萬塊,每月可生息四百多元。隔壁阿巴桑有一塊空地,我把它開出來種菜,再養幾隻雞鴨,不就解決了!在兩個月以後,保險每禮拜有隻雞給你吃。」她溫柔的說著。
「你能吃這種苦?」
「笑話!」她的杏眼一楞:「我又不是豬,吃了睡;睡了吃!」
「妳會種菜!」
「你忘記我是高農畢業的?種種菜,不就學以致用嗎?」
「好太太,真有妳的!」
她咧著小嘴笑了。
我不能作一毛不拔的丈夫:「那不成!」
「我倒有個折中的辦法?」她神祕的說。
「請太座宣佈吧!」
於是,兩巨頭會議開幕了,她首先發言:「你多留一百元零用;另一百元作為我們每月最後一個禮拜天旅行之用。再在銀行開一個戶頭,每月存一百元,作為將來子女教育費之用。」這個意見不賴,我就舉雙手贊成。
直到今天,我們還遵照「兩巨頭會議」的決議執行,太座是公正無私的監督執行官,毫不馬虎。
去年底,我由屏東調到臺中後里,太座也隨我而來,住在眷區裡。眷區既無法種菜,也無法養雞,我想,她該好好的休息了。誰知,搬來的第三天,她就與對門的陳太太打上了交道:學習編織草蓆、草帽(大甲名產)。太座有點小聰明,一個月以後,她的手藝就非常精良了。現在她每天收入有十五至廿元之多,足夠三口(已生兩個小孩)之家的開支。
太座最大的毛病就是小看我,在她的眼光裡,我除玩槍桿子,或包餃子而外,啥也不行。住枋寮時,她在菜園裡累得滿身大汗,我實在過意不去,就跑去幫忙她。她不但不感激我,反而嚴厲的說:
「走開!走開!不要來搗蛋!」
現在她織草帽是專門技術,我這個門外漢,自然更不敢問津了。
但下廚房還是可以的;但她卻說:「這是女人的事,用不著你管!」
我想抱孩子散散步,她說:「穿軍衣抱小孩,成什麼體統?」
我穿便服外出,她又說:「堂堂皇皇的軍官不作,為什麼想坐小癟三?」
甚至我打的領帶,擦的皮鞋,她都不順眼。我真有動輒得咎之感。(《新生副刊》.51.8.20.)
迴 響:
本文是我第一篇在國內報刊上發的文章。當時有沉鈴先生在《新生副刊》 發表《理想夫人》一文,道出他的夫人如何如何賢慧、體貼,他這一生是多麼幸福,羡煞不少家庭。幾天之後,就有章大牙先生的《駁理想夫人》,說他的夫人是多麼兇悍。拔扈,他就像生活在地獄中,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沉先生所說的女人。於是在《新副》上引正反相對的筆戰。
當時《新副》的主編童尚經先生就借刀使力,來一個《理想夫人》徵文。不管夫人理想不理想都可以一吐為快。果然掀開論戰的高潮.主編在徵文啟事中言:作者不限於有婚夫妻,那怕是向壁虛構,只要寫得生動傳神亦受歡迎。當時,筆者尚在軍中,孤家寡人一個。那時正是寫作起步,投稿旨趣高昂,就閉門造了這輛「車」,騙過了老編,獲得一筆稿酬。有趣的,文章發表後約兩星期,接到曾在我們營部連務預官役的楊文雄先生來信質問,為什麼結婚都不告訴他,怕他送不起紅包嗎?簡直不夠朋友。
老編不斷在《編者按》中說:「稿件如雪片飛來」,前後延續了大半年。後來將這些文稿彙集出版《理想夫人》專輯,在書市上引起熱賣。並在臺北《新生報》大樓舉行《理想夫人》作者茶會,歡迎攜眷參加,附送《理想夫人》兩冊。當時我已調國防部工作,近在咫尺,當然不會放過這場熱鬧。
由於轟轟烈烈的「演出」,在報界引發熱浪,許多副刊都依樣畫葫蘆,出個題目讓大家來寫,然後出書熱賣,燃燒好大一陣子。(101.4.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