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響起之五
尋根究底
瞿 毅
一、台灣歷史從頭說
《尚書.禹貢》篇以及康熙三十三年出版的《台灣府志》都認為台灣(島夷)隸屬於夏代的揚州。後來日人尾崎秀真著之《台灣四千年史》,更引申這個說法。
《史記》謂:始皇帝二十八年,有「齊人徐市(即徐福)等上書」言: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山,有仙人居之,這個瀛洲就是今日的台灣。
漢代,將台灣及琉球稱之為東鯷。連雅堂之《台灣通史》也說:「台灣之為贏洲、為東鯷,其說固有可信。」
三國孫權黃龍二年(二三○)正月,東吳大將衛溫、諸葛直,奉命率領甲兵萬人浮海到「夷州」。因水土不服,醫療缺乏,疾病叢生,病死甚多,再加以兵士懷念故土,鬥志喪失,終於決定放棄台灣,帶著數千戰俘,回到江東去了。
隋煬帝大業三年(六○七)三月,羽騎尉朱寬,帶同航海師何蠻赴琉球探險,他們率領百艘巨艦,數千士兵,在海上航行一個多月,終於到達了流求(台灣),因與土著語言不通,不能長留島上,俘虜一個土著回去了。
大業六年(六一○),煬帝派遣武賁郎將陳稜,朝散大夫張鎮州,調東陽(浙江金華縣)兵萬餘人,由義安(廣東潮安縣)乘兩百多艘巨艦浩浩蕩蕩來台。他們在今日的鹿港登陸,今天彰化市的陳稜路就是這樣來的。
他們在台期間,派有通譯到各地宣慰土著,土著們紛紛輸誠,遣人晉謁,呈獻奇珍,台灣正式歸順隋朝。
唐代對台灣的開發不甚注意,傳說中只有詩人施肩吾寫了一首「彭湖行」的詩:
「腥臊海邊多鬼市,
島移居處無鄉里。
黑皮年少學採珠,
手把生犀照鹹水。」
唐代以後,歷經五代而至宋,中原戰亂相尋,東南沿海人士,浮海來台避難者日多,南宋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將平湖(澎湖)隸屬泉州府晉江縣,知府為汪大猷,為了保護居民安全,乃派兵戍守,是為我國戍兵澎湖之始。
元代稱台灣為瑠求。在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即將澎湖收入版圖,置巡檢司,仍隸屬晉江縣。
鄭和下西洋時,也曾來過台灣,鳳山有三寶薑,可以治百病,就是鄭和留下來的。
到了嘉靖年間,又有林道乾、林鳳鳴先後入台,對台灣的開拓影響甚大。
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傳日本豐臣秀吉侵擾雞籠、淡水等地,明廷即在沿海一帶加強戒備,並在澎湖設兵戍守,二十五年又設遊兵,後又增設衝鋒遊兵,隸屬福建南路參將澎湖遊擊,以防範日人侵擾,澎湖也再度收入中國版圖。萬曆三十年(一六○二)之後,日本不時盤踞台灣及澎湖,在荷蘭人據台之後,日人在台之勢力仍然未減,每與荷人起衝突。直到崇禎九年(一六三六),日本行鎖國政策,台灣之倭患才告終止。
到明朝末年之顏思齊、鄭芝龍對台灣之開拓更是功不可沒,顏思齊為福建海澄人,年輕時,因受當地官家欺侮,一怒之下,打死那個惡吏的僕人,於一六一○年前後逃到了日本,最初以裁縫為生,但他聰明過人,利用往來日本和中國之間的商船作生意,漸漸富有起來,加以個性豪邁,疏財仗義,廣交朋友,隱然成為在日本的中國人的領袖。鄭芝龍就是他的朋友之一。他們大約是在天啟元年(一六二一)來台,縱橫閩海,聲勢很大。荷蘭人於一六二四年七月退出澎湖來台,台灣暫時沒入外人之手,直到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陰曆三月二十三日 ,鄭成功統帥兩萬五千大軍,從金門料羅灣航海出發,於四月初一 ,在台南安平港以北的鹿耳門登陸,趕走了荷蘭人,台灣正式成了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建省約在光緒十一年九月初五 (一八八五、十、十二),首任巡撫為劉銘傳,奠定台灣開發基礎的尚有沈葆楨、丁日昌兩人。
很不幸的,中日甲午之戰後,台灣又淪為日本的戰勝品,五十一年後,由於我國八年抗日戰爭的勝利,台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如今的台灣已成為富裕之島,是全中國人希望之所寄,值此光復節來臨,吾人盡享安和樂利的生活之餘,不要做負心人,應感念前人篳路藍縷之功。(《彰中人》一○四.期.82.10.31)
二、臺灣地名的由來
臺灣由來有多說,一說是由「東番」轉音而成。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明代漳、泉入臺者,每為天候所害,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之名,志慘也。其後以埋冤為不祥,乃改今名。
另一說,早期今臺南附近的平埔族的一個部名「大員」或「臺窩灣」(Talowan).其音 與「臺灣」發音相近。
更有一說,當時平埔族稱今日臺南「安平」為Taioan(荷蘭人譯音),因荷蘭曾統制臺灣,以此做為遠東貿易的根據地,故Taioan 一名傳播於世。
十七世葡萄牙人航海經過臺灣東部海岸,驚覺臺灣竟然是如此青翠、美麗,不禁驚呼『福爾摩沙』(Formosa). 不過當時被航海者驚呼為「Formosa」者,臺灣專美。凡他們認為美麗者,皆呼之。 (《彰中人》二十二期77.12.15)
三、籃球的由來
傳說籃球的運動與模仿傳遞西瓜有關。正式記載是在十六世紀,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已開始,當時是用實心的橡皮球投入掛在運動場一高處的石圈裡面,贏球的球員就有資格獲得在場觀眾的衣服;而輸球的隊長,就要被砍頭。
近代籃球是一八九一年,加拿大人奈斯密斯在美國麻州春田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發明的。當時是用桃枝編成籃子掛在牆上,把球投入籃中,所以叫「籃球」。籃底是封閉的,所以每投進一球,就由一個人爬上專設的梯子從籃筐裡取出來。那時遮板用鐵絲網,球則用足球。
到了一九○六年,籃筐才改成空心,並用金屬筐代替桃枝筐。參加比賽的人數通常是每隊七人或九人,有時多達五十人。場地大小不固定,也不設邊線,可以任意活動。
第一次按規定玩球是在一八九二年一月二十日 。第一次公開賽是在一八九二年三月十一日 ,傳到我國是在一九○一年左右。(《彰中人》八十二期81.6.15)
四、閒話諾貝爾獎
諾貝爾為瑞典人,是化學家、工程師和慈善家。生於一八三三年,享年六十三歲。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立下遺書,將他所得,獎勵全球對物理、化學、醫學,文學、人類和平有貢獻的人,到他死後五週年(一九○一)紀念時,又增設了經濟學獎。
一旦得了這個獎,便身價百倍,流芳百世。我國的自然科學家李振道、楊震寧、丁肇中、李遠哲等都曾得過這個殊榮。但很遺憾的,具有五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總人口佔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中華民族,竟然沒有一個人拿得諾貝爾文學獎,連小日本鬼子、紅頭阿三都耀武揚威領獎,我們實在是汗顏。
前幾年,國際上傳出消息,巴金可能有登上獎座的希望,全中國的十一億對眼睛都注視着斯德哥爾摩學院,期待一顆閃亮的中國文壇巨星誕生,但是一直沒有閃現出來。後來沈從文又傳出呼聲,中國人的熱血又開始澎湃了,以為幸運之神定會光顧的,但天不假年,沈從文被上帝寵召,一命嗚呼,從此,中國人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夢成空了。
曾有學生問我,台灣地區有那位作家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感慨萬分的說:「恐怕你和我都來不及看見了,因為這位作家還沒有降世」。
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中國經過辛亥革命,對日抗戰,及共禍數十年,照說應該有像美「飄」一樣代表時代意義的文學作品出現,但沒有,不知是中國人的智慧不夠呢?還是中國人的麻木?對時代的創痛感受不深呢?
諾貝爾獎定於每年十二月十日 ,也就是諾氏的逝世紀念日頒發。資格的審定,物理、化學方面,由瑞典科學學術院決定,醫學及生理學方面,由瑞典科學學術院決定,醫學及生理學由斯德哥爾摩的卡洛林斯卡學會決定。文學方面由斯德哥爾摩學院決定。和平獎則由挪威議會組成的五人委員會決定。
首屆諾貝爾獎是一九○一年十二月十日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致贈。物理獎得主是發現X光的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化學獎得主是荷蘭籍的凡特‧霍夫,因發現化學法則而得獎。醫學及生理學獎,為德國 醫師白林,他發明了白喉血清,挽救成千上萬兒童的生命。和平獎,是首創紅十字會的法國政治學家柏西和瑞士慈善家杜南所得。文學獎,是法國詩人蘇里‧普魯敦。
蘇俄反共作家索忍尼辛,於七十一年經日本來華,十月二十三日 晚上在台北中山堂發表「給自由中國」講詞,勉勵國人居安思危,人人以反共為職志,依賴本身的力量,解救大陸同胞,才為最終目的。(《彰中人》二十八期78.4.30)
五、母親節的由來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今年五月的第一天是星期日,所以母親節來得特別早。母親節是怎樣來的?這就要追溯到美國的安娜賈維斯(Ann M.jaruis)小姐了。
我國是民國四十二年才開始響應的節日。近幾年來,政府更加重視孝道,隆重表揚孝行楷模及模範母親,使這一節日的內容更為充實。
在母親節這天,為人子女者,胸前都要佩戴一朵康乃馨,母親健在者紅色,故亡者白色,以示對母親的崇敬。康乃馨的英文名字為Dianthus Caryophyllusl,屬石竹科,小草本,株高三0─九0公分 ,葉為淡綠色,對生、線形、夏日枝梢開花、淡紅色、白色,非常美麗。
在西洋的母親節未傳入之前,我國已有另一種花卉代表母親,那就是萱花,或稱金針菜、忘憂草等,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跟黃紐狀,末端形成塊根,葉叢生於根際,廣線形。初夏,葉叢間抽出高約一公尺 的花莖,頂端分岐著生繖房花序。花黃紅色,花被六枚,基部筒狀,上端六裂瓣向後彎曲,雄蕊六枝,具三室子房。蒴果,可供食用。又名宜男,據「風士記」記載,婦女佩之必生男。復據《古今注》云:「欲蠲人之憂,贈以丹棘」,丹棘即萱草也,這是說,如果要解除人之憂愁,就送一些丹棘給他吧!(《彰中人》一二期.77.5.15)
六、釋「中華民國」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四)十一月二十四日 , 國父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在興中會章程中第一項立會宗旨云:「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是為 國父領導革命用「中華」一詞之始,光緒二十八年(一九0二), 國父在美國駁斥康有為所領導的保皇黨云:「試問其所愛之國為大清國乎?抑中華國乎?」同年十二月, 國父為興中會草擬誓詞中,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是「民國」一詞首次出現。在光緒二十九年(一九0三)鄒容所著「革命軍」乙書中,明白宣布國號為「中華共和國」,並在書尾標示:「中華共和國萬歲」,光緒三十二年(一九0六),《民報》發行一週年,章太炎發表《紀念祝詞》,更明白宣示:「中華民國萬歲」。同一年, 國父所擬定《同盟會革命方略》中,亦直書「中華國民軍」,是為革命軍命名之始。同盟會時期正式定國號為「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一月一日 , 國父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於焉誕生於世,為什麼叫中華民國,而不名鄒容之「中華共和國」呢? 國父在民國五年七月講《中華民國之意義》中說:「諸 君知中華民國之意乎?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此名字之意義,為僕研究十餘年之結果得之者。歐美之共和國,創建遠在吾國之前。二十世紀之國,當含有創制之精神,不當自謂能效法於十八、十九世紀成法,而引為自足。共和政體為代議政體,世界各國,隸於此旗幟之下者,如希臘,則有貴族、奴隸之階級,直可稱之為專制共和。如美國則已有十四省,屬直接民權之規模,而瑞士則全乎直接民權制度也。雖吾人今既易專制而成代議政體,然何可故步自封,落於人後,故今後國民黨當奮振全神於世界,發現一光芒萬丈之奇采,俾更進而厎於直接民權之城,代議政體旗幟之下,吾民所享者,祇一種代議權。若於直接民權,則有創制權、廢止權、退官權。……如是數年,必有一莊嚴燦爛之中華民國發現於東大陸,駕諸世界共和國之上矣。」可見 國父定「中華民國」之號,是要人民行使四權,駕乎世界各國而上之。
先總統 蔣公於民國二十四年七月講「國旗的意義與新運動要旨」中說:「中華民國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國家,四萬萬同胞必須如手如足,相親相愛,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然後可以保護我們的國家,發揚我們的民族,所以救亡復興的第一要件,就是要全國同胞彼此互相合作,精神團結,集全國國民之心為一心,來為民族爭生存,為國家爭光榮。如此,才不愧為炎黃的孝子賢孫,總理的真實信徒,和中華民國正正當當的國民。」(
今天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另有一部分人要終結中華民國,我們來讀兩位偉人的遺訓,更應該戒慎恐懼,作中華民國的維護者。《彰中人》一○八期.82.12.31)
七、 導師的起緣
佛家稱引路的人為導師,《百喻經」》謂:「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佛、菩薩引導眾人入佛門者為大導師,如《佛報恩經》:「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當得安樂。」《華嚴經》又云「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在法會中,宣唱佛理,開導人心的僧侶亦稱導師。
學校設有導師制度,始於十四世紀的英國。學生入學後,凡科目的選擇,考試的準備,都由一固定的教師作個別指導者為導師。我國目前各級學校每一班聘請一位教師為導師,除傳道、授業、解惑之外,並指導學生生活行為及班級活動。
一個人的學行足以影響社會,導正青年者,亦可譽之為導師。如民國初年,胡適 先生即被尊之為青年的導師。經國 先生曾領導青年反共救國團,常與青年為友,也被尊為青年的導師。(《彰中人》一二八期.84.4.15。此文曾發於《中央副刊)
八、「革命黨」一詞的由來
國父領導的革命,最初稱為「革命黨」,這一稱謂,卻是始於日本報紙,並非始於 國父。
那是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 國父偕陳少白、鄭士良,由香港抵達日本神戶,第二天當地報紙的新聞標題:「支那革命黨首領孫逸仙到達日本」。陳少白初次看到,覺得不妥,他認為:「我們從前的心理,以為要做皇帝才叫『革命』,我們的行動只算造反而已」。但 國父告訴陳少白說:「革命二字出於易經: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一語,日人稱吾黨為革命黨,意義甚佳,吾黨以後即稱革命黨可也。」《彰中人》一○八期.82.12.31)
九、中國人的共同母親--女
媧
中國人的共同母親為女媧,她雖然是神話人物,但言之鑿鑿。根據漢武帝祠的石刻一像,女媧的形象為人頭蛇身。但出自漢代畫家筆下的女媧像已經穿上了衣服,脫去了野性。
《說文解字》載:女媧為「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這就是說,女媧是天地間最早的女人,有了她才有萬物。《風俗通》謂:女媧先用手捏土造人,後來覺得這樣太慢,又麻煩,於是搓一條長繩投入爛泥中,拉甩起來,泥漿濺開,便化為人。女媧親手捏的人,就是後來的貴族,甩繩濺出的人,便是平民,或智能不足者
女媧造的第一批人,沒有思想和行動,就如玩具泥偶般。於是女媧給他們神力與智慧。最初的人也沒性別,或者有性別而無兩性關係。女媧又給他們兩性關係的智慧,於是有了男女婚配,讓人類自己生育子女,傳宗接代,不必再讓女媧操勞。人類有了生育還不行,女媧又製造了笙簧之類的樂器,便有了文化生活。
人類有了文化,即有政治,有了政治,必有權力鬥爭,就會引起戰爭。當時代表水族集團的領袖共工,和代表火族集團的領袖祝融為爭領導權,而掀起了空大戰,結果共工大敗。一氣之下向天頂支地的不周山撞去,天坍了一半,壓陷了地表,森林大火,凹陷的洞裡湧出了洪水,人類遭受空前的大災難。女媧看見親手所造的人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心不忍,於是趕緊採五色來補天,也許是太匆忙一點,西北的天有些傾斜。不過這不礙事,為了一勞永逸,女媧殺了一支大烏龜,切下牠的腳來頂住天的四角,從此以後天就不再坍了。她又燃燒蘆草灰去填塞洪水,墊高窪地,便成了今日我們所見的地球。(《彰中人》六十八期.80.10.15)
十、酒的溯源
酒的起源,據《博物志》載,為杜康造酒,魏武帝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晉朝江流亦云:「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一曰杜康。」
據說當時杜康造酒,很費一番功夫,雖然氣味香冽,自己卻不敢冒然嘗試,於是請了一位讀書人品嘗。這位文質彬彬的君子,乍聞香澤,一飲而盡,豈料新釀濃烈,竟然一醉不起。杜康眼見失敗,只好重新調製。二次成品,仍不敢以身試酒。想到書生文弱,難怪經不起醉心的纏綿,這次決定找個將軍來試試。可是這位赳赳武夫,也敵不過酒的潑辣,一飲而終。
杜康雖經兩次的失敗,志不稍餒,仍潛心研究改良。因有前後兩次事例,文武人士,均不敢問津。最後,好不容易找了個乞兒做試驗,誰知乞兒福薄,化為玉液金波中的新幽魂。杜康於此,信心動搖,乃決定減輕酒性,然試飲乏人,眼見功敗垂成,心中極為懊惱。此時,剛好有一位糊塗官人,登門奮勇,願為之一試。結果,未成酒仙,卻成了酒鬼,真是嗚呼哀哉!
杜康最後一次改製成功後,自信大有把握,決定親自試飲,瓊漿入口,「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果然調製成人間仙釀。
酒酣耳熟,是飲中美境,善飲者當如此。至於酒後喧嘩、凶性大發者,恐怕是杜康始料所未及吧!(《彰中人》二十期77.11.15)
十一、茶的故事
什麼人最早開始喝茶?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倒是有許多關於茶的故事。
有人說,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神農氏就已經開始喝茶了。據說,有一次神農正煮好一壺開水,野外風大,偶然有幾片葉子掉落到燒水的器熣裏,飄散出一股香氣,喝起來也很清新可口,這就是第一個發現茶的人。
印度人有另一種傳說:茶是達摩大師最早發現的。達摩為了修道,決定入定七年。但到了第五年的時候,他已覺昏昏欲睡,不能再保持清醒。為了提振精神,他就隨手摘了他身邊的野樹咀嚼,奇怪的是,他竟然不再昏倦,完成了他七年的打坐潛修,這神奇的樹葉,就是茶葉。
日本人使這個故事更具神話色彩。他們說,當時達摩疲倦欲睡,為了不打破自己保持清醒潛修七年的律條,這苦行僧竟將眼皮割了下來。就在眼皮掉落的土地上,霎時長出兩棵翠綠美麗的樹,這就是能使人保持清醒的茶樹。
在動人的傳說之外,正史的記載中,在八世紀中葉,中國茶的貿易已極發逹。到了九世紀初,日本的一位高僧,將茶的種子從中國帶到日本去,茶便在日本生長起來。時世變遷的結果,茶道反而成了日本為外人所稱道的傳統藝術之一。
根據文字資料顯示,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七一三年~七四二年),泰山靈巖寺的法師,為了抑制坐禪時的睏盹,而容許飲茶。在當時,從山東、河南到長安之間的城市,茶館林立,飲茶之風很盛。到了中唐(約西元七六○年),陸羽首著《茶經》一書,確立了飲茶之法,後世人尊他為茶道的大宗師。據傳,他原是個棄子,年輕時備嘗艱辛,擅長水的鑑定,爾後隱遁在浙江省天目山,專事著述。《茶經》共分十章:
一、源(定義及歷史)。
二、具(製造茶磚的器具)。
三、造(茶磚的作法)。
四、器(沏茶的用具)。
五、煮(沾法)。
六、飲(飲法)。
七、事(故事)。
八、出(產地及品質)。
九、略(簡略型式)。
十、圖(在茶席上所掛之字畫)。
這算是很完備的茶道百科全書了,也把茶由日常生活的飲料,提昇至藝術的境界,使飲茶不僅有提神解渴的功用,也有紓解心靈、陶冶情緒的美感。(《彰中人》一八期77.10.15)
十二、經國 先生第一套郵票
全民敬愛的經國 先生,已遠離我們一年多了。雖然見不到他人,但他依然存在我們心中。郵局為了紀念這位平凡的偉人,特於本月十三日,經國 先生逝世那天,發行紀念郵票乙組,以誌哀思。
經國 先生生前,郵政總局曾有意發行一套郵票,以紀他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但將郵票圖案、發行日期等資料呈送在他面前,他批示曰:「不必了。」從這件事可見出他的平實作風 不凸顯自己的特殊身分。
他崩逝一年之後,終於見到他第一套紀念郵票,不但滿足了集人士的珍藏,符全國人民的殷望,也是中國郵政史上的大事。
這次共發行四張,圖案分別是:「民主導師」、面值六元,五百萬枚。「親民愛民」,面值十六元,二百六十萬枚。「萬民永懷德政」面值三元,五百八十萬枚。「創造經濟奇蹟」面值七元五角,二百六十萬枚。圖幅三十二乘四十七公厘,李光棋 先生繪圖,全張枚數五十,由中華彩色印刷公司以彩色平凹版印製,用國產雪面上膠郵字水紋紙,印製非常精美。
另外附帶發行彩色信封一八○、○○○個,每個一元,貼票卡一六、○○○張,每張二元,護票卡一三○、○○○張,每張四元。活頁集郵卡(連護卡套)一七八、○○○張,每張八元。(《彰中人》二十四期78.1.15)
十三、五四運動小檔案
七十年前年前的五月四日 ,北京各大專院校發起了驚天動地的愛國運動,當喊出的口號是「外抗強權,內除國賊」。所謂強權是指當時的日本及西方帝國主義。我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國,德國是戰敗國,理應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但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舉行和平會議,由於日本的蠻橫無理,西方列強的姑息,認為中國可欺,竟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是可忍孰不可忍?
消息傳來,國人憤慨,北京十三所大專院校的學生,就在五月四日 這天,舉行聯合大會,鄭重向世人宣告:「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不可低頭!」於是開始聲勢浩大遊行抗議。先由學生擴及到工農軍商各界,地域由北京擴及天津、上海、廣州等大小城市,罷工、罷市、拒用洋貨,予帝國當頭棒喝。
北大教授胡適提出《文學改良蒭議》八點,積極推展新文化運動,倡用白話文寫作,後訂這一天為「文藝節」。「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彰化縣分會」自民國七十二年五月起每年舉辦的『五四文藝節文徵』,就承襲這一運動來的。
所謂「內除國賊」,是指主管外交及親日分子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等人。憤怒的學生焚燒曹宅,毆打曹汝霖、章宗祥,遊行者有三十二人被捕。
當時訴求的目標是科學與民主。大家認為中國之所以貧窮落後,積弱不振,就是缺少了這兩樣東西,而這兩樣東西都是中國所沒有的,必須從西方移入,就有所謂的「全盤西化」,於是打倒孔家店、把線裝書扔到毛坑裡的口號響徹雲霄。孔家店被打倒了,但「德先生」與「賽先生」並沒建立起來。共產黨乘虛而入,給中國「浩劫」。(《彰中人》二十九期.78.5.15)
回 響:
我們回顧歷史,早期的共黨人士不屑於孔子,戲之「孔老二」。毛澤東批孔揚秦,紅小鬼大砸孔廟。鄧小平改革開放,中國人富起來了,經濟實力將取美國而代之。中共當權者深思,中國幾千年來,雖經無數憂患,仍毅然屹立於世,必有其原因所在。「夢裡尋他千百度」,既不是老子的無為,也不是孫子的詭道,韓非的嚴酷,而是孔老夫子之中庸。於是決定在全球各地創設一百所「孔子學院」,宏揚孔子思想。有位孔姓儒商曾於零七年在香港舉辦四萬人孔誕活動,筆者恭逢其盛,與有榮焉,臺灣看到這種情形,有點眼紅,十萬火急要在海外搞『臺灣書院』,但遭美國鬼子的大小眼,無端打壓。
臺灣素來尊孔。蔣老 先生自任中華文化復興總會會長,陳立夫任秘書長,創辦《孔孟月刊》,孔子的所有權一直掌握在我們手中。但不幸出了兩個不孝敗家子,嫌老祖宗太醜,要藉外國鬼子遮羞,自失立場,只好看著人家風光!
十四、中國第一
第一位發現甲骨文的人
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王懿榮生病,從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達仁堂中藥行抓了一副藥回家,發現「龍骨」(即甲骨文)上刻有篆字,感到很好奇,就出價將所有的龍骨買回,仔細研究考證,斷定是商代的甲骨文,才引起人們的重視。
第一本甲骨文著作-《鐵願藏龜》
王懿榮死了後,所收藏的甲骨文傳給劉鶚,劉鶚再收集整理出版成專書─鐵雲藏龜。這便是我國第一本甲骨文著作。
第一座圖書市場-槐市
漢武帝曾下令徵集古書,設了國家圖書館。在政府的倡導下,官方、民間抄寫的線裝書籍日多,大小書市相繼出現。當時首都長安最高學府太院附近,有一座著名書市─「槐市」。太學院的學生,常把抄寫的書籍帶到此地,與愛書人進行交易,這是我國有圖書市場的開始。
第一部詞典-《爾雅》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西漢時期,由多數人編定的「爾雅」,是我國第一部詞典,書中收集了豐富的古代語詞彙,按照字、詞性質和意義分類排列成書。共分十九篇:即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這十九篇中又分為兩大類:前三篇是詞義的解釋,後十六篇是名稱的解釋。凡名稱中不能歸納的詞,均歸於前三篇中。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在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一00)左右,有許慎其人,編了一部「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有系統地分析字形,並考究字源的專書。他首創部首編排法,以小篆為主,共九、三五三字,令列古文、籀文為重文,共一、一六三字,總計為一0、五一六字。按文字形體及偏旁構造,分五四0部。它保存了我國古代的漢字和古代的訓詁,對正確理解古代書籍,認識商周文字,了解漢字、詞彙的發表,詞義的演變以及古音系統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辭典》
明成祖於永樂元年(一四0三)敕令解縉以韻字類聚經、史、子、集、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為一書。越年而成,進奏成祖,賜名「文獻大成」。成祖嫌其內容未備,復命姚廣孝、劉季箎與解縉共同監修。參與其事者,凡二千一百餘人,至六年冬始成,改名「永樂大典」。全書二二、八七七卷,凡例和目錄六0卷,裝訂成一一、0九五冊,約三億七千餘萬字。每冊高一尺六寸,廣九寸五分,每頁八行,每行大字十五,小字三十,並用朱筆句讀。
到「嘉靖」、「隆慶」年間,又依「永樂」所繕正本,另摹副本一分,以原本存於南京,正本存於「文淵閣」,副本存於「皇史宬」。後南京原本盡毀。至清世祖乃移正本於「乾清宮」,副本移存翰林院。「嘉慶」二年(一七九七)「乾清宮」火災,正本遂毀。副本至咸豐時逐漸散佚。光緒元年(一八七五)重行點驗,不及五千冊。八國聯軍入侵後,僅存三百餘冊。數十年來,經北京圖書館多方收集,僅餘二二0餘冊(六0冊在台灣)。在英、美、法、日等國圖書館存有四00多冊。民國六十六年台灣「世界圖書館」蒐集八百六十五卷,影印出版。
該書應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法國的百科全書成於十八世紀,「永樂大典」成於十五世紀,我早了三百多年,值得中國人驕傲。(《彰中人》一二八期.84.4.15)
第一部最長的小說-《榴花夢》
《榴花夢》是清代道光年間為福州女作家李桂玉寫成。三六○卷約三八三萬字,比《紅樓夢》,長了四倍,用顫文寫成。敘述唐代中一群閨中女子,在兵荒馬亂中出來建功立業的故事。
第一部最短的小說-《隕 盜》
《隕 盜》為田園詩人陶淵明所寫,全長只有二十五字:「蔡裔有替氣,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兒入室,裔附一呼,二盜俱隕。」
外國最的小說為美國近代名科幻小說家布朗所寫的科幻小說,全長也只有二十五字:「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裡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第一部推理小說-《包公案》
《包公案》的作者不詳,流傳於明代萬曆年間(一五七~一六一九),全名是《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簡稱《龍圖公案》。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電視劇《包青天》就取材於此書。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描寫包公審斷疑案,依據調查研究,邏輯推理,重證據而不輕信口供,深受民間歡迎。
外國最早的推理小說有美國柯南道爾的《福摩斯探案》和埃德加.愛倫坡的《黑貓》、《莫爾兇案》等。但這些作品都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傳世,比我國晚了約兩百年。
第一部科幻小說-《列子.湯問》的機器人
《列子.湯問》記載:周穆王西巡時,途中遇一位名叫偃師(樂師)的人,邀穆王欣賞他自己的機器人表演。機器人能歌善舞,昂首低頭,動作表情,悉如真人。穆王帶著他的妃子欣賞完畢之後,機器人竟然用眼睛挑逗穆王的妃子。穆王大怒,要斬首偃師和機器人,偃師趕緊把機器人拆開,原來是木頭和皮革塗上顏料製成。穆王令其重新裝好,機器人又能表演如初,穆王不能不驚嘆「人之巧,可與造化皺功。」
第一部筆記小說-《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為南宋劉義慶著,原書八卷。今作三卷。全書分德行、語言、政事、文學、術解、巧藝等三十六門。記漢魏以來,特別是兩晉間人物的軼事和言語,反映了這個時代生活和思想的側面,是研究魏晉思想史的重要資料。本書語言生動,片言隻字,就刻畫出人物的特徵和精神面貌,不僅是我國最早的筆記小說,也是一部古典文學名著。
第一部小說叢書-《古今說海》
《古今說海》為明朝陸輯所編,全書一四三卷,分說選、說淵、說略、說纂等四部和小錄、偏記、別傳、雜記、逸事、散錄、雜纂七家。收集了唐宋至明代的小說一三五種。內容包括地域風土、奇聞逸事、歷史掌故、典章制度等,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小說叢書。
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水滸傳》
《海滸傳》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全名《忠義水滸傳》。內容敘述北宋末年宋江等人被逼上梁山能義的故事。傳為元末施耐庵編、明羅貫中續。根據民間傳說、說書底本等加工寫定、增潤成篇。該書深受宋代話本的影響,擅寫人物敘事,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語言生動有力。元雜劇中有不少以《水滸》故事為題材。明中葉以後,刻本甚多,繁簡各異。最常見為郭勛之一百回本,及楊定見之一百二十回本。明末金聖嘆刪去七十一回以後情節,俗稱七十回本,流傳甚廣。
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用白話寫成,發表於民國七年五月號的《新青年》上。作者通過狂人的思維,對中國數千來的封建社的罪惡本質進行深刻的揭露與撻伐,戲劇性強,諷剌性濃,曾風靡一時,文學評價甚高。
第一部譯著-《況義》
一九二五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與我國文人張賡,合譯《伊索寓言》,取名《義況》,全書三十八篇。補篇十六。補篇者,摻以我國寓言,如柳宗元的寓言兩篇,其餘待考。此書翻譯與林很相似,張賡不懂英文,由金尼閣口述,張賡筆譯,因此誤解、遺漏,任意刪改之處甚多,甚至把儒、佛思想也摻進去。今巴黎法國圖書館藏有抄本一冊,北亰圖書館取得複製本,這是我國研究早期中、西文學交流的珍貴資料。
第一部農百科全書-《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為六世紀時傑出農學專家賈思勰所著。該書共有九十二篇,十卷,十二萬字。所謂《齊民要術》是人民謀生的主要方法。賈思勰從公元五三三年開始,認真收集和整理有關農業資料,經十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公元五四四年完成這部名著。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農林牧漁各方面:有穀類、油料、綠化、飼料、纖維、香料、染料等作物,和蔬菜瓜果等的栽培育種;有土壤、肥料和獸醫方面的知識;有家禽、家畜、魚類和蠶的飼養繁殖;有農畜產品的加工製造等等。其中有一些技術比歐洲農業科學史上記載要早一千多年,為我國第一部農業可百科全書
第一部植物學典-《花果卉全芳備祖》
《花果卉全芳備祖》為西元一二五六年南宋學者陳景沂編纂,全書五十八卷,分為果、花卉、草、木、農桑、蔬菜和藥物等部分,是世界業最古老的一部有系統的植物學辭典,現存於日本的宮內廳書陵部。
第一部園藝專著-《花鏡》
《花鏡》為西元一六八八年清代學者陳淏子著,記載了三百多種花木果樹的品種和栽培方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園藝專書。陳氏在書中指出,通過人工培育可以改變植物的特性,強調「人力可奪天工」的思想。
我國最早的溫室種菜
今天的溫室種菜,不足為奇。據近人考證,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時代,已有「密令種瓜於驪山研谷中溫處」,使冬天結瓜。在漢代開始正式出現溫室,《漢書》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這是我國溫室種菜最早的記載。
我國最早的稻穀
民國六十三年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石器時代遺址第四文化層中,發現在四○○平方米範圍內有大量的稻穀、穀殼、莖稈和稻葉。稻穀已炭化,穀殼和穀葉仍保持原形。經專家考證,為六、七千年前的稻穀遺存,也是世界上現在出土最古的稻穀。泰國出土在五五○○年前。巴基斯坦在四、五○○年前。
我國最早的郵局-「客郵」
我國最早郵局,是清道光十四年(公元一八三四年)英人律勞在廣州設收信所,俗稱「客郵」。專為在廣州販賣鴉片煙的美國走私商人和美國侵略軍服。凡從收信所寄往外國的信件都加一個「CHINA」字樣的紅色小戮,
我國最早的郵票
我國最早出現的郵票是一八六五年(清同治四年)八月由上海工部局書信館發行,以蟠龍為圖案,無齒孔,全套五枚,分別是一分銀(藍色)、二分銀(黑色)、四分銀(黃色)、八分銀(綠色)、一錢六分銀(朱黃色)。但這套郵票不是郵政機構正式發行,不能算正式郵票。
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我國第一套郵票於光緒四年(一八七五)七月二十九日 ,由海關郵政局發行的「大龍郵票。圖案以蟠龍為主,櫬以雲彩水浪。全套三枚:分別是壹分銀(綠色)、參分銀(朱紅色)、伍分銀(黃色),為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刷,銅版雕刻,共發行三期。第一期採用半透明白紙,寬二四點五毫米,高二七點五毫米,全張為橫直各五枚,共二十五枚。當時郵局由海關兼辦,所以這套郵票又稱「海關大龍」郵票。
我國發行最少的郵票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御史陳壁上書朝廷,希望仿照外國徵收印花税,以增政府收入,於是定製了一批印花税票,面值三分,票面紅色。印好之後,朝中有人反對,陳壁的提案被取銷。恰巧這一年,大清郵政正式成立,需要面值較大的郵票,就用這些紅印花税票加蓋「大清郵政」及面值字樣,代替郵票使用。只印了四十枚,故為我國發行量最少的郵票。
我國第一套紀念郵票-「萬壽郵票」
「萬壽郵票」發行於光緒三十二年(一八九四)十一月十九日 。那年十一月七日 為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當時海關税務司美國人赫德(Robert Hart)建議,並責成在海關造冊族任職的法籍職員費拉爾(R.A.devillard)設計。這套郵票共九枚。
我國第一套普通郵票
我國第一套普通郵票在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八月十六日 發行。這套郵票在日本用石版印製,通稱為「日本石印票」。全套共十二枚,計有半分、一分、二分、四分、五分、一角,以上為蟠龍圖案。二角、三角、五角為鯉魚圖案,一元、二元、五元為飛雁圖案。
我國最早的郵政信箋
光緒三十三年(一九○六年發行一種郵政信箋,乃採我國傳統信封方式。正面中間有長形紅箋,左上角印有一郵票大小帶齒孔形狀的方格,內有「貼郵票處四錢以內本埠壹分外埠貳分」十六字,格下橫列「郵政信箋」。右首有「內要函寄至即交」,左下端有「自緘」,背面有「護 月 日 封」等。信封和信紙相連,可折成六頁。信箋上有十七行紅條長格,飾以花邊。末頁印有「郵章摘要」七條,以及「此信箋在各郵局出售製錢四枚」等字樣。
我國最早的家書
中共於民國六十五年,在湖北雲夢縣一座戰國晚期秦國大墓穴裡發掘出兩封家書。用毛筆和墨寫在零點參厘米 厚的木條上,兩面有字(隸書),字跡清晰可認。時間在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至今已有二三○○餘年歷史。
這兩封信是由名叫黑夫和驚的兄弟兩人寫的。他們從軍至淮陽(今河南淮陰)寫給陸安(今湖北安陸、雲夢一帶)家裡名叫衷的人。兩信的主要內容是向母親要錢和布做夏衣。
第一封信是黑夫和驚合寫的,信上說他征戰淮陽,久攻反城未克,今後命運如何不得而知,要母親捎錢來。第二封信是向母親要錢五、六百,布二丈五尺。信上有「急急急」字樣。(《彰中人》七十八期.81.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