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掌聲響起之三,民俗采風


掌聲響起之三
民俗采風
               瞿 毅
一、過新年談對聯       
對聯是中國文化所特有,過去小孩子讀書,是先學作對聯,再學寫文章。今天的年輕一代,懂得寫對聯的人已不多了。
目前台灣在過春節時,雖有貼春聯,但少有用毛筆寫的,多由公司印製批發到各地出售,這就缺少那分藝術氣氛。值此新歲來臨之時,願提供一些趣聯,以供同學欣賞。
蕭瑜先生,曾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農鑛廳廳長等職,少年時曾與毛澤東同學,他的作品曾被老師評為一百○五分,善於製聯,他有一聯勸人把握時間,奮發精進,不宜閒散偷懶,因此為文曰:
人間歲月忙才貴;
天下知交老更親」
蕭瑜先生之夫人亦為製聯高手。蘇東坡有「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畫家齊白石先生晚年多子,刻石為「兒女冤家」,夫人見於當年社會風氣,祗求升官,不欲受兒之累,於是改其聯曰:
有官萬事足;
無官一身輕。
其實,這副對聯更合乎今日之社會現象,常常因競選而打得頭破血流,國家民族、親情、師恩都可以不要,只要弄個官員、民意代表就萬事已足。
汪精衛雖為大漢奸,志節不足,但才氣不俗,留法時,曾用老子與荀子之語,為「儉學會」製聯曰:
儉故能廣;
學以愈愚。
張大千先生,青年時期曾在上海,於《時事新報》上出句「花生花花紅花花中選花」徵對,最優者贈書一冊,應徵者頗為踴躍,其中一副最為工整,全聯為:
花生花花紅花花中選花;
子產子子美子子各傳子。
蕭瑜先生曾於耶誕節寄我駐阿根廷大使王席儒先生乙聯:
  耶這與吾輩何關?賀卡俗而無謂,稱聖誕更為謬;   
銀京為使君所駐,譯名似屬可行。較阿京稍雅麗。
阿根廷本意為銀國,故首都稱銀京。
民國十六年三月八日,為康有為七十大壽,其高足梁啟超賀聯曰:
述先聖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齊,入此歲來,已七十矣:
奉觴豆於國叟,致歉忻於春酒,親受業者,蓋三千焉。
蕭瑜先生,年老身無皺紋,友人出句屬對云:「有鶴髮,無雞皮,鶴立雞群。」而先生有一友人名楊高者,戲呼之為「羊羔」,曾加入共產黨,當時之共產黨被為狐群狗黨,所談之社會革命,正是掛羊頭賣狗肉。於是先生得聯為:
掛羊頭,賣狗肉,羊入狗黨:
有鶴髮,無雞皮,鶴立雞群。
民國十五年,北伐軍克復汀泗橋,直搗武漢。在長沙舉行慶祝勝利大會。教育會前廣坪上有講演台,台柱上貼一聯曰:
凱傳南國歡呼裏;
鼎定中原指顧間。
曾任考試委員的成愓軒先生撰《孟都中山學院記》,文中有一聯,
東海西海,要令四海以相親;
車同書同,當卜大同之非遠。
孟都中山學院開幕,有蕭一葦先生撰一聯云:
東方有聖人,南國多佳士;
進德以修養,溫故而知新。
楊一峰先生亦製一聯云:
文化交流, 中學西漸;
天下為公,吾道南來。
先總統  蔣公八十華誕,周樹聲先生撰聯以賀之,文曰:
華夏龍蟠,齊仰德成壽河嶽;
蓬瀛虎視,佇看統率定中原。
有一縣官,最怕老婆;有一秀才,最怕歲考,一日二人同飲,酒酣耳熱,各訴心曲。縣官出對,秀才和之,文曰:
天不怕,地不怕,就是老婆也不怕;
殺何妨,剮何妨,即使歲考又何妨。
曾國藩贈胡林翼聯:
舍己從人,大聲之量;
推心置腹,群彥所歸。
左宗棠自幼即有大志,在青年時自撰一聯:
發上等願,享下等福;
從高處立,向寬處行。
曾國藩之父親,以一聯自況曰:
  粗茶淡飯布衣裳,這點福老子享了; 
  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些事兒輩當之。
有雜誌曾用地名製成一聯:
四川成都重慶中華民國;
台灣綏遠宜威西太平洋。
國父哲嗣哲生先生八十大壽,蕭瑜先生製聯賀之曰:
建國三民傳經哲嗣;
歸仁四海仰德生靈。(《彰中人》九十一期82.1.15
        二、關於春節的趣聯
朱元璋大力提倡春節貼對聯。除夕晚上,他帶著隨員,微服查訪,看看誰家沒有貼春聯,他走了大半個城市,只見有一戶貧窮人家沒有貼春聯,就要隨從去探聽個原因,原來主人是閹豬的。朱元璋回朝之後,立刻大筆一揮,寫下如下的對聯,要手下送去。這副對聯真是傳神極了。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主人得到對聯後,知道是當今皇上所賜,非常珍措地用木框框起來,掛在家神的兩邊,視如傳家之寶。
有個單身漢兼窮小子,除夕夜自己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
年年難過,年年過;
處處無家,處處家。
某學校於春節時,在大門口貼出一聯: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歲;
家家戶戶,說說笑笑,歡歡喜喜,各過新年。
除夕夜都會放鞭炮,於是有人撰聯曰:
噫!哪裡放炮?
啊!他們過年。
也是一個窮小子,平時痛恨窮鬼,但又無可奈何?在過年時,藉寫春聯,抒發心意:
一腳踢出窮鬼去,
雙鉤搭進富神來。
有一書生,連年潦倒,為貧窮所苦,過春節時,寫一聯以自嘲:
舌作劍,唇作槍,把窮鬼打出去;
甜其言。蜜其語,將財神騙進來。
民國三十四年春節前夕,重慶某報載一貧士聯:
租半間茅屋棲身,站可由我,坐可由我;
買兩根蘿蔔過年,菜也是他,飯也是他。
有名士撰聯:
放一夜花爆,轟出新年,鬧鬧熱熱,大家想過好日子;
開雙扇大門,請進喜神,齊齊整整,小孩預備出風頭。
又一聯,描述過年的歡樂景象:
西拜佛,東拜佛,婦婦燒香忙碌碌;
著新衣,戴新帽,兒童拍手笑呵呵。
抗戰時期,當國元老國稚暉先生,曾為一理髮店撰一聯:
憑我雙手,打盡天下英雄,誰敢還手?
就此一刀,剃過世間豪傑,無不低頭。
另有理髮店一聯,也頗為有趣:
四季發財,全憑吾手;
一年生計,專靠人頭。
某女子歌舞劇團題聯曰:
嬌嬌清音,吱吱唧唧,宛宛轉轉猶鳥啼;
朵朵新蕊,晶晶瑩瑩,繽繽紛紛效飛花。
民國四十二年,臺灣省政府社會處,印製春聯多種,由名人書贈民眾張貼。其中一聯曰:
去舊迎新,做幾件改頭換面事;
克難致果,作一個千錘百鍊人。(《彰中人》,一二期,84.1.15

 三、閒話清明時節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的日子,由來已久,遠在唐代就很盛行。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年即下令准許士人、庶人,在寒食這天,上墓祭掃。他在詔文中說:「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寖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於塋。」古代何以會選在這一天去掃墓?因為時序到了暮春三月,大地呈現一片氣清景明的景象,一切的生物也顯得生氣蓬勃勃,清潔明朗,因此叫清明節。此時氣候最適宜到郊外掃墓,人們經過長期的寒冬蟄伏,很想到野外走走,散散心,所以掃完墓之後,再去踏青。宋朝畫家張擇端,以寫實的手法繪了一幅千古不朽的「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當時北宋首都汴梁(今開封)城內外汴河兩岸風士人情,人民生活繁盛情況。
唐朝有許多詩人的筆就指向這一天,寫出許多不朽的詩篇,如杜牧的「清明詩」,更是傳誦千古: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如韓翊的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青煙散入五侯家。
另有北宋詩人黃魯直的一首七言詩: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塚祇生愁。
 雷篤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封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邱。」
魯直詩中用道介之推焚死不封侯的典故,介之推是晉文公的賢臣。晉文公重耳,因父親晉献公寵愛驪姬,殺害太子申生,而逃亡國外,以求保全生命。晉文公在流亡途中,全靠臣屬採摘野果充飢。後來重耳病了,嚥不下野菜。介之推就割下腿肉,熬成肉湯,獻給重耳。重耳吃了之後,病就好了。
後來重耳得秦穆公之助,回到晉國即位為王,大封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忘了封介之推,介之推也不去強求。後來被晉文公知道了,非常慚愧,就帶著一群人去找介之推出來做官。介之推即背著他的母親,逃到附近的一座大山上去迴避。文公心想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果燒山,他一定會背著母親逃出來。但是,山是燒了,並沒有見介之推的影子。待火熄之後,上山察看,發現他抱著母親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非常難過,為了紀念這位老朋友的慘死,便將那棵大樹砍下來做成鞋子。據說過去我們穿的木屐就是這樣來的。人們為了對介之推的尊敬與懷念,便在他被燒死的這一天,即清明節的前一天,寧吃冷食而不舉火,故稱這天為「寒食節」。
政府於民國六十一年,訂這天為民族掃墓節,放假一日。先總統 蔣公於民國六十四年清明節崩逝,所以每年的清明節,也就是 蔣公逝世紀念日。清明節是在春分後的十五天,因今年陽曆二月是閏月,有二十九天,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是四月四日,比往年提前一天。(《彰中人》十期.77.4.15
四、清明憶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凡為子孫者,每逢這一天,都要到祖先的墳上祭拜、追思。在台灣掃墓只是到墓地點香燭、燒紙錢,和獻一些素果、鮮花。在我的故鄉,川東涪陵一帶,除了香燭之外,還要「掛青」,台灣似乎沒有這樣的習俗。
所謂掛青者,就是在墳頭上斜插幾根竹竿,掛一些特製的紙花,為掃墓的嚴肅氣氛平添一分繽紛的彩色。所用的紙類似今天的宣紙,有相當的`韌性,即使淋一點小雨,也不會損壞。把這種紙截成長條,再用錐子、圓鑿,打製成精緻的圖案,到掃墓的時候,一束一束抖開來,於點燃香燭之後,懸掛在竹竿上。如果是有錢人家,那就要掛「花青」了,這是用有色的紙,做成花花綠綠的魚、燈、船之類的形狀,再串連起來,隨風飄揚,像一串串精緻的藝術品,伴着綠色的大地,美極了。
所謂掃墓,是把墓地四週清掃乾淨,如果墳土有流失,可動土整修一番,在平常是不能亂挖的,怕驚擾墓中安睡的祖先。如有人敢在墳上動土的話,那是不可原諒的,不告到法院,也要和人打一架。中共最讓大陸人民痛心的,不是財產被沒收,而是挖了中國人的祖墳。自政府開放探親之後,許多返鄉客找不到祖先的廬墓,對中共的怨恨就可想而知了。中共為了討好「台胞」,准許恢復祖墓,但有太多的墳已找不到遺址了。
從掃墓人的多少,可以看出這家人的盛衰。如果這座墳有好多年沒人掃,大概這家人已衰敗了,甚至絕後了。但也有多年不見掃墓人,突然又來了大隊人馬,這證明這家人又再度興旺了。
我還清楚記得,在我十四歲那年所發生的事。有一座朱家的祖墳,自我懂事時起,就沒有看見有人來掃過,墓園的樹木已被砍伐,墳頭的石塊已被挖走,墳壠已被牛群踐踏,大家都認為墳墓的主人已絕後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有大隊人馬來掃墓(故鄉掃墓在清明節後都可以。)還有坐滑竿的,騎馬的,穿着也極為體面。很不湊巧,鄰居的陳伯伯,正在墳上砍一根乾樹枝,被這家人逮個正着,要把陳伯伯抓到官府裡去,陳伯伯被嚇壞了,趕緊找地方人士出來講情,並立下字據,以後負責墳墓的維護,才把事情擺平了。
原來這家的主人,十多年前到重慶去闖天下,適逢八年抗戰,發了國難財,現在回來尋根,碰到祖墳被人踐踏,心中自然墳怒了。
這也是中國人的可愛處,不管你在外多得意,最後還是要落葉歸根的。(《彰中人》四十四期79.4.15

五、端午節的故事

端有開始之意。秦始皇名政,政與正同音,故將一年開始的「正月」,改為「端月」。午與五同音,故端午節亦稱為端五。每一個月都有端午和端五。端午為一個月的第一個午日,端五為一月的初五,午與五不同在一天,所以如果是閏月,一年有二十六個「端午」。唐玄宗生於八月五日,張說上大衍曆,序云:「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唐德宗生於天寶元年四月初五,古人亦謂之端午日生。可知端午並不單指五月初五而已。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懸掛艾草、菖蒲,其來源,隱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殺人魔王黃巢,於唐僖宗中和年間,自山東曹州起兵造反。適逢飢荒之年,朝政敗壞,租稅其重,民不聊生,乃鋌而走險。一時附從者眾,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所不為。食用不繼時,竟殺人為食。一日,黃巢的隨從擄來一對夫婦,男的揹著十歲大的孩子,女的牽著五、六歲的孩子。黃巢好奇的問:為什麼揹著大的,牽著小的?他們回答:大的是哥哥的,小的是自己的。哥嫂已在逃難中死亡,僅留下這個孤苦無依的孩子,所以要揹著他,惟恐走失。自己的孩子走失了,他們還可以再生。想不到這位殺人魔王竟動了惻隱之心,不但沒有殺他們,反而給一袋米、兩錠銀子,要他們回到故鄉去,並吩咐他們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免被士兵騷擾。他們回去之後,就照著去做,果然沒有受騷擾。其他的人民也學樣,均能安全渡過。從此之後,端午節這天都艾蒲飄香。
端午節划龍舟,至今不衰,每年這天,都要熱鬧一番。划龍舟的來源有很多種傳說,最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屈原為戰國楚人,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為懷王時的大夫,甚獲信任。上官大夫嫉其能,屢進讒言,懷王因而疏遠他。到襄王立,仍信讒言,乃放逐江濱,原作《漁父》等文以見志。遂於五月五日投江而亡。江中鱷魚為患,附近居民為使其屍體不受侵蝕,大家齊心合力,便競相駕舟打撈,這就是後世龍舟競賽之始。
其二為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春秋楚人,其父奢及兄尚,均被楚平王所殺,子胥逃到吳國,助吳伐楚,進兵郢地。後平王歿,子胥掘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以洩其恨。後來吳國敗越,越王句踐向吳王夫差請和,夫差許之,子胥苦諫不從,而太宰伯嚭又進讒言,夫差認為他別具用心,就派人送一柄劍,逼子胥自殺。子胥對屬員說:我死之後,挖出眼睛來,懸在吳都的東門城上,讓我親見越軍進城滅吳。夫差聞言,勃然大怒,便將子胥的屍體用鴟夷皮包著,沉入江中,吳國百姓多同情子胥,不忍見其屍體石沉江底,就暗地划舟尋找,於是演變成龍舟競賽。
其三說:為越王句踐利用端午節划龍舟,訓練水師以擊吳。從這些傳說,可見龍舟競賽始於春秋戰國,至今有兩千多年了。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尤其他的愛國情操令人敬仰。民國二十六年,日本軍閥掀起侵華戰爭,盧溝橋事變,揭開我抵禦強鄰為自衛而戰的序幕。當時,為了準備長期抗戰,決定自南京遷都重慶,志在復興。文藝界人士配合軍事作戰,大力展開文化宣傳工作,為抗日救亡獻出一份心力。於民國二十七年,經過不斷的磋商、討論,在他的一生中,表現的愛國情操最為堅定、突出,於是將他五月五日投江殉國之日訂為詩人節。自民國二十八年端午開始,舉行第一屆詩人節大會,至今已經有五十五屆了。每到這一天,全國各地的詩人都要辦活動,來紀念這位光耀史冊的詩人(《彰中人》一一六期.83.6.15
六、中秋雜談    
「中秋節」為中國人獨有的節日,西洋鬼子、東洋鬼子都不懂得這一套,這就是咱們中國高明的地方,把一個不長生物的星球,幻化得那樣神秘!那樣美麗!
中國最早出現「中秋」的記載,是《禮記》和《周禮》。《禮記》上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以祭。」
《周禮》春官云:「中春晝,擊土鼓,吹豳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
「夕月」祭月,「中秋」迎寒,都是一種祭典,還沒有達到賞月的境界。
據張華的《博物志》云:「武夷君,地官也,相傳於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於武夷山,置幔亭,化虹橋,通山下。八月十五日,太極王、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並坐空中,告呼單人為曾孫,汝等若男若女分坐,乃命鼓師張安陵等作行酒,命歌師彭令昭,唱人間可憐之曲。…」
武夷山,在福建省崇安縣南。為仙霞山脈的起點,因有武夷君所居而為名。
又有《諸山譜》記載:「武夷山神號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語村人曰:『汝等八月十五日會山頂』。是日村人畢集,見幔亭綠屋,設寶座,施紅雲紫霞褥,器用具設。令男女分坐,聞空中人聲,不見其形,須臾樂響,但見樂器,不見其人。酒行命食,味皆甘美,惟酒差薄。諸仙既去,眾皆欣然,因命其地曰同亭山水。」
這可能就是中秋賞月之始,武夷山亦是賞月之發源地。
又據《晉書.庾亮傳》謂:「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樓,俄而不覺亮至,諸人將起避之,亮徐曰:『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
《晉書.袁宏傳》又載:「謝尚鎮牛諸山(即安徽當塗西北之采石磯),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諷詠,聲既清朗,辭又藻拔,遂駐廳久之,遺問焉。答云:『是袁臨汝即誦詩,即共詠史之作也。』尚傾率有勝致,即迎升舟,與之談論,申旦不寐。」
《袁宏傳》的另一段云:「謝尚鎮中省,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會袁宏於別舫,諷詠吐華達旦。」
可見在晉代,士大夫階級,已非常流行中秋賞月了。
到了唐朝,中秋賞月更為普遍,最為大家樂道的,乃唐明皇遊月宮。唐代的詩人,更以中秋賞月為描寫詩的對象。如杜牧《中秋》詩;「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又有曹松的《中秋對月》: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家人。
到了宋朝,賞月之風更盛。《東京夢華錄》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
「中秋節」真正成為民間普遍的節日,是元代以後。這是由於「八月十五殺韃子」,具有民族意識的緣故。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秋節月夜飲宴的風氣更普及全國。
今天生活在台灣的人,更是過得風光。(《彰中人》十六期77.9.15
     七、中秋賞月詩話
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我國一年三節的之一(另兩節為端午與農曆新年)。在農業社會裡,八月中秋,已是豐收完畢。此時秋高氣爽,人們有閒情逸致來爽心樂事,而騷人墨客,也常藉此良晨美景,抒發他們的感情,寫下流傳千古的詩篇。
王建,字仲初,今河南許昌人,約生於唐代宗永泰元年,約卒於唐文宗太和四年(七六五~八三○)。出身寒微,貞元進士,無妻無子,晚景凄涼,與張籍為至友,均擅長樂府詩,風格內容相近,故世稱「張王樂府」。
他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寄杜中郎詩》。此詩是他在淒涼寂靜的中秋夜裡賞月,因懷念遠方的友人杜中郎而寫: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司空圖,字表聖,今山西虞縣人。生於唐文宗開成二年,卒於梁太祖開平二年(八三七~九○八)。學於張籍,咸通魕士。著有《二十四詩品》,將唐人所開拓之詩境,分為二十四種不同的境界。指出詩要有「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因此將「辨味」視為詩歌創作和批評之主要原則。其後嚴羽、王士禎、袁枚等人,皆依據其詩論加以發揮,他有一首《中秋》詩,寫他在中秋夜,一邊吟詩,一邊感懷萬端。並提醒人們,要把握時機來賞月,如這一晚上賞不到月,這一年就白過了。他的詩如此寫著: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度秋。

蘇東坡為宋代文學大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生於仁宗景祐三年,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三六~一一○一),嘉祐進士。神宗熙寧十年在徐州任知州。弟轍於秋節來訪,遂寫《中秋夜》一首,除描寫欣賞皎潔美麗月光之餘,又感到歲月流逝之速,因此囑咐人們,良辰美景不長有,賞月須及時:
  暮雲收盡溢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彰中人》八十三期.81.9.15
     八、嫦娥的故事

── 寫於中秋節前夕

嫦娥與后羿,原是天上的神仙夫妻,因十日並出,把地上的人們烤得快焦死了。天帝就派后羿到人間來調查。后羿看到奄奄一息的民眾,頓生惻隱之心。因為他是宇宙間第一的神箭手,就取下身上的利箭,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救活了天下眾生,應該是功德無量才對。可是,他射下的日頭,卻是天帝的兒子,便將他們夫婦貶到人間,永遠不得回天庭。
生活在人間,就要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嫦娥不願意受這樣的罪,纏著后羿吵鬧,后羿只得到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那裡求長生不老的藥。求得之後,本來要兩人一起選個良辰吉日吃的。可是嫦娥卻等不及了,有一天,趁后羿不在家,就把兩份藥全吞下了。立刻身輕如燕,便飛昇上天了。后羿趕緊追來,卻被月宮裡伐樹的吳剛擋了回去,就永遠留在人間。嫦娥被天帝命令掌管月宮,這就是月裡嫦娥的由來。
另一說法是:后羿原是夏朝太康的忠臣,身長五丈,手擧千斤,劍術百發百中。他看不慣太康終日飲酒荒淫,就乘了四耳神馬,周遊天下。來到了西王母處,採到不死之藥,又回到到夏都。太康很高興,予以重用。後來太康知道后羿的妻子嫦娥是絕色美人,願以幽州之地交換。后羿原不肯答應,但經人勸告,於是不愛美人愛江山,就遺棄了嫦娥。
嫦娥非常生氣,偷食了后羿的不死之藥。身體就騰空而起,飛行了幾萬里,到達了大荒以南的日月之山。山上有二岩,日岩多暖,月岩多涼,嫦娥性好清涼,就在月岩上構石為宮,居住下來。旁有大婆娑樹,就是俗稱吳剛伐的那棵樹,下有玉兔,她就成了月宮之神。
第三種說法是:后羿為唐堯時代的人,名為偃羿,有奇勇,善騎射,乃堯之護駕將軍。
有一回,洪水為患,偃羿奉命治水。來到滾滾洪流的山谷,身上發出奇異的寶光,驚動了河伯的妾嫦娥。她浮到怒濤之上,見偃羿身上只有弓矢,別無他物,竟有彩光,此人將來必能成仙。回想自己久居水國,甚覺無奈,甘願改嫁偃羿,做為天仙之妻,名列神籍。於是她趁河伯出遊,改作民服,逃出水府。奔向羿所,訴說愛慕之情,便結為恩愛夫妻。河伯聞訊趕來,被偃羿所殺。既平水患,又得美人,好不快樂,被堯封為少司馬。
後來偃羿在收服風妖的途中,從西王母那裡得一粒可以長生的仙丹,但必須存神定律八十一天才有效。偃羿把這粒仙丹用絹囊包紮,緊緊藏在身邊。恰巧這天十日齊出,堯命他射日,他怕仙丹有失,就偷偷藏在屋樑上。
嫦娥在家中,無所事事。轉入中堂,忽見樑上紅光閃耀,香氣撲鼻。取來一看,乃是仙丹,就吞了下去。過了一會,身體像長了翅膀似的飛騰起來。她想,偃羿回來,必不甘心,於是她去求西王母保護。不覺間,天色已晚,明月高懸天空,她一向喜愛月亮,因此,她直飛月宮。到偃羿追來,已看不見她了。
第四種說法:后羿也是唐堯時代的人。有一次隨堯出巡,向并州進發,至高梁,見河水暴發,如雪山湧至。后羿取箭向洪濤射去,水勢雖減,卻射中河伯的左眼。諸水神逐浪而散,急流中出現一女子,感不殺之恩,願為箕帚,遂結為美眷。
後來后羿去除獮玁三害,中途遇金母娘娘,得不死之藥,但此藥必須靜養期年才有效。后羿便把它密藏在屋樑奧處,終日靜養,後來南方有鑿齒人為害,他奉命去征討。
嫦娥在家,閒步堂中,見樑上白光旋舞,異香盈室,取而食之,身輕如翼,飄飄欲飛,直奔月宮。后羿趕來,得東華帝君之助,亦到了月宮,與嫦娥長相廝守。
這些故事雖然羅曼蒂克,但以今日科學驗之,皆為無稽之談而已。(《彰中人》一一七期.83.9.15
    
九、關於雞的成語  
今年屬於雞年,有關於雞的成語,列述於後,以饗讀者:
△雞口牛後:為譏諷之辭,謂雞口雖小猶進食,牛後雖大乃出糞也。《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雞犬升天:《神仙傳》:「淮南王安臨去時,餘藥器置於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昇天,故雞鳴天上,犬吠雲中。」今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成語。形容一個人有了成就,其他的親友也因他的庇護而飛黃騰踏也。
△雞犬相聞:謂村里緊鄰,可以互聞雞鳴犬吠之聲也。《老子》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雞皮鶴髮:謂老人膚皺如雞皮,髮如鶴羽也。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雞犬不寧:謂騷擾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說:「譁然而駭者,雖雞犬不能寧焉。」《孽海花》第五回:「朝一個封奏,晚一個密摺,鬧得雞犬不寧。」
△雞毛蒜皮:比喻微不足道之小事。
△雞匈龜背:腹大而背曲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令人謂匈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匈龜背之語。」
△雞豚同社:謂鄉人敘契也。韓愈《南溪始泛》詩:「願為同社人,雞豚燕春秋。」
△雞群一鶴:喻獨立超特於凡庸之眾人也,與鶴立雞群同義。《晉書.岱紹傳》:「紹始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見紹,昻昻然如野鶴之在雞群。」
△雞鳴狗盜:喻喧鬧之聲也。《紅樓夢》二十一回:「省得雞聲鵝鬥叫別人笑。」
△雞蟲得失:喻事屬細微,無關輕重。杜甫縛雞行:
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
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
雞蟲於人無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雞鶩爭食:喻凡人相爭也。《楚辭.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寧與雞鶩爭食乎?」
△雞餐謝客:謂殺雞為餐以謝客也。《淵鑑類函》二百六十四卷:「漢書武帝微行,嘗夜至桓谷,投送逆旅人求漿,疑上為姦盜,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嫗睹上狀貌而異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有備不可圖。』翁不聽,嫗飲翁以酒醉而縛之,少年皆散走,嫗乃殺雞為餐以謝客。」
△殺雞炊黍:謂殺雞作飯,以款待客人也。形容待客殷勤。《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殺雞扯脖:比喻情急作態。
△聞雞起舞:比喻志士及時奮起。《晉書.祖逖傳》謂,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夜半聞荒野雞鳴,乃與琨起身舞劍。另有張昱《看劍亭為曹將軍賦詩》:「聞雞起舞非今日,對酒閒看憶往年」。
△牝雞司晨:原指母雞報曉,比喻婦人當權用事,《新唐.后妃傳》長孫皇后:「牝雞司晨,家之窮也。」
△殺雞取卵:比喻貪圖眼前的小利,而滅絕其根本。
△殺雞駭猴,也作殺雞警猴:比喻嚴懲一個人,以恐嚇警戒其他的人。《官場現形記》:「俗話說得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雞肘博士:譏笑寫別字的人。張知甫可書:「張鼎為太博士,用雞肋為雞肘,時輩議曰雞肘博士。」
△雞骨支床:指居喪哀毀,消瘦骨立。《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雞零狗碎:指零零碎碎的東西。
△雞皮三少:老而復少,凡三次。
△割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不須大器大才。《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彰中人》九十二期82.2.28

十、蛇年蛇語

龍年已逝,蛇年來臨。
蛇是常見的動物,屬爬蟲類,種類很多,有蟒蛇、蝮、黃頷蛇、赤練蛇、響尾蛇等。在我古籍中有關於蛇的故事、成語、地名、植物、動物甚多,值此蛇年來臨,願分述如下:
  一、蛇的故事
(一)蛇尾爭領導:在佛經裡說,有條蛇的尾巴向蛇頭提出抗議:「我老是跟在你的後面,這樣太不公平,為什麼不讓我前面呢?」
蛇頭一再被蛇尾逼得沒辦法,只有讓蛇尾地前面過過領導者的癮。但蛇尾沒有長眼睛,爬行起來橫衝直撞把握不住方向,便掉到地下摔死了。
(二)白蛇成精:白蛇傳女主角白素貞,就是由白蛇修練成功的,她帶小青(青蛇變的)來到杭州下嫁凡間的許仙,原是一對恩愛夫妻,但法海和尚說她是妖,就用法術把她壓在雷峰塔下,永遠不得翻身。
(三)美女遇蛇郎:《搜神記》載:在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士人嫁女,乳母護送到夫家,只閱重門纍閣,像似王侯之所,廊柱下有盞明亮之燈在閃亮,且有一群濃粧艷抹的婢女守在那裡,房裡佈置富麗堂皇;到了下半夜新娘抱乳母哭泣,嘴不能講話。乳母伸手摸帳內竟是一條大蛇從頭到尾纏繞在她身上。乳母大驚,跑出門外,見守燈的婢女全是小蛇,那盞明亮的燈原是蛇的眼睛。
(四)靈蛇報恩:《搜神記》載:在今湖北省隋縣汶水側,有一斷蛇坵,就是紀念靈蛇傷斷之處。春秋時的隋國,為姬姓諸侯。有一天隋侯出巡,見一大蛇被砍斷,便能惻隱之心,即令左右的人為牠接起來,並用藥物包紮好,蛇就能爬行走路了。一年後,蛇含明珠來報答。這顆珠的直徑有一寸之長,純白而有夜光,有如明月之照耀,所以稱之為隋侯珠,亦名靈蛇珠或明月珠。
(五)漢高祖斬蛇:《史記.高祖本紀》云:有天晚上劉邦和兄弟們喝了一些,醉醺醺地回家,見一條蛇擋路,就拔劍劈為兩段,繼續往前走。遇一老婦在哭泣,劉邦問她哭什麼?老婦回答:「吾子,白帝子也,化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赤帝子指劉邦,白帝子指贏秦。赤帝是火,白帝是金,火能剋金,顯示劉邦將代秦而有天下。
(六)孫叔敖埋蛇:孫叔孫敖,春秋楚人,生性恭儉,代虞丘為楚國宰相,開鑿「芍陂」,灌溉良田萬頃,施教導民,楚國大治。他小的時候,見兩頭蛇,自以為不久人世,乃將蛇殺死並妥為掩埋,不讓他看見人。小小年紀就有救人之心,所以後來成了大氣。
(七)暴政烈於蛇:永州地帶生長一種毒蛇,質黑而有花紋,草木碰之會枯死,人被蛇了立刻喪命。不過,風乾以後,可以做藥餌,能治麻痺、手足彎曲、惡性腫瘤、去腐生肌,能殺三尸蟲。朝廷的太醫,以皇帝的命令來收購。出售的人可以抵繳田賦,捕蛇雖然危險,還是有很多人以此為職業。
當地有蔣姓人家,三代以捕蛇為業,祖父、父親先後被咬死。他幹了十二年,有幾次險死於蛇口,仍繼續捕蛇。因為,蛇固然可怕,急徵暴賦更可怕。
(八)人蛇爭食:《搜神記》云:吳興縣人章苟,在五月中旬,於田中耕作,把飯放在孤草裡。每到晚上取食,飯已被人食了。章苟開始注意,究竟是誰吃的呢?後來發現是一條大蛇偷食了。章苟就用小茅砍去,蛇受傷而逃,章苟跟著追去,見蛇鑽進洞裡,並聽到哭的聲音:「砍傷我了。」另有聲音說:「該怎麼辦呢?」復有聲音:「我們稟告雷公,讓霹靂來擊他。」過了一會,雲雨大作,雷聲隆隆。響在章苟的頭上,章苟暴跳大罵:「上天使我這樣貧困,我勤奮地工作,勉可維持生活,還要蛇來偷食我的東西,罪在蛇而不在我,反要雷來打我,真是無知的蛇了,雷公如果來,我會拿小茅像砍蛇一樣砍他。」片刻之間,雲雨散去,雷聲轉向蛇洞,數十條蛇全死了。
(九)蛇繞人而生子:《晉書》記載:李雄母羅氏於井邊汲水,突然悠悠忽忽昏睡過去,夢見大蛇繞在身上,不久就身懷六甲,十四個月後,生下李雄。李雄,字仲隽,為李特之子,為十六國成漢開國之君,生於西元輩四-三三四年。

二、蛇的成語

(一)封豕長蛇:比喻極為貪婪兇暴的人,封豕即大豬。亦作封豬脩蛇,《隋書.高祖紀》;聚徒百萬,悉成蛇豕,淇水、洹水,一飲而竭。」
(二)虎頭蛇尾:比喻做事情先熱後冷,有始無終。《水滸全傳》一0三:「官府挨捕之事,已是虎頭蛇尾,前緊後慢。」元曲《李逵負荊》:「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三)畫蛇添足:比喻多此一舉,於事無益。《戰國策.齊策》云:「有祠者,賜其舍人酒一巵,社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乃左手持酒右手畫地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故無足,子安能為?』遂飲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四)杯弓蛇影:形容人稍見風吹草動,即自生疑懼。《晉書.樂廣傳》云:「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廳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於前處,謂客曰:『杯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痾頓愈。」
(五)蛇吞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山海經.海內南經》云:「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楚辭.天問》:「蛇吞象,厥大如何?」
(六)龍蛇雜處:比喻三教九流的人物雜居一處。出自《佛印語錄》:「凡聖同居,龍蛇混雜。」
(七)蛇心佛口:比喻表面和善,內心狠毒的人。《焚香記搆禍》」篇云:「他欺人也索神不祐,王魁你惡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了黃泉,也須把你這歹魂勾定,與我倒斷了前番呪。」
(八)蛇兔聯盟:比喻強者誘引弱者合作,而後又將弱者兼併。今日有一些第三世界的小國家,紛紛與蘇聯訂約,可要當心啊!免遭「蛇兔聯盟」之禍。
(九)蛇言鳥語:謂見軍中人談文事,各有不同,《北夢瑣言》:「軍中見人文談,曰蛇言鳥語。」
(十)蛇雀之報:自述感恩圖報,視己為蛇、雀而報恩。蛇報恩,前已述及。雀銜環報恩,出自《漢》楊寶故事。
(十一)蛇身人首:《史記.三皇紀》云:「太皡庖犧氏,風姓燧人氏,繼天下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迹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又云:「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
(十二)蛇身人面:《列子.黃帝》篇:「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拾遺記》:「禹鑿龍關之山,見一神,蛇身人面,禹與語,神即示禹八卦之圖,列於金版之上。」
(十三)蛇入筩中曲性在:喻天性之難改也。出自《通俗編》:「蛇入筩中曲性在。」《大智度論》:「譬如蛇行,本性好曲,若入筩中則直,出筩還曲。」
(十四)蛇化為龍,不變其文:言萬變不離其宗也。《史記‧外戚世家》: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
(十五)蛇虺豺狼:指陰狠毒辣的人《顏氏家訓文章》:「陳孔璋居袁裁書,則呼操為豺狼;在魏製檄,則目紹為蛇虺。」
(十六)蛇無頭不行:謂結黨橫行者,無元凶則惡不作也。《金史.斜卯愛實傳》謂:「雀無翅兒不飛,蛇無頭兒不行。」
(十七)虛以委蛇:謂無心而隨物死也。今則用為勉強應酬之意,《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三)蛇的地名: 
1、蛇山:一在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與漢陽龜山隔江對峙,世稱龜、蛇二山。形勢雄偉,黃鶴樓建於其上,為古蹟名勝地。一在陝西寶雞縣西南,因多蛇而為名  
2、蛇水:在今韓國平安道,平壤府北。
3、蛇丘:古縣名,在今山東省墝。
4、蛇溪:在江西省中部清江縣東,猶入袁水。 
5、蛇洋洲:位廣東省合浦縣南珠母海中潿洲島東南,周圍四十里。
   (四)蛇的植物
1、蛇含:又名蛇銜、威蛇、小龍芽等,屬薔薇科,為多年生的草木,莖常臥地上,葉濃綠色,掌狀複葉,生莖下部者五小葉。春夏間,枝頭生多數花梗,開黃色小花五瓣,雌、雄蕊甚多。見《草本綱目》
2、蛇床:繖形科,生於海濱。多年生草本,初生臥地上,漸次梢直立,高尺餘,羽狀複葉,夏秋開小白花,五瓣,複繖形花序,果實平滑,略成球形,可作藥用。有蛇米、蛇栗、床虺等名。  
3、蛇苔。屬苔類植物群,群生於潮濕地帶或岩石。濃綠色,葉狀,體長三~一五公分,寬一~二公分,二叉狀分枝,氣室大形,單層,室底而密生綠色同化絲。其先端有喙狀透明細胞,腹鱗二列,並生於假根兩側,雌雄異株,雌器形成於色狀端,具白色長柄,雄器床圓錐形,蒴丹形,孢子綠褐色。
4、蛇母:又名地母,薔薇科,多年生匍匋性草木。葉互生,有細毛,具長柄,三出複葉。小葉卵形,側小葉二裂,鋸齒緣,春季葉下黃花一朵,葉片五枚,具五小苞片。花瓣五枚,長橢圓形,雄瓣多枚,黃色。瘦果散布於肥大的花上,紅色。可作藥。 。
5、蛇麻:桑科,葎草屬。多年生蔓性草本。莖與葉柄均有鈎刺,葉具柄,對生,心形,先端尖銳,常三裂,葉基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排成圓錐花序,淡黃色,萼片及雄蕊各五枚。雌花集成球穗狀,淡綠色,每一苞內有二朵雌花,子房具有二花柱,香氣甚濃,瘦果兩個,外有苞片,成卵球形,可供釀酒及藥用。
6、蛇眼草:羊齒類,山野多年生草。高三尺多,羽狀複葉,葉面有斜上的細脈,裏面斜列子囊群。
7、蛇葡萄:木質藤本,葉互生,具葉柄,葉片頂端三淺裂,基部心形,鋸齒緣,每節均有卷鬚,與葉生。聚繖花序,生於葉的對側,著生多數黃綠色小花。花瓣五枚,雌蕊一枚,漿果小球形。果實可釀酒,根及莖可供藥用。

(五)、蛇的動物

1、蛇頸龍:屬爬蟲綱,鰭龍目。侏儸紀與白堊紀時廣布於世界各地,現已絕跡。體廣闊扁平,長十三尺,尾短,足成槳狀,上下頷適於捕魚,其頸部甚長,因之得名。脊椎有扁平的椎體,關節突小,但髓棘長大。因此,強有力的背部肌,得以附著脊柱上。
2、蛇蜻蛉:昆蟲綱,脈翅目的一科。體型大,展翅可達二~四公分。暗黃色,頭狀如毒蛇,複眼小而突出,單眼三個,觸角絲狀。幼蟲水生,腹部具有七對氣管鰓。全世界有五0種。
3、蛇睛蝶:又名蛇目蝶。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約有一五00種,廣布世界各地。個體中型乃至小型,因翅上長有或多或少之似蛇眼狀圓紋,通常為暗褐色,因而得名。成蟲飛行緩慢,喜陰暗,翅帶保護色,幼蟲多以禾本科植物為食,體略成紡錘狀,前胸鎰縮。
4、蛇蜥:爬蟲綱,蜥蜴亞目,蛇蜥科。為蜥蜴的一種,但四肢退化或完全缺如,有時僅留痕跡。為地棲性。體長似蛇,軀幹之兩側有皮褶。體有青藍色金屬光。食昆蟲。盛產於中美洲、亞、歐,臺灣也產。
5、蛇婆:又名海蛇,爬蟲綱,溝牙類。體細長,後部側扁,以利撥水游動。鼻孔有膜瓣,口具毒牙,體長一‧五公尺。身有黑白環紋,常棲海中,胎生。以海中小魚為食,肺佔體之比例大,故善於游泳。肉可供食用。分部於南海及南洋各島。
6、蛇舅母:又名草蜥。爬蟲綱,蜥蜴亞目,蜥蜴科,體長一六~二五公分,鼓膜顯露,眼瞼發達,四肢發育完善,五趾均有爪,腹鱗方形,排列為若干橫列及縱列。背面褐色或暗灰褐色,尾端顏色漸淺,由外鼻孔上側,經眼沿體側,直到尾基部有幅度漸寬的黑褐色縱條。腹面淡黃褐色,尾部為體長之二倍餘。
7、蛇頸鳥:屬鵜形目,蛇頸鳥科,和鸕相似,脖子長,喙尖如槍,能在水中捕魚,居在淡水,食魚蝦。羽毛不能完全防水,游水捕食之後,必須張開來曬乾。
8、蛇螈:又稱魚螈,兩棲類,無足目,裸蛇之一種。長約三0至四0公分,體呈暗褐色或暗綠色,兩側有縱走的黃色帶狀斑。皮膚內有細鱗。雌螈產卵於水邊洞穴中,有蜷曲身體將卵圍住的習性。產於南亞,在我國之雲南亦有。
9、蛇螺:腹足綱,蛇螺科貝類。牠不呈典型的螺旋狀,而是等粗的管狀殼,不規則地蜷曲如蛇,故名蛇螺。
今年為蛇當值,希望人們不要吃蛇肉,人有人權,蛇也有蛇權。如果不尊重蛇權,萬一蛇也走上街頭,那就災情慘重了。(《彰中人》第24252627.28期,78.1.15~78.4.30

十一、四川省蛇知多多!

如果我說四川的蛇最多,應該不會錯的,至少我的故鄉川東是如此。尤其是夏天陣雨之後,太陽再展威勢的時候,你要到野外走一走,總會遇見幾條蛇。不過這些蛇都不會咬人的,人們已習以為常不覺有什麼恐怖。
最常見的是當地人稱的烏蛇,因色黑而得名。長約三五尺,酒杯口那麼大,牠性情很溫馴,是最不會傷人的。另一種是菜花蛇,這種蛇比較粗壯而短,肥敦敦的,如果是廣東老鄉,那真可大快朵頤了。四川人對蛇肉不感興趣,不管多好吃的人,都沒有吃蛇肉的,倒是撿蛇皮的人多,因為蛇皮很值錢。但如果有人看到蛇脫皮,或兩條蛇絞在一起,那就會倒八輩子的楣,不生病去見閻羅王,也要脫下一層皮。
蛇的出現也是有季節的,當地有一句俗話:三月三蛇上山;九月九蛇鑽孔。這是說蛇到舊曆九月九以後,就要鑽進山洞和石縫中蟄伏起來。到來年三月三日,天氣漸漸熱了,牠又出來活躍了。如果在蟄伏期間見到蛇,這條蛇必不是好東西,人們必將牠打死而後快。
還有蛇朝王的故事,如果能看見的話,必定大富大貴。據老一輩的人講,在前清時期,某某人看見數百條蛇在山上簇擁著一條大蛇,這家人的兒子那年就中了擧人,田裏也豐收。這在我小的時候,也出現過那樣的奇跡,一個周姓孩子,比我大一兩歲。有一天在田邊割草,突然見到田裏一條蛇有碗口粗,一丈多長的菜花巨蛇,接著出現兩條三條,跟著十條八條,很快就聚到百多條。他不但不害怕,反而覺得很有趣,他就趕快跑回去請家人來看。因為那是插秧的農忙期間,家人散在各地工作,到最後一個人趕到時,蛇已經散去了,只看見蛇留下的髒換亂痕跡。據老一輩的人說:如果全家看到就好了。後來這家人的命運如何,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那年雨水充沛,農產豐收倒是真的,是不是與這件蛇事有關,那就不知道了。
端午節最有看頭的可能就是玩蛇了。這個時候,也是蛇出現最多季節。那些買草藥的郎中,常常利用人們好奇的心理,事先抓了幾條,經過一番訓練,到端午那天就拿出來現寶。有的人,身上纏了幾不同顏色的蛇,任牠在身上爬來爬去。有時從右褲管鑽進去,左褲管鑽出來。有時盤旋在脖子上。有時也盤在腰間,猶如玉帶。有時還伸長脖子與主人親吻,真是神乎其技,可愛極了!尤其是小孩一直鼓掌叫好,我還有過幻想,我長大以後,能作一個玩蛇的人多好!
也有人傳說與蛇相親會有福氣。生意人會動腦筋,說蛇嘴親過小孩子的額頭會變得聰明。有一年從外婆家去麻柳鄉看划龍船,我年八歲,是父親帶去的。看到一群人圍在那裏看蛇,很多帶著小孩的人,都願花幾個銅板,讓蛇嘴親一親。父親也投下幾個銅板,抱著我,讓玩蛇的人拿著蛇嘴在我的額頭上點了幾下。我的內心有點恐懼,但額上的感覺似乎像母親痛我時在額上親親差不多嘛!但我心裡想:母親親我不聰明,蛇親我會增加智慧,從此,我就覺得我聰明了很多。但是現在我覺得很笨,如果當時多被親幾下,可能就更聰明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不是真有其事?恐怕很難說吧!但是蛇吞雞蛋倒是時有所聞。祖母在世的時候,她就常常談到蛇吞蛋的故事。她說那是她年輕的時候,常常發現雞籠裏的雞蛋不見了,就留心觀察,想抓到這個偷蛋的賊。有一天她聽到雞籠裏的雞在叫,跑過去看,原來是一條大蛇盤在那裏,嘴裡含著一個雞蛋,慢慢往下吞,吞下去之後,又爬到柱子上去纏來纏去,直到肚子裏圓鼓鼓的東西消失了,才悠然蛇行而去了。(《彰中人》第二十八期,764.30

十二、有關於狗年的成語 
依十二生肖輪迴,民國八十三年屬狗,狗與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運用在文學上的成語亦多,茲敍述於後:
一、狗仗人勢:喻仗著主人的權勢欺人。紅樓夢第七四回:「叫你一聲『媽媽』,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在我們跟前逞!」
二、狗血噴頭:喻被人劈頭痛罵。儒林外史第三回:「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亦作狗血淋頭。
三、狗尾續貂:喻濫授官爵,或後繼者不如前者。晉書趙王倫傳:「其餘同謀者咸超階越次,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亦加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入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詩:「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
四、狗拖鴉啄:形容人之死狀悽慘。拍案驚奇二十四回:「你家這個老枯骨,我要求見你做甚麼?少不得看見你早晚倒在路傍,被狗拖鴉啄的日子在那裡。」
六、狗彘不若:指人品行極惡劣。荀子榮辱篇:「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七、狗頭生角:喻不可能發生,或指奇異之事。唐書五行志:「會昌三年,定州深澤令家狗生角」。水滸傳第五十回:「你若得這子弟門庭時,狗頭上生角」
八、狗苟蠅營:像狗一樣搖尾乞憐,像蒼蠅一樣到處鑽營,比喻不擇手段到處鑽營、攀附。
九、狗急跳牆:比喻人被逼急了,會做出意想不到的事來。
十、狗拿耗子:做自己不該做的事。
十一、狗頭軍師:為人亂出主意。
十二、狗眼看人低:譏人眼光短淺,隨便輕視別人。
十三、狗口裡生不出象牙:責人胡言亂語,說不出好話。品花寶鑑第七回:「真正你這張嘴,狗口裡生不出象牙來。」
十四、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罵人不知領情,不識好歹。紅樓夢第二五回:「彩霞咬著牙,向他頭上戮了一指頭,道:『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十五、白雲蒼狗,也作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張元幹《鷓鴣詞:「白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十六、偷雞摸狗:比喻一個人做事偷偷摸摸,不務正業。閑情集:「偷雞摸狗,貪得小人耳!」
十七、狐群狗黨:比喻宵小之徒,成群結黨作惡欺人。福惠全書刑名部‧詞訟:「狐群狗黨,出入茶坊酒肆,蜂游蝶舞,顛狂紅粉青樓。」
十八、犬不夜吠:喻政治清明,夜無盜賊,老殘遊記第十二回:「初也還有一兩起盜案,一月之後,竟到了犬不夜吠的境界了。」
十九、犬羊之質:喻才質平庸如犬如羊。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
二十、犬吠之盜:指小偷、強盜。史記酷吏列傳,王溫舒:「盡十二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盜。」
二一、犬吠之警:指偷盜之事。漢書匈奴傳:「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二二、犬牙相錯:多用以形容相互交錯、牽制的地勢或地形。漢書中山靖王傳:「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為磐石宗也。」
二三、犬馬之勞:為人盡力之謙詞:三國演義二十一回:「劉玄德曰:『公既奉詔討賊,備敢不效犬馬之勞!』」
二四、犬馬之齒:對己年齡之謙稱。漢書趙充國傳:「臣位至上卿,爵為列侯,犬馬之齒七十六。」
二五、犬馬齒臷:謂已年邁。漢書孔光傳:「今復拔擢,備內朝臣,與聞政事,臣光智謀淺短,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仆,無以報稱。」
二六、雞犬升天:比喻一人有成就,親友亦飛黃騰達,神仙傳劉安:「安臨去時,餘藥器置於中庭,雞犬舔啄之,盡得升天。」
二七、雞犬不留:形容趕盡殺絕。
二八、雞犬不寧:形容騷擾至極。孽海花第五回:「朝一個封奏,晚一個密摺鬧得雞犬不寧,煙雲繚繞。」
二九、雞犬相聞:指鄉居住家相近。老子第八十:「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三十、雞零狗碎,指零碎東西。
三一、雞鳴狗盜:指小技能無大才者。見史記國孟嘗君傳孟嘗君好客,門下有善作雞鳴,善裝狗叫者,曾助孟嘗君逃出秦關,脫離困境。
三二、蜀犬吠日:喻少見多怪。四川盆地多露,太陽偶而露出,狗即驚叫起來。
三三、兔死狗烹:喻無利用價值時,即加以殺害。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三四、喪家之犬:有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傷心,未受到關注。或言無家可歸之狗。史記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
三五、犬兔之爭:兩者相爭,而致兩敗俱傷,第三者得利。戰國策齊策:「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免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三六、犬馬之心:下屬對長上盡忠效誠之謙稱。史記三王世家:「臣竊不勝犬馬之心。」
三七、犬馬之命:謙稱自己之生命。三國志魏志華飲傳:「老病日篤,犬馬之命將盡。」(《彰中人》一○九期83.1.15

十三、龍年龍話

龍的傳人

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的老祖宗「黃帝開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而去。」唐堯是母親慶都受赤龍感應,懷胎十四個月而生下的第一龍子。「堯為仁君,一日十瑞,神龍見於宮。」「帝舜有虞氏,蟠龍奮迅於其藏。」「禹治水既畢,青龍止於郊。」漢高祖劉邦是母親在大澤邊休息,夢與神遇,蛟龍附身而生,故長得隆準而龍顏。光武帝,亦謂夢赤龍升天,而有了帝業。凡有高貴的事,中國人都喜歡加一個龍字,傑出的人,稱人中之龍,辛棄疾的詞寫得好,稱詞中之龍。諸葛亮隱居南陽,人稱臥龍。蔡邕嗜酒,世稱醉龍。皇帝的衣服稱龍袍;皇帝高興,稱龍心大悅。譽交情之深,亦謂之龍。三國時,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相善,形影不離,故言歆為龍頭,原為龍身,寧為龍尾。一般人也喜歡取個龍名字,如大龍、小龍、智龍、成龍、狄龍等等,真是龍子龍孫,緜延不絕。

龍的形象

龍,到底像什麼樣子?今人沒有見過,古人也沒有見過,現在來看古書是怎麼說的:《莊子天運》篇云:「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南宋羅願的《爾雅翼》謂龍有三停九似。三停者,謂龍身有三等分,及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九似者,謂龍似九種動物之像:角似鹿,頭似馬,眼似蝦,頂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可見龍是集禽獸鱗甲於一身的動物。《說文解字》謂龍為:「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由是亦知龍是變化多端,天上地下,無所不在。
從歷代傳下來的器物看,龍也是隨中華文化的累積而踵飾增華的。在商代,龍頭為方形,角成柱狀,背鰭為方菱形,鱗似百步蛇紋,四肢粗短,有三集爪,但不明顯。春秋戰國,龍身拉長了,頭由方而扁,角與四肢也伸長了,龍爪亦較清晰。漢至南北朝,龍頭有了髮、髭,肢上有了肘毛,腹甲也出現了,鱗紋變成魚鱗,體態也華麗多了。隋唐時代,龍角分了叉,背鰭、腹甲、鱗更見完整。五代出現了尾鰭。宋代,角已分叉成鹿角形,頸上長了髦,身長而彎曲,爪增為四。明清時代,更為壯麗、華美,與今日所見之龍不相上下。
長角者為虯龍,無角者叫蠄龍,喜水者為蜻龍,有甲者為蛟龍,有翅膀者為應龍,好鳴者為鳴龍,好鬥為蜥龍。這些分類,都是人們根據想像而描繪的,是不是真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龍的成語

龍的成語很多,如畫龍點睛:梁武帝崇飾金陵安樂寺,命張僧繇畫壁畫,有四條白龍不點眼睛,常對人說:點了眼睛會飛走。人以為荒誕,故請點之。霎時間,雷電破壁,二龍乘雲而升天,未點睛者仍在,這似乎是神話。後人用此成語來形容文學作品一字之增飾,便全句生動傳神。乘龍快婿,是言選得好女婿。蛟龍得水,喻英雄得志。龍行虎步,喻儀態不凡。龍吟虎嘯,形容聲音響亮。龍肝鳳髓、龍肝鳳胆,皆指珍貴之佳餚。龍飛鳳舞、龍化虎變,皆言書法之美妙。龍飛虎臥,喻筆勢雄勁縱逸。龍馭上賓,謂帝王升天。龍鍾老態,形容年老神衰。龍馬精神,謂老人精神健壯。龍潭虎穴,指危險之地。龍鳳之姿,謂富貴之相。龍多不治水,言人多無用。龍爭虎鬥,喻兩雄相爭。龍蛇混雜、魚龍混雜、龍蛇雜處,均謂賢與不肖雜處一起。龍蛇起陸,喻非凡之才任天下事。龍章鳳姿,形容風儀絕俗。龍蟠虎踞,謂地勢險要。龍驤虎視,言志氣高遠。龍驤虎步,形容大將威武。龍江虎浪,謂精明強悍。龍肝豹胎,指難得之食品。龍含鳳吐,言珍貴之物。龍門扶風,稱譽良史。龍門開宴,謂邀宴知己。龍門點額,喻應試落第。龍疲虎困,喻兩雄相鬥之疲憊。龍拿虎擲,喻英雄豪傑相爭。龍章鳳篆,謂古文字,或文字難以辨識。龍腦鉢孟,指僧人持律嚴謹。龍鳳呈祥,言吉祥之兆。龍鳳花牋,謂天子所用之牋紙。龍駒鳳雛,謂年幼而聰慧之人。龍樓鳳閣,指華麗宮闕。龍頭鳳尾,喻事物始盛而終衰。龍翰鳳翼,比君子、賢人。龍躍鳳鳴,喻才氣橫逸。龍驤麟振,謂壯志高遠,氣勢威武。龍生龍鳳生鳳,比喻本質不變。潛龍勿用,謂人不得志。飛龍在天,指人飛黃騰達。亢龍有悔,謂位高遭人嫉妒、陷害。群龍無首,是謂缺乏領袖人才。攀龍附鳳,謂仰附權貴。魚質龍文,喻徒有外表,而無實質。魚龍曼衍,指變幻的戲法。魚龍將化,謂人才將被重用,如魚之化為龍。龍光瑞像,指佛像而言。龍蟠鳳逸,喻才能卓越,未為世用。魚躍龍門,謂身價徒增。龍駒駿馬,喻男子英氣勃發。龍頭劈浪,喻乘長風破萬里浪。

龍年龍子

今年的歲次為戊辰,依十二生肖,應屬龍年。十二年前的龍年,掀起一股生龍子的歪風,使那年的人口出生率驟然冒升,使得六年後,台灣各地的國小不得不增班來容納這些龍子。今年又逢龍年,生龍子的歪風似乎還要颳一會兒。不過,今年是土龍,生下的龍子少有富貴的,所以想得龍子者要特別注意,不要生龍子不成,反為聾子。在一輪甲子六十年中,凡地支屬辰者有五次,及甲辰、乙辰、丙辰、戊辰、庚辰,凡逢辰者生肖即為龍。按相命家言,甲辰為木龍,乙辰為水龍,丙辰為火龍,戊辰為土龍,庚辰為金龍。當然,金龍最好,如果真要生龍子的話,應該再等十二年,生一條大金龍,必能大富大貴。(《彰中人》七期..77.2.29
  十四、豬年豬事
今天的人只知道吃豬肉,卻沒有看到豬路。我們的老祖宗卻與豬「相倚為命」,家家戶戶都養有豬。據古籍記載,中國養豬至少在五千年前。從浙江餘姚縣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已發現有陶豬的造型。河姆渡文化的年代約在西元前五千至三千年之間。在山東滕縣北辛新石器文化遺址中也有家豬遺骨出土。

古人把飼養的豬稱為「豖」,野豬稱為「豬」。動過閹割手術的公豬叫「豚」或曰「 」,大公豬叫「猳」,大野豬叫「狶」,小豬叫「 」或「 」,母豬叫「  」,可見古人豬分得很細。

豬給人的印象並不好,如罵人笨得像豬一樣。或者說懶得像豬一樣,飽了就睡,餓了就吃。在《西遊記》一書中,塑造豬八戒這個好色之徒,更給人印象惡劣。事實上,豬也易春情勃發,所以養豬的人都給牠去勢,故有「豬哥」這一行。平心而論,豬給人的貢獻很大,人類的營養都是豬供給的。牠雖然吃了人的食物,最最後一刀斃命,拔其毛、食其肉、炸其油,吸其髓、噬其骨,牠們沒有怨言,沒有拉白布條抗議,更沒有爭豬權來唬人。

古人養豬不似今天關在大屋子裡,而是像牛羊一樣放牧在野外,因此有養豬而成名者。西漢名臣公孫弘,山東薛人,家貧時,為人牧豬,年四十始發憤,讀書籍。武帝初為博士,後為丞。他為官自奉節儉,將自己俸祿供養故人賓客,家無所餘,傳美談。
東漢時,山東諸城有承宮其人,八歲時為人牧豬,有一次經過一所私塾前,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就駐足下來靜聽入神,豬隻跑了他還不知道。主人找來,以為他躲在那裡偷懶,就拿竹條鞭打他,被學生們阻止,並留他下來,跟著他們讀書。空閑掃地拾薪,以償食宿之費,後來成了一代大儒。光武帝聘為博士,官至中郎將、待中祭酒。
東漢末年,山東成武縣有孫期者,年輕時即學有所成,研習《易經》、《尚書》成了專家。後因家貧,替人牧豬以養母,許多讀書人都拿著書本到牧猪水澤中向他請教。後來黃巾賊作亂,經過成武縣時,都相約不敢侵犯,認為:「先生在此,我們不要打擾他。」
明朝的武宗皇帝,名叫朱厚熙,他生於豬年。以朱與豬同音,人民宰食豬隻,似有消滅朱氏王朝之嫌。因此頒下「禁豬令」,禁止人民食豬,違者將流放邊彊充軍。老百姓怕受禍,於是家中所之猪一律宰殺殆盡,可以說為豬帶來絕種之禍。這位朱厚熙先生就是二十多年轟動一時的《江山美人》電影中的正德皇帝。(《彰中人》一二六期.84.3.15
 小啟民俗單元最為豐富,筆者為使讀者對我國民俗節慶有完整概念,特將發表於《古今藝文》、《中華日報》、《臺灣新生報》相關七篇文章附錄於後:
    附錄一  鼠年鼠事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可見其不受歡迎。每年更有滅鼠周,必欲殺絕而後快。獐頭鼠目、鼠目寸光、鼠牙雀角、鼠竊狗盜、城狐社鼠,都是罵人的話。四川人稱老鼠為「耗子」,但不知為什麼又把四川人稱為「川耗子」,筆者有幸為四川人也不得其解。不過硬要強作解釋的話,老鼠靈動性強,晝伏夜出,有點像臺灣政壇曾出現某某人「奸巧」的流行語。四川人個子短小精幹,上山下水、飛簷走壁,有如老鼠之快速敏捷也。不知四川老鄉以為如何?
四川老鄉痛恨老鼠,但家裡又不能沒有老鼠,尤其最忌老鼠「搬家」,會給人帶來惡運。相反地,若有老鼠向家裡搬,就可能是家業興旺的好兆頭
我外公家附近有一戶燒瓦人家,姓什麼我已記不清楚了,但火燒後的斷垣殘,家破人亡
的慘象,至今難忘,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女主人失手打死一隻巨鼠,也是這家的鼠王。那一年,他正在磨年糕,鼠輩們竟然目無主人,成群到磨盤邊來大吃而特吃,起分女主人並不在意,過年嗎,鼠二也要過年,讓牠們飽餐一頓何妨?可是鼠群越集越多,吃飽喝足之後,還在年糕裡拉下屎來,女主人氣憤不過,順手撿了一根木棒吙去。原來是想給牠們一點顏色瞧瞧,無心置之死地。誰知她的手法是那樣精準,端端正正打中一隻白花色鼠王的頭上,鮮血四濺,一命嗚呼。年關逼近,家中發生流血慘案,是最不吉利的事。女主人像闖下大禍似的恐懼,趕緊點燃香燭、冥紙祭拜,以求鼠輩原諒。
但鼠輩們立刻選以顏色,先是浩浩蕩運走五屍體,接著集體「大搬家」,一鬆也不留。沒過多久,這家人即遭回祿之災,女主人葬身火窘,其餘或輕傷或重傷,最後都見了閻王。人高都傳說是打死那隻老鼠惹的禍。
我有一位親戚,在長江邊划船。他的船上有隻老鼠與他高成了朋友。他們常把賸飯倒在舺板上餵給老鼠吃;老鼠吃飽了,就躲在窩裡睡大覺,從不亂咬東西。有一天,船靠岸時,這些老鼠也跟著主人上了岸,主人還跳下船想追回來,但靈活的鼠輩,很快就消失在草地裡。幾天之後,這條船就觸礁而沉,所幸男主人善於游泳,在水上漂游了三天,被另一艘船救起,家人則葬身魚腹。於是傳說,老鼠上岸是警告他,將有災難來臨,他自己不通竅,又怪得了誰?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我瞿家我們前代都是單傳,到了高高祖輩,才人丁興望起來。據說高高祖結婚兩天有一隻肥胖的老鼠領著一群鼠子鼠孫,堂皇之向大門挺進。客人見了就高聲大叫,打死牠打死牠!但高高祖卻興奮地說:「不要打,牠們是來向我賀喜的。」
鼠輩登堂入室之後,就各自找尋自己的安樂窩。
新進的高高祖母,不但人賢慧,又很孝敬公婆,更生了十個小壯丁,讀書的得功名,經商的賺大錢,種田的穀滿倉,要什麼又什麼,發展成所謂的十大房,筆者也屬這十大之一,這都是鼠輩之賜。(錄自《古今藝文》十卷一期72.11.1
 附錄二新春話聯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皆貼春聯,使這個富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更顯得氣象萬千,多采多姿。
聯語是中國文字所獨有,雖短數語或數字,卻含意深遠,趣味無窮,故自古為文人學士所好。值茲新歲伊始,特掇拾數聯,博君一粲。
有戶人家新年貼出對聯:
說什麼新年舊年; 
還不是昨日今日
   又一戶人則是:
    只有今日明日;
    何謂新年舊年?
   有公務員,把過新年當公文處理,寫春聯也不離本行:
    理合備文除舊歲;
    等因奉此過新年。
   異鄉客對新年的感受特別遲鈍,直到人家在放鞭,她才若有所悟:
    咦!誰家放炮?
    啊!本地過年。
   青島財閥楊憶元,富而吾,孤而寡,一年除夕,友人贈一聯:
    無子無孫,盡是他人之物;
有花有酒聊為卒歲而歡。
  春節到了,大家都要到理髮店改頭換面,老闆貼出豪氣千雲的一聯: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另一理髮店對聯的口氣也不小:
是天下頭等事業;
作人間頂上工夫。
  有名余勝孫木匠,到春節貼出一聯應景:
    祖師魯班公輸子;
    徒弟阿我余勝孫。
  過年期間最怕有人辦喪事,但這些事也讚不得人,一旦落在自家頭上,也只有認命。人家貼春聯,他也不能免俗,於是絞盡腦汁寫出聯:
    登高流涕;
    陟岵興悲。
 另一喪家曰:
   天下皆春色; 
   吾門獨素風。
  復有一聯:
    守孝三年容易滿;
    思親百世是難忘。
   一城隍廟對聯,頗有教育意義
    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燒香點燭;
    作事若昧夾理,半夜三更,須防我鐵鍊鋼叉。
 包喬齡為文藝界聞人,生前好與人抬槓,去世之後,他的好友鐘虹書一輓聯:
    老兄已先去,文藝界中,從此無人與抬槓;
    小弟將後來,黃泉路上,他日有緣好聊天。
  有一失意男子,生前自書輓聯:
    做不身修心正新功夫,願來生百行無虧,五倫克盡;
    嘗遍了國難家仇滋味,到今日一肩可卸,兩手空歸。
  一女子亦書一聯以自輓,把生後事交待清楚:
    我別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無妻,願他年重訂婚姻,莫向新妻談死婦;
    兒依嚴父悲哉!小孩子終當有母,尚日後得蒙撫養,須知繼母即親娘。
  人人都向財神爺求財,財神爺也很煩,故有人代書一聯說出財神爺難當:
    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不作半點事,朝來拜,暮來拜,教我為難。
  一秀才每次過年都貼出對聯,都有人來抄寫,令他討厭,於是這年春節貼出一聯:
    福無雙至; 
    禍不甫行。
想抄寫的人一看,這是不吉利的話,便不抄了。他便在對聯下加了一句:
    福無雙至今年至;
    禍不單行昨歲行。
   一名士騎馬經過一井邊,見一女人在剖魚,突然靈感發作,脫口而出:
     妹妹剖魚,蹲下來分成兩半; 
   這位女士也非等閒之輩,立刻回答:
     哥哥騎馬,跨上去又加一鞭。
真是妙絕。
一風塵女子,略知文墨者,在春節期間貼出一聯:
 愛我顏色,不論是深是淺;
 圖爾鈔票,何敢嫌短嫌長?
平定新疆回亂的左宗棠,自幼志氣不凡,在讀書時即題一聯: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胡適四十歲,丁文江致一壽聯:
  憑咱這點切實功夫,不怕二三人是少數;
  看你一團孩子脾氣,誰說四十歲為中年?
胡適於民國五十一年去逝,于右任先生致輓聯:
  著作有千秋,此雨震驚世界;
精神昌百世,再來造福人群。
蔣公亦有輓胡適之聯: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世界。
    黃克強先生,參加革命時,自撰一聯:
      大澤龍方螫;
      中原鹿正肥。
    黃克強亦有《輓七十二烈士》聯: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一聯: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不問收穫,祇問耕耘。
    胡漢民先生督粵時,曾題一聯:
      五嶺北來,珠海最宜明月夜; 
      層樓晚望,白雲仍是漢春秋。
    廣州有一「鎮海樓」,聞名遐邇。李棣華題一聯:
      五百年故侯安在?祇我憑欄說劍,淚灑英雄;
      十萬劫危樓尚存,目誰摘斗摩星,月空今古。(摘自《古今藝文》72.2.1
     附錄三清明詩話
我國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據禮記云:「宗子在他國,庶子無廟,孔子許望墓為壇,以時祭祀。」可知早在春秋時代就有掃墓的習俗。不過當時只是帝王禮制之一,正式蔚為民俗,還是秦漢以後的事。掃墓的日子各朝有別,晉唐時代為寒食節,唐代中葉以為清明節,宋代也有在驚蟄掃墓。自明代開始,一年有三祭,即清明、中元、十月初一,清代又增冬至歲暮祭,變成一年四祭,民國以後,仍沿襲四祭,但僅有清明才掃墓。北伐統一之後,為了紀念民族始祖黃帝,訂為民族掃墓節。民國六十四年,蔣公於這-天仙逝,故清明節又是我全國軍民追懷    蔣公的紀念日。
清明節是我們民族追思祖先的日子,歷代的騷人墨客,感慨良多,凝結無數優美的詩章,供後人玩賞懷念:
杜牧是晚唐人,杜佑之孫,京兆萬年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卒於宜宗大中六年(八○三─八五二),享年五十歲。他「美姿容,好歌舞,善為詩文」,太和二年(八二八)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科。牛僧孺節度淮南時,他為掌書記。當時淮南為富饒之區,名妓甚多,他「恣心遊賞」,牛僧孺還派衙吏護衛他的安全。後來他為洛陽分司御史。司徒李愿,家妓為當時第一。常宴朝士,李愿知杜牧「風流」,不敢邀他。杜牧遣人質問,李愿勉強召他,他說:「聞有紫雲者,妙歌舞,願得一見。」牧見紫雲當眾賦詩,旁若無人,李愿便將紫雲贈他。
太和末(八三五),他遊湖州時,遇十餘歲的少女,贈以金幣,相約十年後他為湖州刺史時娶她。但宦海沉浮,直到十四年後,才有機會調職湖州,那位少女已嫁人三年,且生有二子,他有說不出的哀傷,即賦詩云:
「自是尋芳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杜牧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故也有「李杜」之稱。他的詩風格情致豪邁,有似杜甫,世稱「小杜」,著有樊川集二十卷。他有一首「清明」詩,造語平易,膾炙人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王禹偁,字元之,濟州鉅野人。生於周世宗顯德元年,卒於宋貞宗咸平四年(九五四─一○○一),四十八歲。天資甚高,九歲能文,詞學敏贍,畢士安見而器之。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登進士,歷遷大理評事,與同年羅處約,每日賦詠為樂。太宗親試貢士,常召禹偁賦詩,頃刻而就,帝甚為欣悅,卻任為左司諫,知制誥。
咸平初(九九八),參與修太宗實錄,與宰相張齊賢,李沆不合,出知黃州,作三黜賦以見志,最後一章云:「屈於身而不屈於道兮,雖百折而何虧?」可見其性之剛正。著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他有一首《清明》詩,選在千家詩裹,描寫一個貧苦的讀書人,無花無酒過清明,只有向鄰家乞火點燈讀書,其詩曰: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黃庭堅,字魯直,號涪翁,洪州分寧人。生於宋仁宗慶曆五年,卒於徽宗崇寧四年(一○四五─一一○五),六十一歲。幼警敏,讀書過目成誦。舉進士,任葉縣縣尉,蘇軾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天地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盛。庭堅文章天成,與張耒、晁補之、余觀同遊蘇軾之門,世稱「蘇門四學士」。庭堅尤長於詩,與蘇軾並稱「蘇黃」。曾國藩的「聖哲畫像記」,把庭堅列為詞章科,以「李、杜、蘇、黃」並舉。
黃庭堅又善行、草書,楷法自成一家,初遊潔皖山谷寺,石牛澗,樂其泉石之勝,自號山谷道人。著有山谷內外集四十四卷,別集二十卷,詞一卷,簡尺二卷。他有一首「清明」詩,描寫春天的景物,及民閒掃墓懷念祖先的愁容,可謂淋漓盡致,詩文曰: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妻妾,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篷蒿共一坵。」

王表,生卒,事迹不詳,唐代宗大曆十四年(七九九)進士,官至秘書少監,作品不多,全唐詩只載三首,其中一首《清明登城春望寄王使君》,這是一首觸景傷情,感懷故友之作:
「春城閒望愛晴天,何處風光不眼前;
  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
  興來促席惟同舍,醉後狂歌盡少年;
  閒說鶯啼卻惆悵,詩成不見謝臨川。」

韋莊,字端己,唐末京兆杜陵人,他是盛唐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生於唐文宗開成元年,卒於前蜀高祖王建武成三年(八三六~九一○),七十五歲。幼年喪父,才敏過人。當他參加科舉考試時,正是黃巢攻打首都長安,全國各地烽火連天,他因而作「秦婦吟」。其中有兩句:「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黃巢之亂平定,公卿貴族都稱他「秦婦吟秀才」。
韋莊於唐昭宗乾寧元年(八九四)登進士,年已五十九矣。昭宗任為左補闕。王建據蜀稱帝,以莊為相,蜀國開國典章制度皆出其手。莊長於詞,亦工詩,皆清婉深秀,有浣花集傳世。他的詞散見於花間、尊前諸集,他有一首「長安清明」,描寫當時長安清明的盛況:
「早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間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人。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卒於元憲宗七年(一一九○~─二五七),六十八歲。七歲能詩,有神童之稱,從陵川郝天挺學。六年業成,下太行,渡大河,作箕山,琴台等詩。趙秉文以為近代無此作,故名震京師。金亡不仕,築亭於家,著述其中。又從順天張萬戶家,取金元歷代實錄,晨夕鈔集,冀成一代信史,至百餘萬言而卒。
好問生長北方,天性豪俠,又遭亡國之痛,故其詩多慷慨悲涼,風格高超,為一代詩宗,著有遺山詩集二十卷,樂府五卷。現在來欣賞他的「清明」詩:
「魏紫姚黃有重名,洛陽車馬鬧清明;
  吹殘桃李風纔定,可是東君別有情。」

高義,字九萬,號菊礀,餘姚人,生卒不詳,約宋孝宗淳熙末前後在世。生平事迹亦不詳,只知他是孝宗時的一個遊士,著有菊礀集二十卷,今存信天巢遺稿一卷傳世。他有一首《清明日對酒》詩,寫得很活,把清明時郊外紙灰飄揚,如白蝴蝶飛舞,及人民掃墓回家在燈前歡笑,生動地陳現在讀者眼前: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瞿祐(一作佑),字宗吉,自號存齋,錢塘人。生於元惠宗至正元年,卒於明宣德二年(一三四一~一四二七),八十七歲。少年時以和凌雲翰的梅雪爭春詞而知名,又作賦鞋杯詞呈楊維楨。洪武中期歷官宜陽訓導,後遷周府長史,永樂中,以禍謫保安,洪熙元年(一四二五)放還,恢復原職,著有存齋詩集,樂府遺音,餘清詞等多種。他的《清明即事》是這樣的:
「風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遊絲到地終無意,芳草連天若有情;
  滿院曉烟聞燕語,半窗晴日照蠶生;
  鞦韆一架名園裏,人隔垂楊聽笑聲。」

在唐朝代宗大曆九年(七七四),有四位進士,他們在歷史並沒佔一席之地,在詩壇上也是默默無聞,他們的生卒,事迹也無從考證,只有全唐詩載有他們用同樣的題目─清明日賜百僚新火─同樣的韻,各寫一首排律。現在就來看他們的詩吧!鄭轅的一首是:
「改火清明候,優恩賜近臣;
  漏殘丹禁曉,燧發白玉新;
  瑞彩來雙闕,神光煥四鄰;
  氣回侯第暖,煙散帝城春;
  利用調羹鼎,餘輝燭縉紳;
  皇明如照隱,願及聚螢人。」
史延的一首是:
「上莞連侯第,清明及暮春;
  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
  頒賜恩逾洽,承時慶自均;
  翠烟和柳嫩,紅焰出花新;
  寵命尊三老,祥光燭萬人;
  太平當此日,空復荷陶甄。」
韓藩,江東人,他的一首是:
「玉騎傳紅燭,天廚賜近臣;
  火隨黃道見,煙遶白檢新;
  榮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
  更調金鼎膳,還暖玉堂人;
  灼灼千門燒,輝輝萬井春;
  應憐螢聚夜,瞻望及東鄰。」
王濯的一首是:
「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
  轉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
  焰迎紅蕊發,煙染綠條看;
  助律和風早,添爐暖氣新;
  誰憐一寒士,猶望照東鄰。」
程顥,字伯淳,河南人,宋仁宗明道元年生,神京元豐八年卒(一○三二~ 一○八五),五十四歲。他十歲能詩,十二、三歲即少年老成。舉進士,任鄠縣主簿,邑中有一石佛,首次放出光彩,遠近的人都聚來圍觀。他對人說:「俟再放光時,為我取來一看。」從此就不見光了。
他的弟弟程頤記其行狀日:「資稟既異,而修養有道,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寬而有制,和而不流,忠誠貫於金石,孝悌通於神明,視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陽之溫,聽其言,其入人也如時雨之潤胸。文彥博題其墓曰「明道先生」,著有明道集四卷,遺文一卷。他有一首「郊行即事」,描寫春日景色之美,又逢清明佳節,更應該把握機會玩賞,但不可樂而忘返。詩文曰:
「芳草綠野恣行施,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的前一天為寒食節,我們的祖先也曾利用這個節日掃墓。歷代詩人寫寒食節的詩很多,現就千家詩所載的兩首介紹出來,看看古人是如何過這個節。
首先介紹韓翊的,韓翊是唐朝南陽人,天寶年間進士,其餘不詳,他的詩文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詩流傳很廣,尤其是第一句,許多電影、小說都用它作片名、作題目。另一首是宋人趙元鎮寫的,他的生平亦不詳,詩文曰:
「寂寂柴門村落裏,也教插柳紀年華;
  禁烟不到粵人國,上塚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谿野徑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這是一首傷懷之作,「漢寢唐陵」都無人祭掃,一般小民的墳還指望什麼?不如把一樽濁酒,醉臥蒼苔,取一時之樂吧!(《古今藝文》七卷三期,70.5.1
         附錄四五月榴火話端午
        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節最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楚人,「楚之同姓,為懷王左徒,博聞疆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楚辭.漁父》)但懷王被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蘭、司馬子椒、夫人鄭袖等屢進讒言。懷王信以為真,便逐漸疏遠屈原,更進而一再放逐屈原,替楚國種下亡國禍根。
屈原的外交政策是合縱以抗秦,靳尚等人卻主張對秦妥協,圖一時的苟安。屈原一派〈包括陳軫〉的人失勢,自然為秦國所樂見。於是立刻派張儀來楚〈懷王十六年〉告訴懷王,如果楚國能和齊國絕交,秦願無條件割商於一帶六百里土地給楚,懷王貪圖小利,便一口答應了。立刻與齊絕交,向秦索取土地,不料秦國竟說只有六里。懷王大怒,舉兵伐秦,大敗而歸,懷王後悔未聽屈原之計。又起用屈原,出使齊國,與齊復交。
懷王二十四年,秦昭王新立,即向楚發動和平攻勢,除送懷王珍貴禮物外,又選美女嫁與懷王,結為姻親之國。第二年,秦又騙懷王在黃棘〈今河南新野縣東北〉會議。秦昭王故示友好,把以前從楚國奪去的土地全部奉還。懷王認為是外交上一大勝利。屈原卻認為是秦的釣餌。懷王早被勝利沖昏了頭,那裡聽得進忠言?便將屈原放逐到漠北。他偉大的作品《離騷》、《抽思》、《天問》就是此時完成的。
在屈原流放期間,齊、韓、魏等國,痛恨楚背盟連秦,便合兵伐楚,懷王驚恐,以太子質於秦,換取秦的救兵。昭王果然出兵來援,齊、魏、韓三國不戰而退。不料太子在秦與某大夫有私怨,一氣之下,便將他殺了,逃回楚國。秦以此為藉口聯合齊、魏、韓大舉進攻,楚軍大敗,損失慘重,大將唐昧、景映都先後戰死。懷王又後悔沒聽屈原的話,立刻召回屈原,再命使齊,並以太子為質。此為懷王二十九年之事,屈原四十四歲。
秦見齊楚復交,對秦不利,又騙懷王在武關相會。屈原力勸懷王不要落入陷阱,但懷王還是聽了子蘭的話,前去赴會。結果昭王威脅割巫、黔兩地,懷王認為這兩地關係楚國的存亡,不敢答應。昭王就扣留懷王,終於困死在秦國。
頃襄王即位,屈原力勸恢復六國聯盟,共同來抵抗秦國。頃襄王不但不聽,反而革去三閻大夫之職,且放逐江南,過著長期的流放生活。於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七七年〉的五月五日,忍不住內心的悲憤,躍入汨羅江中,結束他抑鬱的一生。
後人同情他「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及他愛國的情操,故訂這天為端午節來紀念他。
另一傳說,是周昭王南征不返,他的兩名宮女延娟、延娛,也跟著投江殉節,人民感於她們的崇高的情操,特於五月五日來弔祭她們。
還有一說與介之推有關。《鄴中記》云:「介之推五月五日燒死,世人為其忌,故不舉餉食。」《類聚》亦云:「介子綏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更有說是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云:「女子曹娥者,會稽上虞人。父能絃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訴禱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遂投江而死,數日,抱父尸出。」《古文苑.曹娥碑》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帝二年五月時,迎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
由以上之傳說,無論紀念誰,都與我國傳統美德忠孝有關,生前能盡忠盡孝,死後必得祭享。
        龍舟競渡
端午節競渡龍舟,在江南一帶的地方都有。台灣這些年來,更是辦得有聲有色。北部淡水河、中部鹿港溪、南部左營蓮池、或台南運河,每年都有盛會,電視台還作實況轉播,參加的隊伍除國人而外,還有國際有友人參加,使這項活動更具意義。
龍舟的起源也與屈原有關。《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並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土人悉臨觀之。」
另一說是紀念伍子胥。伍氏助吳王夫差消滅楚國,打敗越國,卻被夫差賜死,並沉屍江中。吳人就於五月五日這天競舟弔他。
還有一說是紀念曹娥,她投江尋父之孝行,感動世人,除把這條江改名曹娥江外,並賽舟拯之,舟上還供曹娥之畫像。
更有人說是越王句踐藉賽龍舟,以訓練水師,圖雪恥復國。
但比較接近事實的說法,應與人類生存環境有關。早期的人類多住在水邊,但水邊常遭蛟龍咬,故「斷髮紋身」,使蛟龍以為是同類。人在水上行舟,亦畫龍形,免遭龍之傷害,慢慢演變成後來之龍舟。
        吃粽子
吃粽子也是紀念屈原。《襄陽風俗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投食於水以祭之。原通夢告妻,所祭食皆為蛟龍所奪,龍畏五色絲及竹,故妻以竹為粽,以五色絲縛之。今俗,其日皆帶五色絲食粽,言免蛟龍之害也。」
《續齊諧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鷗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閻大夫,謂曰:『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君有意,可以樹葉裹其上,再以五彩絲約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彩絲及樹,皆汨羅之遺風也。」
也有人說粽子投入江,是為保全屈原之尸體,不被魚蝦所吃。
《玉燭寶典》云:「五月五日,以菰葉裹黏米者,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散也。」也就是說,包粽子是象徵陰陽配合,風調雨順,與屈原全無關係。
復有一說,古代吳越民族,以龍為圖騰,表示對龍的崇敬,維護龍的生存,每於五月五日,舉行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或裹在樹葉裏,獻給圖騰神,一面也自食。然後划著刻有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中競賽,一以娛神,一以自娛。這種說是很可信的。
        飲雄黃酒
雄黃酒,是用雄黃末和蒲根沖酒而成,可以驅邪解毒。小孩子塗在手心、腳心、額上,或用硃砂代替亦可,皆具解毒功效。雄黃本身亦具毒性,故份量不能太多,而且要用淡酒才行。據說雄黃水沖洗眼睛,可免眼疾。雄黃水灑在室內庭院,可除蟲害。飲雄黃酒,傳說始於漢武帝時的「守宮」。《古今合壁事類前集》云:
「漢武帝時,以端午日取蜥蝎置之器,飼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搗之,以塗宮人臂;有犯則消沒,不爾則如赤痣,故得守宮之名。」
《漢書.東方朔傳》顏師古注:「守宮,以器養之,食以丹砂,滿七斤,搗治萬杵,以點女人體,終身不滅,若有房事之事則滅矣,可以防閑淫逸,故謂之守宮也。」
《博物志》亦載:「蜥蝎………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擣萬杵,以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故曰守宮。」這是不是飲雄黃酒的起源,尚待考證。
        貼鍾馗像
大陸各地,端午節時,都要在門上貼鍾馗畫像以避鬼魔。鍾馗是何許人?《辭源》云:「世俗所傳鍾魁避鬼事,見天中計,引《唐逸史》,謂唐明皇病瘵,夜夢大鬼,破帽、藍袍、角帶、朝靴,捉小鬼啖之,自稱中南進士鍾馗,常應舉不第,觸階死。明皇覺而瘳,召吳道子畫其像。昔人多辯其妄,謂鍾馗即《考工記》之終葵。終葵者,榷也。古人以椎逐鬼。顧氏《日知錄》,並引馬榮《廣成頌》之揮終葵斬玉斧證之,椎有逐鬼避邪之用,故後人多取以為名。如北魏之堯暄,本名鍾葵,自辟邪,即其一例。流傳日久,遂由避邪之物附會有逐鬼之人耳。然鍾進士之說,自唐已盛行,時翰林例於歲暮進鍾馗像,並以賜大臣,民間亦貼鍾馗像於門首,宋明之際皆然,惟改懸於端午,不知自何時始也。」
宋沈括《補筆談》」略云:「禁中舊有吳道子畫鍾馗,其卷首有唐人題曰:『明皇開元講武驪山,還宮痁作,將逾月,忽一夕夢二人,一大一小,其小者,一絳犢鼻,履一足,跣一足,竊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遶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藍裳,袒二臂,鞹雙足,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問大鬼曰:「爾何人?」奏云:「臣鍾馗氏,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夢覺,痁苦頓瘳,而體益壯,乃召畫工吳道子,告以夢曰:「試為朕如夢圖之。」道子奉旨,恍若有覩,立筆圖訖以進,上大悅,批告天下,於歲末圖鍾馗像,以祛邪魅。熙寧五年,上令畫工塌前版,印賜兩府輔臣各一本。』關此題記,似始於開元時。又云:『鍾馗一作鍾葵。』據此,則鍾馗辟鬼之說,唐宋時已流行,惟後世多闢其妄。《通俗篇》云:『鍾馗字與《考工記》終葵通,其字反卻為椎,椎以擊邪,故借其意,以為圖像,明皇之說,未為實也。』又按鍾馗之像,舊時懸於除夕,後世則懸於端午。
從上之記載,鍾馗只是由避邪之物,後為除鬼之人。無論是人也好,物也好,都是正義的象徵。所以自吳道子以下,凡正直之士的畫家,都願畫鍾馗像,也有許多人因為鍾馗像而成名者。
        其他
端午節掛菖蒲、艾草也是極普遍的,在四川東部也有所謂大端陽─五月十五。據說這是紀念屈原的大姐女嬃。屈原投江以後,她感到非常悲傷,十天以後,也投江自沉了,不過並沒有小端陽那樣隆重,只是人們口中說說而已。
古代有一種迷信,五月五日出生的嬰兒,會給家人帶來不幸,固通常是棄置不養。世所熟知的孟嘗君田文,就是五月五日生的,他的父母田嬰認為是不祥物,令他母親丟在山上。好在他的母親並沒有「奉命行事」,而是偷偷地把他撫養長大,才有名留千古的孟嘗君。
可見這種傳說是不可靠的,在今天科學時代,自然更屬無稽。(《中華副刊70.6.6)
       附錄五七夕的故事
農曆七月七日,俗稱「七夕」,是我國民間最富趣味的節日,故常為人津津樂道,茲述幾則小故事,以博讀者一粲。
        牽牛織女的傳說
《詩經.小雅大東篇的「跤彼織女」、「皖彼牽牛」,是古籍中首次出現。
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云:「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鑰石為針,陳瓜菓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宗懍是梁人,可見七夕在六朝以前就是多采多姿的節日了。
民間的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住銀河東岸,平時辛辛苦苦地紡紗織布,連化裝的時間都捨不得浪費,自然沒有心情去談情說愛。天帝見她年事老大,芳心寂寞,就把她許配給河西的牛郎。成親之後,小兩口子恩恩愛愛,甜甜蜜蜜,只享受愛情的果實,而忽視了男耕女織的神聖工作。天帝非常憤怒,便罰他們各自回到工作岡位,只准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見一次。
華南一帶又有另一種傳說,謂織女是天帝最小的女兒,與孝子董永有一段姻緣,但織女已嫁牛郎,不能再與董永成親,所以又附會董永是牛郎星轉世。有一部「七仙女」的電影就是以此為背景拍的。在北方的傳說中,又穿插有金牛星為介紹人及喜鵲以翅膀搭橋相濟,使這個故事的情節更為生動完整。平劇中的「天河配」、「鵲橋會」即據此而出。
        乞巧與迎仙
織女是一位非常仁慈的神,對人世間的一切請求,無論是財富、年壽、婚姻,都是有求必應。我國古代婦女,性好保守,自己有什麼心事,都不敢向他人吐露,只有在七夕這天,才面對織女,坦誠地說出來,希望能指點迷津。據說她織的「雲錦」非常精巧,婦女們都想有一雙靈巧的手,也能織出精細的錦緞來,故所乞的心願是「巧」,因名「乞巧節」。也有在這天晚上對星光月色穿七孔針,穿得越多越巧。還有人把一隻瓜放在碗裏,第二天早晨看喜子(長腳小蜘蛛)在上面結網的情形,而判定乞巧的多少,若結得又圓又密,巧就越多。
在廣東一帶,每到此夜,少女們三五人結伴,設下供品,展示自己的手工品;如蒲草紮成的花草人物,芝麻糕餅,以及插花和精巧的日用品,然後恭請織女星下凡來,享受人間的祭祀,這叫迎仙。已婚未滿一年者,還可再參加一次,名曰辭仙。
福建又有「拜織女」的習俗。少女少婦聚在一處,在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上放酒、茶、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及一瓶有紅紙條繫的鮮花,放在香爐前面。參加的人,前一天必須齋戒沐浴,才能表示自己的誠心。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輪流對織女跪拜,然後圍坐在桌子四週,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向天祈禱,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嫁一個如意君。少婦則希望早生貴子。織女都會一一滿足她們。
        拜魁星
拜魁星是男人的事,魁星主文事,古代盛行科舉考試,知識分子想躍登龍門,必崇拜魁星。尤其閩東地方特盛。這是在自家天井裏設案舉行。先用紙糊一個魁星,高約兩尺,直徑五六寸,藍面圓眼,錦袍皂靴,左手持著飄胸的紅鬚,右手握朱筆,表示御筆親點的樣子。桌上供品一定要留鬚帶角的公羊頭,兩角貼紅紙,放在魁星前面。其他祭品不拘,茶、酒、水果都行。拜時燃放鞭炮,焚燒香燭。行禮如儀之後,便圍在桌前聚餐,餐會中必須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其方法用桂圓、榛子、花生三種果乾代表狀元、榜眼、探花,每人手中各拿一顆,往桌上一擲,滾到誰的面前誰就高中,如是桂圓,則算中狀元。如三顆都沒有擊中人,便是落第,繼續地擲,叫「複考」。三顆皆中曰「三元及第」。只中一顆,叫中一科。未中的人,要向已中的敬酒。已中的不再參加。其餘的再求「功各」,直到參加的人都取得為止。如人多,往往要玩到深夜才結束。
        曬 書
七月七日,屬三伏天,是曬東西的好時節。這天曬的東西不發霉,不生蟲。因此書香門第之家,都要曬書,故曬書又在歷史上留下佳話。
三國時代的大奸雄曹操,有一天,要找司馬懿。司馬懿字仲達,為魏國的權臣,屢次出兵與諸葛亮相抗。他的孫司馬炎篡魏建晉,追尊為宣帝。他裝病不想見曹,曹操生性好疑,暗中派人去察看,是否真的有病。恰好這天是七夕,司馬懿正在家中忙著搬書曬。曹操也就無話可說,司馬懿因此而躲過一場災禍。
郝隆字仕治,晉人,曾為桓溫參軍,機智幽默,憤世疾俗。七夕之日,別人都忙於曬書,他卻躺在大太陽下曬肚皮。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曬書?他卻拍拍肚子說:
「我不正在曬書嗎?因為我的書藏在肚子裏,不像你們裝在箱子內。」這話對那些附庸風雅,束書不觀的人是多大的諷刺!
晉代有一個叫阮咸的人,字仲容,為竹林七賢阮籍的從子,官拜散騎仕郎,與籍其名,為人耿介無私,不善聚財,家貧如洗。七月七日,人家都翻箱倒櫃曬衣物,以炫耀自己財富,他卻用長竹竿高挑一條破褲子束在庭前。你可想像他當時是什麼心情。(《古今藝文》六卷一期,68.10.31)
            附錄六七夕詩話
七月七日是中國的情人節,這天晚上,天上的牛郎織女要相會。也叫七巧節,女孩子要對天祈禱,希望上天賜她慧心的巧手。
牛郎織女的故事,從漢魏六朝開始逐漸形成。織女為天帝的孫女,把她嫁給牛郎,希望他們男耕女織,勤奮工作;可是結婚之後,男歡女愛,忽視了耕織的工作。天帝非常生氣,警告也沒有用,就把他們分開,一個天河之東,一個在天河之西,每年七月七日晚上才能渡河相見一次。這是最初流傳的故事,後來經過時間的推移,便越演越複雜。
牛郎是人間的孤兒,跟哥哥嫂嫂一起生活,哥哥嫂嫂很討厭他,就給他一條老牛,一塊貧瘠的土地,讓他己生活。有一天,老牛突然講話了:「你不是窮得娶不起老婆嗎?現在機會來了,天上的七仙女要下凡,她們在河邊沐浴,會把衣服放在岸邊,你偷偷跑去,拿了衣服就跑,她就會嫁給你。」牛郎果然躲在河邊的草叢裡,過了不久,真有一群仙女來到河裡。牛郎抱著衣就跑,仙女們就上岸搶衣服,但其中有一人沒衣服,心裡很著急。牛郎就說話了:「妳嫁給我,我才把衣服給妳。」這位仙女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下只好嫁給牛郎。
結婚之後,生了一對兒女,生活非常美滿;但仙女是偷偷下凡的,被天帝知道了,就派人來抓。牛郎見仙女被抓走,就拚命追趕,但他那裡趕得上呢?眼見仙女被抓上了天,就捶胸頓足,十分難過。這時老牛又說話了:「我馬上要死了,你把我的皮剝下來,披在你身上就可以上天,而且可以用籮筐挑著兩個孩子一起去。」牛郎真的照做了,眼見快要追到了,被王母娘娘發現,就拔下頭上的金針,向空中一晃,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湧的天何,把他們永遠分開,只准每年見面一次。
歷代以來的騷人、墨客為歌頌這個愛情故事,留下不少詩篇。現在就筆者所知,列述於後,以饗讀者。
最早見於古籍的,是《昭明文選》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其詩文為: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櫂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以牛郎織女起興,反應人間愛情受到阻撓的悲傷。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人,杜佑之孫。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卒於宣宗大中六年,年五十歲,美姿容,好歌舞。太和二年(八二八)登進士第。又舉賢良方正科,沈傅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牛僧孺節度淮南,表掌書記。後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杜牧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故稱「李杜」,他的詩情致豪邁,有類杜甫,故稱「小杜」著有《樊川集》。他有兩首《秋夕》,一首是描寫宮女之寂寞:
 銀蜀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另一首是描寫歲月之流逝,抹不掉別恨的折磨: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剷天河。

朱淑真,宋錢塘下里人,世居桃村,是朱熹的姪女,自號「幽棲居士」。幼年聰慧非凡,而父母卻是平庸無識之人,對這位天才,不知愛惜培養,隨便嫁一個市井俗夫,一生落寞寡歡,鬱鬱而終。她有《七夕》與《七夕口占》兩首,是描寫七夕時,少女們乞巧的心願:
 拜月亭前梧葉稀,穿針樓上覺秋遲;
 天孫正好貪歡笑,那得工夫賜巧絲。

 三秋臨別此宵期,萬古傳聞果是非;
 免俗未能還自笑,金鍼乞得巧絲歸。

李中,字有中,九江人,生卒不詳。工詩,為孟賓宇所賞識。南唐末嘗第進士。為新塗、滏陽、吉水三縣令,著有《碧雲集》三卷。一首《七夕》詩:
 星期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王建,字仲初,潁川(成河南許昌)人,大曆進士,曾任縣丞,侍御史等官,後任陝州司馬。著有《王司馬集》。他出生寒門,官職卑低,中遊塞上,晚猶貧困。由於這些遭遇,他對當的社會非常關心,寫出了內容上有寫實意味,風格上有民族色彩的樂府詩。他和張籍在詩歌上是同聲相應,是元稹、白居易《新樂府》的先導。他有一首《七夕曲》,把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愛情故事,描寫得婉約入妙,清麗動人: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拋梭振鑷動鳴璫,為有秋期眠不足。
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珮無聲燈寂寂。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為秋風生曉路。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車。

李賀,字長吉,唐宗室之後,家於福昌之昌谷。生於德宗貞元七年(七九一)卒於憲宗元和十二年(八一七)。聰明絕頂,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而成,二人大驚,從此有名。為人纖瘦,通眉長指,能疾書,每次出門,騎一弱馬,後有小奚奴跟隨,背古錦囊,得句即投入其中,不先立題,及至暮歸,於燈下綴成篇什。母親每探囊,見所書之詩句甚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不舉進士,憲宗朝為協律郎。晝見緋衣人持一板,書云:「上帝成白玉樓,召君作記。」遂卒。著有詩集五卷,他有一首《七夕》詩:
 別浦今朝暗,羅惟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螢入曝夜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鈎;
錢珺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胡仔,字元任,績溪人,宋高宗紹興時人,以蔭授迪功郎,兩浙轉連使幹辦公事,官至奉議郎,知常州晉陵縣,後卜居湖州,自號「苕溪漁隱」,著有《苕漁隱叢話》,去取嚴謹,為詩話中之傑作。他的《七夕》詩是這寫著:
 乞巧筵開玉露秋,一鈎涼月掛西樓;
 人間百巧方無奈,寄語天孫好罷休。

施肩吾,字希聖,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隱洪州之西山,為詩奇麗,有《西山集》十卷傳世。《七巧曲》一首曰:
 乞巧望星河,雙雙並綺羅;
 不嫌針眼小,只道月明多。

林傑,字智周,閩人,幼而秀異,六歲賦詩,援筆立成,唐扶見而賞之。又精琴棋草隸,舉神童,年十七卒。留詩兩首,《七巧》一首: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七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崔國輔,吳郡人,開元中,應縣令舉,授許昌令,累遷集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後坐事貶晉陵郡司馬。詩一卷,有「七夕」一首:
 太守仙蒲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想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白居易,字樂天,其先為太原人,後家韓城,又遷下邽。生於代宗大曆七年(七七二),卒於武宗會昌六年(八四六),七十五歲。敏悟過人,工文章。貞元中,擢進士,補校書郎。遷左遺,會昌初,以刑部尚書致仕。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平易近人,老嫗能解。初與元稹酬詠,號「元白」,後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居士」。卒,諡文,著有《長慶集》七十五卷,有《七夕》詩一首: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劉言史,邯鄲人,與李賀同時,歌詩美麗詼諧,自賀外,世莫能比,亦與孟郊友善,著有《歌詩》六卷,《全唐詩》錄一卷,有《七夕歌》云: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思兮不可親;
 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軿悠悠度大天津; 
 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豔求此時;
碧空露重彩盤溼,花上乞得蜘蛛絲。

盧殷,陽人,為登封尉,生卒不詳。傳詩十三首。《七夕》乙律: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
 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
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權德輿,字載之,天水略陽人。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聞其才,召為太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士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定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部,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享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德輿精思經術,無不貫綜,其文雅正贍縟。動止無外飾,而醞藉風流,自然可慕,為貞元、元和間縉紳羽儀。《文集》五十卷,《全唐詩》錄十卷,有《七夕》及《七夕見與諸孫乞巧文》:
 今日雲軿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外孫爭七巧,內子共題文;
隱映花匳對,參差綺度分;
鵲橋臨片月,河鼓掩輕雲;
羡此嬰兒輩,歡呼徹曙聞。

劉威,字里,生卒年均不詳,唐武宗會昌中前後在世。《全唐詩》錄其詩二十七首,其中有《七夕》詩云:
 鳥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九霄同;
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恨白榆風; 
綵盤花閣無窮意,只存游紙一縷中。

溫庭筠,字飛卿,并州太原人,約唐宣宗大中末前後在世。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筆成萬言,亦喜鼓琴吹笛。側詞絕曲,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尤工律詩,每試,多他人代作。性浪漫,與貴族子第裴誠、令狐滴等晝夜飲博。嘗於某夜醉詬狹邪間,為邏卒折齒敗面,訴不得理。仕終國子助教,后竟流落而死。庭筠著作頗多,有《漢真稿》十卷,《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詩集》五卷等。《七夕》兩首:
 鳴機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蕩生池波;
 神軒紅粉陳香羅,鳳低蟬薄愁雙蛾;
 微光奕奕凌天河,鸞鳴鶴唳飄颻歌;
彎橋銷盡愁奈何?天氣駘蕩雲陂陁;
平明花本有秋思,露溼綵盤蛛網多。

鶴歸燕去兩悠悠,青瑣西岸月似鈎;
天上歲月星又轉,世間離恨水東流; 
金風如樹千門夜,銀漢橫空萬象秋;
蘇小橫塘通桂檝,未應清淺隔牽牛。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一卷。有《七夕》及《七夕寄張氏兄弟》各一首:
 烏鵲橋頭雙扇門,年年一度過河來;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煙月掩妝臺;
別時舊路常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新秋中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
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羡蛛絲。

羅隱,字昭諫,餘杭人,本名橫,十舉不中第,遂更名。從事湖南淮潤,無所合,久之,歸投錢鏐,累官錢塘令、鎮海軍掌書記,節度判官、鹽鐵發運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勳郎。朱全忠以諫議大夫召,不行,魏博羅紹威推為叔父,表薦給事中,年七十七卒。隱少聰敏,既不得志,其詩以諷剌為主。有《詩歌集》十四卷,《甲乙集》,《全唐詩》錄十一卷。有《七夕》詩一首: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懽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唐彥謙,字茂業,并州人,咸通時,舉進士十餘年不第,乾符,攜家避地漢南。中和中,王重榮鎮河中,辟為從事,光啟末,貶漢中椽曹,楊守亮鎮興元,署為判官,累官至副使,閬、壁、絳三州剌史,彥謙博學多藝,文詞壯麗,至於繪畫音樂,無不出於流輩,號鹿門先生。《詩集》三卷,《全唐詩》錄二卷,有《七夕》詩篇兩首:
 會合無由歡久違,一年一度是緣非;
而予願乞天孫巧,五色紉針補袞衣。

露白風清夜向晨,小星垂風月埋輪;
絳河浪淺休相隔,滄海波深尚作塵;
天外鳳皇何寂寞,世間烏鵲漫辛勤;
倚闌殿北鈖樓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崔塗,字禮山,江南人,光啟四年,登進士第一,詩一卷,有《七夕》一首: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兒時夢老人遺雙筆,由是有文辭。弱冠擢進士第,始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武后時,官鳳閣舍人,每有大手筆,皆特命李嶠為之。累遷鸞臺侍郎,知政事,封趙國公。景龍中,以特進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懷州。明皇貶為滁州別駕,改為盧州。
嶠富於才思,初與王、楊接踵。中與崔、蘇齊名。晚,諸人歿,獨為文章耆老,一時學者取法焉。集五十卷,《全唐詩》錄五卷,有《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及《同賦山居七夕》兩首,前者為: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
杳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後者為: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雲岫廠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徐凝,睦州人,元和中官侍郎,著詩一卷,有一首《七夕》: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珮過玲玲;
別離還有輕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顥,汴州人,開元十一年進士,有俊才,累官司勳員外郎,天寶十三年卒,著詩一卷。有《七夕》一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珮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漠三更看斗牛。

趙彥昭,字奐然,甘州張掖人,少豪邁,風骨秀爽,及進士第,調南部尉,歷左通監察御史。中宗景龍中,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睿宗立,出為宋州刺史,入為吏部侍郎,遷刑部尚書,封耿國公,尋貶江州別駕卒,編詩一卷。有《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一首:
  青女三秋節,黃姑七日期;
  星橋度玉珮,雲閣掩羅帷;
  河氣通仙掖,天文入睿詞;
  今霄望靈漢,應得見峨眉。

王灣,洛陽人,登先天進士第。開元初,為榮陽主簿,召學涉之士,分部譔次,灣在選,中秘書罷譔,又與陸紹伯等同校麗正院書,終洛陽尉。灣詞翰早著,其「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之句,當時稱最。張說手題於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全唐詩》錄其十首。有《閏月七日織女》:
  耿耿曙何微,神仙此會稀;
今年七月閏,應得兩回歸。

杜審言,字必簡,襄陽人,善五言詩,工書翰,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擢進士第,為隰城尉,性矜誕,嘗與人曰:「吾文章合的屈宋作衙官,吾之書跡合得王羲之北面。」累轉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尋免歸。武后召見,令賦歡喜詩,甚見嘉賓賞,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神龍中,坐交張易之兄弟,流峰州,尋入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卒。有文集十卷。《全唐詩》錄詩一卷,其《七夕》詩云: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階七襄轉,閣道二神通;
 袨服鏘環珮,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李 又,字尚真,趙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屬文,第進士、茂異才等,調萬年尉。長安中,擢監察御史,送中書舍人,修文館學士。睿宗朝,進吏部侍郎,改黃門侍郎、中山郡公。開元初,轉紫微侍郎。未幾,除刑部尚書,享年六十八歲。居官沈正方雅,識治體。時稱有宰相器,與兄尚一、尚貞以文章見稱。有《李氏花萼集》,有》又與蘇頲對掌諭誥,明皇比之味道與嶠,並稱「蘇李」。有《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一詩:
 桂宮明月夜,蘭殿起秋風;
   雲漢彌年阻,星筵此夕同;
倏來疑有處;旋去已成空;
睿作鈞天響,魂飛在夢中。

    孟浩然,襄陽人,少隱鹿門山。年四十,乃遊京師,常於太學賦詩,一坐嘆服。與張九齡、王維為忘形交。維私邀入內署,適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維以實對。朕聞其人而未見也,詔浩然出,誦所為詩,至「不才明主棄」。帝曰:「卿未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採訪使韓朝宗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與故人劇飲懽甚,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亦不悔也。張九齡鎮荊州,署為從事,開元末,疽發卒。
浩然為詩,佇興而作。造意極苦,篇什既成,洗刷凡近,超然獨妙,雖氣象清遠,而采秀內映,藻思所不及。當明皇時,章句之風大得建安體,論者推李杜為尤,介其間不能愧者,浩然也。詩三卷,《全唐詩》錄詩二卷。有《他鄉逢七夕》一首: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望斗牛。

陸敬,仕竇建德為祭酒,秦王軍武牢。敬說建德自太行上黨進,乘唐之虛以取山北,建德不從,以及於敗,後歸唐。集十四卷,今存詩四首,有《七夕賦詠成篇》:
 夙駕鳴鸞啟閶闔,霓裳遙裔儼天津;
 五明霜紈開羽扇,百和香車動畫輪;
 婉變夜分能幾許,靚妝冶服為誰新;
 片時歡娛自有極,已復長望隔年人;
 
何仲宣,武德、貞觀間人,有《七夕賦詠成篇》詩一首: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棱;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珮,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許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時官直謁者臺奏,通事舍人,入唐,為著作郎,兼修國史,尋貶洪州司馬,累轉給事、復修史,遷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禮部尚書,歷侍中、中書令、右相,卒諡曰繆。集八十卷,《全唐詩》錄二十七首。有《奉和七夕宴懸圃應制二首》及《七夕賦詠成篇》:
 牛閨臨淺漢,鸞駟涉秋河;
 兩懷縈別緒,一宿慶停梭;
 星模鉛裡靨,月寫黛中蛾;
奈許今宵度,長纓離恨多。

婺閨期今夕,蛾輪泛淺潢;
迎秋伴暮雨,待瞑合神光;
薦寢低雲鬢,呈態解寬裳;
喜中愁漏促,別後想天長。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
飄飄羅襪光天步,灼灼新妝鑒月輝;
情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雲衣;
所歎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

陳子良,吳人,隋時為楊素記室,官右衛率府長史,與蕭德言、庾抱同為隱太子學士,貞觀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詩十三首,《七夕看新婦隔巷停車》為其中之一:
 隔巷遙停憲,非復為來遲;
只有更尚淺,未是渡河時。

張文恭,貞觀時人,與房玄齡、李懷儼、趙弘智、劉褘之、楊仁卿、上官儀、李淳風等同修晉書。有詩二首,其中一首為《七夕》:
鳳律驚秋氣,龍棱靜夜機;
星橋百枝動,雲路七香飛;
映月迴雕扇,凌霞曳綺衣;
含情向華幄,流態入重闈;
歡餘夕漏盡,怨結曉驂歸;
誰念分河漢,還憶兩心違。

盧照鄰,字昇之,范陽人。為唐初四傑(王勃、楊炯、駱賓王)之一,自號「幽憂子」。十歲,從曹憲、王義方授爾雅、調鄧王府典籤。王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王愛重,比之相如,調新都尉,染風疾,去官,居太白山。疾甚,足攣,一手又廢,乃去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潁水周舍,復豫為墓,偃臥其中。後不堪其苦,與親屬訣,自投潁水而死。年四十,嘗著五悲文以自明。有集二十卷,又《幽憂子》三卷,《全唐詩》錄二卷。有《七夕泛舟》二首:
 汀葭肅徂暑,江樹起初涼;
 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
 連橈渡急響,鳴櫂下浮光;
 晚晚菱歌唱,風煙滿夕陽。

 鳳杼秋期至,鳧舟野望開;
 微吟翠塘側,延想白雲隈;
石似支機罷,槎疑犯宿來;
天潢殊漫漫,日暮獨悠悠。

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人。五歲喪母,刻志從學。年十六,刺史崔樞欲舉秀才,自以學未廣,遯去,後舉孝廉。虜世南器之,永徽初,與郭正一、崔融等同為薛元超所薦,終太子舍人。詩六首,與七夕有關者三首:
   (一)《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
  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岸珠淪曉魄,池灰歛曙煙;
  泛黃分寫漢,儀星別搆天; 
  雲光波處動,日影浪中懸;
  驚鴻絓蒲弋,遊鯉入莊筌;
  萍葉疑江上,菱花似鏡前;
  長林代經幄,細草即芳筵;
  文峰開翠瀲,筆海控清漣;
不挹蘭樽聖,空仰桂舟仙。
  (二)《和李公七夕》:
落日照高牖,涼風起庭樹;
悠悠天宇平,昭昭月華度;
開軒卷綃幕,延首晞雲路;
層漢有靈妃,仙居無與晤;
履化悲流易,臨川怨遲暮;
昔從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瑤駕越星河,羽蓋凝珠露;
便姸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閱故人新,俄見新人故;
掩淚收機石,銜啼襞紈素;
惆悵何傷已,裴回勞永慕;
無由西北歸,空自東西歸,
無由西北歸 空自東南顧。
 (三)《和長孫秘監七夕》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裡出,龍車宵外飛;
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
更深黃葉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

宋之問,一名少連,字延青,虢州弘農人,弱冠知名。初徵,令與楊炯分直內教,俄授雒州參軍,累轉尚方監丞,預修三教珠英,後坐附張易之,左遷瀧州參軍。武三思用事,起為鴻臚丞。景龍中,再轉考功員外郎。時中宗增置修文館學生,之問與薛稷、杜審言首膺其選,轉越州長史。睿宗即位徙欽州,尋賜死。集十卷,《全唐詩》錄三卷。有《牛郎》及《七夕》二詩:
    《牛郎》
 粉席秋期緩,針樓別怨多;
奔龍爭渡月,飛鵲亂填河;
失喜先臨鏡,含羞未解羅;
誰能留夜色,來夕倍還梭。
  《七夕》: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嬣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竇常,字中行,大曆中及進士第,時居廣陵之柳楊著書,二十年不出,後淮南節度史杜佑辟為參謀。元和間,自湖南判官入為侍御史,轉水部員外郎,出剌朗州、固陵、尋陽、臨川四郡,入為國子祭酒致仕,卒贈越州都督。有集十八卷,今存二十六首,有《七夕》一首: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未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輞下風庭。

竇鞏,字有封,登元和進士,辟幕府,入拜侍御史。轉司勳員外、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潮東,奏為副使,又從鎮武昌,歸京師卒。鞏雅裕,有名於時,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世稱囁嚅翁。白居易編次往還詩尤長者,號《元白往還集》,鞏亦與焉。詩三十九首。《秋夕》:
護霜雲映月朦朧,烏鵲爭飛井上桐;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曹松,字夢徵,舒州人,學賈島為詩,久困名場。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及第,年皆七十餘,時號五老牓,授秘書省正字。集三卷,《全司詩》錄二卷。有《七夕》詩一首: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紗迴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梅。 

李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人,令狐楚帥河陽,奇其文,使與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開成二年,高錯知貢舉,令狐綯雅善鍇,獎譽甚力,故擢進士第,調弘農尉,以忤觀察使,罷去,尋復官,又試拔萃中選。王茂陽鎮河陽,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女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來游京師,久不調,更依桂管觀察使鄭亞府為判官,亞謫循州,商隱從之,凡三年乃歸。茂元與亞皆李德裕所善,綯以商隱時為忘家恩,謝不通京兆尹盧弘正表為府參軍,典箋奏。綯當國,商隱歸,窮自解,綯憾不署。弘正鎮徐州,表為掌書記,久之,還朝,復干綯,乃補太學士。柳仲郢節度劍南東川,辟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府罷,客滎陽卒。
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攻章奏,因受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誇,號三十六體。《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玉溪生詩》三卷,今合編講三卷,與《七夕》有關之詩四首:
  (一)《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鳳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鳥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二)《壬申七夕》: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妬識靈槎。
 (三)《七夕》:
寶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迴;
爭將世上無期別,得換年年一度來。
 (四)《七夕偶題》:
寶婺搖珠珮,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溢竽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趙璜,開成三年登第,有詩四首,一首為《題七夕圖》
 帝子吹簫上翠微,秋風一曲鳳皇歸;
 明年七月重相見,依舊高懸織女機。

沈叔安,官開部尚書,武德七年,遣使高麗,後為潭州都督,圖形凌煙閣,集二十卷,今存《七夕賦詠成篇》: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
 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牀。

劉憲,字元度,宋州寧陵人。弱冠擢進士第,累遷左臺監察御史,貶為潾水令,召為鳳閣舍人。神龍初,自吏部侍郎出刺渝州,尋為修文館學士,歷太子詹事卒。武后時,勅吏部糊名考判求高才,惟憲與王適、司馬鍠、梁載言入第二等。集三十卷,《全唐詩》錄一卷,有《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一首:
 秋吹過雙闕,星仙動二靈;
 更深修月鏡 河淺度雲軿;
 殿上呼方朔,人間失武丁;
天文茲夜裡,光映紫微庭。

沈全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累遷勇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張易之,流驩州,稍遷台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建後,訖江左士,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同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全唐詩》錄三卷,《七夕》詩一首: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
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
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盧綸,字允言,河中蒲人。大曆初,數舉進士不第,元載取其文以進,補閿鄉尉,累遷監察御史,輒稱疾去。坐與王縉善,久不調。建中初,為昭應令。渾瑊鎮河中,辟元帥判官,累遷檢校戶部郎中。貞元中,舅韋渠牟表其才,驛召之,會卒。今有詩五卷,《七夕》詩兩首: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歸樓;
 月露浩方下,河雲疑不流;
 鉛華潛警曝,機杼暗傳秋;
迴思斂餘睠,人天俱是愁。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
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
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楊衡,字仲師,吳興人,初與符載、崔群、宋濟隱廬山,號山中四友。後登第,官至大理平事。詩一卷,有《他鄉七夕》一首:
 漢渚常多別,星橋忽重遊;
 向雲迎翠輦,當月拜珠旒;
 寢幌凝宵態,妝奩閉曉愁;
不堪鳴杼日,空對白楡秋。
徐鉉,字鼎師,廣陵人,十歲能屬文,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仕吳為秘書郎。仕南唐,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吏部尚書。歸宋,為散騎常侍,坐貶卒,鉉文思敏捷,凡所撰述,往往執筆立就,精小學,篆隸尤工。集三十卷。有《驛中七夕》一首:
 七夕雨初霽,行人正憶家; 
 江天望河漢,水館折蓮花;
 獨坐涼何甚。微吟月易斜; 
 成年不七巧,鈍扭轉堪嗟。 

以上所列舉的詩篇,多為唐人作品,可見唐人非常重視七夕這個節日。但今日西風東漸,逐漸被人淡忘,筆者不厭其煩,特選了這些詩篇與國人共賞。(《古今藝文》十三卷四期、十四卷一期.76.8.317611.1.
   附錄七:歡歡喜喜過春節
殺年豬
在故鄉(川東),氣候較本省寒冷,冬天無農事可做,人們的清閒時間多,那一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們有錢過年。一到冬月下旬,就嗅到年的氣息。講究的人,就要殺年豬來醃臘肉、灌香腸了。有的大家族客人多,還得釀酒,他們家的烟囱,整天冒著濃烟,老遠就吸到醇醪的芳香。殺豬多在清晨,所以往往有鄰居的豬叫聲畫破寂靜的長空,把你從夢中驚醒。這種聲音,在腊月初響到了高潮,可以說日有數起。
小孩子最愛聽殺豬的聲音了,這告訴他們新年快到了,有好的吃,好的穿,好的玩,夠他們樂的!管教嚴的家庭,這個時候,也要由著他們,自由自在過個快樂年。
辦年貨
到了腊月中旬,街上的人就擁擠起來,各種貨物開始暢銷。上接回家的人,都是大包小捆,肩上挑的,手中提的,背上背的,恨不得把街上的東西通通搬回家來。更可愛的還是他們那一張笑臉,見著熟悉的人就滔滔不絕地閒話一番。從這些情形看來,這一年準是豐收沒錯。
今天我們辦年貨,頂多夠吃三、五天就行了,因為初二、三即可買到東西。那時,最早也要在元宵後才開市,即使大城市,也得在初十以後。所以最少要準備半個月以上的食物。不但自己人吃,還有親友來拜年,不多準備一些怎麼成?
做生意的人,也要在這個時候費盡心機,大賺一筆。因為過了年就是淡季,不但不能賺錢,還得賠老本。如果運氣好,這一個月的收入就等於其他十一個月,甚至超過。因此平時賠沒關係,只要這一個月能把握住就行了。
鞋子、湯圓
那時鄉間買鞋穿的人不多,平時穿草鞋,過年不能不穿布鞋,而做鞋的工作便落在婦女手上。母親為孩子們,妻子為丈夫,女兒大了為父母,做的技巧也非常講究,人們往往從穿出去的鞋子,看這家婦女的教養。尤其是十七、八歲的少女,或許就因這雙鞋子攀上了大富家金龜婿。所以,這個時候,有本事的都要好好露一手,讓親朋好友稱讚一番。
湯圓是用糯包穀做的:先磨碎去皮和細粉,留下較大的顆粒,再用水泡軟,和著水磨成黏黏的漿子,用白布兜兜著,壓乾,放在罎子裏。要吃的時候,挖一些出來,搓成圓圓的,放在鍋裏煮熟,這便是湯圓。有的用芝麻做心子,有的用糖,也有無心的。做這種東西最拿不穩的就是磨的時候下水問題,如果水放得太少,煮出的湯圓很硬,沒有人要吃;如果水放的太多,湯圓就軟軟地,不成圓,就很難拿去見客,所以這是很講究技巧的工作。
湯圓是新年期間最常用的點心,家裏有客人,首先就是這道「菜」,就像平時獻茶一樣,當地人叫「吃開水」。
吃年飯
許多人家自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回天廷後,就開始選個黃道吉日邀請左鄰右舍、三親六戚,快快樂樂吃一頓。地主和商店的老闆也會把佃農、夥計請來吃團圓飯。臨走的時候,主人還要送很多吃、用的物品。如果小孩子來,當然得給一個重重的紅色,以感謝他們的父母一年來的辛勞。如果佃農種有什麼稀有的特產,也會在這個時候獻給主人,真可做到賓主盡歡。如果雙方在平時有什麼齟齬,在這個時候也可以提出來,把話說清楚,一切誤會就從此冰消。如果夥計要求提高工資,佃農要減租稅,也可大膽提議,主人沒有不答應的。相反的,主人要求什麼,對方也只有勉為其難接受。
一般吃年飯是在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這一年最後的一餐。不但在世的人如此,逝去的祖先也得享受。這天下午,要到祖墳上去清掃墓地,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整個下午都是響聲不絕。如果祖墳遠地,就待來年初一、二拜年「一併舉行」了。
晚上得隆重祭祀祖先,就連每道門和豬圈、牛圈、水井、雞籠都要燒香燭錢紙,然後才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
 
吃過年夜飯,婦女們把餐具、菜販收拾妥當,就全家人聚在火爐旁邊,一面聊天,一面嗑著葵瓜子,其樂也融融。慢慢地,小孩子熬不過睡神的侵襲,就上床睡覺了。當掀開枕頭的時候,會發現有花花綠綠的鈔票或和白晃晃的銀元,你會高興得一夜睡不著。這是大人們給的壓歲錢,什麼時候放的?誰放的多少?只有放的人知道。小孩子自會東猜西猜,可能永遠得不正確的答案。
年老的人晚上睡不著,就守在火爐邊,由兒孫們輪流陪著,一直到子時來臨,晚輩們起來向他們行三跪叩的拜年禮。新的一年,就這樣的開始了。
迎財神
一交過子時,人們就起來燒「天香」,燃放最長的鞭炮,這就是「爆竹一聲除舊歲」。不管家有多窮,這一掛鞭炮一定得放,否則就送不走舊年。
有錢而又大方的人家,往往在打開門的時候,會有人送財神來。他第一句話就是「恭喜發財」,然後說一些吉利的話──「一進財門大大開,金銀財寶滾進來……。」主人立刻接過一張紅紙印成的財神像,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利市(即今日習稱的紅利),打發財神離去。往往這個走了,那個又來,接二連三地,一早晨接了十幾二十張都有。但主人並不嫌麻煩,接的越多,表是這一年愈能發大財。
也有一些人,故意刁難的:在門口用凳子擺一些字,讓送財神的人邊念吉利話邊拆開,然後擺成新字走進門去。如果拆不開、擺不成字,眼看凳子上厚厚的鈔票被人拿走。有人把「利市」弔在樑上,下面放幾條凳子,送財神的人,將凳子搭成字,爬上去取,如果沒有這個本領,只有走第二家了。
另有一種是送柴、柴財諧音。把乾木條截成一尺來長,劈成兩半,或四半,用紅紙條纏在中央,每家送一塊,這不須說什麼話,只道一聲「恭禧發財」,主人就給利市,大家討個高興。
禁 忌
「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說不利的話,家裡有孩子,恐怕亂說話,就到處貼滿了「童言無忌」的紅條子。大人們說話就得當心,如東西用完了,不說完了,要說「發財了」。晚打破了,要說「歲歲(碎碎)平安」。拜年要說「恭喜」,而不說「拜年」,拜與敗同音。戲唱完了,要說「戲么臺了」。湯圓要說成元寶。
初一不能炒菜,炒了,包穀桿會生蟲。睡了午覺,大雨會沖垮田埂。婦女縫針,秧苗要遭蟲害。
見人就說「恭喜」
初一不能到別人家裏,吃過「湯圓」,就全家人穿戴整齊,提著香籃到祖先墳墓拜年!焚香化紙,放鞭炮,作揖磕頭,一一行禮完畢,才回到家裏吃午飯。如果有宗祠,就到祠裏燒香。通常祠裏都有一筆產業,這個時候,得辦酒席招待全族的人吃一餐。如果沒有產業,那就免了。
這天,不管認識不認識,兩人碰面,總會親切地拱手說一聲「恭喜發財」。即使前一天打了架,甚至因債務鬧得不愉快,也會自然地相互祝福,把過去的嫌隙一筆勾銷。
毽 子
毽子是用鷄毛、方孔銅板縫紮而成,很像今日流行的羽毛球。不知是羽毛球源於毽子,抑是毽子源於羽毛球,或者根本無淵源可尋。踢毽子,做毽子多是女孩子的事,尤其是十一、二歲的女孩子最擅長,每到空餘之暇,總有一群人一面數數一面踢,幾乎有女孩子的地方就有毽子。
但毽子並不限於腳踢,用手拋、木板打也行。也有像今日打羽毛球,分成兩組,各執拍子對打,大人也可參加,這是新年期間最普遍的運動。謝副總統在臺灣省主席任內,曾經倡導踢毽子,那時頗為流行一陣,現在卻消聲匿跡了,實有再提倡的必要。這是最簡便,而又最有益的運動。
拜 年
正是走動拜年,要從初五才開始。許多人家都訂有「拜年」的日子,每到這一天,遠親近鄰就提著禮物來了。主人必招待豐富的午餐,吃得酒醉飯飽而後去。如果某家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到中午時還要擺地毯,點燒香燭,設下酒菜,祭祀祖先後,坐在太師椅上,接受晚輩的跪拜。
新婚夫婿到岳家,對泰山、泰水也要當著家神磕頭。民國以後,所謂新派人物,都不願給泰山拜年,因為怕下跪。
整個正月,就在你來我往中渡過,再窮的人也要元宵以後才工作。可是,這些富人情味的風俗已被共黨破壞無遺了。(《新生副刊》.68.1.2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