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自我感覺良好


自我感覺良好
     瞿 毅
今年是彰中創校七十周年,校方有盛大慶祝。要展出歷年來學校出版的刊物。老師來電話收集《彰中人》。我告訴她我有精裝本合訂本。她驚喜極了,馬上要來我家取。
  十七年前退休,將我灌溉經營八年多的《彰中人》一三三期,訂成豪華精裝合訂本。因存報不多,「上窮碧落下黃泉」蒐尋,再加上部分複印才湊成二十冊。完成之後,校長視為珍品,並交待,如有老師要收藏,必經他的同意,當場即有老師向校長要一本。校長問我要幾本?我巴掌一伸,校長了解我的意思,慨然給我五本。我拿到後,兩本送人,三本帶回家,隨手往書櫥一擺,就沒理它。這是我的通病,凡書刊在出版之前,一再仔細校對,出版後就不管了。怕發現錯誤,我會難過,不如眼不見為淨。
  學校圖書館應該有收藏,我當時特別交代輔導室,一定要送幾本給圖書館。是不是送了,我不知道。即使送了,也可能保存不到今天。圖書館訂閱的大報只能保存一年,像《彰中人》這樣不起眼的自家小報,可能一個月就被「清理」了。
 今天的圖書館有一股「邪」念,書籍只能維持五年的生命,一旦「大限」到來,作者窮畢生精力完成的作品即成廢紙。文化局每年舉辦書刊交換活動,也限於五年之內的書籍。這比民國初年五四時代胡適等人主張把線裝書扔進毛坑裡還「反動」。如果古人也有這種觀念,那我們今天還能看到《二十五史》、《四庫全書》、《永樂大典》,《蘭亭集序》、《唐詩三百首》,誰還知道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是老幾?陳菊市長何能杏眼直愣《清明上河圖》?只有擁抱半屏山。
  老師走後,我才冷靜認真地將《彰中人》翻閱一過,覺得版面還活潑、標題也生動、醒目,頗有大報風姿。曾校長曾告訴我:有位新來的老師第一眼看到《彰中人》就誇稱:「這是老手編的報紙。」在此,我不能不為自己打一下行銷廣告;我曾接受過兩年函授新聞專業教育,略知編輯理論和技巧,也曾多次到報館觀摩,吸取實戰經驗。我平時愛看報,亦注意版面的設計,標題的下定,累積不少經驗,此時正好可露一手?再看自己被逼寫出的填空「大作」,也文模文樣,所收集資料之廣泛與運用之恰當,用南方朔數落馬英九的時髦話,真有點兒「自我感覺良好」,這就興起我想出書的念頭。再進一步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復與當年常為《彰中人》寫稿的老師交換意見,她認為我那些文章有點啟發性、趣味性,可讀性、值得出土亮相。於是我下定決心,不惜「獻醜」。
  本集子約十七萬字,計分《回顧歷史》、《文學饗宴》、《民俗采風》、《大人物小故事》、《追根究柢》、《心靈甘露》、《逍遙禪園》七單元,雖不配稱「滿漢全席,倒也是清粥小菜, 別具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