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向《古今藝文》文友說再見

瞿 毅
  《古今藝文》於民國六十一年由李智龍先生創刊,羅有桂兄寄給我[「指導」。封面是大紅色,兩位西洋美女,很是醒目。李智龍先生擅長攝影、熱愛文藝,勇敢地承擔了這門「不怕賠本的生意」。這一期的內容除了文藝性的文章外,就是他的攝影作品,算是一份很清新的刊物。
  那時我正就讀成大中文系三年級,適逢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對中國固有文化作大肆破壞。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應有承擔維護中華文化的重任,由於國民所得逐年攀升,人民在衣食豐足之後,自必提升文化素養,民間社團如雨後春筍,讀書風氣盛行,應是這份雜誌誕生的好時機。
因當時課業繁重,未及悉心拜讀。畢業後任教於彰化高中,有時到台北羅有桂家,常和我談到這份刊物,還叮嚀我寫稿。記不清楚又過了多久,《古今藝文》出了多少期,有桂兄忽然告訴我,李智龍不想編了,希望我能接手。在當時要申請一份刊物的執照相當不易,發行人要文科大學畢業,銀行裡要有存款三十萬元的保證金,如果停刊了實在太可惜,所以要我無論如何把這份雜誌延續下去。
我回來與幾位熱愛文學的同事和朋友商量,大家都認為這是很不錯的新鮮事兒。每三個月才出刊一次,每人出資不多,萬一賠本,也不至影響生活,同時也為文藝事業盡一份心力!所以很快就有六七位朋友願意共襄盛舉。先在彰化設立分部,我自任總編輯,就積極開始拉稿,尋找打字行。那時彰化還沒有像樣的打字行,必須遠去台中打字。當時電腦沒問打,人工打字相當慢,一個熟練的打字員,一天只能打一萬字,為了爭取時間,所以我常常跑台中。也有幾名熱心的學生來畫插圖,更有的學生願作推銷員,學校的訓導處,也認為這是一份優良讀物,規定每一班訂閱一份,反映不錯。
創刊以來最多的篇幅是三十六頁,後來逐漸減少到一張八開的小報紙,送到主管單位備查。我接手後一口氣增加到五十六頁,儼然擠進大型雜誌之列,這是六卷一期,時間是民國六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封面是採用彰化八卦山八卦塔的攝影,代表了彰化的地方特色。那時一般書刊的封面多用套色,我們用彩色,算是《古今藝文》的最新轉機!
當時的刊物出版之後,必定先送主管單位核備,如果內容有所不妥,先予警告,如不改進,就會勒令停刊。我們的刊物是以宣揚文學藝術為主,不會有意識形態的偏差,按期送審一年後,就接到省新聞處來函邀請本社工作人員參觀省政建設,按省府的規定要連續出刊兩年之上才有資格被邀請;但事後承辦這項業務的吳超男小姐告訴我:她見《古今藝文》內容充實,清新悅目,所以就打破慣例,提前邀請我們,這對我們是莫大的鼓勵。
雖然一般的評價不錯,因為我們缺乏行銷經驗,訂戶不多,不能收支平衡,難以為繼,原來熱心參與的好友一個個求去,就在這時,有桂兄認識了旅菲華僑蘇子先生。蘇先生財力雄厚,好交朋友,影藝圈的人沒有不知道蘇子其人。各劇團有什麼演出,給他安一個顧問,或請他擔任一個什麼角色,他都會解囊相助。他又好為文,本社除聘請他擔任顧問外,還為他開闢《茶餘酒後》專欄,凡有他的文章發表,都要價購數百本贈送海內外的親友,那是本刊發行量最風光的年代,讀者遍及五大洲。可是好景不長,蘇子先生於民國七十四年元月猝逝,本刊又面臨停刊危機。
不過,這份刊物我接手已支撐了六年,與她結下深厚的感情,實在不忍心讓她無疾而終。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盡一切努力讓她存活下去。
到民國七十五年,李智龍先生要移居美國,他發行人的職務必須解除才能辦出關手續,我是公職,不能擔任發行人。於是我想到從測量學校退役的王映湘先生,他的學歷也夠,又是文壇前輩,人脈廣闊,甚孚眾望。我們是在民國七十年陽明山中山樓參與全國第三次文藝大會時相識,我每期出刊送一本給他,他看後覺得滿意。他當時在台中市救國團指導文藝寫作班,有二三十名學生,他以化緣的方式籌募經費,勉力維持。這時我又擔任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彰化縣分會理事長及國父遺教研究會彰化縣支會常務理事,經常辦一些活動,《古今藝文》幾乎成了這兩個會的會刊。尤其每年「五四文藝節」,配合文協分會舉辦徵文,先從彰化擴展到全國,發掘出不少文學菁英。我們徵文有一個特色,收到稿件後以最快速度評出名次,再以最快速度編排打字印刷,趕在頒獎典禮時作者拿到獎金,同時就看到自己作品已印製成書,這是許多徵文單位所辦不到的,所以受獎人無不讚歎我們工作效率是超快的。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下投資公司盛行,利息優厚,存入十五萬元,月入利息六千元,相當我半個月的薪水,的確誘人。其實我並不想發大財,而是想藉此機會把《古今藝文》長存下去,於是開始跟會。那時各學校、機關盛行互助會,多數人請會買轎車或洋房,當然也有放在投資公司獲暴利的。凡有人來找我跟會的,我都欣然答應.,很快我就存進了三百萬元,月入可觀,除了繳會錢,就是擴充《古今藝文》的篇幅,由五十六頁逐步增至一百二十八頁。若再假以時日,會錢繳完了,我就有三百萬元的存款,以當時公家銀行的利息多在七厘左右,每月利得兩萬多元,足夠《古今藝文》開支,如果尚有餘錢我還想改為雙月刊甚至月刊。就在我的夢越做越大時,政府一紙命令查封了投資公司,老闆鎯鐺入獄,這無異青天霹靂,震得我天昏地暗,不知如何來應付每月支出之巨額會款,而且這件事還不能讓家人知道。兩個女孩正在念私立高中和五專,月入的薪水勉強夠家庭開支。唯一的燃眉之急,還是跟會,以會養會來維持,但會跟多了,有人起了疑心,怕我倒會,於是成了拒絕往來戶。
在一個陰雨的周末,我和妻正在午休,我突然想起遠在香港讀書的長女,孤伶伶的,再想到背負沈重的債務,茫茫然,悲從中來,竟情不自禁地痛哭失聲,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掉下的熱淚。內人先是錯諤,然後疑惑地問:「你哭什麼,投資公司倒了?」我雖沒有說,答案已寫在臉上。內人又問,你賠了多少錢,我坦白地說,「約兩百多萬」,我想她一定會暈倒,不料她竟然平靜的說,她郵局裡有幾十萬元存款,再請一兩個會,就把問題解決了。她說得輕鬆,我的心卻在淌血。如果我不執著搞這個雜誌,老老實實教書,寫寫文章,一月的收入,足可維持一家之用。我原要內人不要把這不光彩的事告訴任何人的,但她還是說了出去。在香港的女兒知道了,她說她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家裡有了困難,也應該擔負一份責任,其實她還在半工半讀階段,不從家裡拿錢就不錯了,那有餘力貼補家用。當時與他在一起讀書的蔡叔叔知道後,也慷慨寄來三十萬元,並申明不要利息,也不限時間歸還,真令人感動。
《古今藝文》又面臨關鍵時刻,生活都成了問題,還顧得了雜誌?但經數日長考,鼓足勇氣,結結巴巴對內人說:「……我還要把《古今藝文》辦下去…。」 她本來就反對我作這賠本生意,現在聽到「還要辦下去」,更是怒不可遏,兩眼瞪視好一陣才說:「我管你的,《古今藝文》是你的命,家都可以不要。」這雖是發自她內心的氣話,但也體會出,《古今藝文》將繼續走下去!
接著我到了退休之年,會錢逐漸減輕,但我買的保臉也是驚人的。因為我心軟,凡有來推銷保險者,總是不讓人失望,除非我身上實在榨不出油來。因此每年至少要繳五六十萬元之多,到實在繳不出時,就向保臉公司告貸。
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之後,一些熱愛文藝的朋友,將《古今藝文》帶進了大陸,意外的獲得大陸學者的肯定。第一位來稿是雲南大學張在雲教授,作品是《<詞詮>校議序》,於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一日刊出。《詞詮》是毛澤東老師楊樹達的代表作,但錯誤很多,因為他是「帝王」之師,誰也不敢出來指正,唯張教授本著學術求真立場,一一「校議」出來。自此之後,雲南地區各大學教授的稿件就源源而來,本刊的水準因之大為提升,更加堅定我繼續奮鬥決心。我不惜花費昂貴郵資,挑選一百五十所重點大學圖書或中文系所贈閱,到目前已有兩百多所大學圖書館能看我們的雜誌,也算是十三億中國人的雜誌,構建了兩岸文化交流的寬廣平台。近三十年來,共發表了近兩千萬字的文章,眾多的文友因在本刊陸續發表文章而奠定學術地位,或升等教授,或獲得學位,或找到嚮往的工作,這是本刊引以為傲的。
到我退休前夕,經文友秦貴修先生的介紹,台中有一家明光堂印刷公司承印,只要我們一次拿出八十萬元,願長期為我們印刷,將來雜誌停刊時,還可把本錢退回來,這是相當划算的事。於是和發行人王映湘先生商量,我們分頭去籌措,共得五十萬元,經秦貴修先生再三與黃耀明先生協議,暫定為五十萬元,將來再想辦法補足。於是雙方簽訂合約,每期印一千本,打字、印刷,概由對方負責,但後來因打字不能配合,延誤出刊日期,我自願每期負擔一萬一千元的打字費,在彰化打字。過了一陣子,我的經濟情況寬裕了些,就主動追加五萬元,共計五十五萬。從八十五年八月開始,雙方合作還算愉快,可是到了民國九十二年,黃耀明先生因案入獄,印刷廠停業,付出的錢拿不回來,這又平地一聲雷,《古今藝文》三度面臨存亡絕續關頭。
很多朋友力勸我藉此機會停刊算了,反正你苦撐了二十多年,已盡到一個文化人的責任。但我還不死心,與黃耀明夫人商量,機器還在,能不能繼續印?她說印是可以,但請工人要錢,你必須付工資。照常理講,公司倒閉不關我的事,怎麼要我給錢?但為了《古今藝文》,我寧願吃虧,幾經議價,定為每期兩萬元,現在已增至兩萬肆千元。這時我已學會操作電腦,可節省一筆打字費。我的經濟已有改善,不必再看太座的臉色。從此《古今藝文》又活過了。還增加八頁篇幅,已是一百三十六頁的超大型雜誌了。
但我想到今天是網路時代,應擴大《古今藝文》的視野,建立全球性網站。再經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蔡教授輝振(即前文指的蔡叔叔)大力協助,於民國九十二年八月正式成立。自三十一卷一期發行電子書,並將逐步追溯到六卷一期,讓全球的文友都能讀到這份中國人的雜誌。
去年底自認老當亦壯,遠至香港出席四萬會眾的祭孔盛典,然後去深圳買一大箱書,長途跋涉而不覺疲憊,自信《古今藝文》尚可存續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八年。豈料,今年(九七)初,膝蓋開始疼痛,經醫生檢查,患退化性關節炎,情況並不嚴重,多方求醫,未形惡化,欣喜能繼續為文友服務。一向為本刊源活水的長女蜀薇還答應捐出一筆經費,將在明年屆三十周歲時,舉辦一次大型徵文,及兩岸學術研討會,留下歷史紀錄。
孰知,近日來手臂,不能操作電腦,這就問題大了,像被上帝斷了手腳,簡直是要作廢我!
過去幾次都屬經濟危機,未把我擊倒,很快就站穩腳跟,繼續行前走。唯有身體出了狀況,就很難再起,於興起一種「我將不支」的空虛、落寞。
在過去的歲月裡,我每天清晨走進工作室,第一件大事就是打開電腦,點出E-mail, 悉讀來自各方稿件,彼此心靈交會,將是美好一天的開始。這樣的日子將會隨我身體的衰老而遠去,好似馳騁在運動場上的健兒突然倒地,如「萬箭穿心」的痛。可是人生無常,「天若有情天亦老」。《古今藝文》在刊出三十四卷四期(九十七年八月一日)劃下句點,希望文友如觀一齣戲的落幕,多給掌聲,不要嘆息! 

   回 響
 宜蘭蘭陽女中孟繁舉老師來函:
毅 兄:
承賜大著《笑剖李登輝》一書,已經收到,謝謝!此書大有看頭,當慢慢欣賞。
前時看到貴刊停刊啟事,悵然若失,對此刊物 吾兄已付出最大心力財力,貢獻已多,成就如此,亦可自慰。今後當可優遊山林,泛濫群書,或著書立說,享受人間之至樂矣!
      耑此布臆 敬頌
時祺                                                                                                                                                                                                                                 
                 弟孟繁舉敬上
                       九三.七.九.十七.


  文化大學李興才教授來函:
  瞿社長毅公道鑒:
   頃奉賜贈大著《笑剖李登輝》一巨冊,雖是已在《古今藝文》逐期先後讀過,今得全璧,溫故知新,社長以如椽之筆,本於國家民族大義與國民良知,對此叛徒及其同類,大加針砭撻伐,痛快人心,良深敬佩,特此致敬致謝。
又讀《古今藝文》三十四卷四期《向文友說再見》大作,可說一字一淚,社長花二十九年心血,投入全部私蓄及精力、時間,培育《古今藝文》茁壯成長,揚名兩岸及四海,齊聲讚美,為宏揚中華文化高舉大旗之際,突告「我將不支」,為《古今藝文》劃下句點,同聲嘆息。但,驀然回首,社長已為文友發表二千萬字的創作文章,水準日高,環顧兩岸,皆不能及,文化鬥士,士人風骨,三十年來的《古今藝文》,可作見證,社長之豐功偉績,必垂青史!衷心崇敬。退一步言,功成身退,了無遺憾矣。
興才老朽,叨與映湘兄三度同學,沾光掛名顧問,愧云教書匠,對《古今藝文》未盡棉薄,萬分歉仄。特以短箋,向您致敬致謝!祝
 福壽康寧
              後學李興才拜上  08.9.24
上海范甫先生祝辭
《古今藝文》你是一盞燈
那麼明亮,那麼溫馨
照亮好學的人們

你是一幅畫
美麗半個世紀歷程
越來越色彩繽紛

你是一首歌
踏響時代足音
抑揚頓錯落地有聲

在你的殿堂上
我曾化作縷光芒一份油彩一個音符
獻給你,結束是另一種生辰

瞿毅先生:
您好!《古今藝文》第三十四卷四期收閱、拙文刊出,十分感謝!
您主持、編輯《古今藝文》二十九年,功績卓著,為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令許多有識之士敬佩。我相信,您在中華文化史上將留下?光輝的一頁。
願您多多保重身體,尊醫療治,康復四肢的功能。
謹祝
錢玉趾敬上

福建大學易存國來函
尊敬的瞿老:
您好!

頃接貴刊寄來的大函,閱畢,不禁感慨萬千。
承蒙貴刊關照,拙文得以多次刊發,其間凝結了瞿老及貴刊同仁多少心血,其深情高誼,難以言表......
貴刊此次(暫時?)休刊,讓人不甚唏噓之餘,我謹獻上最誠摯的祝願:
祝瞿老多多保重,享受意義人生!
但願我們有在大陸或寶島臺灣拜望瞿老的那一天......
瞿老:您老保重!!

大陸後學:易存國(0592-2185997)
2008.9.4

石鍾揚教授來函
瞿毅先生惠鑒:收到《古今藝文》之“再見”號,作為老讀者兼供稿者,我實在“高興”不起來,唯有歎息而已。一歎這麼一個受海峽兩岸讀者歡迎的刊物怎就這麼輕輕地就“再見”了呢?二歎先生竭力維護文化使命,令人敬佩為何薪火再傳而脫節呢?三歎我們神交十年,雖有雪鴻往還、電話致問,眼看有盛會設橋,相會有期,為何忽然斷橋,相期茫然呢?
謹祝先生健康長壽
鐘揚2008.9.3
瞿先生有道:
最近到泰國普吉島去了一次,未看信箱。今天已經12日了,也未收到最近一期之貴刊,正在惦念之中,打開信箱,方知您患關節炎而不再編輯古今藝文了。十多年來,承先生熱情幫助,獲益非淺,感激之情,實難言表。您的退休,對我來說,也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但您年事已高,當以保養身體為主。衷心祝願您病情極快好轉,早日恢復健康。不知古今藝文是否有人
張覺敬上

重慶卓濟賢來詩惜別:
悽然謝幕 不勝依依
廿九長卷 無愧歷史
文橋暫斷 情誼長存
隔海相望 恭祝安康
--題呈《古今藝文》瞿毅學兄
2008年8月30於渝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陸處處有溫暖

     瞿 毅
 九月十一日《聯合報》載,臺灣人看大陸「負面印象多」,我的感覺不一樣。
  二千年八月我偕妻女回鄉探親,抵成都已近黃昏,坐進一輛計程車。走到中途,車子嘎然而止。司機歉意告訴我們,他的車子不能到我們去的地方,若被警察抓到會受重罰。他立刻招來一部車,我問要多少錢?他擺擺手操著濃重的川音說:「不要!不要!我沒有把你們載到目的地那能收錢?」我正從口袋掏錢時,他嘟一聲把車子開走了。
零五年九月的一個下午,我和外孫女從重慶上清寺乘計程車去朝天門。司機約三十餘歲,說話親切,他從口音即猜出我來自臺灣,好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外孫女告訴他我是回來參加「抗戰文學研討會」的學者,他更加喜悅。他是學歷史的,對抗戰的經過很熟悉,他的父親是在抗戰末期犧牲的。那幾天重慶各大報紙都以大幅版面刊載「研討會」的新聞,他耳熟能詳,似乎對我這個遠道而來與會的客人,有幾分敬意。我給他一張署有《古今藝文》雜誌社長的名片,他眼睛一亮。他在郊區一家鐵工廠上班,常在假日租車出來賺外快。我對這樣勤奮的青年人很是佩服。下車時,他硬是不收我的車資。
會後第三天,我和兩位友遊南溫泉。我們從建文廟下來,坡陡路滑,一
不小心就會跌倒。走在我們前面一對男女,說說笑笑,可能是新婚。他們只顧說話,忘記足下。女的滑倒了,男的手腳快,一把抓住。我們上前關心而閒聊起來。當他們知道我們來自臺灣,我們知道他們來自成都,似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都有說不完的話。走到一處紀念館,要購票入場,我們正在考慮要不要進去時。那位小姐已為我們買好票。她說,不管進不進去參觀,都得買票。否則,就要倒回去走另一條路下山。我們堅拒了好久,就是無法說服他們。
    和善親切 處處溫暖
 臺灣人看大陸負面印象多,我的感覺不一樣。
  兩千年八月我偕妻女回鄉探親,抵成都,坐程計車中途。司機歉意的告訴我們,他的車子不能到達我們要去的地方,若被警察抓到會受重罰。他為我們招來另一部。而且說沒有載到目的地,不能收錢。
二○○五年,我和外孫女在重慶搭計程車。司機說話親切,外孫女告訴他我是來參加「抗戰文學研討會」的學者。他更加喜悅,他說他是學歷史的,對抗戰的經過很熟悉,他說他父親就是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到下車時,他硬是不收我的車資。
會後我和友人遊南溫泉,坡陡路滑,前面一對男女,女的滑倒了,男的一把
抓住。我們上前關心而答上話,閒聊起來。走到一處紀念館,那位小姐為我們買好了票,我們堅拒了好久,就是無法說服他們。

宋美齡的魅力

          瞿 毅
宋氏三姐妹,大姐藹齡適財政專家孔祥熙,官至行政院長。二姐慶齡為國父內助,老么美齡為蔣公之妻。三姐妹中以美齡最具魅力,鋒頭最健,與蔣介石結縭,真是英雄美人,交相輝映,為中國歷代政壇所罕見。
宋美齡機要秘書張紫葛初次見到宋美的印象是「她的臉、五官,確實相當美麗。年齡呢,看來似乎不過三十歲,但是算來她又不止這個年紀。宋美齡的頭髮籠統梳向腦後,綰上一個大髮夾,這是當年中年民婦的樸素髮式,人民把她叫做『喜鵲尾巴』。陰丹士林布的旗袍只有八成新;腳穿平底皮鞋,普普通通的長統絲襪,通身沒有首飾……。」(1)但她站在蔣委員身邊依然人感到儀態萬千。
抗戰期間,中國空軍初創,缺乏航空人才。獨具慧眼的宋美齡,聘請陳納德為空軍顧問。陳氏不負所望,一面培訓我國空軍人才,一面號召美國退伍軍人來華,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十四航空隊,迭建奇功。陳納德在美國只不過是位沒沒無聞的退役陸軍航空上尉,她竟賞識到他具有統馭群倫的將才,無異鄧小平隔代賞識胡錦濤有大用。陳納德也因蔣公不次拔擢升到空軍少將,成為國際知名人物。陳納德曾為宋美齡魅力傾倒,他第一次會見蔣氏夫婦之後,即在日記上寫著:「妳將是我永遠的公主。」(2)
史迪威竟因宋美齡兩次挽陳納德的手而生醋意,大罵陳納德是靠走女人路線爭功邀寵的小人。其實,宋挽史的手臂次數更多。(3)
一九四一年五月美國雜誌業鉅子魯斯夫婦訪問重慶時,即建議宋美齡訪美,一則調養身體,一則替中國宣傳,讓美國人認識中國,其效力可抵三十萬兵力。蔣委員長答得妙:「夫人在旁襄助,其威力可抵六十萬兵力。」(4)的確,宋美齡對蔣介石輔助很大,尤其是「西安事變」若不是她從中斡旋,蔣是否平安脫險,實難逆料,故蔣介石曾對部屬說:「在西安事變中,夫人給了我一條命。」
羅斯福特使威爾基(Wendell L.Willkie)於一九四二年九月來華,為重慶帶來興奮與鼓舞,蔣介石夫婦熱烈招待這位特使。威爾基在一個晚宴上,建議蔣夫人訪美,向美國朝野宣揚中國抗日的決心。威爾基說,以夫人的智慧和魅力,必能使美國人民更加了解中國,她將是一個「完美的大使」,美國人民「就歡迎這樣的訪客」(5)。
隨威爾基來華的考爾斯在《邁克回顧》中寫道:「夫人的儀態和風度,令我和溫德爾(威爾基)兩人都感到仰慕。」「我完全同意蔣夫人是我們所見過最美麗、聰明和性感的女人。」(6)。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宋美齡自成都機場搭最新波音三○七赴美,蔣介石到機場送行,目睹飛機起飛才離去,隨行者有兩名美國護士和孔二小姐。宋美齡在機上一直躺著,未與機組人員交談,機組人員亦奉令不得和乘客交談。飛機於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時降落紐約長島密契爾軍用機場,隨即住進哥倫比亞大學長老會醫學中心哈克尼斯大病房大樓。第二天,羅斯福夫人即去醫院探視。宋美齡在羅斯福夫人面前,因旅程勞累,像個嬌弱的女人,使已有五個孩子的羅斯福夫人對宋美齡油然而生「我見猶憐」的母愛之情,……羅斯福夫人回憶錄中寫著:「蔣夫人似乎很緊張、很痛苦的樣子,她不能忍受任何東西碰到她的身體。有好長一段時間,醫生無法紓解她的痛苦,我認為大概是她長期緊張、焦慮和中國氣候所造成的後果。」又說:「蔣夫人嬌小和纖弱,看到她躺在床上,我心裡想如果她是我的女兒,我一定會幫助她,照顧她。」(7)
宋美齡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說:羅斯福夫人非常親切,親她的臉頰,希望能做她的私人朋友。羅斯福夫人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宋美齡是個「很甜的人,但頗有個性,亦很堅強,這些特色,使她和她丈夫在中國最困難的時期並肩成為真正的伙伴。」(8)
宋美齡在醫院住了十一個禮拜,直到一九四三年二月十二日出院。在這期間經長老會醫學中心羅布(Robert F. L0eb)醫生的細心治療下,拔掉智齒、治好鼻竇炎,身體逐漸康復。羅斯福夫婦邀請她前往紐約上州海德公園(Hyde Park)羅斯福老家休息。宋美齡在海德公園待了五天,一面補足元氣,一面忙著為國會的講稿作最後潤飾,以及思考未來如何面對美國朝野和媒體;這關係中國抗戰前途、國際聲望與中美關係的進展,她必須冷靜運籌帷幄。(9)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七日宋美齡一行人自海德公園搭乘火車於下午五時十分抵達華府聯合車站,車站內萬頭鑽動,擠滿歡迎人潮。羅斯福夫婦,親自到車站迎接.。白宮以國賓之禮相迎,如同四年前接待英王喬治六世及皇后之禮。羅斯福不良於行,留在車內,由夫人到月臺迎接。我駐美大使魏道明夫婦、公使劉鍇、前駐美大使施肇基、宋子文夫婦等皆到車站迎接。(10)
第二天,即二月十八日中午,在羅斯福夫人陪同下先至參議院演講,議事廳座無虛席,宋美齡一出現,即贏得掌聲雷動,宋頷首微笑。副總統兼參議長華萊士先作簡短介紹,蔣夫人隨即開始她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講。演講結束之後,再到眾議院,這是眾議院第二次邀請女性發表演說,第一次一九四二年八月荷蘭女王威廉敏娜(Queen Wilhelmina)。眾院議長雷朋(Sam Rayburn)向眾議員熱情頌讚蔣夫人,隨即演講開始。宋美齡演講的重點是:一、強調中美兩國長期友誼與美軍參戰的貢獻;二、宣揚中國軍民抗戰之艱苦與決心;三、陳述中國歷史文化之悠久;四、控訴日軍暴行;五、主張先擊敗日本再對付納粹;六、闡揚正義必勝之道;七、各國攜手重建戰後和平。(11)宋美齡演講結束,掌聲長達五分鐘。有一議員說,他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差一點讓他掉下眼淚。
「蔣夫人是一流的演說家,也是高明的『乞討者』,她在講詞中絲毫不露乞憐和乞援的痕跡,但是,眾議員以及在收音旁聆聽宋美齡演講的美國人民,立即同聲一致要求美國政府加速援華,而民眾亦慷慨大度地樂捐助華抗戰,即連羅斯福總統亦不得不公開表示加快援助中國的速度。(12)
「一位住在新澤西州東奧倫奇(East Orange)市的家庭主婦,寄了一張三塊錢的匯票和一張上海難童在火車站哭泣的剪報至白宮,要求代為轉蔣夫人。這位美國太太說:『三塊錢匯票是我的三個女兒合送給那位在火車站哭泣的小朋友。』這是蔣夫人的國會演講經由收音機轉播全美,打動千千萬萬美國人心田的最佳證明。每天有數百封來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宮,收信人是蔣夫人。」寫過《林肯傳》的詩人兼記者卡爾桑德堡(Cari Sandburg)在《華盛頓郵報》寫道:『她所要的是什麼,是為了整個地球上的人類。』」(13)
二○○三年宋美齡在美國逝世,《紐約時報》還報導當年的盛況:「她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演說,讓整個華盛頓為之傾倒,從而為中國爭取到幾十億美元援助。」(見於網路)
在國會演講後的第二天,蔣夫人和羅斯福夫婦一起在白宮總統橢圓形辦公室舉行記者會,與會男女記者一百七十二人。「大家一面採訪蔣夫人,一面爭睹亞洲第一夫人的丰采,同時亦首次領略她的機智與銳利。在記者會上,蔣夫人坐中間,羅斯福在右,其夫人在左。《時代》周刊說,蔣夫人有如初次登臺演出的少女一樣。羅斯福向記者說:「蔣夫人是個與眾不同的特使」(14)
「穿一襲黑色旗袍,胸前別了一枚中軍空軍軍徽的蔣夫人,一開口就不同凡響。她說:她在中國戰場訪問過前線無數次,不知懼怕為何物。但此刻看到記者的筆不停地揮動,心裡不知是怕還是不怕。『然而我感到你們的臉上都閃著笑容,我感覺到我是你們的朋友……』記者們熱烈鼓掌。」(15)
宋美齡在記者會上,對記者尖銳的問頭都能對答如流,「咄咄逼人」,羅斯福覺得這樣繼續下去,蔣夫人的風頭比他還健,於是宣布散會。(16)
美專欄作家克萊伯(Raymond Clapper)承認這場記者會使他大呼過癮,也許有一天要讓影星海倫海絲來演這個角色,不過,她演得再好也比不真實生活蔣夫人。(17)
「美國的女記者在會後咸認為她對國際問題的了解,在當今世界婦女領袖中無出其右者。」(18)
宋美齡由於個人的表現,為貧弱的國家爭光,獲中外人士一致贊譽;惟胡適博士澆冷水說:「不像話,不知所云。」(見於網路)胡適當時剛卸下駐美使之職,如果他還在任,可能評論就不一樣。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蔣氏夫婦赴埃及參加開羅會議,宋美齡還在病中。邱吉爾私人醫生莫蘭(Llord Moran)為她檢查身體,當晚在日記寫著:「她不再年輕了,但她有一種高貴的氣質,也有一些憔悴的魅力。」(19)
「開羅會議全是男人的的天下,唯獨宋美齡『母儀開羅』,與蔣、羅、邱平起平坐,三巨頭高峰變成四巨頭會議,官方照片即有三巨頭與四巨頭兩種。她的穿著、談吐和舉止可說是會場附近的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以外,最生動、鮮明的展現。」(20)
宋美齡在開羅會議的表現,蔣介石在最後一天的日記上寫著:「今日夫人自十一時往訪羅斯福商討經濟問題以後,直至霍氏(霍普金斯)離去,在此十小時間幾無一息之暇,且時時皆聚精會神,未能有一刻之鬆弛,故至十時已疲乏不堪,從未見其有如此情狀也。」(21)
蔣介石又在另一日記上云:「宴會中邱氏與夫人談笑,夫人亦以幽默語態應之……」(22)
「邱吉爾問宋美齡:『夫人是否認為我是一個很老的人?』宋答:『我真的不知道。閣下相信殖民主義,我不相信。』不久,邱又問宋對其看法如何?宋答曰:『我認為閣下說的時候比做的時候要兇。』」(23)
「邱吉爾在回憶錄中提及他對蔣介石的正面看法,他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蔣介石。我對他的冷靜、含蓄和敏捷的性格頗有印象。此刻是他的名望臻至頂峰之際。在美國人眼中,他是世界最顯赫的角色之一。他是「新亞洲」的龍頭。』邱翁說他對蔣夫人曾有頗為愉快的對話。『可看出她是一個非常特殊亦極有魅力的人』;他告訴蔣夫人上次在美未能晤面,實感遺憾。」(24)
蔣夫人在美國訪問時,邱吉爾亦在美國。有一天羅斯福總統告訴邱吉爾說:「我介紹你認識蔣夫人,她是一位漂亮的女人。」羅斯福立即打電話給蔣夫人,邀她第二天到白宮來與邱吉爾一道午餐,但宋美齡拒絕了,她說,要邱吉爾先打電話請她,她才答應,因此午餐沒有吃成。(25)
開羅會議,羅斯福的兒子伊利奧亦隨行,在一次雞尾酒會後,宋、伊兩人有長談,伊對宋美齡的印象是:「我覺得她像一位老練的演員。在半個多小時裡,她生動地、風趣地、熱心地談著……我相信蔣夫人多少年來,始終是以一種征服人的魅力對對方的談話發生興趣的方式來應付人。」(26)
一九一四年張學良在唐紹儀女公子(顧維鈞大姨子)的高級宴會上遇見宋美齡,他就驚為天人,心想:「如果我沒結婚就追她。」(見於網路)。這時蔣宋還沒有結識。
民國三十八年杪,中國大陸變色,國民政府退居台灣,美國政府落井下石,國務卿艾奇遜與總統杜魯門先後發表不支持蔣介石領導的中國政府。在此風雨飄搖之際,從日本東京盟軍總部來了一位雪中送炭的友人,那就是美國海軍上將查理.柯克(Charles M..Cooke),透過各種管道向美國民間爭取軍援台灣,又連絡美國友蔣人士來台合力抗共,更為蔣提出多項重大決策,譬如撤退海南、舟山,確保台灣都是他出的主意。
當時也有一插曲,蔣氏夫婦接見柯克時,宋美齡伸手與柯克一握,被國際媒體捕捉到這一難得的鏡頭,爭相刊載。世人始知中華民國仍然存在於台灣,這又是宋美齡的魅力打開了國際知名度。

注釋:
(1)張紫葛著《你所不知道的宋美齡》頁五。
(2)安淑萍、王長生著《蔣介石誄辭說屑》頁二四九。
(3)同(2)頁二四八。
(4)林博文著《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頁一六六。
(5)同(4)頁一六五。
(6)楊天石著《蔣介石真相之二》頁四四六、四四七。
(7)同(4)頁一七○。
(8)同(4)頁一七一。
(9)同(4)頁一七三。
(10)同(4)頁一七四。
(11)同(4)頁一七六
(12)同(4)頁一八○
(13)同(12)
(14)同(12)
(15)同(4)頁一八一。
(16)同(4)頁一八二。
(17)同(16)
(18)同(4)頁一八二
(19)同(4)頁二一三。
(20)同(4)頁二一五。
(21)同(20)
(22)同(4)頁二一六。
(23)同(22)
(24)同(23)
(25)同(4)頁二二六。
(26)同(4)頁二二○。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細品周仲初先生《大陸采風》集

             瞿 毅  

周仲初先生是一位慈祥的長者,待人親切,與他相處猶沐浴春風。年高八十有六,身體硬朗,勤於寫作,大德者必得其壽。
他熱愛旅遊,行遍祖國大地,遊必有記,記必成文。編者幾乎每天都接到他遠從成都寄來的大作。因本刊為季刊,無法容納這樣多的文章,而又不忍心讓它永沉海底,不見天日。於是將多年來在本刊發表和未發表者共一百二十四篇鴻文,集成《大陸采風》,發行單行本,供大家欣賞好文章。
《大陸采風》計分《遊蹤》、《名人軼事》、《文史鉤沉》三個單元,而以《遊蹤》居多,八十四篇。《文史鉤沉》次之,二十四篇。《名人軼事》殿後,十六篇。
作者下筆謹慎,不虛置一詞,每篇文長不過千餘字,很適合於現代生活忙碌的人閱讀。在《古今藝文》發表時,即獲得熱烈回響。
他每寫一景點必追本溯源,極具濃厚歷史價值。除用生花妙筆描寫眼前的景物外,更引證古人詩詞,平添文學之美。如寫《烏江奇景喚遊人》云:「烏江因江水清澈如鏡,濃郁如墨,故稱『烏』。」「烏江終日驚濤雷鳴,一瀉千里,使人膽戰心驚,誠惶誠恐。」接著他引清人一首詩:
蜀中山水奇,應推此第一。
安得王右丞,再試烏江筆。
《春郊桃林紅雨飛》,先描寫「暮春三月,漫山遍野,桃花灼灼,雲蒸霞蔚,燒燃透骨的妍麗,……但見紅雨飛揚,溪中和岸上點點落紅,雙燕起舞,許是將花瓣銜去裝飾新居吧!」作者接著引宋人劉次莊《敷淺見桃花》詩:
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水半染泥。
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
他寫《登枇杷山夜眺》:「千萬顆星星微笑藍天,千萬顆寶石嵌落地面。」「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登上枇杷山紅星亭,舉目眺望,萬家燈火,依地起伏,如光的浪花,火的波濤,爭相輝映。淡藍的、淺綠的、桔黃的、緋紅的、銀白的,火樹銀花,千叢萬簇。」文字是多麼的鮮活!
他介紹四川松潘縣的「喊泉」云:「遊人從黃龍後寺的轉山路上抬頭仰望,但見一墨綠色的巨石橫空伸出,大有不可一世之勢。當我們站在這突兀的巨石下面,齊聲大喊『嘿』!」原本乾燥的巨石突然噴出一股清涼的泉水,滲透到巨石邊緣,流淌下來。沒有多久,泉水流動停了。緊接著又撕聲裂肺地連續大喊幾聲,泉水又源源不斷地淌出,傾瀉而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好似一條銀鍊當空舞,令人驚嘆。」
《重慶歌樂山紀遊》:「歌樂山美,歷史傳說更美。據說大禹當年治水,駐紮此山除水患,百姓載歌載舞,歡樂無比,故而得名。」作者自吟一首詩:
九九重陽今再遊,重岩無恙曉風吹。
三百石級通天外,雲頂峰高迫日頭。
「巴人之舟」新境界,林園獨擅古渝州。
「歌樂靈音」舒心處,煙水雲山一望收。
◇ ◇ ◇
在《名人軼事》單元裡,作者寫《巴金與葉聖陶》指出:「他(巴金)在法國寫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由於缺乏自信,不敢投稿。寄給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的一位朋友,託他代印幾百本。不料作品被時任《小說月報》代理主編葉聖陶發現,當即決定在月刊上連載。從此將巴金推上了文壇,確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作者在《毛澤東與對聯藝術》中說:「毛澤東喜愛對聯,創作對聯,寥寥數語,言簡意賅,展示他的思想情操和生活情趣。」「毛澤東生前寫過很多輓聯送人,他的輓聯繫人敘事,情真意切,十分深刻。」「解放後五十年代,毛澤東與周恩來一起到湖南視察。在長沙湘江桔子洲,毛澤東豪興大發,提出與總理作對聯互娛。他即景出句:『桔子洲,洲傍舟,舟行洲不行。』上聯難度極高,周一時對不上來。車行至市內天心閣時,周恩來見一群鴿子從閣中飛出,立即悟出下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工整切貼,毛澤東發出會心的微笑。」
《毛澤東談作壽》:毛澤東曾禁止給黨的領導人祝壽,他認為作壽不會使人長壽。作一次壽,這個壽星就長了一歲,其實是少了一歲。不如讓時間偷偷地過去,到了八九十歲時,自己還沒有發覺,……這多好呀!
作者在《蔡鍔反腐倡廉垂典範》中說:蔡鍔為雲南都督時,財政拮据。蔡鍔兩次提倡減薪,第一次他的月薪是兩百兩,減為一百二十兩,下級「弁護目兵仍按舊支出」。同年(一九一二)六月二次減薪:凡軍政學警各界,其原薪在六十元以上者均為六十元,以下遞減,惟目兵暫仍其舊。這樣一來,他為一省之長和下級軍官薪俸相同。在他以身作則的領導下,雲南省吏治清廉成為風尚。雲南省的財政不僅未有赤字,反而結餘二十多萬元。
周先生也寫到《孫中山先生與黃宗仰》,黃宗仰被梁啟超譽為「我國佛教界第一人物。」十六歲在虞山三峰清涼寺出家。他雖身入空門,但未忘世事。曾遊齊魯燕,浮海閩粵,東渡日本。在橫濱往訪中山先生,中山先生將住處樓下一室給宗仰留宿。兩人同處五十多天後,中山先生要去檀香山展開革命活動,黃宗仰寫下《餞中山》一詩:
 握手與君五十日,腦中印我揚子圖。
 舉華劍氣凌江漢,姬姒何以復故吾。
 此去天南翻北斗,移來邗水奠新都。
 佇看叱吒風雲起,不殲胡虜非丈夫。
《孫中山先生的兩首輓詩》,一九零六年十二月,劉一道和蔡紹南等人,聚集農民、礦工、鄉勇為主力,在萍鄉、瀏陽、澧陵起義。劉道一壯烈犧牲,孫中山先生寫詩悼念,充滿豪情,哀而感奮: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餘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風雲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一九零七年十二月三日,革命黨人黃明堂,率廣西那模村鄉民八十多人攻佔鎮南關三座炮台。孫中山先生、黃 興等在越南從事革命活動,得捷報後立即趕來炮台。清將陸 榮從鎮南關本營率援軍到達,孫先生親自指揮打得敵人死傷慘重。他豪情滿懷地說:「反對清政府二十多年,今天才得以親手炮擊清軍!」終因孤立無援被迫撤退。賦詩一首:
感來意氣不論功,魂夢忽驚征馬中。
漠漠東亞雲萬疊,鐵鞭叱吒厲天風。
全詩景象壯闊,情景交融,痛殲頑敵的豪情,寫得淋漓盡致。
   ◇       ◇     ◇
作者在《文史鈎沉》單元中談到《成都成「都」的文化拾遺》:「地處中國西南的四川省會成都市,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多次成為封建王朝的都城。」「從中國歷史上看,每當中原地區發生重大變亂,成都總是率先樹起割據的大旗,演出了一幕幕黃袍加身的大戲。從兩漢之交的公孫述「成家」,到三國劉備的蜀漢,從十六國時期的成漢,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和後蜀,在中國人民心目中佔據了特殊的地位。近年舉世矚目的「三星堆」文化發現,更增加他獨特的異彩。
《「天府之國」的由來》:「天府一詞首見於《周禮》,本是一種官名,「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戰國策.秦策》蘇秦對秦惠王說:「大王之國,田肥美,民殷富,……天下之雄國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在論定都關中時說:「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天府之國也。」以上所謂天府之國係指關中平原,富庶之地。而以四川為「天府」之稱,應出自諸葛亮之《隆中對》:「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代所指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常璩在《華陽國志》中云:「蜀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曰『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從此「天府之國」在歷代文人學者筆下逐漸成為四川的代名詞。 .  
《台灣與大陸幾經分合》,作者指出:台灣最早出現在我國史籍中是《禹貢》的「島夷」。
三國東吳黃龍二年(二三零),孫權派衞溫率軍萬人巡視夷洲,歷時一年多。
隋大業三年(六零七)煬帝派朱寬考察琉球(台灣)。兩年後,派大將陳稜率軍從今鹿港登陸,開始對台灣進行墾殖。目前彰化市尚有陳稜路以為紀念。
南宋與元代均派遣軍民屯戍澎湖,設「澎湖巡檢司」。到了明代,政府公文始用「台灣」之名。
明天啟四年(一六二四),荷蘭殖民者屢次攻打澎湖失敗後,趁台灣本島空虛,在「大窩灣」登陸,侵佔我國領土台灣。這是台灣第一次被外人竊取。壓榨台灣人民的經濟利益達三十八年之久。
明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一),鄭成功率兩萬五千人進攻台灣,奮戰九個月,於一六六二年二月,從台南赤崁樓登陸,趕走了紅毛賊,收復台灣。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收復台灣。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將台灣「府」提升為「省」。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一),中日甲午之戰。中國戰敗,日寇竊據台灣五十一年。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經八年血戰,潰敗日本,台灣重回中國版圖。雖然目前兩岸分治,但終有一天會統一。
,◇ ◇ ◇
綜觀《大陸采風》全書,以洞見取勝,字字珠璣,細嚼慢嚥,回味無窮。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相知半世紀

    -一讀張洪禹兄《感動的記憶》 瞿 毅 (98.1.18)
認識張兄是民國五十年初,我在宜蘭通信兵學校受訓,正學步寫作。學校發行一份四開周報,有一版副刊,刊登藝文作品,我常有文章見報,學校多次論文比賽也是名列第一。這就引起睡在我上舖的郝嘉明學長注意,他來自金門,他說連上有位作家,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姓張,筆名「宏嘯」。我當時還不敢向外投稿,對能在大型報刊上發表文章的人非常仰慕,我只想有一天能見到這位作家。過了一些時日,郝學長給我張兄轉來的信,並附有他發表的文章,要我指教。自己的文章都寫不通,何能指教他人?但我們從此搭起友誼的橋梁。
民國五十二年初,我已調國防部服務,從台北到岡山空軍電子學校受訓,張兄移駐新化虎頭埤知母義營房,我們相約見面,談到一些寫作經驗,甚是投契。那時我已向報刊投稿,不時將退稿寄給他指教,他也就不客氣的大刀闊斧修改,我看了有些臉紅。我把改過的文章給另一位文友看,他說改是改得好,只是有點吹毛求疵,寫散文不必那麼苛求。我想我就需要這樣的文友鞭策,因此我們常常通信,相互切磋。他有次來台北休假,住「國軍英雄館」,與我服務單位近在咫尺,我們同遊新公園,共進午餐,拍了一些相片,盡歡而別。
他在野戰部隊,時有調動。五十九年我退役離開台北,他曾去找過我,惜緣慳一面,從此失去聯絡。民國六十三年我從大學畢業,到彰化高中擔任教職。六十四年某天我們在街上相遇,真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驚喜不已。交談之下才知道二人同住彰化,距離甚近,早晚散步即可見面,時相砥礪。後來,他介紹我參加「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我們常一起參加文藝活動,出席各種研討會。我在文化中心辦文學講座,他必是第一個到場幫忙的人。我編《古今藝文》二十九年,遇到問題稿件,總是拜託他斧政,他從不拒絕,而且都能使文章生色。我自己要發表在雜誌上的文章,亦必經他過目才安心。猶記得穆中南先生編《文壇》時,曾感嘆自己文章未經人看過就發表出來。我何其有幸,能有這位摯友為我讀第一遍?
張兄的第一本大作短篇小說《下凡記》,商務印書館出版。第二本中篇小說
《亮島上》為金像獎作品,黎明出版社發行。第三本《警員的一天》,亦為短篇小說,彰化文化中心印行。整個來說,作品產量不算多,但每一本都紮紮實實,可以傳世。《感動的記憶》,由「古今藝文出版社」出版,紙本與網路並行。全書共有六十三篇鴻文,分《書海尋幽》、《藝文掃描》、《人生掠影》、《金鴿留痕》四單元,約十五萬字。筆者拜讀之後第一印象是文字運用圓融,不虛置一詞,每字都妥貼地安放在適當位置,讀來如飲醇醪。這就是他一向所追求的,一篇文章務必字斟句酌、一改再改,即使已在報刊發表過的,仍是不斷推敲,以臻完美。
《感動的記憶》顧名思義,就是描述他所經歷的一些令人感動的故事。《早逝的彩霞》,是寫他女兒張青玉「剛過十八歲的生日,一個這樣似錦年華的少女,正像一朵初展笑靨的蓓蕾,就在一夕之間忽然凋謝了,妳所留給父母的是多麼沉重的悲痛和思念啊!」凡讀到此莫不隨作者一樣沉重和悲痛。當聽到他們家人在遺體前「抱著渺茫的一絲希望,力竭聲嘶……青玉!青玉!妳回來,快點回來……」和弟妹哭喊:「姐姐回來吧!姐姐回來吧!」誰不掉淚?
《獨耳者》,是描述日本統治台灣,視人命如草芥,濫殺無辜:一個十歲的孩子,為掩護一個被日本兵追殺的陌生人而割去耳朵。當他清醒之後,不是痛惜自己失去耳朵,而是關心「那個人呢?」這是多麼高貴的情誼啊!
《載不走的情誼》,發生在民國八十年七月下旬,有福建沿海一艘「閩獅」漁船侵入我海域,被我海巡署緝獲帶回台中港,安置在「大陸同胞接待中心」,由保四總隊第四中隊前往照顧。船上共有十八名成員,七名依海盜罪起訴,十一名留在接待中心。保警隊員與他們「天天相處」,「日子一久就成了至親好友」,當他們被遣返前夕,「舉行惜別晚會」。大陸船員與保警隊員「聚在一起唱歌、喝酒」。蔡船主唱《行船的人》,邱小弟唱《愛拼才會贏》。「接著隊員們也一曲接一曲的唱著唱著,便情不自禁的熱淚盈眶,蔡船主……泣不成聲了!」。「大家繼續的唱,台語歌曲、國語歌曲、民謠小調,唱呀唱的,天已經漸漸放亮了。」車子開到碼頭,船員們步上軍艦「忽然沉默起來」,「神情黯然」,向岸上送行的保警隊員和港警所同仁揮手,離情依依。「廖小隊長紅著眼眶大聲說:『同胞,同胞,我們都是血肉相連的同胞兄弟!大家多珍重!』」這是多麼感人的場面!
《颱風夜》寫一位服務偏遠山區的教師,在風急雨驟的颱風夜,小兒子「阿雄臉色蒼白,抱著肚子在床上滾來滾去」。父親趕緊下山,請那位五、六十歲的老醫生上山。他原不抱什麼希望,但那位醫生,仁心仁術,樂意上山救人。經診視,是急性盲腸炎,必須立即開刀才能挽回生命。他們三人合力將小孩揹下山。醫生動作熟練,女兒當助手,在「小房間裡點起三、四盞電池燈……就開始手術工作。」孩子的父母「一直坐立不安的等候,好像等了幾個世紀,老醫生很疲憊的出來,脫去手套,摘下口罩:『不要緊了!現在讓他安靜的睡一下。』」這是描述一位可敬醫師,冒風雨上山救人,令人感動,可惜情節安排未盡合理,一個小診所能動手術割盲腸嗎? 
《朋友你在哪裡》很有人情味。邱霄漢在舟山群島撤退時為初級軍官,來台後與一女子結婚,厭倦軍營生活而逃離部隊,被憲兵抓到,重回部隊,再從二等兵幹起,「神志自然有些頹喪和失意,有時一天難說幾句話。」值星官點名時,發音不正確,被聽成「臭要飯」,又因他不修邊幅,衣服不常洗,破了也不補,看起來真有點像要飯的,於是成了他的「諢號」。作者對他有所同情,試著去勸解他,並借有趣的書給他看,他們成了知己,一同出遊,共逛書店,人生有所改變,對人和善、做事積極,成了「邱好漢」。一次連上要選三至五人突擊大陸,他首先報名參加。從此「一去不復返」,生死難測,讓讀者去猜,這是高明的結尾。
作者藉探視追捕歹徒而受傷的老友《警員李君》,而道出警察愛民的感人故事。「一天傍晚李君正坐在派出所服務台值勤,忽然有一個年約十三、四歲的女孩驚慌失措跑來:『警察叔叔救救我!』」原來這個女孩的母親離家,父親欠下大筆賭債,被歹徒擄走,奪去貞操,逼她出賣靈肉,如有不從,還遭毆打。歹徒有鎮民代表撐腰,更加橫行無忌。李君夜巡時,竟被人打了一槍。他將歹徒逮捕送辦,對鎮民代表曉以大義,女孩認警員為乾爹。作者與主人聊天時,乾女兒帶著「七、八個少女,手捧著鮮花,祝福李君「早日康復」。李君接過鮮花,眼角閃著淚光,作者也感覺「面頰上有什麼在爬行」。 
《愛的教育推行者》朱錦榮校長,筆者也很熟,他已離開人間。他任彰化縣和美鎮大榮國小校長時,有四個小朋友偷賣一家工廠的金屬片,被學校查出。朱校長親自處理,沒有責怪孩子,而是學校將那些金屬片買回,歸還原主。再勸學生深思、反省:今後是革面洗心,重新做人?還是再去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繼續沉淪?所幸四名小朋都能體會朱校長的用心,從此改過自新,努力向學,後來都有不同的成就。
《父不詳》,阿志是酒女秀子生下不知其父的兒子,因身分證記載「父不詳」,被同學譏為「野種」。他氣憤不過,打傷對方一隻眼睛,被學校強迫退學,從此走上不良少年的不歸路。成年累月,不是進拘留所就是少年監獄,終因一件殺人案而判刑六年。但他很幸運,遇上一位好警員:先幫助貧病交迫的母親申請到社會救濟,解決生活問題,使母親感激涕零。阿志假釋後,警員為他在木材行找到工作;但沒多久,老闆懷疑他偷竊,他百口莫辯,又失去工作。秀子病逝,阿志大喊一聲:「阿母……」,「那聲音像一支利箭似的刺透」警員的心,「至今還依稀迴盪在耳畔」。阿志對警員說:「我們母子一直沒有人把我們當人,唯有你們派出所那些警員先生對我們付出很多關懷。」後來,阿志與一位獄中好友去埔里開墾山坡地,種植水果,因勤奮工作,連年豐收,結婚生子。回想起曾經助他從逆境中走出的人,千方百計打聽出他的地址,開著「小發財」載了幾箱水果去看這位警員。作者藉這故事,闡揚人性本善。縱然一時走了彎路,只要遇到貴人指引,必能成器。
文壇前輩李升如先生,三十年前成立「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推展全省藝文活動,舉辦兩岸學術交流,居功厥偉。張兄在《憶李升如先生》一文中云:開會時,他第一個到場,親自在門前迎接與會的文友,親切熱誠。雖然年近七十,力充沛,高大挺拔,像一棵「長青樹,枝葉茂盛,綠蔭濃濃,頂著艷陽。文友們都像躲在他的濃蔭下,真是涼爽宜人,怎不教人去親近、敬仰?」
《探親記》,作者帶著兒子回家,見到老母及親友,歡敘離情,接受熱情招待。老母年高八十有八,因摔了一跤,要靠臉盆架扶著才能走路。他本想多陪一段時間,以盡人子之道;但兒子不習慣每天不洗澡的生活,全身難過,腰酸背痛,天天嚷著要回家。他迫於無奈,不得不順從兒意,「瞞著老母偷偷提前回台灣」。我們不難想像舉步維艱的老母,一天又一天盼不到再見兒子是怎樣的心情?
《仙姑渡陰》,乃民間信仰,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陰陽交會,有其幽冥奧妙。作者用過多筆墨舖排起靈前的盛大場面,而對讀者極想知道的溝通過程卻略而不述,應是敗筆。讀這類文章,都想知道仙姑如何把陰靈調出來,了解陰靈在另一世界的狀況,需要陽間親友如何超渡?少了這些過場,文章就淡而乏味。像《早逝的彩霞》就寫得入木三分,主角青玉通靈示現的靈異現象,神奇萬分,令人不解其惑!
神棍騙色騙財,時有所聞。現在又多一樁《神棍嫁禍》。神棍竟然嫁禍於結拜乾姐,真是人心難料。作者以穩健筆法,不急不徐,娓娓道出所要表達的主題,沒有謾罵,沒有譴責,只讓讀者去體會神棍的可惡。
《扭曲的人性》,男主人下落不明,女主人對兩個兒子「有時像捧在手上的寶,有時發起虎威來,就把他們打得哇哇叫……遍體鱗傷」。小兒子的童養媳剛來時,還為她梳頭,買新衣。過了幾天,就嫌她懶惰,沒有教養,不會做家事,常遭毒打。又為她纏小腳,用一條長長的白布把腳丫裹成像粽子,痛得眼淚直流,還不敢吭聲,一吭聲就狠狠一個嘴巴子。後來竟以折磨童養媳消遣,一大清早就為她裹腳,走路都要扶著牆壁,還說是裝的,拿起雞毛簟子從身後抽打,那女孩子就這樣被活活折磨死了。這是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事。作者感嘆人性的扭曲、墮落,直到如今,還有壯漢將友人託他照顧的孩子當畫布,全身剌上各種圖形和文字。更有變態男子逼外籍新娘吃大便、吞精液、舔香港腳。亦有生父將讀小學的女兒作當洩慾的工具,真教人懷疑這是人的世界!
今逢亂世,動不動就有人輕生,無謂耗損珍貴生命,因此作者呼籲《還是活著好》。他為我們描繪的淨土是:「那天上的白雲朵朵,千變萬化;那早晨的朝陽,黃昏的落日;那夜晚的星晨和月亮;大自然的樹叢、碧竹、花鳥,那河水中的游魚,那一樣不是透著無限的美感!即使陰雨霏霏,野風蕭蕭,亦是藝術家描繪不盡的題材和靈感啊!」我們能輕易放棄這美好的生存空間嗎?
如何才是《快樂人生》?作者總結劉博士的話說:人有了錢,有了勢,有了學問,就要以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對工作有興趣,對人生有責任感,把自己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快樂。
張兄是愛書人,與筆者同好,我們常同進書局,如飢似渴的尋寶,往往忘記時間。寧可不吃飯,也要多看一會書,所以我們都「家藏萬卷書」。愛書必然讀書,中外名著他都曾「細嚼慢嚥」,融化出《書海尋幽》、《藝文掃描》兩個單元,雖然每篇著墨不多,但都有他的灼見。

天降大任於是人也

──讀馬水金《浮生散記》有感
瞿 毅
  承馬兄不棄,囑我為他的大作《浮生散記》寫序,自感才疏學淺,實難膺命,但又婉拒不掉,僅以讀書報告應之,如有不妥之處,只怪馬兄認錯人。
  大作共分《浮生散記》,《寺廟行腳》、《講古懷舊》、《非文學》四輯,最後附有《年表自述》。《浮生散記》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文筆細致,頗見功力。《寺廟行腳》,是作者走遍全台二十座寺廟寫成,有類於司馬遷走過名山大川,寫出《史記》。《講古懷舊》,講了五個有啟發性的故事,文字敘述似有掉書袋之嫌,但以《老棟》最具時代意義。《非文學》,又分《黑與白》和《也是文學》兩類,這一輯內容繁富,足見作者見多識廣,舉凡政治。環保、樂透,河川保護、地方文化建設盡在其中。
  細讀全書,最令我感動的,是《年表自述》,記載作者在過去近半百歲月中所經歷之嚴峻考驗,唯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差可比擬。
   一、從小與病魔纏鬥
 作者在一歲時,「感染濾過性病毒,四肢一度癱瘓。遍尋名醫,用盡偏方,最後幸運地右半部機能障礙,長大之後,自嘲『半個人』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待遇,縱不能奔馳跳躍,還能緩步健行;縱不能懸腕沾墨,還能振筆疾書;縱不能高舉右手,也還能左手拋擲,自然變成左撇子;右手寫字,左手吃飯,怎麼不划算?一生未曾領用『身心障礙者手冊』,以享政府優惠、補助福利,此為個人天性」。(見四三七頁)憑此「天性」,就值得驕傲,與今天某些大官夫人,好端端一個人,卻冒享殘障者的優惠,兩者相較,何啻天壤?
  兩歲時「長白喉。母親在為我求醫途中,因見我已無法呼吸,機警地自喉間用食指將白繭扯出急救,逃過一劫。」(見四三八頁)三歲時,「八七水災,大甲溪水一夕暴漲,全家人逃命。」(見四三八頁)五歲時「為閃避來車,跌落亂石溪谷,頭縫三針,撿回一條命。」(見四三八頁)六歲時,「遭熱水自頭淋下,腰部以上嚴重燙傷,經東勢名醫劉江性先生細診,又救回一命。」(見四三八頁)
 十一歲時,「晨間嬉水,不慎跌落深潭,滅頂之前被採砂石之胡姓外省恩人救起,再逃一劫。」(見四三九頁)
十三歲時,「在河床撿拾漂流物,被洪水圍困六小時,險遭沖走,自此見水如見鬼。」(見四四0頁)十八歲,「因感冒引起支氣管炎併發成肺膜積水。右肺嚴重積水,呼吸困難,……經輾轉三家大型醫院,連續住院診治五十六天,又撿回一命。豐原市某外科醫院曾二度在背部『穿孔抽水』,宣佈『束手無策』,一命嗚呼之前,雙親將我轉院至台中市民權路『黃小兒科』急救,由黃阿鐘老醫師親自救治,住院四十日,妙手回春。」(見四四一頁)
  二十三歲「車禍腦震盪,頭縫三針,再撿一命。自此項上人頭縫有六針,此後偶以『六針』為筆名」。(見四四七頁)
  四十七歲,「『九二一大地震』四周年前夕不慎摔跤,跌破左膝蓋骨,積血數百西西,腫脹如球,痛徹心扉。次日求醫放血引流,自此連續三個月挾杖行走。幼年時期摔跤無數,雙膝傷痕累累,以為練就一身鐵骨,竟不禁此一摔。」(見四五八頁)。
     二在校園初露鋒芒
 上天既給他無數災難的考驗,當然,也給了他超人的智慧。七歲入「大茅埔成功小學」。雖然學校的環境差,但他「學習樂趣無窮」。十歲那年,他四年級,班上的珠算、書法、臘筆畫比賽均得第一名,作者自問「是老師愛心鼓勵或天賦異秉,不可知矣。」筆者代曰「天賦也」。
  十一歲「自由圖畫,用獵筆畫出文化圖書公司出版之《水滸傳》封面「武松打虎」一圖,老師用「神童」來鼓勵。」(見四三九頁)
  十二歲,「作文比賽,題目『我的家』,全班第一,對作文因之大感興趣。(見四三九頁)
  十三歲就讀東勢國中,用「散散生」為筆名。十四歲「大、中、小楷混合書法比賽,第二名。作文比賽題目「學校與我」,第一名。(見四四0頁)
  十五歲「作文比賽,題目自擬《擠車記》,毛筆書寫,文長二千字,以『甲上上』成績獲第一名。國文教師劉秋存先生將之在各班公開朗誦,鼓勵有加。
  東勢國中畢業之後,考取大里高中,文史成績名列前茅,數理各科一落千丈。
  十七歲「因離愁別緒,將心情、感懷抒發於寫作,以解鄉愁,用本名及筆名「嵐曦」和「藍溪」嚐試投稿。每有一日數稿之作。五月,散文《歲月》發表於許文廷先生主編之《民聲副刊》,六月,《異鄉小語》系列心情記事在《民副》斷續連載,每篇六百字,受許主編不斷寫信指導,勉勵,信心大增,文思俱有進境。」(見四四一頁)
  十八歲因病休學在家,仍有作品發表。<新生副刊>、<台灣副刊>、<晚風副刊>、<西子灣副刊>、<中堅月刊>、<小說創作>、<文壇月刊>、<中央副刊>等,都有他的大作發表。
  十九歲時,第一本文集《凌晨輕歌》由<當代文物」出版,收錄四十二篇散文和四篇短篇小說,對一個作者而言,出書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能著書立言,則非天才莫屬。但在中國這個社會,要靠寫作過日子,是絕不可能的,因此,他既不能繼續求學,就不得不另謀出路。於是兩次向母親各「借貸」三千元出外謀職,兩次受騙,最後向友人商借車資返家,深感「江湖險惡」。這年十月再向母親借二千元,離群索居於東部鄉間達四月之久,「創作甚多,風格一變」。(見四四三頁)
    三、幸遇恩師,發揮所長     
二十歲是他人生的轉捩點,這年「六月,因創作不懈,受<民副>新任主編孫魯濱先生的賞識,破格提攜引進<民聲日報>,接替興大畢業在即的鄭清和兄,為助理副刊編輯,月薪六百元」。這時有大明中學校長盧精華先生,願以特案協助他取得高中基本學歷,再圖進修之道,「但學業一途既已放棄在先,此後便已死心。」又感於「學然後知不足,便開始大舉購置文史哲方面的書籍自我進修,迄未間斷,藏書逾萬。七月,兼任校對組夜間校對員。八月,再兼任日間校對員及通訊組通訊記者兼新聞助理編輯,身兼五職。第二本文集《蘆笛響在小河邊》問世。九月再兼任資料室整理員。十月,恩師孫魯濱升總主筆,大力提攜為副刊主編。且在社外兼任三家地方性半月刊、月刊雜誌之責任編輯及特約撰述、專職兼任。作者在弱冠之年,以高中修業一年半的學歷,能主持當時民營歷史最久之報社副刊編務,在中國可謂前無古人,恐亦後無來者。
  二十一歲,五月,出版第三本散文集《浮生少年遊》,十月,出版第四本文集《竹林.綠野.幽徑》。這年與友人在台中市民族路創「金海打字印刷行」,自任經理,正式告別每天十八小時的超量工作。
  二十二歲,他與同樣兼職數家報、刊編輯的粘銘玉小姐走上紅毯,在事業上比翼雙飛。十月,出版第五本文集《策馬江湖》。
二十三歲,長子出生,與友人共同經營的「金海打字印刷行」,因一年之中虧損一個資本額而宣告解散,經友人資助,自創「金玉堂打字排版印刷行」於台中市西屯區,仍以打字排版書刊為主要業務。
二十四歲,二月,次子降世。購入第一部平版印刷機,獨資創立「金玉堂彩色印刷廠」。四月,出版《編輯與入門》專集,以「專門學術論著」,取得出版社發行人同等學歷資格。二十五歲,三月,出版《新聞產生與出報過程》專集,取得雜誌發行人同等學力資格。十二月,成立<金玉堂出版社>,自任發行人,以出版大專用書為主。
二十六歲」被連續的惡性倒閉,出售兩部印刷機後,仍不足以償債。又恢復打字排版經營,為還債,一頭鑽進已無心作有系統之任何創作。三月,由<晨星出版社>出版譯著《阿信》。」作者未曾學過一天日文,無法看懂全文,竟以選譯方式成書,暢銷一時,寧非怪事?四月為《達新月刊》撰寫勵志專欄,貼補家用。惡運不改,接二連三被倒帳,三餐不繼,生活陷於困境,二度挽袖賣血,第一次賣血是為小孩子買奶粉。五至十一月,失去目標,全無鬥志,乃去營業魚池釣魚,以逃避債務而空轉現實,並加入台中市「榮吉釣魚小組」,拜「六指神釣」為師。參加第三屆中部吳郭魚釣魚大賽,獲起魚獎、重量獎、總量獎「三冠王」,全國唯一,「享譽空前」,至今無人打破。每日早出晚歸,以釣魚為樂,刻意逃避現實。受妻子眼淚和真情感召,突然大徹大悟,毅然折竿重返現實,面對生活、事業,此後十五年未再踏進魚池半步。
二十九歲,被誣陷印製黃色書刊,遭法院判刑七個月,四月十六日入獄,十一月十五出獄。在獄中他又表現了文學天才,受刑人作文及書法比賽,榮獲「作文個人組」及「書法團體組」雙料冠軍。作者肯定這次入獄的真正原因是承印黨外許榮淑等人所主持「深耕」雜誌之書籍,及《彭明敏回憶錄》、《蔣氏王朝》等查禁刊物,被裂入「激進份子」,受人監視。民進黨台中市黨部成立,許榮淑曾邀他入黨,並安排黨職,但他無心於政治,予以婉拒。
   四、事業有成,關懷鄉里
三十歲,三月,重整旗鼓,力圖振作,舉債一次購入二部中古平版印刷機。五月,為《慈孝雜誌》義務撰寫「三官行」專欄,並為《地方事》副社長兼總編輯。十月,應邀至逢甲大學等院校青年社,講授「新聞編採與刊物編印」及「社團刊物之編印企劃」,每課二至三小時,坐無虛席,每堂爆滿,與碩士、博士級講師在宣傳海報上並列,自是人生得意之事也。(見四五二頁)
三十一歲,四月,因早期為人背書作保,於今所有生財器具遭法院查封,最後與債權人達成將印刷機「奉送」,全數抵付清償協議,讓損失降至最低。印刷機四進四出,過程坎坷!再購入二部中古印刷機繼續營業,自此一生信奉「朋友可以深交,背書做保免談。」(見四五三頁)
  三十二至三十三歲,日夜埋首廠務,八九年十月,終於完成十足償債,不欠人家一毛錢,創業十年,十年還償,青春歲月,交相損耗。兩年之中,……勤苦自勵,俯仰不愧也。付出代價慘痛,得以頂天立地而已。(見四五二頁)
   從此以後,事業便漸入佳境,除潛心於事業之外,更關懷鄉里。
  三十四歲,一月,與友人成立「文宣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於台中市,為中部民營第一套以相紙輸出之電腦排版系統。六月,創《地方人雜誌》自任發行人兼總編輯,以闡揚人間光明面和揭發社會黑暗面為宗旨。撰寫《台灣寺廟行腳》走訪全台寺廟,報導諸神來歷及沿革事蹟。(見四五三頁)
  三十五歲,六月,當選台中光明國際獅子會理事兼刊物,公關主委,主編《光明會刊》,為社會服務。十二月,因《地方人雜誌》每期均有內幕報導,引來各種排山倒海之困擾,影響個人正常生活,忍痛停刊。
  三十六歲,編撰地方文獻《東勢風物誌》。十二月,整理舊作《無愁歲月》。
三十七歲,與新聞界友人聯合發起「財團法人柳蔭慈善基金會」,募得基金五百餘萬元,共同關懷社會。五月,《三官大帝傳》出版。受「宏孝院」委託成立「宏孝出版社」,任發行人兼總編輯。六月,《無愁歲月》由台中縣文化中心出版。七月,成立<文學街出版社>自任發行人兼社長。首先建構「校園文學館」、「文學圖書館」、「新詩坊」及「宗教叢刊」四種叢書系列,以鼓勵新人創作,建立校園文學及書香社會,(見四五四頁)
三十八歲,十月,東勢成立「台中縣文化協會」,力薦陳乙升高票當選創會長。十二月,規模近六百萬元之「財團法人柳蔭慈善基金會」首次捐助某社福團體,遭欺瞞款項之運用,致令發起人大感挫折,隨即宣佈解散,基金全數退還原始捐款人。(見四五五頁)。
四十歲,五月,成立裝訂部,至此初步完成書刊編印製程一貫作業。<文學街>連續出版台中女中、省二中、衛道中學……等二十餘所學校文選,評價甚高。(見四五五頁)
四十一歲,一月,協助《海鷗詩刊》復刊。五月,將「金玉堂」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提高至一千五百萬元。四十二歲,五月,為客家協會發行之年刊《大甲河紀事》,作刊頭題字,撰寫地方掌故及主編。(見四四五頁)
四十四歲,六月,與徐登志老師、葉玉錦議員等於東勢成立「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被選為創會長。以保存延續地方文化及母語為宗旨。陸續編印相關教材讀本和專集。
四十六歲,五月「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與文建會、東海大學合辦為期四十天「大雪山論壇」系列活動,對振興故鄉在「九二一」受創後之觀光產業、擴展地方藝文視窗及相關文化資產保存,均獲豐碩成果,為地區少有之大型文化藝文活動。八月,彩色版《大埔音客語讀本》初版,……寄贈全國各縣客家鄉鎮學校以為推廣之用,並為本縣國中小學母語正式教材。預定編印至第六冊,做為學生學習之進階教材,九月,連任「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會長。(見四五七頁)
   四十七歲,八月,以「石頭老人」名義,在<孝慈雜誌>開闢「石頭老人信箱」,主持讀者疑難雜問。(見四五八頁)
四十八歲,「三月,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三官大帝道脈宏孝協進會」理監事會聘任為「宏孝善德會」總會會長,為貫徹關懷各地急難人家,由各縣市分會自行徵信,辦理扶助作業,取之於該縣市,全數用之於該縣市。五月,著手寫《自傳》,作五十歲之人生回顧,……
可望完成八十萬字個人歷程。
二十六日,「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成立於東勢舊火車站,為台中縣第一客家文化館。二十八日,於東勢國小成立「台灣大埔客語資料中心」。客家協會、文化學會及地方人士於地方推動客家文化,至此已初見成果。
四十九歲,由於他對客家鄉親的關注及對客家文化推廣與發揚,三月,台中市政府成立客家委員會,被胡志強市長「點名」為委員。任期二年。六月,由徐登志老師耗時兩月編纂成《台灣大埔音客語詞典》,台中縣寮下文化學會出版,文學街出版社印行,此為華人世界第一部《大埔音客語詞典》,為學習客語帶來方便。
作者在《自述》的最後說,「不止一次湧起一股思想挑戰『武俠小說』的創作衝動在心中浮現。也許,武俠可以很文學,或文學也可以很武俠;如果嘗試,筆名會用『馬笑天』,與老天繼續另一場遊戲。」當前武俠小說已式微,臥龍生、古龍、金庸俱往矣;且看明朝「馬笑天」的神奇武功如何?

生命的轉折

 瞿 毅
民國三十七年初,我十九歲,在巴縣警察人員訓練班找到一份臨時工作。剛上班的第二天,那位張姓巡官板起面孔問:「你以前在南溫泉派出所?你是被開除的,我們這裡不要這種人。」
這真是青天霹靂!在旁的昔日同事打圓場:「他是個老實人。」
「老實人還被開除?」
我原是巴縣南溫泉警察派出所的警士,被調到小溫泉巴縣高農任校警。和我同去的有戴文淵。他是老警察,門路多,好抽兩口(鴉片),當時抽鴉片是半禁狀態。一天晚上,他帶另一同事來我們寢室吞雲吐霧,適逢學校教官巡視學生宿舍,可能聞到味道,擬跨門而入,但被戴拉門阻止。不久,戴被調離。換來一位李得勝,他是回過幾次鍋的老油條,帶老婆住學校附近一家旅館,老闆向他收費,他兇巴巴的說:「國家都沒有給我錢,我哪有錢給你?」
寒假中,學生儲藏室的衣物一再被竊。後來留校生宿舍也被偷,一位陳姓學生放在校警室的棉被也不翼而飛,懷疑是李所為。
開學不久,學校舉辦大型晚會,我和老李想進去觀賞,被守門的同學擋駕。我們憤憤而歸。老李餘怒未消:「老瞿,他們不讓我們看戲,我們來演一齣給他們看。」於是揹著步槍沿石階而上,到了最後一排宿舍,老李一腳踢開門,見著棉被、皮箱就往外扔,接連扔了幾間。老李舉槍「砰!砰!砰!……」,劃破寂靜的夜空,高喊「有賊啊!……」晚會現場立刻大亂,學生驚惶失措,四處逃散,還有被踩傷者,晚會因而中斷。過了一周,所裡人來說:「學校不要你們了,趕快回去。」我以為回去不過是站衛兵而已,未料,周警長卻要我們不問理由,立即繳回槍彈離職。
我只得在路邊擺香煙攤度日。一天下午,廖所員經過,我託他為我找個工作,他隨手寫了一張字條,要我第二天到縣府警訓班找張巡官給我安個工作。廖所員在字條上寫:「瞿員曾服務於南區派出所」,他這樣寫是想提高我的身分,不料反而斬斷我的生路。
我回到曾住過的縣府所在地馬王坪,巧遇昔日上司陳警長,他有一位當保長的友人正為買不到壯丁交差而著急,我頓然生起救人於急之心,也為自己解決生活困境,便欣然而曰:「我去呀!」就這樣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

我們這一批壯丁很幸運,撥交青年軍二○八師,看好未來的出路。團管區送我們到漢口點交,然後赴河北省長辛店二老莊接受新兵訓練。冬天投入天津外圍的塘沽戰役,經歷了生平第一次的戰爭洗禮。
當時我屬營通信班,肩負與第一線連的通信任務。我們雖不直接拿槍與敵人拼鬥,實際比步兵更危險。步兵有戰壕、碉堡、地形、地物掩護。我們卻常常冒著槍林彈雨搶修線路。與中共作戰空中威脅不大,但我們自己埋設的地雷卻處處充滿危機。又逢嚴冬,冰雪封地,何處有雷?根本無法辨識,故常有觸雷而亡者。有次,我們兩組人馬出去搶修線路,就曾引爆一枚地雷,好在距離遠,沒有傷到人,所以我們視查線為畏途,尤其是晚上,一輪到查線,更是膽戰心驚,怕一去不回頭。
這天下午,到最前線熄烽堡的信息中斷,守總機的謝班長高喊:「哪一組查線?」本該輪到我和王維林,但我們都不在現場。而下一組的徐庭烈、樊從周就舉手回應,搶先而去。下次輪到我們已是晚上了,心有不甘。孰料,半小時後,部隊緊急撤離,兩位同伴失去音信,我們順利抵達上海,禍福難料。

三十八年初,海軍總部成立陸戰隊,我們二二二師奉命改為陸二師,部隊已由嘉興開到上海向海總報到。但國防部突然改變決策,部隊立即返回原地待命。周雨寰師長不願隨部隊回去,就在龍華路底泉州會館成立陸二師師司令部,向外招兵買馬,另組新軍。
海軍服裝好,待遇優,危險性亦低,因而很多官兵都向陸戰隊跑。師部見此情況,三令五申禁止,並槍決一名逃兵,跑的人依舊。我是在部隊開往舟山群島途中的一個早晨向班長表示:「我要去陸戰隊了。」他先是一驚,繼又用慣稱的語氣警告「小孩子,你這樣太危險了!」「當兵就是提著腦袋耍!」他見我意志堅決,就從口袋裡掏出一疊金圓券塞在我手裡。我狠起心,轉身就閃進昨晚住宿的民家。髮蒼蒼的男主人打開一間空屋讓我躲藏。過了一陣,部隊走遠了。主人雙手捧著兩塊熱騰騰的米糕,要我帶在路上充饑,並告訴我從後門出去直走就可到火車站。我向他揮揮手,他看著我走在田間的小道上。我不時回頭,他一直站在那裡,這一幕永遠刻在我心中。
我順著滬杭甬鐵路往上海方向走,中午吃完了兩塊米糕,晚上突然下大雨,改搭火車,預備天亮就下,步行進入市區。誰知,我一上車就睡著了,醒來已到達西站。剛走出收票口,就被兩名持卡柄槍的兵爺攔住,一人摛住我的胳臂口氣平和的說:「請跟我們走!」「到哪去?」「到我們那裡當兵。」「正好,我是青年軍,我不想隨部隊去舟山群島。」「那很好,我們是軍部直屬特務營,比在步兵連好多了。」他們又告訴我,半個月前剛補來的一名新兵跑了,他們在火車站等了三天,終於等到了我。
部隊組成以當地江浙人居多,唯班長是四川老鄉。班上找不出一個能寫全班名單的人,我就成了班師爺,以後要寫什麼名單不必外求了。班長沒有給我排衛兵,也沒有讓我做吃重的工作。連長聽說我是青年軍來的,認為很有文化,鼓勵我好好幹,有機會升我當副班長。可是一個月後,我乘隙而遁,完成投效海軍陸戰隊的美夢。

泉州會館是一棟兩層樓的西式洋房,師部成員都駐在裡面。兩側有稀落的民房,前面是寬廣的草坪,盡頭兩角各建一座紅柱黃瓦的涼亭,我們常坐在那裡乘涼、聊天。我的職務是機要室朱主任的傳令兵,負責傳遞公文,及打理主任的瑣事,工作清閒。主任官階上校,直承師長之命處理機要事務。如部隊疏遷台灣,是他承師長之命而簽辦。我可能是第三個早知道的人。
當時,公文全用人工抄寫,執司此職務者名曰司書,官階為准、少尉。機要室有名韓司書,師長對外之函件,及書寫楹聯、匾額全由他負責。他寫的正楷字有楞有角,像是用尖刀一刀一刀刻畫出來的。他才二十出頭,就有這樣深厚的功力,真是難得。我常常把他扔進字紙簍的字撿起來當範本模寫。有一次被他看見了,很興奮的說:「你要學我的字,我寫一張給你!」果然,過了幾天他用「師長用箋」方方正正寫了一篇《桃花源記》給我。我視若瑰寶,不時拿出來欣賞、模寫,一直到海南島撤退背包落海才遺失了。
江陰要塞失守,中共渡江,上海保衛戰即將展開,我們是新組成的部隊,沒有戰鬥力,要先行撤離。這天太陽很毒,把我們烤得大汗淋漓,全身找不到一塊乾衣。我們穿日本海軍留下的綠色大翻領夾克,戴船形帽。桂永清總司令竟問左右:「哪來的日本兵?」
「華勝輪」很大,一頭載我們師部及一個步兵團,一頭載裝甲兵司令部。武器、彈藥、糧秣前一天就裝載了。今天是人員上船,預定十二時啟航。師部排在最後上船,船上又熱又擠,遲上一分鐘就少受點罪。碼頭上已有些零亂,一堆堆彈藥、一堆堆物資無人管。不知是什麼單位搬運銀元,散落一地也無人去撿,那是身外之物!不值一顧。
十二點到了,汽笛一直沉默,不免有人埋怨起來,為什麼不按時開船?船一出海,不就涼快了!後來傳出消息,要等師長夫人到了才開,無異火上加油,有人破口大罵!為了一個人,讓幾千人受罪?
經隊職官不斷安撫,怨聲慢慢平息,船頭一聲轟然巨響,立刻冒起熊熊大火,全船人員驚惶失措,有沿扶梯而下,有自搭木板而過,也有鼓著勇氣向岸上跳,更有人展現游泳實力乘波逐浪。有不幸者,被擠得「咚」的一聲掉到海裡。這場景跟數月前塘沽撤退一樣的慌亂。所不同者,這是爭下船。多少人葬身海底,無人關心,頂多是隊職官清點連上少了幾人而已。
原來是裝甲兵一眷屬燒開水引發瓦斯爆炸。萬幸,他們都是徒手,如果發生在我們裝滿艙彈藥這一頭,真不知後果如何?
一聲一聲汽笛喚來幾十輛消防車,幾十條水柱齊向火焰灌去,約一個小時就把烈火熄滅了,恍如一場惡夢。
說來也神奇,如果師長夫人不遲到,起火時船已出海,消防車支援不上,可能全船人都將葬身魚腹。

四十一年初,我隨六團三營改裝步十七大隊,而回歸本行通信兵,部隊移駐南投縣東湖村。這時軍中推行「識字運動」,掀起讀書熱潮。我在家鄉小學畢業,也讀了兩年私塾,淺顯文字、一般報章雜誌看得懂;也買一些自然、物理、數學之類的書來讀,不懂的就問同事或長官。那時軍中有很多考試,如官校、幹校、軍需、測量、佐理軍醫等。當時我擔任譯電工作,掌管國家機密,屬於管制專長,不能隨便調動。我全心投入,總隊部每次譯電技術測驗,我都名列第一,譯電圈內都知道我這號人物。大隊長向懷聘很看重我,每有長官來視察都會為我吹噓一番。凡我要報考什麼學校,簽呈一到他那裡,不僅被擋下,還叫去訓一頓:「大隊長哪裡對你不好?」他是要我跟他一輩子,但我不能永遠當個大頭兵!
民國四十二年秋天,政工幹校「譯電人員養成班」第二期招生,受訓六個月,以准尉譯電官任用。公文來到大隊部,剛好大隊長到裝校受訓,副大隊長黃耀初不但批准報考,還對我殷殷勉勵,希望我順利考取,開創更好的前途。
當時軍中印發許多政治教材,如《軍人讀訓》、《青年守則》解讀等。我那時記憶強,《青年守則》十二條中的故事,我能一字不漏默寫出來。國文只考一篇作文,題目正是《青年守則》最後一條:「有恒為成功之本」。「政治常識」範圍較廣,包括史地、軍紀、時事,我平時就很注意這些,答來得心應手。數學是我最弱的一環,但我也有點運氣,剛學到開三次方的公式,恰好套上。全台分北、中、南三考區,千餘人應試,錄取一百人。據口試老師說:我的成績名列第五。這一試成功,我躍升為軍官之列。

民國四十七年四月從馬祖回台,部隊實施整編。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中共砲擊金門,部隊移防澎湖。當時我的職務是營密碼官,閒差事,適合讀書的環境。我的目標是高普考檢定。那時待遇微薄,買書不易,常到縣立圖書館借閱。次數多了,管理員都知道我讀書的方向,如果進了這類新書會告訴我,我發現有價值的新書也向他們推荐,他們往往會接受,真是軍民一家親。
當時我最大願望是調高級司令部,居有定所,不像野戰部隊搬來搬去。我打聽到澎防部有個少尉譯電官缺,正適合我去。但負責人告訴我,他們不主動調人,要我自己去活動。我與連長從長計議之後,由連逐級呈報:「瞿員任現職甚久,祈請調整職位。」公文轉到師部,卻把我調到一三六團佔少尉缺。這非我所願,我是要師部把公文轉到防衛部,防衛部一查譯電組有缺,就把我安下去。
傳說周仕富副師長最能體諒下情,於是,我冒著越級報告的罪名,直達「天聽」,見到了威武、莊嚴的副師長,他非常親切,還站來和我握手,叫我坐下,然後問我是哪個單位?我回答:「一三八團第一營。」他轉頭瞄了一下牆壁上巨幅注有紅、藍標誌的地圖說:「你們駐在隘門,風很大。」「還好。」這樣的對話拉近我們的距離。我暢所欲言我來的目的。他立即拿起電話向人事部門查詢,一陣「嗯嗯嗯」之後,放下話筒面帶慍色:「你已佔了高階缺,還有什麼話說?」我無言以對,只有鞠躬告退。他站起來送客:「回去好好的幹!師部不會埋沒人才的。」
我原想落地生根,娶妻育子,作個永遠的澎湖人,這下無望了。

時光巨輪轉到民國五十一年初,部隊在台中后里營區改編,團部四名譯電官精簡為一人。我爭取編餘,通信官卻堅持留我,因我剛從宜蘭通校受訓回來。在一次軍官團活動中,他要我作受訓心得報告。我在五十分鐘裡,講了一大堆廢話,簡直不知所云,但在結尾時強調:「通信中心猶如人體的中樞神經,如果神經失靈,這個人還能活嗎?」通信官特別欣賞這句話,他在講評時除把我的話重複一次外,還稱許說:「瞿少尉六個月的訓沒有白訓。」其實,這六個月全是混的。通信官為了留我,還找去我密談:「你剛受過訓,如果不納入編制,上級查出來,我要受處分的。」我能說什麼?
昔日伙伴遠走高飛,我不免有些失落。曾在第一營當密碼官的李兄編餘調師部附員。附員者,吃飯睡覺也。這是當時一些前途無望的官員所嚮往的。我和李兄時常見面,有時在福利社喝喝茶,拉瓜拉瓜。他幹准尉多年了,苦無升遷機會。我勸他我們對調,可互蒙其利。起初他堅拒,認為這樣是他搶了我位置。但經我不斷苦口婆心,他感受出我的誠意,就點頭了。我們一起到師部見人事主任,主任也欣然同意。
大約兩個禮拜後,好消息來了,竟然一步登天,調國防部通信中心,工作地點在總統府,與總統大人在一個屋簷下辦公,豈非祖宗三代積德?

到了台北就像井底之蛙見了大海,一切都感到新奇。台北軍事機關多,除國防部外,還有陸總、聯勤、警總、陸供部,這些單位的成員生活安定,白天忙於公務,晚上忙自己的,有拼英文想出國,有正念大學者,有準備念大學者,有準備高普考和軍人特考。有家者出外打工賺錢,一片蓬勃進取之心。
幹校同窗羅兄,幾年前調陸總,經過一番努力,考進淡江夜間部,我好羨慕!
他勸我也想辦法讀大學,將來可到中學教書。我連初中文憑都沒有,何能上大學?他說:「國防部有隨營教育補習班,與你們辦公室僅一街之隔,又不收學費,多划算。」我有點動心,但當時正熱衷於寫作,按兵不動。
我們工作採輪班制,每三天輪兩次,一次六小時。下班後沒人約束。後來職務調整,每兩個月才有三、五天工作,不讓時光虛度,我全心投入讀書、寫作。歲月日增,突覺老之將至,不得不作退伍後之生涯規劃,於是重燃讀大學的念頭,立下決心取得高中同等學歷。正好「國防部隨營教育補習班」招生,我報名高二,但經入學測驗,英文未通過,被核定從高一讀起。我想這樣時間太長,經過深思之後,去找承辦補習教育業務的張中校參謀。他是北方人,個性有點「牛」。有學生說,他身上像裝有不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開,千萬不要去碰。我的個性是遇弱則弱,遇強則強,偏偏要去引爆這枚炸彈。
他的辦公室在總務處二樓,我走到門口,他正埋頭批閱公文,我喊了聲報告,他抬起頭,掃了我一眼:「嗯!你幹什麼?不是為考試成績而來吧!」眼睛真尖,一瞄就看出我的心事。我壯起膽子走過去:「報告中校,我正是為入學成績而來!」他隨手拿起桌上的卷宗,取出名冊翻著:「你叫什麼名字?」「瞿 毅!」他翻了兩頁,定一下神,斬釘截鐵:「你英文太差,從高一讀起!」我帶著祈求的語氣說:「我是直屬部隊,隨時可能輪調外島,請中校幫個忙,讓我從高二讀起。」他狠狠瞪我一下:「輪調是你的事,我們辦教育的人講的就是公正!」我無話可說,只傻傻的站著,希望有奇蹟出現。
他忙著整理文件,似乎忘記身邊還有我這個人。過了三、五分鐘,他取卷宗,把鋼筆套掃到地下。筆套在平滑的水泥地上一直往外滾,我追上去,撿起來,雙手捧給他,他接過筆套,又看了我一眼:「你一定要從高二讀起嗎?」「是呀!我要爭取時間。」他語帶溫和的說:「你跟得上嗎?」「我會加倍努力!」他沉思片刻:「我有一個但書,第一學期的英文成績一定要及格,否則,就從高一讀起。」「好!謝謝參謀!」我兩腳一碰,向他甩了個五百,轉身向外走。高興得人像要飛起來了!
這一關實在太重要,兩年後的民國五十九年,二月通過結業考試,四月接到退役令,七月參加大學聯考,九月到成功大學報到,成為四十一歲的老學生。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為我量身打造。
大學這塊招牌真管用,原以為這一生會光棍到底,不料,大一就走上紅毯,大四,新生命誕生。畢業文憑還沒見到,就有三所高中下聘書,我選擇了彰化高中。任教二十二年,自信沒有誤人子弟,不會打入十九層地獄。
如今退休已屆十四年。兩位千金已適人,一在香港經商,一在台灣執教,各生兩個小壯丁,活潑可愛。行年八十有一,尚能啖飯,耳聰目明。一生功德圓滿,敬候佛祖寵召。

我於民國六十九年十月接編《古今藝文》雜誌,出錢出力,獨撐二十八年之久,至九十七年八月一日終止。篇幅由五十六頁擴增至一百四十四頁,共發表兩千餘萬字。近兩百所大陸重點大學能閱讀到本刊,為兩岸文化交流搭建寬廣平台。許多學者因在本刊發表論文而奠定學術地位,或升等,或就業。在任職彰化高中期間,曾奉校長之命,創刊《彰中人》雙周刊,持續八年未曾脫期,在中學校刊中誠屬罕見。民國七十一年成立「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彰化縣分會」,於十餘年理事長任內,每年舉辦「五四文藝節徵文」,發掘文壇新秀;並在文化中心舉辦數十場文學系列講座,倡導文學欣賞,帶動讀書風氣,獲得社會熱烈回響。民國七十二年成立「國父遺教彰化縣支會」,推廣高中高職學生研讀《三民主義》演講本,協助各學校推廣思想教育。
自民國五十年起學步文藝創作,目前已成書者有文藝創作《喜 訊》、《心願》、《遲來的母愛》、《最難忘的人》。《山水.人物.生活》。遊記:《走馬蓬萊島》。學術有:《智慧的寓言》、《古文古事》、《大學國文選》譯注。正在籌畫出版者有雜文:《卦山雜話》。政論已出版者:《笑剖李登輝》。未出版者:《李登輝的招數》、《陳水扁是什麼碗糕》,正在寫作者:《回憶錄──滄桑歲月》、《學佛筆記》。這些自詡為皇皇鉅作,在別人看來或許是一堆垃圾,我卻敝帚自珍,諾貝爾文學獎未能發掘,應是世界文壇的遺憾。(一笑)
瞿 毅:
彰化市曉陽路300巷16之3號 
電 話:04-7255183 傳 真:04—7260116
E-mail.:a7260116@ms45.hinet.net ab.td@msa.hinet .net

由剝而復

      由 剝 而 復      
瞿 毅
    ──我讀《靜水深流》
《靜水深流》為賈平凹所作,賈先生為當代中國知名文學大師,曾獲全國文學獎三次,及美國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那文學獎和法蘭西文學藝術榮譽獎。其著作有《商州初錄》、《浮躁》、《廢都》、《白夜》《土門》、《靜水深流》等十餘種,還譯成英、法、德、俄、日、韓、越等國文字出版。我有幸能讀到他的《靜水深流》。這是一散文集,計有《我是農民》、《老西安》、《西路上》篇。另有臺灣尉天聰教授推薦序,約二十五萬字。賈先生對人事物刻畫入微,字字珠璣,動人心絃,不愧名家,筆者僅就《我是農民》略抒己見,就教於讀者。
文學是時代的反應,賈先生親身經歷那苦難的年代,人命如草芥,用他那隻生花的妙筆,把他目所視,耳所聞深刻地紀錄下來,為歷史作見證。
一、貧困的歲月
作者生長在農村,生活的艱困不言而喻,他中學的時候,「學生灶上的飯通
常使我們挨不到的時候,但為了節省吃飯,星期日回家帶來的黑麵饃和冷熟紅薯,有兩天就用開水泡了吃。街西頭的國營飯店裡,永遠在誘惑著我們,我無數次地在那門口走過來又走過去聞香味,而我竟有一次進去用八分錢買過一碗麵條,麵條吃完了,發現碗底下竟還有一隻蠅。星期六的下午從來不吃灶上飯的趕十五里路回家去吃一頓糊塗麵。糊塗麵即是包穀麵糊裡煮麵條和酸菜,算是最豐盛的飯了,我可以一口氣吃三大搪瓷碗,肚子就像氣蛤蟆一樣凸起來,鼓腹而歌。星期日的下午,背著糧食,提著酸菜罐,徒步再返學校去。這晚上的宿舍裡大家都吃壞了肚子,響屁連天,不停有人跑廁所,天明總會發現有稀屎從門口淋拉到廁所去。」(十九頁)
農民「每日出門,回來手裡未空過,不是檢一些柴火,就是挖一些豬草。這
如小偷慣了的人,一日不偷心發慌手發癢似的。我家院子裡總是曬有各種樹枝樹根蒿草和落葉稻根豆稈,更有撿回來的繩題、鐵絲圈、破草鞋、碎磚、爛瓦。能省一粒米就省一粒米,是我的快樂;能給家裡多拿回來一樣東西就多拿回一樣東西,更是我的快樂。」(五十頁)
「在那個貧困的環境裡,我學會了自私,因為一分錢,一根火柴,一把糧食,
對生命是那麼重要,你少了一份就再也沒有那一份,你不爭取那一份就不會是你的那一份,就那麼一點東西,周圍又都是如狼似虎的人,他多吃一口,你就少吃一口,就得少吃一口。為一分工記錯了,我與記工員爭吵;隊長在分糧分菜時秤高了低了,我也有意見;我去借別人家的農具和生活用具時被人家說一堆刻薄話而感到難堪;別人來我家借東西,我也同樣騙說沒或是某某借走了。出門在外,憋屎憋尿要跑回家拉在自家尿窖裡或自留地裡;實在趕不及,拉在野外了,偏不讓別人撿去,拿石頭把糞便砸飛。雁過拔毛,過河屁股裡夾水。」(五十頁)
過去沒有水利工程,全是靠天吃飯,「連續的大旱使收成減了一半,每個人只能全年分到三四十斤小麥,百餘斤的稻子和不足一百斤的包殼。飯越來越稀,肚子越來越大,所有人的目光只看到了鼻子下的嘴,餵嘴成了活著的最大負擔與艱辛。」(七十六頁)因糧食不足,把「榆樹磨成粉,摻在麩子麵裡,麩子麵能擀成麵條兒,但光滑得快子夾不住。把未稼接的柿樹葉磨碎熬成稠汁做涼粉,苦是苦,可以調上辣麵,不咬就下嚥。山上的老雅蒜煮熟了,舌頭能麻木,可吃那麼一大碗,並不會出事的。沒油少鹽的樹葉草根湯令幾乎一半人渾身浮腫,純稻皮和柿葉做成的炒麵成了每頓必吃的食物,因為它耐饑,但拉屎卻成了問題。一次勞動,腰院兒裡那個老伯去千葉柏後大便,足足半個小時不見回來。有人說:『去看看,八成兒是屙不出啦!』去的人返回來說,果然是屙不出來,老伯快要憋死啦!幾個人就跑過去用小柴棍兒在他肚門裡摳;摳不出來,又用老式的銅鑰匙去挖,挖破了肚門,鮮血淋淋。」(七十六頁)
二、 扭曲的教育
學校是塑造典型人物的搖籃,但在那個的年代,卻成了批鬥的型場。學生可
以打老師,學生可以偷竊學校的公物,這是什麼的什麼嗎?我們看他怎麼說的:「一年半前我們批鬥了姓王的老師,批鬥的那天許多人上去打他,把他的衣服都撕破了,有人就將撕下來的一條布揚手一甩,布條便掛在了那電線上。王老師是第二天黎明在商鎮的一個水庫裡投水自盡了。……王老師被批的前三天,劉老被剃了光頭遊街,我的那個頭上長瘡的同學在她遊街時把一雙舊鞋掛在了她的脖子上。我問:『掛舊鞋幹什麼?』他說:『她是破鞋!』我那時並不知道『破鞋』是什麼?」(二十一頁)師道何在?人的尊嚴在那裡?
作者和幾個同學到學校領畢業證書,見到一群學生在大呼小叫照相,他們心生嫉妒,「盼望有隻狗衝過去,或者,在哪兒找隻老鼠,蘸上煤油點著了,讓老鼠跑向他們。」(二十六頁)這是什麼心態,一個初中畢生,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最後一次離開學校,還要偷拿一些東西回家,圖書館的門窗上了鎖,無物可取,「走過那棵丁香樹下,伸手折斷了一枝,在北窗西頭的那間教室裡,終於發現窗子上,還有五塊完整的玻璃,忠勳、長來、安娃皆卸下一塊,用紙或衣服包了,夾在胳膊下。我該拿些什麼呢?去扳動窗子上的鐵皮活頁和窗扣,用力過猛,擦傷了手皮,流血不止。我們最後離開學校時,真真實實做過一次搶竊者的,然後還蹲在教室角落裡拉下了一堆臭屎。」(二十六頁)我們不知道執司教育者知道這樣的學生是驕傲?還是愧疚?
小學畢業那年,「學校飼養了三頭豬,豬圈和教師的廁所隔一堵牆,豬圈地勢又低,廁所裡的糞便就能滾落到圈裡。學校的勞動課,都是安排學生去給豬剜草、打糠,或者墊圈土,我們是看那豬一天天長大長肥的。後來豬殺了,肉全歸了老師的灶上,學生連豬毛也沒有見到。學生的意見自然大了,一聞見蓮菜炒肉片的香味,就給校方提出抗議。校長便在全校師生大會上講話了,說:『有人反映豬是學生剜草養大的,殺了豬卻沒有學生的份兒。可是,學生能剜多少草呢?豬一天到黑吃老師的糞便,是吃屎長大的,豬肉當然歸於老師!』(六十九頁)真是妙論,豬全是吃糞便長大的?請問老師有多少糞便,可以養肥三頭豬?
  三、人人成偷兒
古人云:「衣食足知榮辱。」在那貧窮的社會,榮辱值幾何?在麥子收割時,會散落一些麥穗。拾麥穗成了小孩子的副業,作者和弟弟去拾麥穗,「當然,拾的人一半是拾一半是偷。經過沒有割的地邊,手那麼一捋,極快地捋過一把麥粒。我的懷裡揣著一把剪刀,能潛入地中「嚓嚓嚓」地剪麥穗。少不了被看守人發現,那就得扔掉簍子免子一般逃跑。那年我丟失兩個簍子,跌傷過膝蓋,但我和弟弟一共拾到三十斤麥子,這些麥子單獨磨成麵後,母親給我們烙過一張很大的餅。那時,農民,幾乎沒有不偷盜的。」(五十三頁)
作者舉出兩個偷盜的例子,一 是他小腳的六嬸,「紮著褲腿穿那麼一雙粽子般大的鞋,她看見別人播麥時故意讓麥粒溜進鞋殼,然後走回家把麥粒倒出,她鞋子裝不了多少麥粒,就將麥粒塞進褲管裡,結果塞得過多,褲管下得厲害被發現了。」(五十三頁)六嬸臉皮薄,回家後服老鼠藥自盡沒有死。村裡的人對她說:「你怎麼這樣呢?我們都是沒有被抓的賊,你是被抓的好人,當農民哪能不臉皮厚?!」就好像今天臺灣的政客哪個臉皮不厚?
作者又舉出迷糊叔的例子。迷糊叔家離麥田幾十米,「他半夜起來小便,忽覺得手癢癢的,便去麥田把白天割倒的麥子抱了那麼一大捆。天亮了,李過秤發甚麥田麥堆有了異樣……他告訴隊長,隊長順著一路遺落的麥穗尋找,尋到了迷糊叔家。迷糊叔面不改色心不跳,指著日頭起咒,但麥子卻從他家樓頂上的一副空棺材裡搜了出來。迷糊叔把一捆麥子抱回麥田,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說:「是我拿的,我害了夜遊症了,生產隊的麥子我怎麼就拿回來?!」(五十三頁)這些農民不值同情嗎?衣食足知榮辱,長食不足哪還有廉恥之心呢? 
  四、強悍的民族性
作者敘述商州有兩種人,一種是癮士,一種是土匪。歷史上的文人如李白、杜甫、韓愈、蘇東坡都過,都留上他的蹤蹟和詩文。土匪可能起緣於李自成,後來的白狼、李長有、長毛等川粵滇豫的諸多流寇在這時間最長,危害嚴重。他的外公就是李長有過境時被抓去,從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而後來,土著的兵匪蜂起,為避匪而為匪幾乎成了一種風氣,丹江沿途的大村落差不多都有匪徒。(四十五頁)
在山坡耕作的農人,見坡下有陌生背包袱經過,就招之吸菸,將菸遞給客人,並親自用火繩點燃,指著不遠處石壁上的刻字……一鋤頭就向客人頭上刨去,那人就「撲」地到了,從死人的嘴裡取下還冒著煙的菸自個兒吸著,說:「咋恁不經刨的?!掘個坑埋下了,又平靜地挖他的地。人人要生存,不為匪害而要成匪,棣花就有人去搶軍警的槍,結果被捉住了,在西安的南門城樓上被砍了頭(四十六頁)這是多可怕的社會?
當地的女人也不含糊:「「那女人提著褲子走出來,走到村邊的地楞上檢查了幾窩南瓜結下的瓜;突然發現一隻瓜被人偷走了,扯著高聲叫罵,罵得全村的人都聽見了心發燒發慌,罵得雞犬不寧。但罵著罵著,罵出了一句:『你×你媽的吃了我的瓜,讓你的嘴爛成尻子,讓你的尻子爛成流血屙膿!』和我說話的那人就拾起了話頭,變臉責問:你罵誰?因為他患有嚴重的痔瘡,這幾日走路屁股夾著紙。兩廂一交火,罵人沒好口,都發急,一個撲上去搧了一耳光,一個順地倒抓了個交襠,雙方家人就聞聲趕來了。」(十六頁)作者沒有交代下文,但可想像必有看頭。
地方上的派系鬥爭,一個是籌委會,一個是臨委會,都是黨的組織。籌委會的頭頭被抓住了,遊街批鬥:「押他的人一抬腳,將他踢到水田裡,他跪在泥水中磕頭求饒。村人是瞧不起他這副模樣地說:「你這樣還當頭兒?」拿木棒打他的頭。似乎覺得直接打他礙眼,有人就拿了一條麻袋,套住了他,立即木棒雷如雨,我看見鮮紅的血在泥水裡漾開來。」(六十一頁)從此等委會就趴下了,臨委會就氣燄高漲。
五、 血淋淋的政治鬥爭
「文化大革命」期間:「我親眼目睹了武鬥場上,我的一位同學如何地迎著如雨一般的石頭木棍往前衝。他被對方打倒了,亂腳在他的頭上踢,像紅蚯蚓一般從額角流下來。他爬起來咬做了一個人的手指,那手指頭就咬斷了,竟還那麼大口地嚼著,但誰知一個大棒砸在他的後腦,躺下不動了。那武鬥場結束時,我的那位同學的右眼球掉出來,像一條線拴著一個葡萄,而他的嘴裡還含著沒有嚼完的一截手指。」(五十七頁)這位仁兄成了「革命烈士」,他家裡的門楣上釘上了紅色的「革命烈士」的牌子。後來這牌子被拿下了。
「賈李兩家族曾各是一派,時常大睜了眼尋找對方的動靜。李家族的人書寫了毛主席語錄,賈家的人發現了某個字寫錯了,就無限上綱;批鬥『四類份子(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份子)』的會上,賈家的人喊口號,一聲接一聲地喊,越喊越快,就出錯了。明明喊的是打倒劉少奇!毛主席萬歲!卻出口變成了打倒毛主席!劉少奇萬歲!李家族的人就鬧一場軒然大波。一日吃午飯的時候,幾個堂兄弟變臉失色地在我家廚房裡開會,原因是得到消息,李家族的人明日要出大字報,揭發我的六哥在廁所小便時嘴裡說著毛主席,手卻抓著自己的生殖器,是嚴重的惡攻行為。這樣的事是極不得了的。……大家追問六哥抓沒抓生殖器,六哥說小便那能不抓生殖器!本族的二哥就扇了他一耳光:『那你去坐牢吧!』」六哥就『嗚嗚』哭起來,有人說要去李家求情,這樣可能把事情更擴大,二哥又想出辦法來,他說你抓著生殖器說毛主席,你也可說他抓著生殖器說毛主席。這一招果然有效,大家沒都話說。(六十三頁)
當地發生猪瘟,最後只存活一頭,這家主人就激動的說:「萬壽無彊」,這還了得?於是被抓去坐牢。
一次批大會,「首先是被批的人站在那裡作自我交代,他們看著自己的腳尖,將世界上所有罪惡用詞加給自己,不停地要給貼在牆上的毛主席畫像鞠躬,給在場的革命群眾彎腰請罪,然後說『完了』,小心翼翼站在一邊。主持人就問:『交代得深刻不深?』群眾要喊:『不深刻!』主持人又問:『不深刻怎麼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立刻就有人走上來──在他的褲帶上別著一嘟嚕細麻繩,而且還蘸了水,將被批的人五花大綁了。捆綁人粗聲喘氣,不時地用拳打被綁人的頭或用腳踢被綁人的腿腕子,捆綁成一個球似的人就呼爹叫娘。捆綁好了,若是繩子還長,繩頭就地一甩,甩過了屋樑上,用力一拉,被批鬥的人雙腳離開了地,叫聲更慘了。階級敵人的喊叫聲常常能動搖意志薄弱的人,於是,主持人就要領喊口號,口號聲轟天震地。」(六十八頁)
六、自殘生殖器的人
鄰村有個引生,「是個瘋子,過兩天清醒了,過兩天又瘋了,而且是個自殘生殖器的人。他早早死了娘,跟一個終年害紅病的父親過日子,家貧到光腿打得炕沿響的程度,但吃不飽穿不暖並不影響到性,甚至更強烈。可那裡有尾巴一倒是個女人的肯進他家門的呢?父子兩個腳蹬腳的睡著,又為請媒人的一份錢爭執開來,爭到雞叫三遍。引生畢竟是孝子,覺得不能再怨父親,要生氣就生自己身上長了個東西,沒這東西就沒有那麼焦躁、急迫和煩惱,便摸黑用剃頭刀將那根東西割了。割了,蹬醒已睡著的老父,說:『我把× ×割了』老父說:『今年不行了,明年養個豬,年終媳婦就有了……』他說:『我不要媳婦,我把× ×割了!』老父說:『睡吧睡吧,胡說些啥?!』他說:『我真的把× ×割了,就撂在炕下。』老父拉開燈,果然看見那根肉在炕腳地蹦跳,而一隻貓卻忽地撲上去按住。老父呼叫著跳下炕,把貓攆走了,但老父沒有辦法把斷的東西接上,能想到醫院能接的念頭也沒有。在沒有生殖器的一年之後,引生發現終日的煩惱並不只是那根東西引起的,而沒有那根東西卻遭受到了所有知道情況的人的輕視和恥笑,於是,他就瘋了。他清醒的時候就問老父將他的× ×埋在哪裡?其實老父是將那個東西埋在院子中的腳踏石下,那裡曾經埋過他的胎盤,但老父騙說埋在村頭那截石柱下。石柱是豎起半人高的石頭,經常拴牛。老父四處訪醫尋藥……瘋病終未好轉。村人就常見他靠著坐在拴牛的石柱下,哭著要他的× ×哩!這樣一個瘋人,卻還有政治的熱情或熱鬧的興趣,也來看槍斃人哩?!」(七十三頁)
引生跟著村裡的人去看槍斃人的場境,他除了看熱鬧之外,還拿著蒸饃去夾死人的腦漿吃,這樣可治癒他的瘋病。魯迅一篇《藥》的小說也寫這個情節,一個肺病末期的人,拿著饅頭去爭沾槍斃人的血來吃。槍聲一響,受刑人腦袋炸飛了,引生像兔子一樣衝了出去,幾乎和收屍的人齊頭並跑,「在沙灘上進行長跑比賽,最後是引生趕到了。我沒有看到他用手掰開的蒸饃夾了血紅的腦漿,而看到他像狗一樣的折頭往回跑,身後是兩三個人攆著他。他一邊跑一邊吃著手中的蒸饃,待整個蒸饃吃完,站起來,拍拍手,笑著對追趕的人說:「喲,沒了!」(七十五頁)
引生的瘋病並沒治癒。不久,老父已逝,終日流浪,向附近人家的紅白事討生活,紅白不斷,他吃喝無虞。
七、苦難的日子俱往矣
《靜水深流》反映西安人民的苦難。其時,那個年代的中國大地,無處不哀鴻遍野,人民在生死邊沿苟活。筆者於九五年夏初回鄉探親,在古有「天府之國」稱號的四川鄉下,老姐沉痛地說告訴我,在兩年多的「災難年」裡,餓死的人「一壩一壩」的。她親眼看到許多人枯瘦如柴到皮包骨倒地而咽下最後一口氣。那時新穀未熟,青黃不接,多數人吃稀飯過日子,全中國有數千萬人沒有飯吃。 
該書深刻地描繪出地人民因吃樹皮屙不出屎來慘狀,筆者年幼時亦遇天旱,殼物銳減,也傳聞吃果腹。我們那帶沒有可吃的樹皮,吃「觀音米」倒很普遍。附近一小山腳下有一種灰白色的泥土,當地人說那是觀音菩薩送來的白米。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前來挖掘的人絡驛不絕。這種泥土有黏性,用水調和,可烙成餅。吃起來軟綿綿的,像嚼口香糖,沒什麼味道,可飽腹耐餓。但有嚴重的便祕大便硬綁綁的,拉出來血絲。大人用全身之力鼓得面紅耳赤才能擠出來。小孩子就麻煩大了,掉在肚門下,上不下不下,只蹲在那裡「哇哇哇」的叫,要靠大人拿棍子去撥斷,至今還清楚記得父親拿竹棍為我撥大便的事,剩下的一段再縮回去,到下一次脹了時再屙擠來。
書中談到他小時麥穗的事,我們家鄉盛產稻米,所以我們小時候是拾稻穗。收稻穀,通常是上午割,挽成一把一把,曬在田裡,到下午去收回,再在自個家的廣場上由牛拖石滾把稻殼碾下來。在收穀的時候,可能會掉下一些稻穗,這就是小孩子賺零用錢的時候。拾稻穗的人手中拿著小鐮刀,或提籃子或揹背篼。憑良心說,真正掉落的穗子並不多,主要是乘收稻人轉身顧不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幾把放在籃子,收稻子的人大多數都是睜隻眼閉隻眼裝沒看到,都是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的孩子,也認不得真。精靈的孩子,一季收成下來,也可能拾到一兩斗穀子,賣了後,可製成一兩件衣服,所以小孩子都盼望這個收割季節。
這些都是半世紀前的醜事了。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真是站起來了。再也找不到吃樹皮、觀音米的人了,再也不會有用小刀割自己生殖器的愚人了。中國人已出去了,全球各地都看到中國的觀光客;中國的經濟實力已超過德日,緊追美國,在十年二十年之後必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實體。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新聞照妖鏡》之六

《新聞照妖鏡》之六
◆ 李登輝沒有用自己人嗎?
馬英九提名賴浩敏為司法院長、蘇永欽為副院長,不甘寂寞的李登輝又在胡說八道,謂馬英九只用自己人。
請問老番癲,你沒有用自己人嗎?連 戰、黃昆輝、王主文、劉泰英、簡又新、陳哲男’ 謝深山等一拖拉庫,是誰的人?就因你把謝深山當自己人,排斥林志嘉,才讓光頭蘇有機可乘,就因你把連戰當自己人,排斥宋楚瑜,國民黨才失去政權。古人不是說過嗎:「外舉不避讎,內舉不避親」,只要是人才都可舉,何分你我?。
◆李登輝人老了就變壞了
龍應台在《大江大海》第六部福爾摩沙少年一則云:一九四六年夏天,「自由輪」自日本載著一批臺灣人回臺,船抵基隆港,在舺板上看到成批的中國軍人,在地上吃飯,蹲著、坐著,在這些看慣了日軍的臺灣人眼中,這批國軍看起來裝備破舊,疲累不堪,儀態和體格看起來特別差。甲板上的臺灣人,你一句,我一句開始批評,露出大失所望、瞧不起的神色。……這時一位二十三歲的青年立刻站出來說:「國軍在這樣差的裝備條件下能打贏日本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們要用敬佩的眼光來他們才是啊。」
這個青年人就是李登輝,他從日本回臺讀書,他多麼了不起能為國軍說句公道話。他後來當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國民黨的主席,享盡了國家的資源,卻反臉不認人,謂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現在已到入土之年,還在妖言惑眾:棄馬保臺,搞垮國民黨,這是多麼不可思議,二十三歲時良知被狗吃了。
◆ 龍應台應知足
龍應台在北大演講,說他父親十五歲從山上下來,考進國民黨的憲兵隊,便誤上賊船,來到臺灣。像受到天大委屈,國民黨很對不起他。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令尊不遇到國民黨招兵,留在家鄉作個農夫,仰不足以侍父母,俯足以蓄妻子,到「災難年」可能一命嗚呼。要不然到朝鮮做了遊魂。今天還有龍應台在北大侃侃而台灣「美麗島」事件嗎?
如果龍應台生活在潤之先統治之下,還敢點燃燎原的「野火」嗎?
妳這次在北大戒慎恐懼發聲,就千思萬謝;妳在臺灣肆無忘憚大鳴大放,還罵白色恐怖,有種就到北京去大叫赤色恐怖!
◆ 人之異於禽獸幾稀矣?
九月三日報載一則社會新聞,十二歲少女的父親去大陸找工作。被張姓乾爹,亦父親以前的老闆猥褻。父親從大陸回來,向警方報案。由張姓男子的同居女友從中協調,以三十萬元達成和解。
這位父親拿到錢之後,竟辣手摧花,把自己的骨肉當洩慾器。還逼女兒去「自首」,說自己是誣告,並幫助張姓男子如何逃避法律?天下有這樣的父親嗎?  
   ◆出家人與政治人
九月三日晚,陳文茜在東森財經台主持節目,訪談星雲大師。陳文茜首問星雲來臺時是否被關?
星雲答:「關了一百多天,也有關兩百多天的。」
陳文茜問。「據說你們那一批人中有匪諜,幾人被槍斃?」
星雲大師卻答以:和尚不會當匪諜。
陳文茜又問:「你在大陸也被關過?」
「是,被關過幾次。」
陳文茜像挖到寶似的,迫不及待的問:「誰關的?」
星雲輕鬆的回答:「那是過去的事了,不再談了。」
曾有一政治人物在電子媒體上暢言:「二二八期間,我在高雄火車站附近看到軍隊用機關槍掃射看無寸鐵的雄中學生,學生一排排倒下去……。」稍具軍事常識的人當知道,在那樣危的情況下,逃命都來不及了,還有心情輕鬆觀戰?
◆ 海珊絞刑,小布希應受凌遲
八月三十一日歐巴馬宣布,美國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已結束,伊拉克的未來將由伊拉克人民決定。
二○○三年入美國入侵伊拉克,多數國家都反對,小布希硬說拉克擁有毀滅的生化武器,還拉聯合國來背書,最後硬把英國拉下水。憑英美兩國絕優勢武力,摧枯拉朽把伊拉克佔領,獨夫海珊絞死,但什麼武器也沒找到?只徒顯白種人的狂妄自大,老子要怎麼幹就幹怎麼!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耗費一兆以上美元,死亡四千四百二十七人,受傷者三萬多人,伊拉克死亡十餘萬人。美國鬼子一天到晚叫囂人權、人權!其實,真正摧殘人權的兇的手正是美國。海珊再怎麼草菅人命,誅除異己,也不可能在七年之內殺害十幾萬人。海珊被處絞刑,因此,布希則應凌遲。
   ◆臺灣的司法真會開玩笑
前段時間,高院有三名法官因收賄而縱放一審判十二年徒刑何智輝。接著先後有三名法官將三名色狼性侵六歲、五歲、三歲幼童判無罪。再有鄭振球為罪大惡極之陳水扁脫罪,人民對司法失去信心,輿論一片指責之聲。更有網友號召二十七萬人擺免枉法的法官,法官似乎成了過街老鼠。
九月八日上午,高院來一個大逆轉,你們說我判輕,我就重判給你這些龜兒子瞧瞧。於是從冷凍庫裡抓出十幾年前中藥商行賄舊案,將兩名現任立委,六名卸任立委開鍘:邱垂貞一審八年,二審十年。廖福本一審八年六月,二審未加重。以下六人一審無罪,二審重判:李俊毅七年六月,陳鴻基七年二月,趙永清八年,林光華八年,許舒博七年六月,馮定國七年二月。
不知法官的天秤在哪裡?還是全憑老子高興。
◆民進黨像黑幫
臺南市長許添財說「政黨幫派化」。英文蔡曰:民進黨像「丐幫」,很團結。馬不知臉長,幫主蔡英文在陽明山有豪宅,銀行存款數億,祖墳佔地千餘坪。陳水扁也當過幫主,海角數十億,豪宅數棟。蘇光頭、謝長廷、游錫堃都當過幫主,他們一個個都肥得滴油,那裡像丐幫?
不錯,民進黨很團結,但不是團結為人民做事,而是團結為人民的財產。吳淑珍、陳水扁自不用講了,等而下之的馬永成、邱義仁、吳乃仁、徐志明、林國慶、顏萬進、侯和雄、郭瑤琪、林陵三、李界木、林忠正、謝長廷、許添財、許陽明、張俊宏、蘇治芬、陳明文、高志鵬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蘇貞昌自稱貞烈女,只拿了中藥商十萬元而已。拿錢不在多少,而在該不該。女人只要跟男人上了床,就算失節。
五都選戰開打,這般傢伙又群集起來,搶這塊禁肉。
◆ 林火旺刀刀斃命
以打馬英雄自豪的臺大教授林火旺,在談話性節目中說:「要是我是郝龍斌,我就自動退選。」又說:早在「花風暴」之前,就有熟悉選情的朋友告訴他,郝龍斌絕對選不上,知道郝周遭狀況的人,都知道郝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郝龍斌本已被民進黨打趴在地,再經林大教授補上一刀,已血流滿地。
去年,林教授曾在全國教育會上痛批:臺大學生「缺乏思考能力,就像混吃等死,只剩下聰明,跟動物沒有兩樣。」天啦!原來臺大出來的竟是一群不會思考的動物?
去年八八水災,林火旺向媒體爆料,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與災民同甘共苦,而是躲在家裡與家人同吃八八大餐。又爆,小林村居民遭土石流活埋,長劉兆玄卻在美容院享受指膚之樂,太無同理心了。
多厲害的刀法呀!夠狠。
◆ 楊秋興要注意陳菊惡搞
楊秋興參選大高雄市長,民進黨視他如寇讎。近日又到處謠傳楊秋興拿了國民黨及義聯的錢。
楊秋興自己也說,他聽到的是國民黨拿一億,選前四千萬,後謝六千萬,「選舉不要這樣惡質化,何必用這種奧步?」楊秋興質疑這些謠言是來自陳菊的外圍團體。
真是一針見血,只有陳菊這樣的奧步,上次她僥倖的當選還不是奧步來的嗎?楊秋興要嚴防陳菊惡搞。
◆ 人家為當然要倒揹手撒尿了
今年是抗戰勝利六十五周年,臺灣的執政者不敢居功,老共就不害臊,硬說八年抗日血戰全是他們打的。
人必自侮而人侮之,今天的執政者,不敢提領導八年抗戰的領袖,人家當然不承認抗戰是國民黨打的。曾有蔣介石的子孽孫將他與西特勒、史大林、毛澤東並列四大殺人魔王,國民黨的徒子徒孫不敢挺身而辯,可能在暗中鼓掌呢!
近傳故宮的翠玉白菜成了遊客搶手貨,我們想過沒,這些珍寶若不是當年蔣介石下令運臺,我們只有遠涉重洋到北京欣賞了。
許多所謂鳴嘴,常以罵蔣介石為得意,聲音越高亢越有賣點,若當年蔣介石不來臺灣,你們敢去天安門鳴嗎?
你們既不尊重抗戰的領導人,人家當然不尊重抗戰史實了。
◆ 老共把統一大業從根做起
大陸自這學期開始,國小一級年的課本出現《歡迎臺灣小朋友》的課文:
一隻船,揚白帆,飄呀飄呀到臺灣。
接來臺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
伸出雙手握一握,熱情話兒說不完。
這是多麼熱情溫馨的詩篇,讓人感動。由此看出大陸當局的用心,把兩岸統一的大業從根作起。
日本在侵略中國之前,先灌輸小朋友去中國吃水蜜桃的概念。這些人長大後就雄心勃勃,把中國征服過來,豈不世代子孫都有水蜜桃吃嗎。老共與東洋鬼子玩同樣的戲。
◆ 李登輝害死兩條人命
九六年三月中共向臺海發射飛彈,李登輝預言雲言神準:「免驚,那是空包彈。」就一句話害死兩條人命。
這個情報是中共解放軍劉連昆少將提供的,他是臺灣在中共內部策反最高層級的軍官。中共見李登輝知道砲彈是假的,就逐級追查劉連昆。當年八月劉連昆與另一名牽線人邵正宗同時槍決。
中共想以演習為幌子,若選出不是他們所期待的人,就改為軍事行動。軍情局還派人到美國溝通,美國亦來對臺海進行實地勘察,發覺茲事體大,即派遣尼米茲和獨立號靠近臺海,以阻止衝突。再向北京施壓,中共才讓步:一、飛彈不飛越臺灣本島上空;二、海、空軍不超越臺海中線;三、登陸演習,不實際佔領臺灣所屬島嶼。
如果劉連昆不事先提供這些情報,李登輝當選,保證北京不滿意,後果將不堪設想。劉連昆救了臺灣,李登輝不但不心存感繳,反而斥為「栽贓」。
◆ 天下最幸福的人
南懷瑾在《列子臆說》一書中說:天下最幸福的人,就是不要出名,誰也不認你。一有知名度,大家都了解你,認識你,那是最痛苦的人,他將成眾矢之的。一有缺點大家都來挑。如果不出名,沒有地位,他可以在地上打滾,睡大覺,誰也不管他。
在臺灣這個畸形的社會,只要你沾上政治,你就是十惡不赦的罪人,像馬英九剛上臺提名張俊彥為考試院長,黑函如雪片飛來,輿論一片撻伐之聲,他一宣布放棄提名,立刻成了清高的學者。楊秋興幾次被《遠見雜誌》選為五星級的優秀縣長,一旦宣布競選大高雄市長,就成了罪人,被昔日共同打拼的同志罵得狗血頭,連祖宗八代也難倖免。馬英九也是如此,一天晚到都是被人罵,何必要幹那勞什子的總統,應該想到南懷瑾先生所,不出名是最幸福的人。
◆ 臺灣恐族群不衝突
新加坡曾被民進黨執政的外交部長陳唐山罵為「鼻屎大的國家」, 種族卻很複雜,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其中華人占七成五以上。李光耀的治國理念特別重視族群融合,政府在立法、制度和生活等各方面細節,都顧慮少數族群權益。他們使用的語言,中、英、印、馬來語並行。國家慶典,一定有馬來或印度節目,電視臺也一定有馬來或印度頻道。一個社區或大樓,華人、馬來、印度人都不能超過一定比例。他很擔心,未來的年輕人追求政治開放,必會開起族群政治的大門,將撕裂社會,失去凝聚力,無法使國家進步。
李光耀說:有新加坡贏得選票的最好方式,是告訴選民「我們是華人,他們是印度人、馬來人,所以請你投我一票」。在臺灣剛好相反,執政者帶頭叫囂:「臺灣人投臺灣人。」所以,臺灣的民進黨惟恐社會不撕裂,惟恐族群不衝突。
◆ 陳菊應是現刑犯
今年凡那比颳風來襲,給南部帶來豪雨,高雄市損失嚴重,有市議員指出陳菊市長應負全責。陳菊說這是二百年來的雨量,人力無法抗拒。再者,中央應負百分之八十的責任。另外是高雄縣的洪水向都高雄市流來。高雄市不淹水才怪呢?高雄縣長楊秋興說水當然往下流。
陳菊真不害臊,把一切責任推得清潔溜溜,表示自己無愧為天,無怍於地。陳菊可別忘了:「人民受難的地方,就是政客犯罪的現場。」  
◆ 民進黨應是共犯
陳水扁九月十五日上午在臺北地院上供述,「二次金改」收到國泰四億、元大二億是政治獻金,而不是賄款。陳水扁又說,這些錢都是經過民進黨中央黨部開收據,黨抽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五才由他全權使用。
有記者去問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無奈地表示,相關問題已經回答過很多次了。他們過去的回答,幫盼民進黨的人很多,陳水扁只是其中之一,可見他們是共犯結構,最近,扁政時期的行政院副院長陳景峻貪污被起訴,又可再見民進黨完全是一個壓榨民脂民膏的黑幫。 
◆ 蘇治棼逼企業自殺
最近六輕接連發生公安事件,雲林縣長蘇治棼抓住機會,領導麥寮居民抗爭,還向行政院叩頭,要求臺塑在二○二○遷廠,臺塑慌了手腳,趕快拿錢消災,每戶七千二百元。蘇治棼除撈到政治資本,必也有臺面下的交易。
高雄縣長楊秋興卻卻說:「在經濟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點,是施政最高目標。若不幸發生公安事件,政府應該居間協調、督促讓事情圓滿解決,而不是縣政府、縣長帶頭抗爭,「漫天喊價」。政府也要站在企業立場,讓企業生存,若逼在二○二○年出走,這就是逼企業自殺。 
民進黨的邏輯是企業自殺了活該,只要民進黨能活就爽。像民進黨為了幾根空心菜猛打花博,無非是為了蘇貞昌能當選就得了,花博趴了,臺灣垮了,管他個球! 
◆ 曹興誠好像政客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因和艦案而被起訴,第一審獲判無罪,檢察官不服,再提起訴,二審又獲判無罪。曹興誠立刻透過律師表示,「審判品質仍有相當水準」,對合議庭沒有因他不合作而不挾怨報復表達敬佩。
這很像臺灣的下三爛政客,只要判他有罪就是司法打壓,反之則是司法公正。曹興誠被起訴之後,就有大動作反擊,謂司法是「絞肉機」,到各種場合演講,砰擊司法亂搞。
司法公正與否?不是對己有利就公正,不利就不公正。苗栗何智輝送了紅包獲判無罪,他不也喊司法還他清白?還有誰知司法不公?
曹興誠應捫心自問,當初是否有動機投資和艦?是否派了聯電的人去和艦?只要有這個意圖,且已派了小貓兩三隻去和艦?縱然證據不足,在良心上也是犯罪。你畢竟是高科技的頭頭,跟政客不一樣。  
◆ 陳菊故技失靈  
這次凡那比颱風,高市受災嚴重。陳菊以為先喊先贏,第一時盼就把百分之八十的責任推給中央政府,剩下的責任就怪雨量創兩百年來新高。如果照過去民進黨的文化,她的話一出口,接著就有地下電臺,鄭弘儀、金恒煒、李鴻禧這般傢伙來接招,硬把白的說成黑的,好欺騙的臺灣民眾,就真以為是無能的馬政府所為,陳菊一點責任也沒有,她可穩坐下一任市長。 
可是高雄市民學乖了,他們發覺,不該淹水的地方淹了,下游沒有淹,上游的反而淹了,誕其中必有原因。陳菊起初一副高姿態,近日情況不妙,又回過頭來對市民一再道歉,那已經遲了,如果陳菊真是聰明人,應辭以謝罪。  
◆ 民進黨老鼠生兒會打洞
民進黨立委余天口無遮攔,胡說八道。上次選總統時,他跟謝長廷站臺,說馬英九有美國綠卡,馬英九告上法院。余天原本要認罪的,法官暗示他這是要判刑的,余天才勉強拗下去。後來法官也許覺得余天剛從演藝圈踏入政治,良心未泯,判他無獲釋。余天豎起大姆指誇讚:「法公正」。
後來又在陳水扁趴趴的場子裡高叫:「情願有貪瀆的總統,也不要有無能的政府。」遭來一政唾罵。
最近他為民進黨臺中市議員站臺,他那張嘴又作怪了,說胡志強的夫人邵暁玲是:「一隻手,頭腦也不清楚,胡志強回家照顧太太吧。」引起殘障團體譴。事出必有因,有這樣文化的黨,必然孕杸出這樣的黨員。就「老鼠生兒會打洞」的道理一樣。
              

輪回的故事

■ 輪回的故事
佛教相信輪回,生命無限,人死之後必轉到另一世界,變人、變鬼、變畜生,就看這一世的業力如何?據說,緬甸的人多知道生前的事,能找到原來的老家,回憶從前喜歡的事物。

禪宗五祖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人,他仰慕四祖道信,乞求拜師門下。道信認為他年邁不堪造就,叫他來生再來吧!老人就下定決心,投胎轉世。恰好看到溪邊有一位浣紗姑娘,即上前請求說:「姑娘,我能借你家一住嗎?」
姑娘回答:「我不能作主,你去請求我的父兄。」
老人進一步說:「你必須先答應我,我才去請求他們。」
這位姑娘見天色已晚,就答應他留宿。說來奇怪,這位姑娘回到家裡,竟然懷孕了。十個月後,生下白白胖胖的男嬰。這位未婚媽媽認為是不祥,就把他丟在河中,被人撈起收養。長大後不知其父母,鄰里叫他「無姓兒」。
他自幼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到六、七歲時,他前世見過的道信經過他家,無姓兒像見到離別多年的親人,熱情地上前拉住禪師的法衣,要求收他為徒。禪師摸摸稚齡幼兒的頭說:「你年紀太小了。」
小兒竟說:「師父,前世你嫌我年紀大,現在又說我太小,究竟何時才能出家?」
禪師忽有所悟,趕忙問:「你姓什麼?」
小兒回答:「我以佛為姓。」
道信見這樣小的年紀,就有如此大的口氣,必是三寶龍相,就收之為徒,後來成了他的傳人

理學家王陽明倡「知行合一」論,為蔣介石先生所景仰。他有一次到金山寺朝拜,看到一切景物似曾相識,走到一間緊閉的關房,要求知客師打開一看,竟然發現坐化在蒲團上的老和尚和自己模樣完全一樣,再抬頭看到牆上題的詩還閃著墨光,入神地念著:
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王陽明讀完後,又在金山寺留詩為證: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
閒依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文學名家黃山谷先生,前生是女性,為虔誠的佛教徒。他二十六歲出任江西蕪湖知州,認識前世的母親找到舊日的家。走進前閨房,竟見桌上擺滿自己讀過的經書。在牆角發現緊鎖的大櫃子,憶起母親不曾找到的鑰匙,打開櫃子,竟是自己每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文章。他前世喜歡吃芹菜麵,今生亦視之為珍饈。為了表示孝心,還將前世母親接回家裡奉養。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前世為五祖戒禪師。《居士分燈錄》中記載:當母親懷孕時,夢見一身材瘠瘦、眼睛眇細的出家人,後來生下了蘇東坡。數十年後坡弟蘇轍在高安為官,常和真淨、文聖、壽聰三法師論道參禪。有一天,這三位出家人同時夢見迎接五祖戒禪師,三人正在交談時,東坡剛巧來訪。他們把夢境告訴東坡;東坡回答,他七八歲時夢見自己為僧侶,往來於於陝右一帶。真淨法師趕緊接口:「戒禪師也是陝右人,晚年來遊高安。五十年前圓寂於大愚。」算起年歲來,那年東坡四十九歲。

蘇東坡的《僧圓澤傳》也記載一則動人輪迴故事。圓澤為唐代名僧,與李源相約遊峨嵋山,途中遇見一大腹便便的王姓婦女在河邊取水。圓澤預知將做她的兒子,就對李源說:我們今生緣已盡,三天後到王家來看我,我以微笑回答。
當天晚上圓澤無疾而終。三天後李源依約前往,見到襁褓中嬰兒,果然對他微笑。十三年後,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然鳴笛而歌: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聽了,高聲叫道:「圓澤禪師還好嗎?」
牧童揮手回答:「李公果然是個守信人。」又高歌一曲: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化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這就是「緣定三生」成語的來源,夠動人了嗎?

在美國亦有輪迴之實例。布萊恩.魏斯(BrianL.Wwiss)是美國的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用催眠術為凱瑟琳女士治好心理醫師無法治癒的焦慮症。他將治療過程寫成《前世今生》(Many Lives,Many Masters)一書。 他在書中說,凱瑟琳至少有八十六次轉世。她的第一次生命是西元前一八六三年,那時他是十八歲的金髮女孩,名叫阿朗達。西元一七五六年,她是西班牙女露意沙。十九世紀她是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奴隸艾比。二次大戰時她是飛行員,名叫艾力克。她曾是荷蘭的男子,被人割喉謀殺了。她曾是威爾斯的水手,在船上作業受傷。她曾是小孩,參加大姐的婚禮。她曾是男孩,目睹父親被執刑。
魏斯在書中說:他曾為一個五歲大的男孩催眠後,男孩說前世曾在歐州一個城市住十年,他可以詳細說出街道的名稱、家中私密、周遭人民的職業。他打電話去查,所言果然不虛。
書中又提到一個四歲的女孩,母親給她看幾枚古代的銅板,女孩居然說:「我當時是女人,你是男人,我們有好多同樣的東西。」
魏斯說,通常孩子不需要催眠也可記得前世,因為孩子的左腦尚未發展成熟,理性控制能力不夠,所以他們的記憶會摻一些前世的東西。通常父母會制止孩子不要胡說八道,整個社會也會制止他高談闊論。 

我在高登三年

我在高登三年 瞿 毅
  高登,反共的堡壘,自由的燈塔,俞大維部長眼中的鐵漢,我今生有幸,曾踩在她堅實的翅膀上榮耀過。
     ◆最後到了高登
民國四十四年初,一江山淪陷,大陳棄守。美國政府逼我放棄金馬,固守臺澎。當時世界反共意志最堅強的總統蔣介石先生卻誓言:「確保金馬」,我們部隊就在這樣的決策下增援了馬祖。
我們八十四師為國軍之精銳,是第一個接受臺籍戰士入營服役,第一個接受美援裝備的部隊。原本要去韓國支援美軍作戰,先頭部隊已打包待命,因杜魯門政府懼國軍藉此強渡鴨綠江而拖美國下水,而引來蘇俄干預,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故緊急叫停,改去支援大陳。
不料,時局變化,卻奉命沿縱貫線南下,經七畫夜,到達未曾有軍隊駐過的谷關,即今日中部的熱門觀光景點。那時可沒星級旅館,也沒所謂「三溫暖」。只有少數幾家原住民,要洗溫泉,河裡就有熱騰騰的泉水,穿條短褲就可跳下去了。
我們一切從頭作起,先沿著山邊闢出廣大營地,搭成一列列的帳棚,類似遊牧民族。剛把帳棚搭好,道路修通,突然發生森林大火,我們又成了救火隊。那時沒有消防器材,只憑人多,拿著棍棍棒棒去打火頭,快打熄時,一股熱風吹來又成燎原,追打了幾天,人力畢竟勝不了天,只能讓火自滅。
我們累得東倒西歪,長官大發慈悲,放假一天。正當我們穿著整齊,要搭團部準備的交通車到豐原、台中蹓躂時.十萬火急的命令來到,全副戰鬥裝備,連夜急行軍趕豐原。一列長長的運輸車穩穩地停在那裡,不知上級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這軍機,我們不敢問。
我們擠在車箱裡,只知夢尋周公,外面的景物那管得?
車抵基隆,已是華燈初上。暫駐一所國小,伙頭爺爺已擺好飯菜。今天多了一缽香蓬蓬的回鍋肉,令人垂涎。有經驗的老兵猜想,這是出征的前兆。
果然,吃過飯,稍事休息,整隊出發,行進要肅靜,不能與民眾接觸交談。到達碼頭,瀰漫一股風雨欲來的氣氛。憲兵指引我們循序登上軍艦,按事先分配的位子躺下,該有個平安夜了?不料一出基隆港,就白浪濤天,船東盪西擺像搖籃,有人開始嘔吐了,滿艙裡瀰漫股一濃厚的怪臭味。食物吐光了,還埋頭哇啦哇啦吐出黃膽。連部新來的王姓政工幹事,出自富有之家,從沒有承受這樣痛苦的事,就不停地呻吟:「哎喲……哎喲……我的媽呀!」
睡在他右邊的李姓作戰官,為人強勢,認為擾亂他的心情,就馬起臉說:「你吐就吐嘛,還鬼叫什麼?再叫我就揍你!」「哎喲,我實在受不了啦!」
「受不了就跳海去!」這位幹事總算有點忍功,既沒跳海,也沒還嘴,就乖乖的認命了。
十有九人嘔,唯我獨坐一角,靜觀眾生的「嘔像」,倒也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來。
第二天早晨已風平浪靜,我爬上舺板,看到一攤嘔吐物中片片豬肉,禁不住「哇」的一聲吐了。
從雲霧茫茫中隱約出現一些島形。這時有耳語傳來,那就是我們要去的馬祖。馬祖在我們腦海裡是模糊的名詞,只伴隨在金門之後,擔任助詞的角色──「金馬」。
我們越過馬祖本島南竿,到達第二個大島北竿。大部份人員要下船,只有我們第一營奉命不動。過了半小時,船又啟動,繞到一個面對大陸的小島停下。立刻迎來兩艘小船,每艘船上除漁夫外,還有一名友軍的弟兄。他告訴我們,這是高登島,沒有老百姓。上岸後要注意草叢中的地雷。我上了岸,暈乎乎的,只見一片荒涼景象,掃視全島,尋不到一棵樹木,我的心涼了半截,有人說這是「魔鬼島」,使人感到一股莫名的肅然。
◆ 高登島的風貌
高登古名「下目」,面積約一.三五平方公里,南北長二公里,東西寬○.九二公里,與對岸北茭半島僅九千五百公尺之隔,是馬祖防衛區的最前線。
如果從歷史尋根,元代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已被發現。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有連江縣黃歧漁民定居。清康熙年間曾有一戶牧羊人。到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之時,島上還有一座廟,並有一老人看管,但不知老人何時從人間蒸發,是羽化升天,還是入海為王?沒有人知道。
原來高登只有一連的兵力,現在增為一個加強營,無論是防禦工事、人員住處都要重新布局。
原來多住帳棚,現在必須地下化。先畫定各連級的防區,各連除負責自己防區內的碉堡、坑道、交通壕,還要分攤構築營部人員及配屬單位所住的碉堡。那時主要的工作機具就是圓鍬、十字鎬,和我們萬能的雙手。
營部幕僚人員有業務在身,不必強行工作,如想早日有個安全住所,可以在公餘之暇投入。我也屬幕僚,不工作也說得過去;但在這個緊要關頭,誰不想自己的生命先得到保障?所大家都放下士大夫的身段,拿起圓鍬鋤土,彎下腰桿挑擔?甚至營長、副營長有時也跳下坑去打氣,早已忘記階級意識了。
我們部隊的土木工程,久負盛名,駐中壢期間,為「關路闕」一帶為居民挖水塘,速度快,品質固,甚得民眾稱揚。在谷關蓽路藍縷,開山闢道,預定三個月竣工,我們一個半月就完成,令人驚異。
為了早日完工,營部還制定競賽辦法,組成工事進度評審委員會,每一週到各連驗收,評出優劣。進度超前而品質堅實者,主官記功,團體頒錦旗乙面。
為我們電臺挖坑道的單位是第二連。這個連的連長姓趙,個兒不高,他所領導的連,無論是射擊訓練、體能競賽、戰鬥演習、歌唱比賽,樣樣飆第一。他雄心萬丈,鬥志昂揚,曾立下血書,一旦反攻號角響起,他這個連一定搶第一功,曾獲師長召見勉勵。
辛勞了多三個月,第一線的防禦工事按預定進度完成,人員全部進入地下,放眼島上看不到任何地面物。
高登的早晨,雲霧瀰漫,如一襲白紗籠罩。第一道曙光投來,就看到海中的漁帆,像朵朵白蓮。傍晚的落霞,把高登打造成黃金島。漲潮時「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要是沒有戰爭,這兒可真是人間仙境,與我剛上岸時所見的印象完全不一樣。
誰知一場豪雨來襲,粉碎了美夢,我們一切的努力經不起大自然的嚴苛考驗,交通壕變運河,坑道成深圳,槍彈泡在水裡,更悲慘的是人員被活埋。營部的中尉秦壽情報官,就是這滂沱大雨中被奪去了生命。他剛從軍校出來,精明幹練,反應敏捷,是未來連長的候選人,前程似錦。當我們看到從泥土挖出的屍體,沒有不掉下眼淚,皇天何其殘酷?
後來得知,北竿那面也有死亡,因為那面土質更鬆軟,容易坍塌。當初忽略土質的強度,以為住在地下就安全。
由這血淋淋的教訓,上級緊急命令,凡住底地下者立即搬出,待鋼筋水泥打造的建築完成之後再搬進去。 
◆高登島的指輝官
高登島的最高指揮官是營長,官階中校,大名陳世芳,貴州人氏。軍校高材生,中等身材,目光炯炯,充滿自信,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豪情。
他帶兵的風格有類於楚霸王項羽。世人多知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陽剛,卻少瞭解他「溫柔、體貼、細心」的一陰柔。他常與士兵同爨而食,同帳而寢,士兵有病,必親伺湯藥,只帶了八千子弟兵渡江,就能開創「霸業」。雖然失敗,但後世史家都認為他才是正氣凜然的英雄,劉邦不過是無賴耍詐的草莽。司馬遷寫《史記》時,都把他定位在《本紀》,認為他才夠資格當帝王。
曾流傳一則故事,有天一位鄉下老婆婆去向項羽討還她當兵的兒子。項羽把她的兒子叫來:「跟媽媽回家去吧!」這位兒子說:「大王我現在不能離去,要不是大王幾次為我裹傷,幾次為我煎藥,我早就沒命了。」這位老婆婆只得飲泣而別。
陳營長常在深夜打著小電筒到各據點查看哨兵是否打瞌睡,入睡的士兵被子是否蓋好。天一亮,他拿著望遠鏡觀察敵方的活動,發現有異象還紀錄下來。若是看到部屬,總是舉手叫出姓名和官職。
他常走到工地,看見不認的官兵,總會拍拍肩問:「你叫什麼名字?」對方一回答,他就牢記在心,下次再見他就能叫出來,絕不會張冠李戴。全島近五百人,他都能記得很清楚。 
他一直信奉行老蔣總統所說,大陸是在我們手裡失去,也要從我們手裡光復。常在主官會報,或部隊集合強調這個理念。
他專擅猴拳,身段靈活,可騰空而起,好似齊天大聖舞弄金箍棒,很多人都想向他學幾手,但都不好開口,因為他工作太忙。
他常在中午時分,走到正在開飯的單位,就蹲下去與官兵同席共食,觀察各單位的伙食。他不要弟兄們把他當做高高在上的營長,要把他看成大家庭中的兄長。
他規定醫務室派人到各陣地巡走,發現有病號,或工作受傷者,立刻救治,不要等病發了,還不知醫生在哪裡?
他常向上級力爭第一線官兵應享的權利。營部作戰官宋東升上尉,儀表堂堂,有大將之風,沉著穩重,臨危不懼。曾代表金馬前線官兵榮獲老蔣總統召見,是標竿形的人物。後來第五連連長出缺,競逐者多,但以宋的資歷較淺,陳營長以宋在第一線服務為由,終於說服團長,舉薦成功。真是我們永遠難忘好長官。
◆ 患難兄弟情
我當時的職稱是營部連通信排密碼官,與無線電臺是平行位階,但我們工作在一起,一般把我們歸類為電臺人員。營級有密碼官,在國軍史上是頭一遭,這是老美的編制。密碼官,就是翻譯電報,團級以上稱譯電官。軍中通信講究高度保密,非有專業人負責不為功。我的位階是同准尉,准尉已經夠小了,再加個「同」字,就更不值錢了。
過去軍中的文職人員,跟一般文官一樣,分委、薦、特三級,來臺後也改制為尉、校、將,但要加上一個「同」字。經國先生那個上將也屬同字輩,比貨真價實的上將總會差那麼一點點。
在我的准尉頭上加個「同」,總覺得有點委屈。我入伍是堂堂正正的軍人,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參加過幾次慘烈的戰役,頗有戰功,晉升為中士。為什麼到了政工幹校譯電人員養成班受了六個月的專業教育,竟然成了贋品,豈不奇怪?
我既是跟准尉相同,那麼配給我的武器也應該與准尉相同,起碼該有支卡柄槍吧!但我卻與步兵連的大兵一樣,一桿笨而長的美式M1半自動步槍。這種步槍只適合於人高馬大的老美使用,背在我這個五短身材的肩上,真有點兒滑稽突梯。
我下面有一名中士密碼士。他姓溫,名活文,人如其姓,溫文而活潑。他是廣東老鄉,不煙不酒,很有上進心,表現優異。從入伍時的二等兵逐級升到中士,還想考軍校,更上一層樓。他比我大幾個月,應是我的兄長,但他一直把我當長官。跟我說總是「報告……」在路上相見,老遠就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
我倆同住一碉堡,這是後山的半山腰,是個大死角,敵人的砲彈打不到。本是營長臨時指揮所,因是第一批建築,沒經驗,封頂的防水設施沒作好,一下大雨就漏。後來,營長的永久指揮所完成,我和活文就搬了速去,我們圖的是那裡安全又安靜。
我們工作並不多,每天只有一兩份例行電報,是師部向各單位通告海上的風浪,對岸海漁船的活動。其實,有很多資料都是我們觀測所報上去的,經師部彙整後再通報各單位參考。
我倆都有看書的習慣,看不懂的就相互尋求答案,真像同窗好友。那時幾乎沒有什麼書可看,我帶去《古文觀止》的袖珍本,及三十二開的《唐詩三百首》,另有公家發的政治教材,總統訓詞,經國先生手著《勝利之路》、蔣公親自批閱過的《荒漠甘泉》等。臺灣來的報紙都是十幾天前出刊的歷史,到我們手上都成了珍寶,連分類小廣告也一字不漏看完。
我們也不忘我們的專業,譯電要快,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記明碼,明碼記得多,找字就快。另外是練習減碼,即四字一組假碼與另一組密碼相減,得出的新碼傳到對方,對方再用他的假碼減我發去的密碼就是電文。這是細心費時的工作,最快速度,半小時只能譯百組,也就是一百個字。在戰場上誰能爭取時間,誰就能掌握勝利契機。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拿出兩本假(亂)碼本練習減法,增加速度。為什麼不用去加來減呢?經研究減減法的保密程度較高。
他早晨下山臉的時候,總不忘給我提一小桶回來。有時我先去,也會為他帶回一桶。他驚訝地叫:「我怎麼消受得了?哪有長官為士兵提洗臉水的?」
「我不是說嗎,我們是生死與共的患難兄弟。」我總是這樣回答
  ◆細說英雄故事
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的凌晨,大地正酣睡,浪濤衝激著沙灘,剛接過班的汪喜田,兩眼注視海上的動靜,突然聽到木船撞擊礁石之聲,接著又見前方有黑影朝他這個方向移動。機警的他,立刻以連絡信號告訴班長,他所發現的情況。  
黑影越來越近,汪大喊「口令!」對方回答的是連續的槍聲。汪喜田左胸連中兩槍,他忍痛還擊,打中對方右手。這時另一戰友已與上岸的三名共軍開戰,火網交織,打破夜空的寂靜。對方左手拔出兩顆手榴彈擲來,汪戰士奮不顧身躍過去,要在手榴彈未爆之前抱住對方。
手榴彈雖爆炸,兩人都未受傷。汪緊緊抱著,對方右手猛一扣扳機,汪左手中彈,槍已落地。他始終不放,兩人在草地上展開一場生死的纏鬥。這時就憑各自的體力了。正當千鈞一髮時刻,班長帶著援軍趕到,合力將這名找死的「水鬼」擒住。另一戰場的敵人,見情勢不妙,就逃之夭夭了。
被俘的共軍,體形壯碩,冷靜沉著,應是這次行動的小組長。問他什麼,總是三緘其口。給他食物也拒吃。不久,抱著肚子痛苦的呻吟,經醫官急救無效,命歸黃泉。可能在出發前,被迫服下限制回歸的毒藥。
汪喜田,湖北孝感人,當年二十八歲,平常就有不服輸的個性,按他的體形應不是敵方對手,但他把人性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以弱敵強。他因此當選國軍戰鬥英雄,榮獲老蔣總統召見,頒發高額獎金和代表高榮譽的勳章。高登一度被稱為「英雄島」,西邊一個港口亦稱「英雄港」。
後來為紀念此事,特在決勝地附近的石壁上刻下:「汪喜田在,群鬼迴避」,到那疑神一看,真有點兒像張天師驅邪捉鬼的氣概。
營長常勉勵官兵,要以汪喜田為標竿。尤其是晚上第一線的哨兵要全神注意海上,隨時都可能有「水鬼」摸上來,也隨時準備做「汪喜田」。
我在高登時,最常去那裡,領略一下英雄的壯烈。我那時還是做夢之年,很想長一對翅膀,飛回我可愛的故鄉?
◆ 吃在高登島
  那時軍人的待遇比一般公務人員低,二等兵一個月的薪餉不過二十元,不如行政機關的工友。上士三十六元,我准尉五十元,因是譯電人員,有四十元特別加給,計九十元整,與我們通信排中尉排長相等。但我的工作少,正合乎今天薪水階級求職的理想標準:「事少錢多離家近」。當時上尉連長月薪不過一百二十元,另有五十元的主官加給。
副食費也不多,在臺灣蔬菜便宜,通常都是炒白菜、煮蘿蔔、韭菜炒豆乾、豆芽湯。遇長途行軍、南北對抗等演習的家常菜是兩三片帶魚,幾顆鹹蘿蔔乾。
到了高登,老百姓都沒有,誰來種菜?北竿那面有人種菜,供應北竿部隊已嫌不足,不可能銷售到高登。所蔬菜在高登成了珍饈,出高價也買不到。十天半月臺灣有補給船來,運的葉菜有一半會腐爛。較多的是根菜,如胡蘿蔔、白蘿蔔,洋蔥、馬鈴薯等等。
多數時間都吃蝦皮煮黃豆。蝦皮,當地盛產,黃豆上級配發,來源無問題。我不吃豆類,不管黃、黑、紅、綠,見著就倒胃口。
怎麼辦?醬油拌飯也要有醬油。還是我那位可愛的密碼士想得周到:他與伙頭爺爺打個交道,特為我炒了半飯盒蝦皮端來,熱呼呼,鹹鹹的,吃在嘴裡其味無窮!這就觸發我的靈感,何不自備存糧?於是立刻託常去北竿的人,為我買一些蝦皮、小魚乾,勞廚房幫個忙,炒了一大盒,每到用餐時,打開來,還有一股清香。人家喝黃豆湯鮮湯,我吃蝦皮、魚乾,拌水壺裡的冷開水,也能大快朵頤。有時,分與同仁共享,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馬祖以產黃魚、螃蟹聞名,以當時軍人的待遇,只能十天半月買來打一次牙祭。另一種珍品就是生產在海邊礁石上的淡菜,顏色帶紫,又名紫菜,但產量很少,顧及安全,上級禁正採食。
公家配給有酸菜罐頭,每人每月一罐,酸酸辣辣的,夠味。也不定時配發豬肉罐頭,油脂甚高,在今天看來,有違養生,那時吃的油脂少,唯恐吃得不多。拌在熱飯裡,油油、香香的,胃口大開,如吃人參果。
另有外國紅十字會捐贈一批奶粉,這是天大好事,許多伙伴祖宗八代都沒有嚐過這洋味兒,我們今生能享得,真是福分!
這種奶粉是用大木桶裝,每桶約二、三十公斤。營部連分得一桶,我們電臺人員去裝了一袋回來,各拿漱口杯盛了一些,倒進熱騰騰的開水,用筷子一攪和,就咕嚕咕嚕灌進五臟廟。滿以為這是九天玄女送來的仙丹,馬上就身強百倍,萬夫莫敵。誰知十幾分鐘後,肚子隱隱作怪,繼而加劇,像有怪物要破肚而出。趕緊拿出跑百米的速度往廁所衝,還來不及脫好褲子,就狂瀉出來,才長長鬆了一口氣。接連跑了兩三次,腹內才風平浪靜,有點兒虛脫,如生過一場大病。
原來這種奶粉要經高溫沖泡,量不宜過多,像我們那種狼飲的喝法,不等於吞下瀉藥嗎,怎不洩底漏氣?
◆ 鬼門關前打轉轉
高登的最高點設有觀測站,全天候監視對方的活動,能見度好時,敵方的砲陣地、民房、兵力配置、人員活動,都看得一清二楚。順風時候,我們會空飄汽球過去,或用擴音器心戰喊話,呼籲共軍官兵起義來歸。明知他們不會聽見,但我們還是要照表操課,天天如此。
他們也飄過一些宣傳品來,但都落到海裡,偶爾也有一兩張著陸。後來,也許發覺不夠成本,不玩了。我們倒是越玩越起勁,只要能飄到大陸,就達到我們的目的。最遠可飄到蒙古、新疆。那時中共對老百姓說:蔣介石集團已被消滅了。當他們從這些宣傳品上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蔣總統的肖像、國慶閱兵的壯大陣容,雷虎小組特技表演的照片,自然心領神會。
後來心戰組來了兩名自韓戰歸來的反共義士。他們是從共產煉獄中出來,深知共產黨那一套邏輯,再加上我們教給他們的心戰專業,講出的話句句扣人心弦;寫出的標語,字字珠璣,不被感動也難。
南竿的長射程砲可保護高登,所以常有實彈試射,若目標拿不穩,就可能掉落島上,傷到自己人。對方的砲當然以打爛高登為高標,三不五時也打幾砲過來,因此高登成了兩面挨打的局面。
有一天早,我蹲在露天廁所大號,突然劈空飛來一群轟隆巨聲,我被震倒在糞坑裡,臉上塗滿黃金,臭不可聞。再向四周打量,竟然距我三公尺處落下一枚未爆彈,我被嚇出一身冷汗。好一陣子,總覺得有砲彈直向我頭頂飛奔而來。
從此我的大名被到處傳揚,高登有這麼個幸運兒,大砲打在他面前都不會爆炸,真是命大的狗屎運!
還有一次到北竿出差,爬到壁山的半山腰,身體已有幾分疲累,突然幾聲巨響,一股石流頭鋪天蓋地向我奔騰而來。我趕緊用美式帆布袋包住頭頂,伏在地上。接著是巨石重擊在我頭上,瞬即昏厥,不省人事。當我能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身邊的醫官、護士驚異的喊:「醒來了,醒來了!」我恍若一場惡夢,沒有傷到要害,拍拍屁股,就找便船回到了高登,當我把這個經過講給別人聽時,他們以為我在打胡亂說。
經查詢,這是兵工單位修路爆破,事先忘記廣播,才造釀成的災難。從此統一規定,每天下午三點至四點為爆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人員盡量不在外面走動,以策安全。
◆ 孫立人案的羅生門
民國四十四年八月三日早晨,我們從廣播中得知參軍長孫立人辭職獲准,令人驚訝。
高登島看不到報紙,收音機被管制,幾乎接受不到外來信息。我們通信人員可從無線電機得到先知的信息,嚴格說來是犯法的。當時最易收到的是中國廣播公司的節目。另一個新聞來源是「美國之音」。他們的新聞報導、時事評論,客觀、公正,能聽到與國內媒體不同異音。對岸的廣播是被禁止,其實,我們也不屑於聽那些强烈意識形態的老八股。
孫立人辭職,不免引起議論,因為他當時是位高權重的人物:陸軍總司令,臺灣防衛司令,鳳山陸軍第四軍官訓練班主任。凡從那裡出來的學員,口中不忘:「我們的孫主任」,比當時蔣經國的人氣還旺。「我們的蔣主任」是政工幹校成立之後才慢慢形成氣候。
孫立人清華大學畢業,保送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學,獲工程學士。後入美國著名的維吉尼亞軍校,與二戰名將馬歇爾同學,號稱莫逆,曾邀孫立人去美國訪問。馬氏曾為國防部長,國務卿,擔任過國、共兩黨之間的調人。
孫學成回國後,任陸海軍空總司令部待衛總隊副總隊長。宋子文成立稅務警察總團,孫出任特種兵團團長。孫率稅警四團參與八一三淞滬戰役,中彈負傷,赴香港就醫。傷癒回國,適長沙成立「新稅警總團」,再任團長,調防貴州都勻。民國二十九年十一月,稅警總團改三十八師,孫任師長。第二年遠征緬甸,在仁安羌解救英軍,打通雷多公路,反攻緬北,聲名遠播,被譽為「東方的隆美爾」,獲英國王女贈勳「帝國司令」。民國三十三年亦獲羅斯福總統贈勳。唯一美國現任總統來臺訪問的艾森豪威爾,對孫立人的軍事領導才華亦敬佩不已。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高喊:「中國人站起來了。」美國人慌了手腳,預料毛澤東將「血洗臺灣」,亞洲將被赤化,貪腐無能的國民政府,不足以抵擋這股洪流。就扭曲事實,違背《開羅宣言》,謊稱臺灣地位未定論,應由美國接管,欲以孫為代理人,架空、驅逐、暗殺蔣介石。民國三十九年一月麥克阿瑟竟用專機把孫載到東京,付以「保衛臺灣」的重責大任。並以雄厚軍援為誘餌。孫立人當時雖沒答應,但有美國這樣的後臺老闆支持,必然是心有飄飄然。
孫立人不免恃老美之寵而驕,對蔣介石就不怎麼聽話:蔣介石要確保金馬,他跟美國佬一鼻孔出氣,肯定金馬不能守。蔣介石考慮在臺灣重振黃埔軍魂,決定把第四軍官班所在地鳳山陸軍訓練部改組為陸軍官校。孫立人以作戰與訓練不可分為由,堅持要當一任校長。蔣介石認為他在厚植軍方人脈及影響力,此案暫被擱置。後來蔣未知會孫即任羅友倫中將出任校長,孫心中的不滿不難想像。
周至柔參謀總長任期屆滿,孫立人滿以為繼任者非他莫屬,從此可承總統之命獨攬陸海空三軍大權,但蔣介石卻令他坐總統府參軍長的冷板凳,心服嗎?
當時陳誠任行院長、周至柔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空軍總司令王叔銘。每當蔣介石主持會議時,陸軍總部提出什麼建議,總是三對一票被否決,有時蔣介石亦左右為難。
由此種種切切,孫立人卻吃了秤砣鐵了心,不惜孤注一擲,遂透過管道尋求美國支持。不料,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亞洲局勢丕變。杜魯門總統宣布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再度與他討厭的國民政府打交道,軍援臺灣。並於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三日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對孫立人的意圖就不像過去那樣熱衷,蔣介石就趁機反擊,讓孫立人在臺中市向上路待了三十三年。不過,他也賺到了,他親眼見到不可一世的蔣氏父子先於他倒下。
後人多為孫立人抱屈,其實大可不必,玩政治本來就你死我活的遊戲。如果孫立人早聽美國人的話,先下手為強,把蔣介石幹掉,或關三十三年,相信也有不少人罵孫立人大逆不道,進而為蔣介石抱屈。西安事變亦若是,如蔣介石被殺,便成千古英雄,再不會有人同情張學良、楊虎城了。
官方版本,孫立人是受匪諜郭廷亮而受牽連。當時軍中的氛圍,一聞匪諜就深惡痛絕。臺灣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再也經不起內部的自我腐蝕。不過,郭廷亮獲釋之後對外聲稱,他當時是受的調查局長毛人鳳指示才承認是當孫立人兵變的連絡人,並去陽明山偵察地形。筆者從軍訓班出來的友人中,郭廷亮確曾與他連絡過。從顧維鈞《回憶錄》、美國國務院公布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五年的黨案,孫立人確曾透過管道尋求支持「政變」。
◆ 我北竿的朋友
北竿是馬祖第二大島,僅次於南竿,但卻是馬祖最陡峭的島,頂峰壁山海拔二八九公尺。
譯電人員在軍中是少數族群,早期僅師部有編制。團如因作戰需要由師部臨時支援。後來實施美國編制,才深入到團、營基層。團部編制有五員大將,組長官拜中尉,四名組員皆少尉。營一官(准尉)一士(中士),譯電人員官階下降到「士」亦自此始,過去再小也是一條槓。
少數族群較團結,全團不過八人,戲稱「八仙過海」。我雖身居第一線,但熱戰尚未開打,還能享有風雨中的寧靜。我的業務是受參二督導,上級來電,譯出之後,直接送各部門,不必經收發室轉送。如屬「絕對機密」,我可直達天聽──營長。
密碼本屬「絕對機密」,每個月必須更換一次。具領或繳回,都必須由譯電人員親手經理,絕不能假手他人。如此一來,我至少一月必跑一次北竿或南竿。有時也可由密碼士代勞。但有時心血來潮,想去北竿會會老朋友。就偽造一分電報直接簽呈營長,營長提筆一揮「如擬」,我就逍遙渡海了。我敢說,我是高登最來去自如的人了。因為電報是透過電波從空中傳過來的,無法像一般公文須蓋單位關防、主官簽章,全憑譯電人員怎麼寫就算數。所以譯電人員要絕對忠於職守,否則,在戰場假傳聖旨怎麼了得?
高登與北竿的對口碼頭就是橋仔村,我每次跳下漁船,那群難兄難弟就群集在海灘,有的鼓掌,有的吹口琴,有的雙手做成喇叭湊歡迎曲,好像迎接百戰榮歸的勇士。當然,平時好開玩笑的哥們,衝下前就紮紮實實奉上一拳也不稀奇。當然我也不是省油的燈,會回敬一拳。阿兵哥就是要這樣粗線條才像話。
我們第一站到孫太英學長那裡。他是第二營密碼官,師範畢業,具有教師專長,營裡無事,被派到橋仔國小補教師之不足。在南竿也是如此,都由軍中派適當人選去協助地方教育。他自己有一間寬大的民房,我住沒有問題。他精於廚藝,自炊自食,我到了那裡有回家的感覺。
村民很熱情,對這位外來的孫老師很有好感,為他挑水,為他掃地,為他洗衣。還把地裡種的菜,海上捕的魚、蝦送給他。所以,他不但不買菜,還常常拿去送人。那裡的學生雖然功課不怎麼突出,但他純樸乖巧,很討人喜歡。孫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之樂。
因為我常來,有很多村民都知道我是從前線高登來的,對我十分好感,有的還請我和太英到他們家裡聊聊天,吃個便飯,喝幾杯老酒。我回高登時,還送一些魚乾、蝦皮、帶魚之類的禮物,我每次都滿載而歸。
太英是山東老鄉,在學校時,只知其名,到了部隊才成知音。我們常竟夜長談,一瓶老紅標米酒,一碟花生米,就打開話匣子,沒完沒了。他最大的願望,是早回到故鄉,發揮他的專業,教好下一代。
退役後轉任高雄六龜鄉一所國小教職,結殙生子,有美滿的家庭。不幸,晚年中風,我去見他時,只能比手畫腳,傳遞自己的心聲。
前面說到賞我一拳的,姓蕭,名一。他嫌蕭字筆畫太多,故以「一」為名來平衝一下。是來到這個部才認識的,我們一見如故,見面就開玩笑,你一拳,我一腳,我們的交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他可是一表人才,是當歌星、影星的料,可惜沒被星探發覺。他那手鋼筆妙得沒有話說,一看就迷住。當時,李光達團長,後來升了少將,看到他寫的電報,還打電話到通信中心,要這位蕭譯電官去見他。蕭當時還有些緊張,以為他犯了什麼大錯,可能要被狠狠刮一頓了。結果,你猜怎麼著?原來團長要他伸出右手來,看看他的手長得跟人家是否不一樣,才能寫出那樣漂亮的字。他很重視儀容,在臺灣時,軍服燙得畢挺畢挺的,頭髮梳了又梳,鬍子刮了再刮,不時掏出小鏡子照白皙的臉蛋。他生有一對勾魂眼,只要他向那個女子一瞄,就把魂勾過來了。但他有個「行規」,絕不亂勾良家婦女來上床,實在需要發洩,到「軍樂園」買張票就解決了。
他退役是自謀生活,住在臺南新化虎頭埤,每天早晨擺豬肉攤混生活,後來賺了一點錢,準備辦「好事」,結果被人騙個精光,他就將每天早晨砍猪肉的利刃,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楊家幹同學的大名與當時省財政廳長,後來當副總統、總統的嚴家淦先生諧音,所以被稱為「廳長」,全隊沒有人不知道。他輕言細語,動作慢吞吞,集合跑最後。但他和藹可親,與任何人都聊得來,無事就與朋友在紙上談心,每天都會收到來自臺灣各地的回信。他見了女人就臉紅,說話也打結,卻是我們這夥人中最早當父親的人。他是軍文人員資譴,拿了一筆少得可憐的資譴費,先在旗山派出所當個工友,後來又回到軍中從二等兵幹起,被派到左營海軍氣象臺服務。
十餘年我打電給他,講了半天,他還是打不清楚我姓甚名誰?
羅石城擅吹口琴,可上臺獻技,身材高大壯碩,握拳用力,四肢肌肉都會鼓凸出來,和他走在一起很有安全感,應是當蛙人的料。他是三營的密碼官,無事就背政治教材、《王陽明傳習錄》、總統訓詞,考取「政治戰士」,榮獲總統召見,足可榮耀子孫。後來改行政工,幹得虎虎生風,高升到上校主任,與將軍擦有而過。
龍子能,皮膚黝黑,臉上有幾顆白麻子,他的毛筆字堪稱行家,但他總是謙虛:「不入流!不入流!」。他另一絕活是游泳,一到夏季,就是他的天下,多半是在塘歧的沙灘上渡過。他在水中游來游去,像魚兒似的,悠然自得。夏天我北竿時,我總會跟著他「下海」。但我見水就緊張,手腳亂打一通,費盡全身之力才向前刨了三五公尺,根本不成氣候。到了現在,見了游泳池的水都怕得要命,遑論波濤洶湧的大海?他自幼學會太極拳,每天早晨他就爬到壁山頂,迎接第一道曙光。
羅德義學長是道德主義者,凡事不與人爭,以和為貴。他懂得惜寸陰,放下「密碼」,即捧《聖經》,與上帝同遊,不食人間煙火。見人就拼命「說教」,不使「頑石點頭」不罷休。退役後,如願以賞,作了盡責的神職人員。
黃德福是浙江老鄉,沒有受過譯電專業訓練,從文書士、司書,一級一級晉升到中尉組長,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已進入王老之年,在臺灣時常想娶個「寶島姑娘」,傳宗接代。到了前線,只希望早日跨過海峽,討個故鄉美嬌娘。他很節儉,不亂花一毛錢。我們這些小部屬,每到關餉時刻,就嚷著要他請客,他就不解囊。其實,我們也只是鬧鬧而已,並不是真要從他身上拔下一根毫毛。
另一位是孫玉柱,與毛澤東是老鄉,避稱自己是湖南人。他是從密碼士升上來的,很有幹勁,一天到晚捧著《政治學》、《經濟學》、《財政學》、《國父遺教》準備高、普考。有朝一日回到故鄉,當個父母官。
◆ 我的餘暇
曾住嘉義山子頂時,每天早晨就到嘉義中運動場跑步,我雄心不小,還想參加縣運會,後來調了職,夢也就碎了。
我帶來「自強健身函授學校」,的講義,按表操課,天一亮就起床,先在附近跑步暖身,然後跳繩、伏地挺身、倒立走路。還有鍛鍊肌肉的動作,雙手左右上下推拒、舉壓,久而久之,胸部、胳臂的肌肉自會突出。
高登時有蛙人出現,我非常羡慕他們海裡來海裡去,我常在烈日下曝曬,希望能有他們那樣古銅色皮膚。但我的皮膚就是曬不黑,記得在海軍陸戰隊時,每個星期六大會操,最後一個項目是檢查誰的皮膚黑,就是健康,但我每次都是低標越過。
當時總統發表重要文告,官兵們都心悉心閱讀。連級以上的幹部選要寫心得報告,而且列為年度考績之一。我成天沒事,又是幹校出來的,以為我肚裡有點墨水,所以常有人找我捉刀。其實,我自己清楚吃幾碗飯,但又不好拒絕,常常是打鴨子上架,但也給我讀書,寫作的機會。
營指導員見我無事,又要我兼辦黨務,我是完美主義者,要做就做好。不但業務井然有序,還吸收了不少優秀黨員,為黨增加生力軍,行政主官也獲得加獎。營指很高興,他誠懇的勸導我,要我改行幹政工,馬上給我調整職務,我考慮很久,改行政工升遷固然快,但責任也重,我的本行,只要自己管好就行了。
當時唱得震天價響的歌曲就是《反攻大陸去》: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
 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把大陸光復 把大陸光復
我沒有音樂細胞,但對這首歌曲唱得有板有眼,真能把情感表達出來,好像真要把失去的國土從我們手中光復。
為了統一語言,國防部政治部還組訓一批女青年工作隊去戰地教官兵學注音,說國語。共來了八位年輕貌美的小姐,分成四組到各連隊去。她們鶯音燕語,臉蛋兒又甜,反應良好,希望她們常來。果然,後來又來了軍歌教唱,一樣受官兵歡迎。營指潘公放少校,還與一楊姓小姐擦出愛的火花,回臺後,走上了紅氊的另一端。
為提升官兵的知識水平,成立了「國軍隨營教育補習班」,分初、高中級,修學期滿,檢定及格者,發同等學歷證書。教師除隊職官外,多是利用預官資源。起初,僅是就報名者編個組,分配教師,約定一個時間,聚在一起研讀,有問題就問,每年集中考試一次。不過,當時響應的人不多,但至少這是一個起步,若干年之後,對於退役後就學業就顯得重要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正是積極準備反我大陸之際,還有人想到這些不急之務,不能不佩服這些人的眼光看得遠。
那時正是民間響應老蔣總統「確保金馬」運動的高潮,各界紛紛組織金馬勞軍團,但來高登的並不多,一是交通不方便,只能乘小船,萬一出了事,誰擔當得起?再者,很多藝人都怕一敵人打過來,最多只能到北竿。非勇者,就不敢來。當時的節目,多是唱歌、變魔術、相聲、口技,最流行的克難樂隊,有類於今天朱宗慶打擊樂團,找一此破銅爛鐵搞搞打打,只熱鬧就好。據我的記憶所及,應首起發起於甲兵,然傳到海軍陸戰隊,再傳到各單位,一個連一個營就可以玩起來。每次有勞軍團來高登,師部的藝工隊為了壯大聲勢,也會派一些人來,而這些人中,至少有一個「克難樂隊」,因為這個樂隊頗有口碑。每次出場都響起熱烈掌聲。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當時漫畫大師牛哥先生,他在是民國四十年代初期《中央日報》發表諷刺漫畫《土包子下江南》、《牛伯伯打游擊》等。他走上臺,是架上一塊畫布,隨便叫一位觀眾上去,在他的畫布上亂塗一切,要他畫什麼,他就三筆兩畫,就繪出你想要的畫作,真是神其技。
凡有勞軍團來,我都擔任也套角色,忙得不亦樂乎!
◆ 島上的春天
十多年前,陳履安任國防部長時,列席立法院備詢,有立委問及軍中「八三一」的處理情形。陳履安還不知「八三一」是怎麼一回事?經幕僚解釋,那是軍中對女人的稱呼。
過去電信局發送電報使用的《明碼》本,第八十三頁第一行第一個字是「屄」,其代碼為「八三一一」。軍中的譯電人員就將這組數碼代表女人,簡稱為「八三一」或「八三」。先在軍中風行,後來也流傳到民間。
立委為什麼要質詢這個問題呢?這就要細說從頭。
民國四十年代初,美軍顧問成立,他們除協助國軍的作戰訓練外,還關心到軍中的性事。國人對性觀念一向保守,只能在臺面下偷偷摸摸,不能打開窗子說亮話。官員先是敷衍以對:「我們軍中沒有這類問題。」老美不解,中國老祖宗不是說過「食色性也」?一個二三十歲血氣方剛的精壯男子,怎麼會不發性呢?
老美素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追蹤中國人認為不成問題的問題。我們的官員總算有了行動,先在海軍陸戰隊大型營區福利社內,闢室裝潢幾個房間,找了幾個美女進駐,掛牌「軍中樂園」,簡稱「軍樂園」。可是官兵們「性」致缺缺,門可落雀,不久,就「暫停營業」。
部隊到了人煙稀少的荒涼海島,大敵當前,戰雲密布,大兵們日日夜夜趕工,艱苦備嘗,心靈極需慰藉。懂得人性心理的老美再度強烈建議,「性」之為用大也哉,我們的官員終於大徹大悟,決定由政工部門負責籌辦。先在南竿建立「灘頭堡」,如情況良好,再推展到最前線的各小島。正名「軍中特約茶室」,但阿兵哥一直習稱「軍樂園」,對那裡面的小姐多稱「八三」。
不久傳來消息,南竿的「軍樂園」要分一部分到各島巡迴慰勞官兵。先到北竿,再到高登。並要高登準備可以容納十五對男女休息的房間,要特別注意人身安全,不能有所閃失。
剛好,新完成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急救避難所,足可接待這批遠來的嬌客。高登真所謂彈丸之地,登高一望,啥人做啥事,一目瞭然。上級很擔心,萬一這批嬌客被冷落了怎麼辦?政工人員動動腦,給大兵們上政治課:進「軍樂園」不是見不得人的事。越戰期間,美國大兵不是神氣活現到東南亞國家「渡假」?日本鬼子軍中不是有「慰安婦」?更勁爆的,是馬防部司令官華心權將軍,為了炒熱這股氣氛,竟然打載波電話給我們的最高指揮官陳營長:不要怕羞,拿出軍人的本色,大膽帶動阿兵哥高度的「性」趣。我們的營長果然以身作則,第一晚上就由管理員從十餘名女士中挑選一位「絕色美女」,送進他住的堡壘裡。這可成了高登島的大事,沒有人不知道營長的「一夜情」。
如此以來,果然風氣大開,在那兩週的時段裡,人人滿面春風,像在辦喜事,整個島都活絡起來,熟人相見的流行問候語:「買過票沒有?」
…………
以後,約半年來一次,每次人數多在十五、六人左右,時間約半月。這些「服務生」須經過身家調查,成長背景,思想傾向,嚴防有匪諜混入。她們必須是成年,出於自願,不能逼良為娼。軍方與民間業者簽定契約,不得違背。小姐的來源、管理由業者負責。軍方派一二名管理員,維持軍紀。這些人,必須每周作一次體檢,一旦有問題就立刻休息,如嚴重者,就送回臺灣,不得再來。
在前線,生活艱苦,又有人身安全之虞,很多女孩子不願去,所以娛樂券要比臺灣高。每一節時間為四十分鐘,軍官四十元,士兵三十元。在當來說是很昂貴的,低階士兵,一月薪餉只能一度春風。
這股「性」風也傳到臺灣,各大營區紛紛設立,成了官兵重要娛樂場所之一,風行了數十年,直到老兵逐漸凋謝,已失去存在價值。當立委質詢時,陳履安依據幕僚的解釋,已處理完畢,「軍中特約茶室」成了歷史名詞。
◆ 搭起重機上高登的部長
俞大維先生民國四十六年接長國防部,第二年即爆發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可謂臨危受命。他是我國首任文人國防部長,卻常往外島跑,故有「俞大維部長的辦公室在前線」之語。
他第一次到高登島是用起重機吊上去的,所以他對高登的印象非常深刻,視高登為悍衛國家的「鐵漢」。他只要到了馬祖,一定到高登。有時也是專為到高登而去馬祖。有次,乘軍艦到南竿,再轉LCM小艇去高登,途中小艇突然故障熄火,小艇隨浪潮往大陸方向飄流,隨行人員難免驚慌,部長卻神色自若,要大家鎮定,真正做到處變不驚。好在不一會兒小艇恢復正常,順利抵達高登。
俞部長常著夾克,戴船形帽,穿馬靴,冬天外加一件短大衣,面露慈祥,煦煦然。他到部隊,不點名,不訓話,也不要大家喊「立正」向他敬禮。如果有問題,直接告訴他,能解決的便馬上兌現,不能解決也會說清楚,講明白。他對高登的需求可說是有求必應,所以大家都願部長常常來,只要他出現,大家心裡就高興。
高登西岸,面對北竿橋仔村的港口,原名「英雄港」,我們到時已不能使用了。有次部長來,陳營長向他報告,他親自去看了一下,覺得有必要重建,說做就做,馬上開始行動,需要的鋼筋、水泥,專業爆破人才,先後到達。在興建過程中,部長來看過多次,並提出一些改進意見。陳營長為了感謝部長的支持,特改名「大維港」,據說,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港口已廢棄了,甚為可惜,應該打造成觀光景點才是。
大維港完工後,高登與北竿的距離拉近了,小漁船可直航,若風平浪靜,約一小時就可到達。不必像過去繞個大圈子,既省時又安全。但這個港口只能輸運人員或少量物資。至於重型武器、大量水泥、鋼筋、糧秣等,還得在東面的港口上岸。高登是在敵人砲火射程之內,臺灣來的船隻多在黑夜到達,集中人力,快速卸下,又快速離開。
那時完全靠人工,鋼筋、水泥、麵粉、白米都靠雙肩一包包、一根根,再一步步慢慢向前行,猶如螞蟻搬家。如果來的物資多,往往忙個通宵達旦。
俞部長了解搬運物資的艱辛之後,就承諾從港口興建一條小型鐵軌繞到後山腰。這種鐵道只供人力推的板車行駛,載重量很有限,只能載三、五包水泥、麵粉,或幾根鋼條,但比過去完全依賴人力進步許多。我們在四十七年夏天離開時,已發展到可以人工操縱的動力車頭,一次可載十幾二十包水泥,又向前邁進一步。但是,據今日網路所載,高登已有九條公路,三條鐵道纜車。不知是否還有人記得那條人力推動小板車的原始鐵道?
另外還建一抽水站,有兩部抽水機開啟動,地下水抽出之後,儲在池子裡,供附近的單位取用。也有接上橡皮管拉到營指揮所和營部連的廚房,在當已感具有劃時代的進步了。
原來的照明,都是煤油燈,高級點的是馬燈,我自己就曾花八十元買了一盞。再升一級是煤氣燈,僅供大型活動之用。後來已有用手拉動的小型發電機,每天發兩小時而已,與今全部電器化不可同日而語了! 
◆尾 聲
高登的印象雖然過了半個多世紀,但依然在我腦海中深刻親切。網路記載,高登已發展成生態觀光遊樂區,綠樹成蔭,蓊鬱蒼翠,再也見不到過去光禿禿的景象。每年秋天還有五千隻燕鷗棲息,供外來的觀光客欣賞。
今年端午節,總統馬英九先生還親臨高登,從望遠鏡中瞭望大陸壯麗山河,目含淚光。在ECFA(兩岸經濟架構)簽定後,雙方經貿交流,人民往來自如,共創幸福。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

讀史筆記

讀 史 筆 記
◇宋美齡何以姓宋
宋美齡祖籍海南島文昌酒鎮古路園村,原姓韓,父親名教準,因家貧,父親韓鴻翼便把他過給二伯韓錦彝。二伯父將他帶到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在一家茶葉絲舖當跑堂。老闆娘不把他當人,常叫他做下賤工作。有一天她要他為她洗褲頭,他卻依老闆之意去售茶。中午收工回來,老闆娘不但不給飯吃,反而將褲頭、臭襪子往他頭上一扔,他覺得這是極大的羞辱,於是不顧一切向海岸跑去。剛好港灣有一艘掛星條旗的「科爾法克斯」,他就躱躲藏藏混了進去,後來被發覺,本應被丟下海去餵蟹的。他撲到船長查爾斯.瓊斯黑明透亮的尖頭皮鞋上,緊緊抱著他,苦苦哀求:「船長大人,你把我丟到海裡餵蟹,不費吹灰之力,但你將缺少一個擦皮鞋的伙計,還得勞累你的雙手。」
船長覺得這孩子很靈巧,純真可愛,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鑲了一圈烏黑閃亮的長捷毛,眨動之間,透出一股聰明伶俐,和以前所見東方孩子全然不同,也是以前所收容的船員中從來沒有的,於是他就收留下來。
這時韓教準才十四歲,瓊斯特別關照這孩子,幫助他入學,介紹他進教會,培養他成優秀牧師。後來經商成巨富,贊助國父革命。更難得的是他生下三女三子。即藹齡、慶齡、美齡、子文、子良、子安,左右中國政壇數十年。
船長問他名字,他用他剛學會的蹩腳英語回答:「韓教準」,在美國人聽來正是「查爾斯.沈」,後來瓊斯船長的花名冊上就寫這個名字。這是他第一次用沈(SUN)為姓。在他學會寫英語之後將「沈(SUN)拼寫成「松(SOON)。回到中國,又將西方人的習慣把SOON(松)改成SOONG{宋}。韓教準為了感謝查理.瓊斯的栽植,改名宋查理,再改宋耀如或宋嘉樹。(見陳廷一《宋美齡全傳》第一章《傳奇色彩的父親宋查理》)
但在林博文先生《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一書的記載卻不相同。 
宋嘉樹原姓原名為韓教準,他的父親是韓鴻翼,夫人王氏,生有三男一女,教準為第二個兒子。由於家境困難,韓教準九歲時(一八七五夏)隨哥哥(韓政準到爪哇一個遠房親戚當學徒,訂了三年契約。一八七八年年初,教準在爪哇遇到了一位姓宋的堂舅。這位堂舅原在美國加州當華工修築鐵路,後來跑到波士頓開一家專售西國絲茶的小店,他有海南島探親後返美途中經過爪哇,韓教準不等約期屆滿就跟堂舅一起買棹遠渡新大陸)(頁二二)
韓教準到了波士頓之後,頗得堂舅歡欣,於是這位膝下猶虛的堂舅就把教準收為兒子,改姓宋,取名嘉樹,又名高升,
◇ 中國第一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雖然私生活有瑕疵,但治國能力卻是一把罩。她重視人才,是眾所周知的事。最為人樂道的是她讀駱賓王檄文至「一抔之士未乾,六尺之孤何託?」不禁拍案叫絕,問為何人所作?左右回答以後,武后歎道:有才如此,而使之不遇,此宰相之過也。
她當政時重用婁敬德、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宋璟都是一時之選。她對諍臣之諫亦能納之。尤對狄人傑之諫往往「屈意從之」,對狄不呼其名,而稱「國老」。狄卒時,她流淚歎曰:『國老逝,廟堂空矣!』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云「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清之趙翼謂其為「女中英主。」
武則天死後立碑不留碑文,亦有獨到之處,功過是非,讓後人來評議。她晚年不留戀權位,受狄人傑之薦主動讓政權,像呂后、與權力共存亡。
◇ 武則天創下四項世界紀錄
一、任用最多的宰相: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任用了二十五位宰相,武則天竟任用了七十三位。明代吊死梅山的崇禎皇帝在位七年,用了五十位宰相。
二、即位時年齡最大:三國劉備,六十歲登基,武則天從十四歲開始,奮了五十三年,六十七歲(690)才登上大周「神聖皇帝」。不過,在五代十國一個叫馬殷者,在唐末割據湖南,直到公元927年才被後唐封為楚王,這時已七十五歲,但他只是王,而不是帝。
三、陵墓規模最大:武則天的乾陵自公元六八四年動工,經過二三年修建
才完成第一期。乾陵包括外廓城、皇城、宮城三重。內城有東邊青龍門、南邊朱雀門、西邊白虎門和北邊玄武門,西北主軸線長四.九公里,南北牆長一四九五公尺,東牆長一五八二公尺,西牆長一四三八雨尺,總面積達一三○萬平方公尺。規模之大,超唐太宗的昭陵,應為中國歷代皇陵之冠。
城內還建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和狄仁傑等六十多位重臣的祠堂,簡直
就是另一座長安城。可惜在「安史之亂」遭到嚴重破壞。直到貞元十四年(798)才修復。隨葬的珍寶總量在五百噸左右。如果將來有一天被打開,將是和秦始皇陵一樣的盛事。
四、使用年號最多:中國年號由漢武帝始。武帝的年號也不少,在位五十五年,使用了十一個,即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武則天在位二十一年中,共用了十七個年號,即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在天授三年兩次更換年號,即如意元年、長壽元年都在這一年(692)。
◇ 唐朝皇室多亂倫
貞觀十一年(637)唐太宗李世民聽說武則天「美容正,召入宮,立為才人。」這時武則天十四歲。她乘太宗晚年多病,太子李治入侍之便,兩人暗中往來。太宗駕崩,則天入感業寺。過了一、兩年,李治繼位為高宗,思念起則天來,便接回宮中,由昭儀逐步高攀到皇后。太宗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又霸佔了成建之后,這是弟嫂之淫。
唐玄宗寵妃武惠妃死,搶奪了十八子壽王李瑁之妃楊玉環,父子同牝,後釀成安史之亂,大唐帝國從此江河日下。
唐代胡化嚴重,社會風氣難免不受其影響。我們當知道,漢代王昭君到匈奴和親,後來夫君駕崩,兒子襲位,也繼承她的丈夫。當時王昭君還向漢朝請示,所得的回答:「從俗」。後來還和新君生下兩名孩子。唐代君王難免不受此影響。
◇ 胡適曾被指為漢奸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爆發,蔣委員長發表《廬山談話》,要抗戰到底。當時國內許多人士都認為中國隊根本不是日軍敵手,紛紛主和,如蔣夢麟、孔祥熙、于右任、胡適等等。胡適竟然寫信給蔣委員長,建議承認「偽滿洲國」,引起主戰派的公憤,如居正、程潛等人,責罵胡適是賣國土的漢奸,籲請政府把胡適抓起來法辦。
後來,八一三淞滬戰役國軍打了漂亮一戰,粉碎日本三月亡華的論調,令國際人士對中華民國軍隊作戰能力刮目相看。胡適也跳出來說中國軍隊可以底禦日本,壓抑了主和的聲浪。政府即派胡適出使美國,利用他在美國豐沛人脈,搞好中美兩國關係。
◇ 杜魯門為什麼討厭蔣介石?
一九四九年毛澤東在天安門高喊:「中國人站起來了。」杜魯門就落井下石,發表黃皮書,把蔣介石跩上幾腳。老美特務機構還把蔣介石列為暗殺名單中,想把蔣把誘騙到美國,或像後來越南總統吳廷琰那樣在光化日之下作掉,或軟禁起來。蔣介石的消息也很靈通,立刻冠冕堂皇宣布「沒有反攻大陸成功,絕不出國訪問。」戳破老美的陰謀。
杜魯門為什麼痛恨蔣介石呢?原因在於蔣介石押錯了寶。當年杜魯門與杜威相爭白宮大位,蔣介石派陳立夫到美國去試探選情,判斷錯誤,認為杜威的勝算機率高,同時杜威又是胡適的老師,就決定支持杜威。杜魯門因此挾怨報復。
◇ 國軍為何沒有參加韓戰?
一般的說法是韓戰爆發後,蔣介石想出兵朝鮮半島。杜魯門總統怕國軍藉此強度綠江,引爆美蘇大戰,因此撤換韓戰總指揮麥克阿瑟。但從《顧維鈞回憶錄》所載,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前,麥克阿瑟派太平洋艦隊司令柯克來臺,要求蔣介石派軍赴韓參戰。蔣介石令參謀總長兼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與柯克會商。因蔣介石想為中國遠征軍爭取一些服裝、武器和給養,柯克拒不接受,在談判僵持過程中,韓戰就爆發了。
據筆者所知,一九四四年冬,八十四師已接受美援裝備,先頭部隊整裝待發,突然叫停,是事實。韓戰爆發前夕,國軍潰不成軍,自身難保,何有餘力他顧?麥克阿瑟還能相信中國軍隊實力嗎?據另一資料顯示,麥克阿瑟竟把孫立人招到日本,教唆他發動政變,推翻蔣介石。
回憶錄中談到麥克阿瑟去職,是因宋美齡給馬歇爾寫密函,洩漏麥克阿瑟與蔣介石密談的內容。這也不甚合理,宋美齡又不是馬歇爾派到蔣介石身邊的間諜,怎會洩漏自己丈夫與麥帥的密謀?
◇ 蔣介石在張學良眼中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張學良口述歷史》,唐德剛記錄。唐在《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代序中云:「他對自己所發動『西安事變』事事非非的自我批評,也是是非非否定的,雖然他在口頭上還是一硬到底,如歷史走回頭路的話,還是要發動「西安事變」。他也認真的說,他如是蔣,他會把自己槍斃。自己的部下,如果幹出這種犯上事件,早就把他槍斃了。因此他被蔣關了半個世紀,不但無怨無尤,蔣在他心中,始終還是個「親如骨肉」的,抗日救國的統帥,他心目中大大的民族英雄。」
可見張學良心地善良,對坐牢半世紀無怨無尤。今天臺灣有一些人總希望張學良出來爆料,把蔣介石痛罵一頓,讀完前面這段文字後,將會大失所望。
◇ 張學良所見的汪精衛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是宣統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午夜(1909)汪精衛、黃復生、喻培倫共謀殺害攝政王載澧被捕,在獄中寫下這首詩。那時他二十六歲,義氣風發,視死如歸,正義凜然,多麼了不起。但年過半百之後,就成歇思底里的懦夫,不如他的床頭人陳璧君那樣有骨氣。
據《張學良口述歷史》所載,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國民黨開四屆六中全會後照相,汪精衛被一個名叫孫鳳鳴的兇手接連開三槍,槍槍命中,但未中要害。當時有傳說這個兇手原是要殺蔣介石的,因蔣介石事前已嗅到氣氛不對勁,就臨時藉故不來照相,但張學良卻說這是扯淡。他說這個兇手告訴他,他的任務就殺汪。張老又爆料,這個兇是受王亞樵之託,王亞樵前一晚上把自己的太太送他睡一夜當酬勞。但他太太也夠厲害,一天晚上,帶著戴笠的人回家把丈夫殺了。王亞樵是專門售雇殺人的魔王,要取誰的頭就取誰的頭。蔣介石的好朋杜月笙還向交了十萬元的護頭費,買個安心。
汪精衛滿臉是血,坐在石柱子邊的地上,見著陳璧君走來,就哭喪臉說:「我完了!我完了!我要死了!」
陳璧君不但不安慰他,反而罵他:「你剛強點兒好不好?幹革命的,還不早晚有這麼一手;幹革命的,早晚就是這樣結果!」
張老非常佩服陳璧君「這家伙真厲害!」張老又談到汪、陳兩人以身相許的故事。他們雖是革命黨,但並不相識。當汪精衛決心要去刺殺攝政王那天,她就答應汪精衛:「你明天要去死了,我沒有旁的送給你,我給你幹一下吧,」後來汪並沒有死,就因這「幹一下」而情定終生。
陳璧君的確有骨氣,抗戰勝利後,左右的人勸她遠遊歐陸,但他要回國面對現實。她本來要求蔣介石免她一死。蔣介石要她寫悔過書,她說我沒有過,為什麼要悔?就這樣被槍決了。
◇ 斯大林出賣楊虎城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發動「西安事變」主角之一的楊虎城,本可「逃過一劫」,但他人心不足,想向蔣報復,卻遭來滿門抄斬。
七七事變報發之後,蔣介石認為中華民族已面臨生死存亡關頭,呼籲全國軍民共赴國難。正滯留海外的楊虎城馬上致電蔣介石願回國抗日。最初,蔣介石還打算勸阻。後因斯大林向我駐蘇大使館密報,楊路過莫斯科時曾晉見斯大林,除繼續謾罵蔣介石外,還拍著胸脯表示,若有機會回國,將再次發動兵變,那時決不像上次那樣軟手。蔣得知此信息後,即令宋子文發電歡迎楊回國。楊欣然答應,宋到香港相會,轉交蔣決定在南昌接見的電報。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日由戴笠陪同楊乘機去南昌謁蔣,楊即失去了自由,也失去生命。
這件事的關鍵在斯大林,如果他不密告,倒楣的可能是蔣介石。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楊虎城是否真向斯大林表示決心再發動政變殺蔣?也許是斯大林故製造蔣、楊之間的矛盾,他坐收其利。
斯大林還向蔣介石打馮玉祥的小報告,馮玉祥後來竟在蘇俄的船上被燒死,總不能也怪蔣吧!
◇ 毛澤東「不要臉」
毛澤東常說粗話,不修邊幅,不洗澡,不刷牙。他還有一個怪癖,洗臉和洗腳共用一條毛巾。到了中南海還是如此,有嘍囉向他建議:「主席,您已是一國之主,應該換一條新毛巾洗臉,舊毛巾留著洗腳。」
毛澤東愛講歪理,板起面孔說:「誰規定新毛巾洗臉,舊毛巾洗腳?腳比臉更重要得多,沒有腳就不能行動,我們就不能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我們的天下全是靠腳打出來的。所以我們應該愛護腳,尊敬腳,不能虧待它,至少也應把腳和臉一樣看待。」
◇ 日妞山口百惠想攀附楊貴妃
二○○二年有日本知名女星山口百惠接受訪問時,不害羞,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代,這個消息傳到國內,令人驚訝。立即就有四川大學一教授加以否認:這種說法可能性不大,無論從正史或野史都找不到楊貴妃有後代。
不過,楊貴妃流落到日本的傳倒是很多。《古今藝文》雜誌曾刊載劇作家江昭龍先生一篇文章,旁徵博引肯定楊貴妃到達日本。上世紀二十年代《紅學》名家俞平伯先生根據白居易《長恨歌》中指出,「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認定楊貴妃並沒有死,可能是替身。後來因「君王輾轉思」,即派道士鴻都客「上窮碧落下黃泉」,去到了「虛無縹緲」的仙山,見到「雪膚花貌」的太真。
太真,是玉環出家為道士時玄宗的賜名。「仙山」在古代的文學作裡就是指日本。楊貴妃登陸的地點就在日本,現今日本山口縣有個「久津」村,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
山口百惠說她是浙江三門灣楊明州的後裔。一九八六年,山口家族到杭州尋根,攜帶康熙二十九年修定的楊氏宗譜記載,一世祖宗是楊明州與三門縣沙柳鎮清溪頭楊村《石林楊氏譜》第七頁所云:「安雷,汝平,號明州,去寧波失。」兩者吻合。
「去寧波失」,是指楊明州從浙江去寧波途中遇颱,在海上飄流了二十八天,到達琉球的八重山。這琉球就是指日本。即使楊明州是山口百惠的祖先,也不能與楊貴妃攀上直系關係,因此只能說山口百惠與楊貴妃是同宗,而不能說是後代,有攀附之嫌。
◇ 「三國」演義權宜之「計」
魏、蜀、吳「三國」通常是指從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共九十年間。嚴格說來這是不對的,只是大家都習慣了,不以為誤。事實上的三國應從曹丕公元二二○年稱帝算起,劉備是在公元二二一年稱帝。孫權是在公元二二二年登基,三國才正式鼎立。前三十年只能算諸侯割據,不能稱之為國。
如果從曹丕稱帝開始算,曹操、關羽、周瑜、魯肅等人都是另一時代的人了。後世史學家為了讓這些特出演員入戲,不能不把演出時間向前推進二十年,讓這齣大戲更精彩一些。
◇ 周恩來被毛澤東折磨而死
據旅英作家張戎《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記載:周恩來於一九七二年五月中旬例行健檢,發現得了膀光癌。如何治?何時治?都得由毛澤東決定。醫生要求及早檢查治療,必要時動手術。強調癌症尚在早期,連周恩來本人還沒有任何狀況,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治療率。
到了這年的五月三十一日,毛澤東批示了。「第一,要保密,不要告訴總理和鄧大姐;第二,不要檢查;第三,不要開刀」;第四,不治病,而是「加强營養和護理」。不開刀的理由是「年紀大了」,「心臟不好」,「開刀沒用」。可是毛七十八歲,比周大四歲,心臟病更嚴重,他的醫療小組裡卻有準備手術的外科醫生和麻醉師。毛澤東為什麼不准開刀呢?他是要周一天二十四小時為他工作。幾十年都依靠周給他賣命,無時無不能離開他。
一九七三年二月中旬,季辛吉來北京,周幫忙應付他,毛對周的表演稱心如意。到了三月二日,周乘勢懇求毛澤東讓他治病。毛答只檢查,不治療。檢查、治療要分「兩步走」。但醫生們對周的老婆鄧穎超說:「如果在檢查發現小石頭能順便拿出來,就不用走第二步。還是要留著,再次麻醉,再走第二步?」鄧穎超這才答應了。
三月十日,周恩來終於在癌症發現十個月後,做了第一次膀光鏡檢查,果然發現「小石頭」,並「順便」燒掉了。周恩來醒來後聽說癌細包「燒掉了」,還裝出毫不客氣的樣子,對醫生生說:「不是讓你們分兩步走嗎?」但大家都看得出他心裡實在很欣慰,還請醫生們吃了一頓北京烤鴨。
醫生們還擔心毛澤東知道後,會責怪他們。但不久,毛澤東傳話來:「兩步併著一步走,做好。」醫生才安心。
周恩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出血速度快過排尿,血塊堵住尿道口,每次小便都是一場痛苦的掙扎。周不得不蹦跳、翻滾,把堵在尿道口的血塊撞開。因失血太多,每星期必輸兩次血。有一次正輸著血,周微微睡著了,門房下邊塞進來一張紙條,要他去開政治局會議。醫生請給周二十分鐘時間,讓他輸完血。可是幾分鐘後,又一張紙條塞進來,這回是鄧穎超寫,要醫生「叫醒總理報參加會議。」周略帶不悅地說:「馬上拔掉針頭,我起床開會去!」其實,那次會議並沒有什麼重要,非得周去不可。
一九七四年五月九日張春橋傳達聖旨「目前手術不能考慮」,無奈的周找負責他醫療事宜四位領導人懇求毛,毛想了很久才推遲說:「見完拉扎克(Tun Razak)再說。」拉扎克為馬來西亞總理,五月底前來訪。
周以癌症末期之身於五月三十一日和拉札克簽定了建交公報,第二天,六月一日住進醫院。這是癌症發現兩年後做了第一次手術。就因一延再延,終於達成毛後死願望。
◆ 毛澤東要讓父親坐飛機
毛澤東生性好鬥,孩提時代,外面雷雨交加,他就掙脫衣服,光光溜溜跑出去淋雨,感覺無限爽快,於是體會出「與天鬥其樂無窮」哲學。後來領會到與人鬥也是其樂無窮,所以他這一生都是在鬥爭中活過,與他一起打天下的嘍囉在哪一個不是被他鬥死的。連最忠於他的周恩來,也要折磨比自己先死才甘心。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紅小鬼把反革命分子抓來,將四肢反綑用繩子往空中吊昇,名之為「坐飛機」。有一天毛澤東出巡,看到一群紅小鬼在讓一個資產階級的知識份子坐飛機。毛澤東有感而發:「做得好!如果我父親還在的話,也要讓他坐坐飛機。」
毛父順之,家教很嚴,對這個強烈叛逆性的孩子,常施打罵,父子二人常生衝突。所以成了第一個鬥爭的對象,到晚年還不忘讓父親坐飛機。
◆ 毛澤東最喜歡改名
在井岡山的時候,有嘍囉何坤,上了國民政府的通緝名單,難逃一死。毛澤東認為黨內晨工份子很少,於是給他改名「長工」,要他一輩子為革命當長工。
毛澤東辦公室主汪東興,原名汪東遜,毛澤東認為「遜」有差意,不好,給他改名「東興」,寓有毛澤東興之意。
一九六八年,毛澤東在天安門接見紅衛兵。有一女代表向毛澤東戴「紅衛兵」袖章。毛問她叫什麼名字?女孩回答:「宋彬彬。」毛澤東問:「是文質彬彬的「彬」嗎?」女孩子答:「是。」毛澤東說:「太文雅了,改『要武』。」從此就改為「宋要武」了。
毛婆江青姓李,藝名藍蘋,她要毛澤東給就改名。毛好游泳,喜歡水,故名「澤東」,字「潤之」。所以要給藍蘋取一個有水的名字,是於想到汪,但汪精衛是賣國賊漢奸,與他同姓是羞辱,就改姓江。江藍不好聽,於是想到我國有個句成語,「青出於藍」,就以名青,江為姓,就成了「江青」,這個為非作歹的女人,最後在監獄自我了斷罪惡的一生。
◇ 毛澤東很會演戲
有一次黑赫雪夫來中國訪問。毛澤東想試一試他死之後,蘇聯的反應。於是裝成久病纏身坐在書房,迷著眼,說話有氣無力,荅然若神,像要嗚呼的樣子。客人走了,他還問左右的人:「我演得怎麼樣?」
歷史上裝瘋傻的政治人物不少。朱元璋打得天下之後,要誅殺功臣。袁凱是御史,朱元璋早視之為眼中釘,自知生命朝不保夕,就裝起瘋來。朱元璋也不是好好騙的,你小子裝瘋,我就拿鑽子鑽你。袁凱咬緊牙關,若無其事,回到家裡,用鐵鍊鎖住脖子,蓬頭垢面,胡言亂語。朱元璋派人叫他回朝當官,他大唱其歌,還趴在地上吃狗屎。朱元璋獲報後,便不再追究,也不再理他了。
魏明帝景初三年(239),明帝曹叡重病,託孤給大將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繼位者曹芳八歲,是曹叡的養子。曹爽與司馬懿爭權,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懿為武將,有實權,深諳謀略,年高望重。起初,曹爽對他畢恭畢敬,直到引進何宴、鄧颺、丁謐、李勝、畢軌這些嘍囉之後,就囂張起來。根本不把司馬懿看在眼裡,奏請改司馬懿為太傅的閒官。司馬懿深知曹爽羽毛已豐,不能立即來硬的,就稱病在家,暗中命長子司馬師在民間收養三千名勇士,伺機而動。
曹爽聞司馬懿臥病,驕奢無度,肆無忌憚,妻妾成群,珍寶滿室,猶似帝王生活。但他還不十分收心司馬懿這個老狐狸,藉李勝升官藉辭職之便,試探司馬懿的病情。司馬懿聽說李勝要來,先有準備,令兩名婢女扶著見客,剛披上衣服,又掉落地上。喊著要喝水,婢女餵他粥,粥從嘴角流出,還用手抺拭,又往臉上擦,簡直不成人相,李勝暗中高興。
李勝將所見告訴曹爽,司馬懿病入膏肓,垂死在即。曹爽真爽對司馬懿失去戒心。第二年春天,魏帝曹芳出城掃墓,曹爽兄弟隨行,司馬懿乘機關閉城門,占據武庫及重要關卡,更以太后名義下令,控制京城內外軍事要地。曹爽只得俯首稱臣被誅,把曹魏政權送給了司馬氏。
毛澤東寶讀史書,當深諳袁凱、司馬懿這一套高明騙術。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睡覺的無事,理髮的有事

九一九水災高雄重創,市長陳菊及兩位副市長,不顧居民水淹,而跑回官邸睡大覺。國民黨議員要求陳菊下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說,陳菊累了,需要休息是人性。
但去年八八水災,劉兆玄去理髮、薛香川晚上與家人團聚過八八節,民進黨硬逼兩位下臺。薛香川為行政院副秘書長,與救災無直接關係。劉兆玄雖為救災總指輝,但不是第一線,去理個髮有何不可?陳菊身為父母官,在第一線,應與人民同患難。人民被水淹,妳跑去夢周公,姑不論法律如何論處,良心何在?。

難忘高登

瞿 毅
  高登,反共的堡壘,自由的燈塔,俞大維部長眼中的「鐵漢」,我今生有幸,曾踩在她堅實的翅膀上榮耀過。
     ◆直奔前線
民國四十四年初,一江山淪陷,大陳棄守。美國逼我放棄金馬,固守臺澎。先總統蔣公卻誓言:「確保金馬」,我們部隊就在這樣的決策下增援了馬祖。
八十四師為國軍之精銳,第一個接受美援裝備;第一個接受臺籍戰士入營服役。原本要去韓國支援美軍作戰,先頭部隊已打包待發,因杜魯門政府怕引發美蘇大戰,故緊急叫停,改去支援大陳。
不料,時局變化,部隊卻奉命接受山訓,沿縱貫線南下,步行七日半,抵達未曾開發的處女地谷關,即今日中部的熱門觀光勝地。那時可沒有星級飯店,也沒「三溫暖」。只有稀稀落落十餘戶原住民,三兩間小雜貨店。要泡湯,那可方便,河裡就流著熱騰騰的泉水,脫去外衣長褲就可跳下去樂在其中。
一切從頭作起,先沿著山邊闢出廣大營地,搭成一列列的帳棚,類似遊牧民族。剛把帳棚搭好,道路修通,正要展開嚴格的山訓,突然森林發生大火,我們又成了救火隊。那時沒有消防器材,只憑人多,拿著棍棍棒棒去打火頭,快打熄時,一股熱風吹來又成了燎原,追打了幾天,人力畢竟勝不了天威,最後只能讓火自滅。
我們累得東倒西歪,長官大發慈悲,放假一天。正當我們穿著整齊,搭團部的交通車到豐原、台中蹓躂時.十萬火急命令來到,全副戰鬥裝備,連夜急行軍趕豐原。一列長長的運輸車穩穩停在那裡,不知上級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這軍機,我們不敢問。
我們擠在車箱裡,就夢尋周公,外面的景物那管得?
車抵基隆,已是華燈初上。暫駐一所國小,伙頭爺已擺好飯菜。今天多了一缽香蓬蓬的回鍋肉,令人垂涎。有經驗的老兵猜想,這是出征的前兆。
果然,吃過飯,稍事休息,整隊出發,行進肅靜,不準與民眾接觸交談。到達碼頭,瀰漫著風雨欲來的氣氛。憲兵指引我們循序登上軍艦,按事先分配的位子躺下,該有個平安夜了嗎?不料一出基隆港,就白浪滔天,船東擺西晃像搖籃。有人開始嘔吐,臭氣四溢。食物吐光了,還哇啦哇啦吐出黃膽。連部新來的王姓政工幹事,出自富有之家,那過受這樣的苦難,不停地呻吟:「哎喲……哎喲……我的媽呀!」
睡在他右邊的李姓作戰官,為人強勢,就馬起臉說:「你吐就吐!鬼叫什麼?再叫我就揍你!」
「哎喲,我實在受不了啦!」
「受不了跳海去!」這位幹事總算有點忍功,既沒跳海,也沒還嘴,就乖乖地忍受著。
十有九吐,我獨坐一角,靜觀眾生「嘔相」,倒也悟出一些人生道理來。
第二天早晨風平浪靜,我爬上舺板,看到一攤嘔吐物中片片豬肉,不禁「哇」的一聲吐了。
從雲霧茫茫中,隱約出現一些大小島形。耳語傳來,那就是我們要去的馬祖列島。馬祖在我們腦海裡是模糊的,只伴隨在金門之後,擔任配角──「金馬」。
我們越過馬祖本島南竿,抵達第二個大島北竿。大部份人員要下船,只有我們第一營奉命不動。過了半小時,船又啟動,繞到一個面對大陸的小島停下。立刻迎來兩艘小船,每艘船上除漁民外,還有一名友軍弟兄。他告訴我們,這是高登島,沒有老百姓,上岸後要注意草叢中的地雷。我上了岸,暈乎乎的,只見一片荒涼景象,掃視全島,尋不到一棵樹木,令我想起「魔鬼島」的肅然。
◆ 打造高登島
高登古名「下目」,面積約一.三五平方公里,南北長二公里,東西寬○.九二公里,距對岸北茭半島僅九千五百公尺,是馬祖防衛區的最前線。
如果從歷史尋根,元代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已被發現。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有連江縣黃歧漁民定居。清康熙年間曾有一戶牧羊人。到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之時,島上還有一座古廟,並有一老人看管,但不知老人何時從人間蒸發,不知去向。
先前只有一連兵力,現在增為一個加強營,無論是防禦工事、人員住處都要重新布局署。
原住帳棚,現在必須地下化。先畫定連級防區,各連除負責自己防區內的碉堡、坑道、交通壕外,還要分攤構築營部及配屬單位所住的坑道。那時主要的建築機具只有圓鍬、十字鎬,和我們萬能的雙手。
營部幕僚人員有業務在身,不必強行工作,如有閒暇,也可以投入工作,我也屬幕僚,不工作也說得過去;但在這個緊要關頭,誰不想自己早有個安全窩?所大家都放下士大夫的身段,拿起圓鍬鋤土,彎下腰桿挑擔?甚至營長、副營長有時也跳下坑去鋤土,累出滿頭大汗,早已忘記階級意識。
為了加快速度,營部還制定競賽辦法,組成工事進度評審委員會,每一週到各連驗收,評出優劣。進度超前而體質堅固者,主官記功,團體頒授錦旗。
給我們電臺挖坑道的單位是第二連。連長姓趙,個兒不高,他所領導的連,無論是射擊訓練、體能競賽、戰鬥演習、歌唱比賽,樣樣飆第一。他雄心萬丈,鬥志昂揚,曾立下血書,一旦反攻號角響起,他這個連搶第一功,曾獲師長召見勉勵。
辛勞了多三個月,第一線的防禦工事按預定進度完成,人員全部進入地下,放眼島上看不到任何地面物。
高登的早晨,雲霧瀰漫,如一襲白紗籠罩。當第一道曙光投來,就看到海中的漁帆,像朵朵白蓮。傍晚的落霞,把高登打造成黃金島。漲潮時「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要是沒有戰爭,這兒可真是人間仙境,與我剛上岸時所見的印象完全然不同。
誰知一場豪雨來襲,粉碎了美夢,我們的努力經不起大自然的嚴苛考驗,交通壕變運河,坑道成深圳,槍彈泡在水裡,更悲慘的是人員被活埋。營部中尉情報官秦壽,就在這大雨滂沱的深夜被奪走生命。他剛從軍校出來,精明幹練,反應敏捷,有遠見、有深慮,是未來連長的候選人。當我們看到從泥土挖出的屍體,沒有不掉下眼淚,皇天何其殘酷?
後來得知,北竿那面也有死亡。根據分析,那一帶土質鬆軟,容易坍塌,不適於洞居。當初未曾考慮到,以為住洞就安全。
◆高登島的指輝官
高登島的最高指揮官是營長,官階中校,大名陳世芳,貴州人氏。軍校高材生,中等身材,目光炯炯,充滿自信,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豪情。
他帶兵的風格有類於楚霸王項羽。世人多知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陽剛,卻不悉他「體貼、細心、親切」的陰柔。他常與士兵同爨而食,同帳而寢,士兵有病,必親伺湯藥,只帶了八千子弟兵渡江,就能開創「霸業」,雖然失敗,但後世史家都認為他才是正氣凜然的英雄,劉邦不過是無賴耍詐的草寇。司馬遷寫《史記》把他定位在《本紀》,認為他才夠資格當帝王。
曾流傳一則故事,有天一位鄉下老婆婆去向項羽討還她當兵的兒子。項羽把她的兒子叫來:「跟你媽媽回去!」這位兒子很感性的說:「我現在不能離開大王,要不是大王幾次為我裹傷,幾次為我煎藥,我早就沒命了。」老婆婆只得飲泣而別。
陳營長常在深夜打著小電筒到各據點查看哨兵是否打瞌睡,入睡士兵的被子是否蓋好。天一亮,他就拿著望遠鏡觀察敵方的活動,發現有異象還紀錄下來。若是看到部屬,總是先打招呼,叫出對方的姓名和官職。
他常走到工地,看見不認的官兵,總會拍拍肩問:「你叫什麼名字?」對方一回答,他就牢記在心,下次再見到絕不張冠李戴,全島近五百官兵,幾乎都能叫出名字來。 
他一直信奉行總統所說,大陸是在我們手裡失去的,也要從我們手裡光復。常在主官會報,或部隊集合時總是強調這一理念。
他擅猴拳,身段靈活,可騰空而起,好似齊天大聖舞金箍棒,真神奇。很多人都想向他學幾手。
他常在中午時分,走到正在開飯的單位,就蹲下去與官兵同席共食,觀察各單位的伙食。他不要弟兄們把他當高高在上的營長,要把他看成大家庭中的兄長。
他規定醫務室常派人到各陣地巡走,發現有病號,或受傷者,立刻救治,不要等病發了,還不知醫生在哪裡?
他常向上級力爭第一線官兵應享的權利。營部有位上尉作戰官宋東昇,儀表堂堂,有大將之風,沉著穩重,臨危不懼。曾被選為金馬前線官兵代表,榮獲總統召見,是標竿形的人物。後來第五連連長出缺,競逐者多,但以宋的資歷較淺。陳營長以宋在第一線為由,據理力爭,終於說服團長,舉薦成功,真是我們永遠懷念的好長官。
◆ 患難兄弟情
我當時的職稱是營部連通信排密碼官,與無線電臺是平行位階,但我們工作在一起,一般都歸類為電臺人員。營級有密碼官,為國軍史上頭一遭,這是美式編制。密碼官,就是翻譯電報,團級以上稱譯電官。軍中通信講究高度保密,非有專業人負責不可。我的階級是「同准尉」,准尉已經夠小了,再加個「同」字,更不值錢。
過去軍中的文職人員,跟一般行政機關文官一樣,分委、薦、特三級,來臺後人事革新,也改制為尉、校、將,但須加一「同」字以區別,經國先生那個上將也屬同字輩,比貨真價實的上將總會差那麼一點點。
在我的准尉頭上加個「同」,總覺得有點委屈。我入伍時是堂堂正正的革命軍人,受過嚴格的軍事專業訓練,參加過幾次慘烈戰役,頗有戰功,晉升為中士。為什麼到政工幹校譯電人員訓練接受六個月的養成教育後,竟然成了贋品,豈不怪哉?
我既是跟准尉相同,我使用的武器也該與准尉相同為卡柄槍!但卻配一桿與步兵連的大兵一樣桿笨而長的美式M1半自動步槍。這種步槍只適合於人高馬大的老美使用,背在我這個五短身材的肩上,真有點兒滑稽突梯。
我下面有一名助手中士密碼士。他姓溫,名活文,人如其姓,溫文而活潑。他是廣東老鄉,不煙不酒,很有上進心,表現優異。從入伍時的二等兵逐級升到中士,還想考軍校,更上一層樓。他比我大幾個月,應是我的兄長,但他一直把我當長官。跟我說話總是「報告……」在路上相見,老遠就甩來一個標準的「五百」。他愛好胡琴,他竟然有本事帶到了高登,常常坐在一塊石頭上拉奏兩曲,猶如仙樂飄香。
我倆同住一個碉堡,在後山的半腰,是個大死角,安全性極高。原為營長臨時指揮所,因是第一批建築,防水設施沒作好,一下大雨就成災,外面出太陽,裡面還穿雨衣。營長的永久指揮所完成,就搬走了,我們圖安靜,經排長的同意,就住了進去,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我們每天只有一兩份例行電報,是師部向各單位通告對岸人員活動、軍事布署、海上的風浪等。其實,有很多資料都是我們觀測所報上去的,經師部彙整之後再通報各單位參考。
我倆都有看書的習慣,有不懂的就相互尋答案,真像同窗好友。那時幾乎沒有什麼書可看,我帶去《古文觀止》袖珍本,及三十二開的《唐詩三百首》,另有公家發的政治教材,總統訓詞,經國先生著《勝利之路》、蔣公親自批閱的《荒漠甘泉》等。臺灣來的報紙都是十幾天前出刊的歷史,到我們手上卻成了珍品,連分類小廣告也一字不漏讀完。
我們也不忘自己的專業,譯電講求速度。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記明碼,明碼記得熟,才能了解單字排列的次序,找起來字才快。另外是練習減碼,即四字一組假碼與另一組密碼相減,得出的新碼傳到對方,對方再用假碼去減就得出電文。這是細心而費時的工作,最快速度,半小時只能譯出百組,也就是一百個字。在戰場上誰能爭取時間,誰就能掌握勝利契機。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拿出兩本假(亂)碼本練習,增加速度。為什麼不用去加來減呢?經研究減減法的保密程度較高。
他早晨下山洗臉的時候,總不忘給我提一小桶回來。有時我先去,也會為他帶回一桶。我做什麼笨重的事,他一定來幫忙。他忙的時候,我也去助一臂之力,合作無間,不分彼此。連長要調升他,他堅拒不受,他認為工作很愉快就好,何必計較階級?我想他是要利用時間多讀書,實充自己。
果然,回臺不久,順利考上政工幹校,畢業後,做了稱職的政工人員。官階步步升,卻一直敬我為上官。
  ◆細說英雄故事
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凌晨,月兒隱藏在雲層裡,大地也在酣睡,浪濤吻著沙灘,海風襲來,還有一股涼意。剛接過班的汪喜田,兩眼注視海上的動靜,尋找可疑的目標。突然聽到木船撞擊礁石之聲,接著又發現有黑影朝他移動。機警的他,立刻以連絡信號告訴班長他所發現的情況。  
黑影越來越近,汪大喊「口令!」對方還以連續的槍聲。汪喜田左胸連中兩槍,他忍痛回擊,打中對方右手。這時另一戰友已與上岸的三名共軍開打,火網交織,畫破夜空的寂靜。對方左手拔出兩顆手榴彈擲來,汪奮不顧身躍過去,想在手榴彈未爆之前抱住對方,同歸於盡。
手榴彈雖爆炸,兩人都未受傷。汪緊緊抱著,對方受傷的右手猛力扣扳機,汪左手中彈,槍已落地。兩人在枯黃的草地上展開一場生死的纏鬥。正當千鈞一髮時刻,班長帶著援軍趕到,合力將這名找死的「水鬼」擒住。另一戰場的敵人,見情勢不妙,倉惶而遁。
被俘的共軍,體形壯碩,冷靜沉著,應是這次行動的小組長。問他什麼,總三緘其口。給他食物也拒吃。不久,抱著肚子痛苦呻吟,經醫官急救無效,命歸黃泉。可能在出發前,被迫服下限制回歸的毒藥。
汪喜田,湖北孝感人,當年二十八歲,平常就有不服輸的個性,按他的體形應不是敵方的對手,但他把人性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他因此當選為國軍戰鬥英雄,榮獲蔣總統召見,頒發高額獎金和代表高榮譽的勳章。高登一度被稱為「英雄島」,西邊一個港口亦稱「英雄港」。
後來為紀念此事,特在決勝地附近的石壁上刻下:「汪喜田在此,群鬼迴避」,到那兒疑神一看,真有點像張天師驅邪捉鬼的架勢。
營長常勉勵官兵,要以汪喜田為標竿,要下定抓「水鬼」決心。
我在高登時,最常去那裡,領略英雄的壯烈事跡。我那時還是做夢之年,很想長一對翅膀,飛回我可愛的故鄉。
◆ 吃在高登島
  那時軍人待遇菲薄,二等兵的月薪餉不過二十餘元,不如行政機關的工友。上士三十六元,我准尉五十元,因是譯電人員,有四十元特別加給,計九十元整,與我們通信排中尉排長相等。但我的工作少,正合乎今天薪水階級求職的理想標準:「事少錢多離家近」。當時上尉連長月薪不過一百二十元,另有五十元的主官加給。
副食費也不多,在臺灣蔬菜便宜,通常都是炒白菜、煮蘿蔔、韭菜炒豆乾、綠豆芽、黃豆芽等等。遇長途行軍、南北對抗大演習的家常菜是兩三片帶魚,幾顆鹹蘿蔔乾,外加幾葉青菜。
高登,老百姓都沒有,誰來種菜?北竿有人種菜,供應當地部隊已嫌不足,不可能銷售到高登。所以蔬菜在高登成了絕響的珍餚,高價也難買到。十天半月有臺灣補給船來,運到的葉菜有一半會腐爛。較多的是根菜,如胡蘿蔔、白蘿蔔,洋蔥、馬鈴薯等等。
多數時間都吃蝦皮煮黃豆。蝦皮,當地盛產,黃豆上級配發,來源無問題。我不吃豆類,不管黃、黑、紅、綠,見著就倒胃口。
怎麼辦?醬油拌飯也要有醬油。還是我那位可愛的密碼士想得周到:他與伙頭爺打個交道,特為我炒了半飯盒蝦皮端來,熱呼呼,鹹鹹的,其味無窮!這就觸發我的靈感,何不自備存糧?於是立刻託常去北竿的人,為我買一些蝦皮、小魚乾回來。勞廚房炒了一大盒,每到用餐時,打開來,還有一股清香。人家喝黃豆湯鮮湯,我吃蝦皮、魚乾,拌水壺裡的冷開水,也能大快朵頤。有時,分與同仁共享,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馬祖以產黃魚、螃蟹聞名,以當時軍人的待遇,只能十天半月買來打一次牙祭。另一種珍品就是生產在海邊礁石上的淡菜,顏色帶紫,又名紫菜,但產量少,顧及安全,禁正採食。
公家配有酸菜罐頭,每月一罐,或兩月一罐,酸酸辣辣,很下飯。也不定時配發豬肉罐頭,油脂甚高,在今天看來,有違養生。那時吃的油脂少,唯恐吃得不多。拌在熱飯裡,油油、香香的,胃口大開,猶如吃人參果。
另有外國紅十字會捐贈一批奶粉,這是天大好事,許多人祖宗八代都沒有嚐過這洋味兒,我們今生能享得,真是萬福!
奶粉用大木桶裝,每桶約二、三十公斤。營部連分得一桶,我們電臺派人去裝了一袋回來,各拿漱口杯盛了一些,倒進熱騰騰的開水,用筷子攪和攪和,涼一涼,就咕嚕咕嚕灌進五臟廟。滿以為這是九天玄女送來的仙丹,馬上就身強百倍,萬夫莫敵。誰知十幾分鐘後,肚子隱隱作怪,繼而加劇,像有怪物要破肚而出。趕緊拿出跑百米的速度往廁所衝呀!還來不及脫好褲子,就狂瀉出來,才長長鬆了一口氣。接連跑了兩三次,腹內才風平浪靜,有點兒虛脫,如生過一場大病。
原來這種奶粉要經高溫沖泡,量不宜過多,像我們那種「狼吞虎嚥」,不等於喝下瀉藥,怎不洩底漏氣?
◆ 鬼門關前打轉轉
高登的最高點設有觀測站,全天候監視對方的活動,能見度好時,敵方的砲陣地、民房、兵力配置、人員活動,都看得一清二楚。順風時,我們會空飄汽球過去,或用擴音器心戰喊話,號召共軍官兵起義來歸。明知效果不彰,還是要照表操課,天天如此。
對方也飄過一些宣傳品來,都落到海裡,偶爾也有一兩張著陸。後來,也許發覺不績效不彰,就不玩了。我們倒是越玩越起勁,只要能飄到大陸,就達到宣傳目的。數年前,重慶大學一位敖姓教授來我家,他談到初中時曾在我老家四川涪陵下放撿到臺灣飄還去的宣傳品,或小額的「人民幣」。
那時中共對老百姓說:蔣介石集團已被消滅了。當他們從這些宣傳品上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蔣總統的肖像、國慶閱兵的壯大陣容,雷虎小組特技表演的照片,自然心領神會。
後來心戰組增加兩名自韓戰歸來的反共義士。他們是從共產煉獄中出來,深諳共軍那套邏輯,再加上我們教的心戰專業,講出的話句句扣人心弦;寫出的標語,字字珠璣,不被感動也難。
南竿的長射程砲可保護高登,所以常有實彈試射,若目標拿不準,就可能掉落島上,傷到自己人。對方的砲當然以打爛高登為高標,三不五時也打幾砲過來試試手氣,因此高登成了兩面挨打的局面。
有一天早,我蹲在露天廁所大號,突然劈空飛來一群轟隆巨聲,我被震倒在糞坑裡,臉上塗滿黃金,臭不可聞。再向四周打量,竟然距我三公尺處落下一枚未爆彈,我被嚇出一身冷汗。好一陣子,總覺得有砲彈直向我頭頂飛奔而來。但我的大名也從此到處傳揚,高登有這麼個有福報人,砲彈掉在他面前都不敢爆炸,真是世尊活佛的保佑!
還有一次到北竿出差,爬到壁山的半腰,已有幾分疲累,突然幾聲巨響,一群石頭鋪天蓋地向我奔騰而來。我趕緊用美式帆布袋套住頭,伏在地上,承受考驗。接著似有巨石重擊在我頭上,瞬即昏厥,不省人事。當我能睜開眼睛看到這個世界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身邊的醫官、護士驚異的喊:「醒來了,醒來了!」我恍覺一場惡夢,沒有傷到要害,拍拍屁股,就找便船回到了高登,當我把這個經過講給別人聽時,他們以為我在打胡亂說,應送經神科醫院掛急診。
經查詢,這是兵工單位修路爆破,事先忘記廣播,才釀成的災難。從此統一規定,每天下午三點至四點為爆破時間,禁止人員在外走動,以策安全。
◆ 孫立人案的羅生門
民國四十四年八月三日早晨,我們從廣播中聞知參軍長孫立人辭職獲准,令人驚訝。
高登島看不到當日報紙,收音機被管制,幾乎接受不到外來信息。我們通信人員可從無線電收報機中取得先知,嚴格說來是犯法的。當時最易收到的是中國廣播公司的節目,這都是濾過的。另一新聞來源是「美國之音」的華語時段。他們的新聞報導、時事評析,客觀而公正,能聽到異聲。對岸強烈意識形態的老八股,我們也不屑於聽。
孫立人辭職,不免引起議論,因為他當時是位高權重的人物:陸軍總司令、臺灣防衛司令、鳳山陸軍第四軍官訓練班主任。凡從那裡出來的學員,口中不忘:「我們的孫主任」,比當時蔣經國的人氣還旺。「我們的蔣主任」是政工幹校教育有成之後才慢慢形成氣候。
孫立人清華大學畢業,保送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進修,獲工程學士。後入美國著名的維吉尼亞軍校,與二戰名將馬歇爾同學,號稱莫逆,曾邀孫立人去美國訪問。馬氏曾為國防部長,國務卿,擔任過國、共兩黨之間的調人。
孫學成回國後,任陸海空總司令部侍衛總隊副總隊長。宋子文成立稅務警察總團,孫出任特種兵團團長。孫率稅警四團參與八一三淞滬戰役,中彈負傷,赴香港就醫。傷癒回國,適長沙成立「新稅警總團」,再任團長,調防貴州都勻。民國二十九年十一月,稅警總團改三十八師,孫任師長。第二年率軍遠征緬甸,在仁安羌解救英軍,打通雷多公路,反攻緬北,聲名遠播,被譽為「東方的隆美爾」,獲英國王女贈勳「帝國司令」獎。民國三十三年亦獲羅斯福總統贈勳。艾森豪威爾對孫立人的軍事領導才華亦敬佩不已。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高喊:「中國人站起來了。」美國皮皮剉,預料毛澤東將「血洗臺灣」,亞洲即被赤化。無能的國民政府,不足以抵擋這股紅流,於是撕毀《開羅宣言》,謊稱臺灣地位未定論,應由美國接管,欲以孫取代,架空、驅逐、暗殺蔣介石。民國三十九年一月麥克阿瑟竟用專機把孫載到東京談判,誘以雄厚軍援,付以「保衛臺灣」的重責大任。孫立人當時雖沒答應,但有美國這樣的後臺老闆支持,必然是心有飄飄然。
孫立人難免恃老美之寵而驕,對蔣介石就不怎麼聽話:蔣介石要「確保金馬」,他跟美國一鼻孔出氣,肯定金馬不能守。蔣介石考慮在臺灣重振黃埔軍魂,決定把第四軍官班所在地鳳山陸軍訓練部改組為陸軍官校。孫立人以作戰與訓練不可分為由,堅持要當一任校長。蔣介石認為他在厚植軍方人脈及影響力,此案暫被擱置。後來蔣未知會孫即任羅友倫中將出任校長,孫心中的不滿不難想像。
周至柔參謀總長任期屆滿,孫立人滿以為繼任者非他莫屬,可獨攬陸海空三軍大權,但蔣介石卻任桂永清為參謀總長,請他到總統府坐參軍長的冷板凳,心服嗎?天知道。
當時陳誠任行院長、周至柔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空軍總司令王叔銘。每當蔣介石主持會議時,不管陸軍總部提出什麼建議時,總是三對一票被否決,有時蔣介石亦很為難。
由此種種切切,孫立人卻吃了秤砣鐵了心,不惜孤注一擲,遂透過管道尋求美國支持。不料,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亞洲局勢丕變。杜魯門總統宣布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再度與他討厭的蔣介石打交道,軍援臺灣。並於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三日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對孫立人的意圖就不像過去那樣熱衷,蔣介石就趁機反擊,讓孫立人在臺中市向上路待了三十三年。不過,他也賺到了,親眼見到不可一世的蔣氏父子先現閻王。
後人多為孫立人抱屈,其實大可不必,玩政治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遊戲。如果孫立人早聽美國人的話,先下手把蔣介石幹掉,或關三十三年,相信也有不少人罵孫立人大逆不道,進而為蔣介石抱屈。西安事變亦復若是,如蔣介石被殺,便成千古英雄,再不會有人同情張學良、楊虎城了。
官方版本,孫立人是受匪諜郭廷亮而牽連。當時軍中的氛圍,一聞匪諜就深惡痛絕。臺灣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再也經不起內部的自我戕害。不過,郭廷亮獲釋之後對外聲稱,他當時是受保密局長毛人鳳逼他召供才說當孫立人兵變的連絡人,並去陽明山偵察地形。不過,筆者曾問幾位軍訓班的友人,多數承有這麼一回事。從顧維鈞《回憶錄》、美國國務院公布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五年的機密檔案,孫立人確曾透過管道尋求支持「政變」。
◆ 北竿的朋友
北竿是馬祖第二大島,僅次於南竿,面積六.四三平方公里,人口千餘人,也是馬祖最陡峭的島,頂峰壁山頂海拔二八九公尺。
譯電人員在軍中是少數族群,早期僅師部有編制。團如因作戰需要由師部派員支援。後來實施美國編制,才下放到團、營基層。團部編制有五員大將,組長官拜中尉,四名組員皆少尉。營一官(准尉)一士(中士),譯電人員官階下降到「士」亦自此始,過去再小也是一條槓。
少數族群較團結,全團不過八人,戲稱「八仙過海」。我雖身居第一線,但熱戰尚未開打,還享有風雨中的寧靜。我的業務是受參二督導,上級來電,譯出後,直送各部門,不必經收發室轉達。如屬「絕對機密」,我可直達天聽──營長。
密碼本屬「絕對機密」,每兩個月必須更換一次。具領或繳回,都必須由譯電人員親手經理。如此,我至少兩月必跑一次北竿或南竿。有時也可由密碼士代勞。但有時心血來潮,想去北竿會會老朋友。就偽造一分電報直接簽呈營長,營長提筆一揮「如擬」,我就逍遙渡海了。我敢說,我是高登來去最自如的人了。因為電報是透過電波從空中傳過來,無法像一般公文須蓋單位關防、主官簽章,全憑譯電人員怎麼寫都算數。所以譯電人員要絕對忠於職守,否則,在戰場假傳聖旨如何了得?
高登與北竿的對口碼頭就是橋仔村,我每次跳下漁船,那群難兄難弟就群集在海灘,有的鼓掌,有的吹口琴,有的雙手做成喇叭湊歡迎曲,好像迎接百戰榮歸的勇士。當然,平時好開玩笑的哥們,衝上前就紮紮實實奉送一拳。當然我也不是省油的燈,會以牙還牙,阿兵哥就是要這樣粗線條才像話。
我第一站是到孫太英學長那裡。他是第二營密碼官,出身師範,具有教師專業,營裡無事,被派到橋仔國小補教師之不足。在南竿也是如此,都由軍中派適當人選去協助地方教育。他自己有一間寬大的民房,住沒問題。他精於廚藝,自炊自食,我到了那裡滿有回家的感覺。
村民很熱情,對這位外來的孫老師很有好感,為他挑水、掃地、洗衣。還把地裡種的菜,海上捕的魚、蝦送給他。他不但不買菜,還常常拿去送人。那裡的學生雖然功課不怎麼突出,但他純樸乖巧,討人喜歡。孫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之樂。
因為我常去,很多村民都知道是從高登來的,對我十分尊敬。有時還請我和太英到他們家裡聊聊天,吃個便飯,喝幾杯老酒。我回高登時,還送一些魚乾、蝦皮、帶魚之類的禮物,每次都滿載而歸。
太英是山東老鄉,在學校時,只知其名,到了部隊才成知音。我們常竟夜長談,一瓶老紅標米酒,一碟花生米,就打開話匣子,沒完沒了。他最大的願望,是早日回到故鄉,發揮所學專業,培育下一代成才。
退役後轉任高雄縣六龜鄉一所國小任教,結婚生子,有美滿的家庭。不幸,晚年中風,我去見他時,只能比手畫腳構通,不勝唏噓,歲月無情。
前面說到賞我一拳的,姓蕭,名一。他嫌蕭字筆畫太多,故以「一」為名以平衡。是來到這個部隊才認識的,我們一見如故,見面就開玩笑,你一拳,我一腳,我們的交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他可是一表人才,是當歌、影星的料,可惜星探沒長眼眼。他那手鋼筆字妙得入神。當時,李光達團長,第一次看到他寫的電報,驚訝不置,還打電話到通信中心,要見這位蕭譯電官。蕭當時還有些緊張,以為他譯的電報出了差錯,可能要被狠狠訓一頓。結果,你猜怎麼著?原來團長要看看他的手指是怎麼長的?他很重儀容,在臺灣時,軍服燙得畢挺畢挺的,頭髮梳了又梳,鬍子刮了再刮,不時掏出小鏡子照白皙的臉蛋。他有一對勾魂眼,只要他向那個女孩子一瞄,就會把魂勾過來。但他有個「行規」,絕不亂勾良家婦女上床,需要發洩時,花街柳巷走一回,或到「軍樂園」買張票就解決了。
他以自謀生活退役,在臺南新化虎頭埤擺豬肉攤過日子,賺了一點錢,正準備辦「好事」,卻被莽漢「劫財害命」,退出人生舞臺。
楊家幹同學的大名與當時省府財政廳長,後來當副總統、總統的嚴家淦先生諧音,所以被稱為「廳長」,全隊沒有人不知道。他輕言細語,動作慢吞吞,集合總是跑最後。但他和藹可親,與任何人都可交朋友。他見了女人就臉紅,說話如頭會打結,卻是我們這夥人中最早當父親的人。他是軍文人員資譴,拿了一筆少得可憐的資譴費,先在旗山派出所當個工友,混不下去了,又回到軍中從頭幹起,被派到左營海軍氣象臺服務。
十餘年前我打電向他拉總統選舉的票,講了老半天,他還是搞不清楚我姓甚名誰?我放下電話,長嘆三聲無奈!
羅石城擅吹口琴,可上臺獻技,身材高大壯碩,緊握拳一鼓,全身肌肉都會鼓凸出來,和他走在一起絕對安全無虞,應是當蛙人的料子。他是三營的密碼官,成天背政治教材、總統訓詞考取「政治戰士」,榮獲總統召見,足可榮耀子孫。後來改行政工,幹得虎虎生風,升到上校主任,與將軍位階擦身而過。
龍子能,皮膚黝黑,臉上有幾顆白麻子,毛筆字堪稱行家,但他總是謙虛:「不入流!不入流!」。他另一絕活是游泳,一到夏季,就是他的天下,閒暇時間多半在塘歧海濱渡過。他在水中像魚兒那樣悠悠然。我夏天到北竿時,也會跟著他「下海」。但我見水就緊張,手腳亂打一通,費盡全身之力才向前衝了三五公尺,根本不成氣候。他自幼學會太極拳,每天早晨他就爬到山頂,迎接第一道曙光。
羅德義學長是道德主義者,凡事不與人爭,一切以和為貴。他懂得惜寸陰,放下「密碼」,即捧《聖經》,與上帝同遊,不食人間煙火。見人就拼命「說教」,務使「頑石點頭」。退役後,如願以賞作了盡責的神職人員。
黃德福是浙江老鄉,沒有受過譯電專業訓練,從文書士、司書,一級一級晉升到中尉組長,沒有功勞有苦勞。他已進王老之年,在臺灣常想娶個「寶島姑娘」,傳宗接代。到了前線,把希望寄托在故鄉,早日跨過海西去,與他青梅竹馬的小妹成親。他很節儉,不亂花一毛錢。我們這些小部屬,每到關餉時刻,就嚷著要他請客,他就是不解囊。其實,我們也只是鬧鬧而已,並不是真要從他身上拔下一根毫毛。
另一位是孫玉柱,與毛澤東是老鄉,故談稱自己是湖南人。他是從密碼士升上來的,很有幹勁,一天到晚捧著《政治學》、《經濟學》、《財政學》、《國父遺教》積極準備高、普考。有朝一日反攻大陸,回到故鄉,當個父母官。
◆ 我的餘暇
曾住嘉義山子頂時,每天早晨乘同仁仍在夢中,我就起床跑到嘉義中學運動場練運動。那時豪情萬丈,還想來年參加縣運會,不料後來調了職,美夢也碎了。
我從臺灣帶來「自強健身函授學校」,講義,每日按表操課,天一亮就起床,先在附近跑步暖身,然後跳繩、伏地挺身、倒立走路。還作一些發達肌肉的動作,久而久之,胸部、胳臂的肌肉逐漸突出。
我非常欣賞蛙人古銅色皮膚,我常在烈日下曝曬。我的皮膚不易曬不黑,在海軍陸戰隊時,每周六大會操,最後一項健康檢查就看隨的皮膚最黑,我通常是是低標越過。如果過不了關,第二天中午還得站在大太陽底下曬一個小時補檢。在這裡最大的自由,可以打赤膊在陽光下盡情的曝曬,沒有人糾正服裝不整,真是過癮。
總統在重要節慶都發表文告,常作官兵研讀的政治教材。排連級以上的幹部得寫心得報告,並列為年度考績之一。長官們見我成天閒著,又是幹校出來,必有一支靈動的筆桿,常有人請我捉刀。我自己清楚我那支筆的份量,但連長一聲拜託,連指一句幫忙,我不能硬著頭皮打鴨子上架嗎?但也給我認真讀書,磨練寫作的機會。
營指導員潘公放少校,可能見我好說話,做事又認真。有一天晚上,親自到我住的碉堡,一屁股坐在我的床上,先遞上長壽牌的香煙,這是對我極大的尊重。我本是不抽煙的,但他為我畫亮一根火柴,我能不接受嗎?先天南地聊了一會,就言歸正傳,請我幫他個忙,兼辦區黨部的業務。他這樣看重我,我能不領情嗎?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不但業務辦得井然有序,各種會議按時加開,還吸收不少優秀官兵入黨,為黨增加不少生力軍,行政主官也因此獲得加獎。營指很高興。有一天晚上,又找我長談,這次不但給我點煙,還備了一瓶極為難得的參茸酒,一包小花生米。邊吃邊聊,最後揭開底牌,他說通信人員升遷有限,像我這樣實幹苦幹的幹員,實在埋沒人才,誠懇勸我改行幹政工,馬上給我調整高階職務,並優先保薦我回臺受訓。我經過幾日幾夜的深思長考,政工人員責任重大,玩玩票可以,要我終生奉獻又覺得與興趣不合。但我向他保證,只要他在營部一天,我絕對效犬馬之勞。
當時唱得震天價響的愛國歌曲就是《反攻大陸去》: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
 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
 把大陸光復 把大陸光復
我素無音樂細胞,但對這首歌倒唱得有板有眼,真能把歌詞中情感表達出來,真要把失去的國土從我們手中光復。
為了統一語言,國防部政治部還組訓一批女青年工作隊去戰地教官兵學注音,說國語。共來了八位年輕貌美的小姐,分成四組到各連隊去。她們鶯聲燕語,臉兒俏,嘴巴甜,很討好,希望她們常來;後來果然來一批軍歌教唱的隊伍。蔣主席還有意讓軍中官兵學英語,不過,並沒有實現。
這我是第一次正式國語注音,雖然學得不到底,但總算知道注音是怎麼一回事,對我後來的教書工作略有俾益。這也成一件事,我們的營指與一楊姓小姐擦出愛的火花,回臺後,走上了紅氊的另一端。
這時軍中成立了「國軍隨營教育補習班」,分初、高中級,修學期滿,檢定及格者,發同等學歷證書。教師除隊職官外,多利用預官資源。起初,僅就報名者編成組,頒發教材,分配教師,約定時間、地點,聚在一起自行研讀,有問題者問,每年集中考試一次。當時響應的人不多,至少這是起步,若干年後,參加的人就多起來。有了這張證書,退役後,就業就學方便多了。我就是這樣考取成大的。當時正是積極準備反攻大陸之際,還有人想到這些不急之務,不能不佩服這些人的眼光看得遠。
那時正是民間響應蔣總統「確保金馬」運動的高潮,各界紛紛組成金馬勞軍團到前線勞軍。但來高登的並不多,一是交通不方便,只能乘坐小漁船,萬一出了事,誰擔當得起?再者,很多藝人都怕打起來了怎麼辦?故非勇者不敢來。當時的節目,多是唱歌、魔術、相聲,民族舞蹈、小型短劇等。師部還有一個康樂隊,定期三兩月來表演一次。還流行一種大兵們自組的「克難樂隊」用一些破銅爛鐵、瓶瓶罐罐,敲敲打打,倒也成章,頗受歡迎。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漫畫大師牛哥先生。民國四十年代初期他在《中央日報》發表諷刺漫畫《土包子下江南》、《牛伯伯打游擊》等,大家都耳熟能詳,津津樂道。他走上臺來,架上一塊畫布,隨便叫一位觀眾上去,在他的畫布上亂塗一切,要他畫什麼,他就三筆兩畫,就繪出你想要的畫作,真是神乎其技。
凡有勞軍團來,我都擔任跑龍套的角色,忙得不亦樂乎!
◆ 島上的春天
十多年前,陳履安為國防部長,列席立院備詢,有立委問及軍中「八三一」的事,陳履安一時傻眼了,不知「八三一」為何?經幕僚解釋,那是軍中對女人的稱呼。
過去電信局發送電報使用的《明碼》本,第八十三頁第一行第一字是「屄」,其代碼為「八三一一」。軍中譯電人員就將這組數碼取代女人,簡稱為「八三一」或「八三」。先在軍中風行,後來也流傳到民間。
立委為什麼要質詢這個問題呢?這就要從民國四十年代初說起。當時軍有美軍顧問,他們除協助國軍作戰訓練外,還關心到軍中官兵的性事。國人對性觀念一向保守,只能在臺面下偷偷摸摸,不能打開窗子說亮話。官員先是敷衍以對:「我們軍中沒有這類問題。」老美不解,中國老祖宗不是說過「食色性也」?一個二三十歲血氣方剛的精壯男子,怎麼會不發「性」呢?
老美素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追蹤中國人認為不成問題的問題。我們的官員總算有了行動,先在海軍陸戰隊大型營區福利社內,闢室裝潢幾個房間,找了些美女進駐,掛牌「軍中樂園」,簡稱「軍樂園」。可是官兵們「性」致缺缺,門可落雀,不久,就「暫停營業」。
部隊到了人煙稀少的荒涼海島,大敵當前,戰雲密布,大兵們日日夜夜苦守
雕堡,極需心靈慰藉。懂得人性心理的老美再度強烈建議,「性」之為用大矣哉。官員終於大徹大悟,決定由政工部門總其事。先在南竿建立「灘頭堡」,如反應良好,再推展到前線各小島。這時的正式名稱是「軍中特約茶室」,但阿兵哥一直習稱「軍樂園」,對那裡面的小姐多稱「八三」。
大概反應不錯,不久傳來消息,南竿的「軍樂園」要分一部分到各島巡迴慰勞官兵。先到北竿,再到高登。並要高登準備可以容納十五、六對男女休息的房間,要特別注意人身安全,不能有所閃失。
剛好,新完成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急救避難所,足可接待這批遠來的嬌客。高登真所謂彈丸之地,登高一望,啥人做啥事,一目瞭然。上級很擔心,萬一這批嬌客被冷落了怎麼辦?政工人員動動腦,給大兵們上政治課:進「軍樂園」不是見不得人的事。越戰期間,美國大兵不是神氣活現到東南亞國家「渡假」?日本鬼子軍中不是有「慰安婦」?更勁爆的,是馬防部司令官華心權將軍,為了炒熱這股氣氛,竟然打載波電話給我們的最高指揮官陳營長,叮嚀他:不要怕羞,拿出軍人的本色,大膽帶動阿兵哥的高度「性」趣。營長果然以身作則,第一晚上就由管理員從十餘名嬌娃中挑選一位「絕色佳麗」,送進他住的堡壘裡。這可成了高登爆炸性的頭條新聞,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平時道貌岸然的營長有「一夜情」。
果然風氣大開,在那兩週的時段裡,人人滿面春風,像在辦喜事,整個島都活絡起來,熟人相見的流行問候語:「買過票沒有?」
以後,約半年來一次,每次人數多在十五、六人,時間週。這些「服務生」須經過身家調查,成長背景,思想傾向,嚴防有匪諜混入。她們必須是成年,出於自願,不能逼良為娼。軍方與民間業者簽有契約:小姐來源、管理由業者負責。軍方派有管理員,維持軍紀。這些人每週一次體檢,一旦發生症狀,立刻休息,等待續檢。如嚴重者,即送回臺灣,不得再來。
前線生活艱苦,又有安全之虞,很多女孩子不願去,所以娛樂券要比臺灣高。一節時間為四十分鐘,軍官四十元,士兵三十元。在當來說是很昂貴的,低階士兵,一月薪餉只能春風一度。
這股「性」風也傳到臺灣,各大營區紛紛設立,成了官兵重要娛樂場所之一。但也有發生真感情而結為連理的,我有一位王姓友人就曾娶那裡面機女子,雖然沒有親生子女,後來收養一個孤兒,教育有成,人人稱羡。
風行了數十年,老兵逐漸凋零,已失去存在價值。當立委質詢時,陳履安依據幕僚的資料答覆,已處理完畢,「軍中特約茶室」已成歷史名詞。
◆ 搭起重機上高登的部長
俞大維先生民國四十六年接長國防部,第二年即爆發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可謂臨危受命。他是我國首任文人國防部長,卻經往外島跑,故有「俞大維部長的辦公室在前線」之語。
他第一次到高登島是用起重機吊上去的,所以他對高登的印象非常深刻,視高登為捍衛國家的「鐵漢」。他只要到了馬祖,一定到高登。也有專為到高登而去馬祖。有次,乘軍艦到南竿,再轉LCM小艇去高登,途中小艇突然故障熄火,小艇隨浪潮往大陸方向飄流,隨行人員難免驚慌,部長卻神色自若,要大家鎮定,真正做到「處變不驚」。好在不一會兒小艇恢復正常,順利抵達高登。
俞部長常著夾克,戴船形帽,穿馬靴,冬天外加一件短大衣,面露慈祥,煦煦然。他到部隊,不點名,不訓話,也不要大家喊「立正」敬禮。如果有問題,直接告訴他,能解決便馬上兌現,不能解決也會說清楚,講明白。他對高登的需要,可說是有求必應,所以大家都願部長常常來,只要他出現,大家心裡就高興。
高登西岸,面對北竿橋仔村的港口,原名「英雄港」,我們到時已不能使用了。有次部長來,陳營長向他報告,他親自去看了一下,覺得有必要重建,說做就做,馬上開始行動,需要的鋼筋、水泥,專業爆破人才,先後到達。在興建過程中,部長來看過多次,並提出一些改進意見。陳營長為了感謝部長的支持,特改名「大維港」,據說,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港口已廢棄了,甚為可惜,應該打造成觀光景點才是。
大維港完工後,高登與北竿的距離拉近了,小漁船可直航,若風平浪靜,約一小時可到達。不必像過去繞個大圈子,既省時又安全。但這個港口只能輸運人員和少量物資。至於重型武器、大量水泥、鋼筋、糧秣等,還得在東面的港口上岸。高登是在敵人砲火射程之內,臺灣來的船隻多在黑夜到達,集中人力,快速卸下,又快速疏散。
那時完全靠人工,鋼筋、水泥、麵粉、白米都靠雙肩一包包、一根根,再一步步慢慢向前行,猶如螞蟻搬家。如果來的物資多,往往忙個通宵達旦。
俞部長了解搬運物資的艱辛之後,就承諾從港口興建一條小型鐵道繞到後山腰。這種鐵道只供人力推的板車行駛,載重量很有限,只能載三、五包水泥、麵粉,或幾根鋼條,但比過去完全依賴人力稍有進步。我們在四十七年夏天離開時,已發展到可以人工操縱的動力車頭,一次可載十幾二十包水泥,又向前邁進一步。但據今日網路所載,高登已有九條公路,三條鐵道纜車。不知是否還有人記得那條人力推動小板車的原始鐵道?
另外還建一抽水站,有兩部抽水機開啟動,水抽出之後,儲在池子裡,供附近單位取用。也有接上橡皮管拉到單位廚房的,這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了。
原來的照明,都是煤油燈,高級點的是馬燈,我自己就曾花八十元買了一盞。再升一級是煤氣燈,僅供大型活動之用。後來已有用手拉動的小型發電機,每天發動兩小時,與今全部電器化不可同日而語了! 
◆尾 聲
高登的印象雖然過了半個多世紀,但依然在我腦海中深刻親切的印。網路記載,高登已發展成生態觀光遊樂區,綠樹成蔭,蓊鬱蒼翠,再也見不到過去光禿禿的景象。每年秋天還有五千隻燕鷗棲息,供外來的觀光客欣賞。
今年端午節,總統馬英九先生還親臨高登,從望遠鏡中瞭望大陸壯麗山河,目含淚光。在ECFA(兩岸經濟架構)簽定後,雙方經貿交流,人民往來自如,共創幸福。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陳菊向楊秋興放毒箭

三月四日晚報刊出一則驚人消息,國民黨將循陳水扁挖陳明文模式挖高雄縣長楊秋興陳菊對決高雄市長。以國民黨的傳統習性絕不會作哪種偷雞摸狗的歹事,楊秋興也不會像陳明文那樣投機下流。明眼人一見,就是陳菊放的毒箭。原來楊秋興民調很低,不足以威脅陳菊,近來楊秋興民調逐漸回升,陳感於優勢不再,狗急跳牆,人急耍詐,不足為奇。
我們回顧一下,陳菊的高雄市長就是詐來的。到選舉活動已停止,她竟深夜違紀召開記者會,誣賴對手黃俊英發走路工賄選,親綠地下電臺跟著起鬨,陳水扁及民進黨徒幫腔,硬把白的說成黑的,原本民調高於陳菊的黃俊英,竟以千餘票敗選。黃俊英不服,告到法院,第一審陳菊敗訴,第二審法官親綠,才幫陳菊打贏這場選戰。這樣的人不概本就沒有當市長的資格,在臺灣這意識形態掛帥的選舉,六規規的人是不當選的,像陳水扁的總統是靠兩夥子彈贏的,你說邪門不邪門!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自由亂報

三月二十四日《自由時報》在第一版刊出「馬2012會敗」的慫動新聞,打擊國民黨的士氣,給馬英九難看。該報謂引自里昂證券公司的分析報告,因馬英九處理八八水災、美牛事件、ECFA的無能,民眾對他能治國能力失去信心。但該公司第二天即發嚴正聲明,他們這份報告是供特定專業機構專業客戶參考,未主動供給媒體。對某媒體未經許可使用公司研究報告,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必要時採取法律行動,保護該公司名譽。該報告中指出,國民黨之敗的先決條件是內鬥。而該報斷章取義,說成「馬英九會敗。」該公司最後表示,他們一直維持去年六月的看法,認為國民黨應贏得2012選舉。
自由者,為所欲為也。該報自創刊以來,一直保持「欲為」邪念,拼死作特定政黨驥尾,惡意攻擊執政者。去年十月曾以頭版「鼠免送臺灣,故宮不敢收」來栽贓執政者。此事起因於法國收藏家貝爾熱將自己擁有清朝乾隆年間製造的鼠首、免首送進拍賣場,引能大陸不悅。該報於十月七日根據露透社電文,貝爾熱受法國電臺訪問時,驚爆曾有兩件銅首捐給臺灣博物館,但臺灣不想「激怒中國大陸,美意遭拒」。《自由時報》據此大作文章,批評國民黨政府「親中」,故宮不敢接受,因此打消此念頭。但對照貝爾熱談話的原文,是他只是考慮將這兩件古物件捐給法國或臺灣,根本沒有提到已經和臺灣任何一個博物館接觸,遑論捐給故宮被拒?
另三月十八日,該報又刊出一張小布希為大聯盟國民隊開球的相片,但這張相片是網友變造惡搞的合成品;布希著球衣胸前被惡整加上「恥辱」(disgrace)字,是諷刺小布希是國家之恥,該報竟然將惡搞的相片當新聞圖片處理,荒謬到了極點!

深宮怨婦又葡萄酸

朝野兩黨主席好不容才喬定四月底辯論ECFA,深宮怨婦呂秀蓮,又對媒體酸溜地說,那是「作秀」。ECFA簽定與否關係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福祉,怎堪如此誣衊?如果把妳呂秀蓮與蔡英文對調,妳是否也會視為作秀呢?
  回憶數月前妳呂秀蓮巧立名目,妳以《玉山周報》發行的身分訪問馬總統,跑到總統府與馬英九對談,講了一些無關國計民生的大事,頂多只是為妳的《玉山周報》打打廣告而已,哪才是徹頭徹尾的作秀,不要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自由亂報
三月二十四日《自由時報》在第一版刊出「馬2012會敗」的慫動新聞,打擊國民黨的士氣,給馬英九難看。該報謂引自里昂證券公司的分析報告,因馬英九處理八八水災、美牛事件、ECFA的無能,民眾對他能治國能力失去信心。但該公司第二天即發嚴正聲明,他們這份報告是供特定專業機構專業客戶參考,未主動供給媒體。對某媒體未經許可使用公司研究報告,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必要時採取法律行動,保護該公司名譽。該報告中指出,國民黨之敗的先決條件是內鬥。而該報斷章取義,說成「馬英九會敗。」該公司最後表示,他們一直維持去年六月的看法,認為國民黨應贏得2012選舉。
自由者,為所欲為也。該報自創刊以來,一直保持「欲為」邪念,拼死作特定政黨驥尾,惡意攻擊執政者。去年十月曾以頭版「鼠免送臺灣,故宮不敢收」來栽贓執政者。此事起因於法國收藏家貝爾熱將自己擁有清朝乾隆年間製造的鼠首、免首送進拍賣場,引能大陸不悅。該報於十月七日根據露透社電文,貝爾熱受法國電臺訪問時,驚爆曾有兩件銅首捐給臺灣博物館,但臺灣不想「激怒中國大陸,美意遭拒」。《自由時報》據此大作文章,批評國民黨政府「親中」,故宮不敢接受,因此打消此念頭。但對照貝爾熱談話的原文,是他只是考慮將這兩件古物件捐給法國或臺灣,根本沒有提到已經和臺灣任何一個博物館接觸,遑論捐給故宮被拒?
另三月十八日,該報又刊出一張小布希為大聯盟國民隊開球的相片,但這張相片是網友變造惡搞的合成品;布希著球衣胸前被惡整加上「恥辱」(disgrace)字,是諷刺小布希是國家之恥,該報竟然將惡搞的相片當新聞圖片處理,荒謬到了極點!

給萱兒

  給萱兒:    瞿 毅
萱兒,辛苦了。一個職業婦女,又兼家庭主婦,照顧兩個孩子,還要進修讀研究所,其繁忙辛苦是可想而知。
前聞妳對學校多所抱怨,其實可不必,各學校有自己的作風.:有的嚴,有的寬,做學生的只有忍受;如不能忍,就是離開一途,學校不會少妳一人。
我讀大學時,因為年紀較大,教授們對我都很照顧,我對他們也很尊敬,師生之間相處甚洽。我的英文很差,照正常程度,一定死當。英文又是必修課目,過不了關,即須再讀一年。英文教授姓梁,年高六十有餘,空軍官校外文系主任。每星期從崗山到成大上一班四節課。他對學生要求甚嚴,一學期總有三、五人不能及格。因我是班長,接觸機會多,頗有感情。一個禮拜天,我和一位高年級同學(也是退役老學生)去崗山空軍眷村晉見。他很客氣,留我們吃中飯,談得很愉快。那時期中考已過,我想我的成績一定是全班最差的。聊了一陣,突然談到班上的學習情形。從他談話中,對我們班印象不壞。我請問他:「老師,怎麼才能把英文學好?」他淡淡的說:「學語文就是多讀多講。」他停了一會說:「你的英文程度……」我緊張了,以為他會教訓我一頓。但卻出乎意料的微笑說:「不過,沒有關係,你盡力而為。我知道你們求學的過程,能考上公立大學就不錯了。」後來,我的英文考試,不管怎麼差,六十分跑不掉。我和妳媽結婚時,他雖沒有親來參加,但送了禮,並手書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喜幛一幅,今晨我在三樓找書時突然發現,我像如獲至寶地打開,目睹他秀麗飄逸的字體,回想到他嚴肅而又慈祥的面容,心裡不禁有些激動。我想他已回歸道山,虔誠祝福他在天之靈安息。
有老師知道我要向退輔會領獎學金,總會把分數打高一點。比較很熟的老師,我直接告訴他們:「我要領獎學金」,他們就知道怎麼一回事了。我結婚後,許多老師知道我有家室之累,會把剩下的米票送給我。當時軍公教人員待遇菲薄,故每月發有十多公斤可換白米的票券。妳們上國小時還有,後來因待遇改善,就合併在薪水裡。那時的生活只求果腹,每天有米下鍋就算生活無虞了。我還記得每次從妳外婆家回來,外婆都會扛一大袋穀子去打成白米讓我們帶回家,就可解決十天半月的民生問題。
有老師在校外兼課,忙不過來,要請人代改作文,聽說我生活艱苦就把作交給我改,以增加我的收入。每改一篇是二至三元報酬,有時還會多給五角或一元,很令我感動。
教《新文藝》的張老師帶我去臺北一家軍中刊物見主編,建立人際關係。這位主編應歸類為少壯派,待人熱忱,告訴我他們需要正面、啟發性的文章。我本來就常在哪裡投稿,見面之後,似乎刊出的機率提高,速度也快。三五千字短文,有兩三百元搞酬,可供我們小兩口三兩天過活。
大四時,臺南市一所著名私立瀛海中學,突然有一國文老師離職,急需聘一新人接替,就託教我們《孟子》的趙教授推荐。趙教授便想到我,我們一起去見校長。但很不巧,我們遲了一步。但這位校長對我的印象不錯,許下承諾,以後若有出缺,必優先聘我。果然,學期快結朿時,確定有老師要離開,即告訴該校總務主任盧先生──我的房東,問我願不願去?因我在軍中是一次退,必須找一公立學校,將來退休之後,生活才有保障,就婉謝了。
教《中國通史》的吳教授,後來任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在史學界頗有名望。臺南有家著名的補習班硬要找她掛個名,她一直沒有答應。她知道我結了婚,生活負擔重,特地派工友找我到她辦公室,問我要不要到補習班兼課,只要她一出面介紹。應無問題。但我不敢去,因為我對高中國文課本不能全部融會貫通,教不好會給老師丟人。
畢業前夕,教《六朝文》的許教授介紹到臺南市郊外一所國中任教。我去見過校長,校長表示歡迎,並帶我到校園參觀教學環境,見到學校的老師還說:「這是我們新來的瞿老師。」但我覺得我講話有鄉音,怕國中學生聽不懂,就放棄了。
教《明清散文》及《文心雕龍》的張嚴教授,也是我們大一的導師,他教書的風格就跟他名字一樣「嚴」,最讓學生頭痛的,就是每上完一課或一大段之後就要默書。寫錯或漏一字者扣十分,若有三人不及格,就要全班重默,一直默到人人一百分為止。同學們當然抱怨,大學了,還像小學生似的背書?但又無可奈何,一年級又不能轉系,只有硬著頭皮背。但在今天想來,也是背得有理。他也常在報刊發表學術性的文章,堪稱《文心雕龍》專家。有次他一篇文被人抄襲,發表在一家晚報的副刊上,我拿給他看;他沒生氣,只要我代他給報社寫信,轉告那位文抄公,以後不要作那樣不名譽的事。我結婚時,他是我們的導師,理應請他當作證婚人,但他要陪夫人去日本旅遊。
我也把我發表過的文章請他指教,他仔細看過幾篇之後的評語是:筆頭滑溜,細膩不足。他鼓勵我把發表過的文章收集成冊,寄到商務印書館去出版。他也有曾在那出版過幾本關於《文心雕龍》研究的書。他的夫人是嘉義女中校長,辦學有方,為成功之教育家。退休之後,被臺北蔣夫人創辦的「華興中學」禮聘去當校長。有同學請他介紹到嘉女教書,他常開玩笑說:「她從來不用我教的學生。」可能也是事實。因為當時名校都聘師大畢業生,那時一般大學還沒設教育學分。沒修教育學分,不能取得正式教師資格,到了學校也是麻煩。他上課愛講笑話,你可不能一笑置之,說不定會在期中或期末考卷中出現。他知道我快畢業時,特地寫了一張名片由工友轉給我,要我去見臺南高商的校長,請為我安插一個教職。我向已在那裡服務多年的系友打聽,確定下學期不會新聘國文老師,便沒去見校長。
總教官王文度少將,想留我在軍訓處當助教,我得知,那個缺編制在中文系,人不在中文系,將來要升講師就很難了,所以被我謝絕。總教官又介紹我到成大附工去教書。校長回答,要看暑假有沒有教師離職,如果是兼課,隨時可到夜間部上課。
當時系主任尉素秋教授,有意介紹我到《中華日報》臺南分社當記者,為促成此事,還特地請報社社長來系裡演講。但我考慮記者工作不如教師穩定,我的個性也不太適合,就不了了之。
教《詩經》及大二國文趙教授與我有同鄉之誼。我把我出版的《喜 訊》送給她,她翻著書連連說:「了不起,了不起,學生時代就出了書。」據後來夏助教告訴我,趙老師在系務會議上正式推荐我留任助教。但沒有通過,可能是我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不太凸出。不管怎麼樣,我都非常感謝這些關懷過我的老師。
我能到彰化高中應是偶然,有一天和謝羅苡等幾位同學聊天,她告訴我,她父親去找彰中關校長,校長告訴他,彰中是男生學校,只聘男老師。我開玩笑的說,我去呀。隨後我就去找班上從彰中來的張同學打聽,原來關校長就在成大教《中國通史》。每隔一周來一次,一次上四小時。我算好他上課時間,當面陳上履歷表交及我的著作。因有一分師生之情,他先說目前沒有缺。接著又說:「我回去查查看」。想不到一個禮拜後,就收到限時掛號寄來的聘書。
來彰中報到之後的兩個禮拜,又收到臺南家齊女中寄來的通知。這是我直接與該校校長交談的結果。我去拜訪時,學校正在擴建校舍,校長在工地巡視。北方口音,身材壯硬碩,頗有大將之風。他很健談,一見如故,毫無拘朿地蹲在地上天南地北聊開了。不知怎麼的,他突然問我:「你修過《說文解字》嗎?」「那是必修科目。」「好不好修?」「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等於插字典嗎。」談到此,有工友來叫他回接電話,不然不知談到什麼時候。握手告別時,他很誠摯的說:「有機會,我會通知你。」
我上面講了一大堆,無非是說,要在學校建立好的人際關係,對自己絕對有利。應該把妳的才華表現出來,讓老師們欣賞、器重,說不定會留妳在學校任職。天下事,往往不可能會變為可能。但先決條件,要給人留下好形象。如果讓人一聽到這個人名字就搖頭,那什麼都不用談了。尤其是研究所,生殺大權落在少數教授手中。
妳現在最重要是把指導教授確定,立即從事畢業論文寫作,拿出最有份量的作品,順利通過口試,獲得學位,不必為其他不關緊要的事分心。更不去管別的同學怎麼樣,甚至別的同學越差勁,妳越有表現機會,越受老師肯定。切記!切記!
 
親愛的爸爸:

其實您說的我都知道,出過社會了,該怎麼做以及該有的禮節我都很清楚,只因年紀比他們大,再加上他們是一般的全職學生,而我要工作有家庭還要上學,其實壓力真的很大......

我的好勝心強,求好心切,以前沒有認真讀書,現在讀來很吃力,但是我還是很努力的把它做好。這半個月來我幾乎每天都是以淚洗面的過日子,別人在睡覺我在打作業,我只能犧牲我的睡眠時間,來完成老師不合理的要求,就如12月10日有一場國際性的對外發表,這個活動很早很早就知道了,系主任說開放給全碩士生自由投稿,只寫摘要,然後匿名來選,大家也都很早就投出去了,可是卻在11月30日的晚上才宣佈誰中獎,結果我的東西選中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憂的是12月4日要交全文,時間很短很趕,加上上班,還有孩子 ,我真的快垮了...

這次恭名月考也考的很差,我實在也分身乏術沒有時間幫他複習,我的生活簡直一團亂,我每天的心情都很沉重,都在擔心著12月10日的發表,全文我雖然交出去了,但是我的簡報還沒做,該如何表達我還沒練習,就連我的文章我都還沒讀熟,眼看時間就要到了,但是我都還沒準備好,唉!真的很慘...

明天起每天都有活動都很忙,我真的很擔心,壓力好大......
抱怨一大堆,不過爸爸您放心,我還是會努力撐下去的,為我加油吧!祝我好運

更祝您身體健康

女兒 蜀萱敬上
2009.12.06晚

   萱兒如晤:
  妳十二月六日的信,我十一日早晨才從妳姐姐那面轉過來,因為妳傳的我沒收到,不知為什麼?那天傳出之後,我發覺有很多錯誤,又重新修改之後再由樓下的電腦重發一次,不知收到沒有?上次我是在四樓電腦傳的。我還有另一e-mail地址:a7260116@gmail.com . 這是.屬於google 的
看到妳的信,使我很感動,似乎看到我年輕時候的精神,我高興我們瞿家出了一像妳這堅強女強人。更使我驚訝的是文字非常通順、圓融,讓我自嘆莫如。我寫一篇文章總要經過多次修改才定稿,我想妳定是一揮而就吧!
人生就是本來就是辛苦,不管有錢無錢都是苦,佛教要人好好修行,跳脫六道輪迴成佛,就永遠脫離苦海。但真正成佛的,幾千年來只有釋迦牟尼一人。
妳在重重壓力之下,要特別注意身體,身體為一切事業的基礎,基礎不固,其他什麼都不用說了。恭名的作業可否讓冠宏費一點心,他是否每天回來很晚?如果妳在作業上我能幫忙的 我當盡力而為。安基酸買來了,可拿去服用,對身體或有幫助。最後祝福妳!
 父字。12.10.11.06   同日下午四時修改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一個可恥一個可惡

明年是辛亥革命建國一百周年,半年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即宣示要大肆慶祝,緊接著就成立基金會,密鑼緊鼓準備。日前,馬英九總統帶著副總統及五院院長成一字形琲開。每人胸前舉著一塊「精彩百年」的牌子,煞有介事。後來有民進黨徒在立院指出這「精彩」二字是抄襲上海世博會「成功奧運,精彩世博」的標語,猛批執政黨親中,嚷著要改為應顯凸臺灣的獨立,改為「建國百年」。國民黨徒竊笑,認為民進黨已幡然悔悟,認同中華民國建國。
中華民國政府慶祝建國一百周年,竟然採用廣告商范可欽的餿主意改為「精彩百年」?真是既荒唐又可恥!
  照民進黨徒的邏輯,建國也不能用,因為毛澤東的評價是「開國有功,建國有過」如果中共用過的我們都不能用,那中共用嘴巴吃飯,我們就應用鼻子吃吃飯嗎,中共用雙腳走路,我們要就要用雙手走路?可惡到了極點!

李登輝腦袋瓜裡究竟想什麼?

李登輝為臺灣省主席時,有當時黨外議員問他對臺獨的看法如何?他的回答冠冕堂皇,中華民族不會放棄臺灣,臺灣亦無脫離中華民族之理。
  蔣經國很欣賞這句話,李登輝的思想考核過關。被認為這是蔣經國選他為繼承人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李登輝後來出賣國民黨,高喊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與臺獨黨裡應外合搞垮國民黨,被國民黨驅逐,還不死心,又糾結一群政治小丑,組織所謂「臺灣團結聯盟」甘做民進黨的應聲蟲。後因陳水扁貪無狀,臭名遠揚,丟盡臺灣人臉,揚言沒有陳水扁這個龜兒子,又轉過頭來向國民黨的主席馬英九獻媚。真不知他的腦袋瓜裡究竟想什麼?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整人者人恒整之

謝長廷任行政院長期間,看李濤主持的二一零零的節不順眼,就想利用職權將TVBS關掉。時有曾任調查局副的高明輝覺得謝長廷藉勢整人,其心可誅,於是與李濤連絡,爆出謝長廷曾外黨外時期任調查局的連絡員(俗稱抓耙子)。這時正逢總統大選,就由邱毅在節目中爆料,謝奸巧極力否認,並向法院提告。最近法院判決,謝長廷敗訴,他確是黨外時期吃裡趴的抓耙子。
另一案,邱毅曾指謝長廷把髒錢匯到海,謝長廷不堪污指,也向法庭提當。謝長廷亦敗訴,法官認公眾人物應該接受公評。
回憶總統大選期間,謝長廷硬指馬英九有綠卡,又指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在美國圖書偷報紙,結果都是無中生有,自取其辱。

民進黨執政,牛鬼蛇神將再浮現

  近傳黃芳彥在美購毫宅,有媒體去訪問黃芳彥的哥哥黃政彥。記者問他黃芳彥是否回國?黃說不可能,除非民進黨執政,才有可以。
  臺灣的政局變化莫測,如人民再選擇民進黨執政,像黃芳彥這些傢伙將回國陳水扁家人也將無罪獲釋,葉盛茂、高志鵬、陳明文、蘇治芬、邱義仁、吳乃仁等等都將消遙法外,這將是個什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