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允文允武的王西一先生

允文允武的王西一先生                      瞿 毅 天府之國的成都市,地靈人傑,從古至今,曾出過多少傑出人才,真是不可細數,王西一先生是其中之一。他的生平,不論提筆上陣的經武,或是把筆論藝,均有其亮麗的成就。 民國三十三年初,日本鬼子攻下貴州獨山,陪都重慶岌岌可危,最高軍事領袖蔣委長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保衛國土,全國掀起青年從軍的熱潮。西一這時就讀重慶沙坪埧「中央工專」(相當於今日五專)。西一就在這股救亡圖存的浪潮中,效古班超「投筆從戎」,加入了青年軍二○一師,他們在壁山鎮接受嚴格軍事訓練,六個月訓練結束,正準備開赴前線,與鬼子決一雌雄。突然間,廣島、長琦驚爆兩顆原子彈,粉碎日寇侵略世界的迷夢,天皇立刻下詔求降,我們苦戰八年,終獲利勝。 這批熱血青年,已無用武之地。即將解甲還鄉之際,國共內戰開打,他們又投入戰場。民國三十七年十月在河南確山與共軍作殊死戰。敵人用口袋戰術,把他們層層圍住,他們卻以剪刀戰術回應,偏要把你這個口袋剪破。這時西一已從南京「中央訓練團新聞班」結業,調十八軍一一旅三十三團桃花一連任中尉指導員。因為他們都是二十郎當歲的小伙子,資深的官兵都小看了他們,飛出一些閒言閒語:「這些毛頭小子,乳臭未乾,砲聲一響,保證會叫爹叫娘。」西一實在忍不下這些輕蔑。四川人就有那股骨氣,立刻說出狠話:「老子就拼給你們這些龜兒子瞧瞧!」他立刻去報告營長,請求調為突擊排長。營長說:「指導員調排長是降級。」「我那在乎階級,只想跟敵人一拼,讓人看得起我。」初生之犢不畏虎,他硬是帶著一排人往前衝,與敵人展開肉膊戰,剪破敵人的口袋。全排五十餘人,最後只剩下三人,他腿部受傷,血流不止,被一名老兵背進了醫院。他也因此獲頒蔣主席署名的「干城獎章。」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戰,打得那麼慘烈。 民國三十八年的古寧頭戰役,他也恭逢其盛。他為一連之長,帶著年初從才江西接來的新兵,他除因應瞬息萬變的戰況外,更重要的是穩定軍心、鼓舞士氣,讓這些初上戰場的小老弟們端著不發抖,勇敢面對戰爭。這一仗又勝利了。這關鍵性的一役,延續了中華民國的命脈,他們居功厥偉。 西一還有一個絕招,他的槍法出奇的準,說打哪裡就打哪裡。我曾聽說,某軍的射擊競賽年年拿陸軍第一。因為他們要求嚴格,營級比賽,由連長和連指抬標靶,團級比賽由營長和營指抬標靶,這不太危險了嗎,子彈可沒長眼睛,傷到人怎麼辦?軍長劉玉璋認為活該?誰教你平時沒教好?我初聽這些話以為是天方夜譚。直到最近與王老閒聊到這件事,他不經意地說,那有什麼了不起,他也抬過靶,射過靶,現在活得好好的。他說,他的槍法準,可能是天性。在壁山受訓時刻,第一次射擊預習,班長講解瞄準的要領,目光與準星尖、目標黑心點要對成一線。班長講完後,叫他出去試瞄,他一下就對齊了,班長不信他有這樣快,親自上去檢視,的確是對齊了。實彈射擊的時候,他的三顆子彈,一定是打在黑點上,最多只有毫厘之差。班長、排長、都非常驚訝,不相信有這樣的神槍手,再試射幾次都是如此。他兩次在戰場上獲勝,可能與他神準的槍法有關,只要敵人在射程範團內出現,八九不離十就見了閻王。如果他後生幾十年,能出國比賽,保險會抱一大堆獎牌回來! 民國四十八年秋天,臺灣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八七水災,面積遍於臺灣西部,但以苗栗、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中市最為嚴重。總統依據憲法所賦的權限發緊急命令救災。這在臺灣史上是唯一的一次。那時西一已是槓上開花的少校連長,他們部隊駐紮在成功嶺,奉命投入災區重建。他的責任區是大甲、彰化一帶。任務是修橋補路,疏河道、通水溝、修、建民房。他每天開著軍用吉普車,穿梭於災區指指點點,好像神機妙算的諸葛軍師。有時他後面跟著一長串大大小小的工具機車,浩浩蕩蕩,開進災區,好不威風。民眾的房屋地基有什麼問題,請他幫個,他一定盡力而為,包君滿意。民眾因土地流失,引起糾紛,只要他去畫一條分割線,大家都沒話說。因此慢慢流傳一句口碑,「這個人值得信賴」。他最後獲得的回報是,娶得美嬌娘,就是現在的尊夫人。婚後,一年誕生一個新生命,連續五年,生下四男一千金。如在少子化今天,保證內政部會頒「褒揚狀」。 重建指部成立,他被調建築工程官,策畫災區重建工程,肩上又開一朵梅花,晉升為工兵中校。他在這裡奮戰幾近十年,甚得上級長官愛戴。曾多次徵調他去外島擔任工兵指揮官,但這時他兒女成群,家室之累沉重,婉拒了上級的好意,請求改調陸軍工兵學校任教,更換人生跑道。 他的老太爺作之公,作縣太爺,也在省民政廳任職,是傳統的知識分子。西一先生受其熏陶,習得一手好字。從軍後,因戎馬倥傯,沒閒暇磨練。現在生活平靜,在教學之餘,重新揮毫,勤練書藝。他下決心,學王獻之寫完十八缸墨水的傻勁,也學草聖張芝,常用抺布蘸著水在石頭上寫字,或用筷子在桌子比畫,希求達到王羲之的「入木三分」。他在勤習書法之餘,也勤讀古典詩詞,成詩兩百餘首,即將出版專集。「十年辛苦不尋常」,他已成了遠近知名的書法大家。 他民國六十七年退役之後,又換人生跑道,積極參與民間社團,奉獻公益事業。他的書法作品常在兩岸三地,或華僑芩會展出,甚至籌組訪問出國文化交流出。約三數年前,筆者亦受邀去成都文市文化交流,行程安排周道,受人讚嘆不已。他惟恐我們吃不好,還自掏腰包沿途為我們加菜,八天下來,想想,要貼多少錢?因此大家都願跟他出國訪問。 古云,「大德者,必得其壽」,今年王老榮登九秩高壽,將他這一生對國家社會之光榮事跡彙集成「長河揚帆」面世。讓我們共同來分享他的榮耀吧!